绿林网

昨日之岛读后感1000字

昨日之岛读后感1000字

《昨日之岛》是一本由戴锦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之岛》读后感(一):太学究气

说实话,要不是知道这是戴教授的作品,说是一本蹩脚的外国译作我真的毫不意外

被B站几个戴老师的视频触动到,迫不及待的买了书,戴老师的视频里的学术语言密度已经不低了,但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能这类的书我读的少,实在理解困难

看过黄灯说她受过的理论训练让她可以从现代化、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之类“冠冕堂皇”的话语里轻易地辨别出同类的气息,“在那个理论体系里,如果‘说人话’,大家会认为你没水平,你的论文会被拍死掉。”

我不知道戴老师是不是在这个理论体系待的太久了,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电影评论者要把这种文章写得这么曲高和寡,很失望

《昨日之岛》读后感(二):个人备忘录

目前只看完了“全球化时代的怀旧与物恋:《花样年华》”和“侯孝贤的坐标”两章,“昨日之岛”看了一半,暂作备忘。

“昨日之岛”一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戴老师“自陈式”的人生经历,收获颇多,她学术生涯的开端也是中国电影从百废待兴中重新出发的时代,业已成为历史了。

作为个人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每一次观看《花样年华》都给我带来无限的审美上的视听快感,但戴老师却从一种冷静(在我看来并不太客观,但却最终形成了一种客观性表述,很奇妙)的视角对这部影片的进行全方位分析,对每一个镜头语言都赋予特殊的电影语言符号意义,同时对20世纪60年代这一影片所指认的时代背景大书特书,听过她的讲座之后觉得这挺合理的。

对于侯孝贤的影片序列的分析中对“作者电影”批评理论的各种分析,也让我更新对“作者电影”的看法。曾经自己把“作者电影”理论和“作者电影”所指认的一系列“作者”导演奉为圭臬,虽然知道其局限性但仍然不能“祛魅”。这篇文章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了“作者电影”这一概念实际上是“god”或神话这一原本的哲学概念在电影领域的再度复苏(历史的幽灵),自我的思考是“作者电影”或许就是西方世界/欧洲对电影评价话语权的建构。

《昨日之岛》读后感(三):《昨日之岛》读书笔记

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摘要:作为一个行动者意梯明确并笃定于自己的现实诉求与终级纲领,而我并未投身社会行动,但却没有放弃介入..我发现自己拥有了面对电影的事实以及与电影的事实所不同的视点与思考层面,发现了平行于我的第三世界研究而电影仍充满魅力与召唤。

一、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当代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关于女性和妇女解放的话题或多或少是两幅女性镜像间的徘徊:作为秦香莲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旧女子与弱者,和花水兰一僭越男权社会的女性规范,和男人一样投身大时代共赴国难,报效国家的娱雄.

二、如果知识分于曾经在1 950年代至1970年代活语建构暖昧,尴尬、怯懦、犬懦.那么,他(她们则在伤痕书写中出俺真理的捍卫者与历史的蒙难者。”

“这特定的书写,成功地 改易了历史图景与活忆,构建了一份相对于权力与历史的“人质境况”而”人质的属言境况,则的在确保了人的内在价值不遭质洞的前提下免除了对历史承担、历史角色的追问与质闻。

三、旧瓶装新酒”

书中论友 ,伤痕文学的写作与第四代电影导演的许多作品。究其核心,都是一个“外化”的过程,而实现的是自我的无罪化、历史中的自我是“人质”,是被权力的车轮碾压的无辜者是纯粹的客体与傍观老仿佛“我们”从未参与,仿佛“我们无需反思。

《昨日之岛》读后感(四):感想

新批评式的技术分析枯燥却必要,内容解读属一家之言,也是理论选择和个人立场所致。对第四代的分析难体认,可能我没有60、70年代的经验(?)用本雅明的震惊体验、经验贫乏、语言堕落(失效)诠释第五代的现代性处境,调用精神分析的无意识主体、阉割情结、父之名等概念讲述镜头,有恰切之处。一方面,无意识主体更适于体现创作者与文化禁忌的妥协关系,另一方面,“词杀死物的失败”正是“子一代”影人表征中国现代性的困境。到了第六代,“创伤”取代了第五代的“失语”,在“缺失”(无)的基础上展开的模仿构成了一种后现代“操演”,一种强迫症似的重复,这就是第六代的创伤(?)——重复所致的快感类似于(张元所谓的)热情。

