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精选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精选

《耶路撒冷史》是一本由[德] 阿尔伯特著作,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3.00元,页数:20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一):历史在更

如果你是抱着看小说的心态来了解这本书,恐怕要失望了,他不像小说辞藻华丽,也没有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不过别怕,这是却=一本可以吸引你一直看下去的书,就像坐在一位老人身旁,听他讲述那段历史,语调时而温和,时而高昂,你的内心随着他的讲述起伏不断,担心基督徒的命运,震惊于屠杀的残忍无情……还未看完,就先说这些吧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二):神圣之城有着怎样的历史?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向来喜欢探索神秘的我总是对耶路撒冷充满好奇,希望更接近它神秘的面纱。所以,耶路撒冷的相关书籍我也总是一睹为快。大象学术译丛是我比较关注的一套学术著作,而《耶路撒冷史》的确给了我不少的知识营养。这本是对第一次十字军战争记载最为详细、生动和完整的史著。对战场的描述翔实细微,真实地反映了近东残酷漫长的血腥冲突,对其中各色人物的描绘刻画生动到位。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三):默罕默德得罪了谁?

最近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除了这本耶路撒冷史还有最近大热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和盐也七生的罗马后的地中海世界。虽然这本书没有其他两本做的包装好看,但是我最先看了这本书,因为这边书名虽然叫耶路撒冷史,但是内容却是讲的十字军东征,非常详细,是我目前看过关于十字军的最好的书籍。

历史上总是最十字军侵略带有一定的肯定性质,但是不得不承认当时十字军的愚昧和残酷,对伊斯兰文明的浩劫。伊斯兰文明总是受到来自东西两大阵营的排挤,就像中国黑美国,美国黑中国,但是要是黑默罕默德,中美立场绝对一致。扯远了,不过这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书中很多罕见的史料,快哉。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四):读史有益,译史不易

第一次十字军战争爆发,同时期的中国概处于北宋朝代。我们读宋代的文章,叫做读“古文”。12世纪初阿尔伯特著拉丁文《耶路撒冷史》,应该是拉丁文的“古文”。我们读古代汉文,常觉晦涩难懂;对于一部拉丁“古文”著作,读起来何等拗口可想而知,更不要说将其译成现代汉语了。面对翻译拉丁“古文”版鸿篇巨著《耶路撒冷史》,译者斗胆挑战,其勇气一如“全副武装,穿戴着锁子甲、头盔,拿着金色圆盾”义无反顾奔向耶路撒冷的战士,令人倾佩有加。当下中国商业社会,读史者为小众。译者呕心沥血,其付出与回报难成正比,远不及翻译诸如《哈利波特》等类畅销书那样能使人迅速造富。但译者坚守一腔执着,潜心学问,默默耕耘,终