从东方想象到商业追求,从轼父寓言到青春故事,分析路数弱化了两个理论前提——1.主体建构还有一个无意识的领域,2.电影是无意识的产物——转而增加政治经济层面的论述,这点在批评90年代电影中尤为突出。但是,这套话语之于作者电影不够具体精准,于社会研究颇显乏力空洞。类似问题还体现在篇末诸性别议题中:在社会面向,女人与国家的合谋走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俗套——性别与阶级的僵局;在主体面向,女人与“个人”的合谋走向(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折衷——男性与女性的去差异化。无论是受国家询唤,女人被革命/阶级话语所整合,还是隶属于核心家庭,女人被人性解放所同化,都导向一个不出意外的结论,女性的“自我牺牲”(p133)。

此外,80年代新启蒙的背景总是不断返还,“重写文学史”与三代影人形成互文,主流与边缘、群体与个人、权威与反抗的二元叙事内在于整套学术话语。同时,这套话语又反复强调,后一组项总是匮乏的、空缺的,是缺席的在场,个体的欲望投注与社会的文化转型划上等号。譬如中日关系的描述:在传统中国/现代日本的二元结构中,日本是中国(现代化)的镜像,是作为自我的他者;在东方古国/西方世界的结构中,日本内化于东亚想象,是作为他者的自我。然而,国族叙事与精神分析个体话语的匹配度究竟有多高?

《昨日之岛》读后感(五):昨日之岛的长尾

《昨日之岛》是戴锦华以往作品的重新汇编,可以看作出版社的“旧瓶装新酒”,或是她多年来著作与思想的索引书。

由于有着独特的语言与隐喻体系,一直觉得戴爷的文字对不熟悉这套“暗语”的人来说并不易懂。对影片的文本分析本身,最初觉得新奇、着迷,后来亦一度感到牵强,认为外在的解读可能远超出了作者本身及创作的现场。但这两方面的疑问,在《昨日之岛》中都得到了缓和。

去年初读时,对书中讲述为核心的一段历史(1950-1970年代)及其对电影书写的影响印象深刻。如今,应和着五十年历史暗影的长尾,更令人若有所悟。

这段过于繁复、惊骇,使人羞于启齿而难以与人分享的经历,无疑构成了许多人的伤痛记忆。多年以来,它一直隐匿于历史地表之下,无从触及。

这场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好奇、隔远的窥视,赞颂与效仿的全民革命与实验,在国家层面是社会主义昂扬奋进与如今令人骄傲的经济成果之间一段令人尴尬的沉默,一次无法自圆其说的“逆行”;而于个人层面,它不仅是一段青春岁月的蹉跎,甚至不是精神的压抑与肉体的伤痕——从老戴婉转隐逸的论述中,第一次意识到,它也是一个青春激情与理想被证伪,自己人性之恶被激发的过程。我想与前者相比,后者在“醒来”以后恐怕更难让人面对自己。

“如果知识分子曾经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话语建构暧昧、尴尬、怯懦、犬儒,那么,他(她)们则在伤痕书写中出演真理的捍卫者与历史的蒙难者。”

“这特定的书写,成功地改写了历史图景与记忆,构建了一份相对于权力与历史的“人质境况”……而“人质”的寓言境况,则在确保了“人”的内在价值不遭质询的前提下,免除了对历史承担、历史角色的追问与质询。”

——戴锦华,《昨日之岛》

书中论及,伤痕文学的写作与第四代电影导演的许多作品,究其核心,都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将这段难以面对的历史外化为无主名的突然降临的灾难,或单纯的“权力的车轮”与政治暴力,而实现的是自我的无罪化。历史中的自我是“人质”,是被权力的车轮碾压的无辜者,是纯粹的客体与旁观者,仿佛“我们”并未参与,仿佛“我们”无需反思。

这股文化风潮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首先自然源于历史造成创伤之深巨,使人难以直视。但同时,也是这种“悲诉”式的主流文化遮蔽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引领人们相拥而泣,自觉或不自觉地绕过了反思。

如今,那段历史中仍有一块庞大的空洞,而我们在同样的精神与文化荫蔽下,继续一代又一代地自主忽视着这空洞的存在,视若无睹地绕过历史的残骸欢言而去。

写于2015年6月,改于2016年8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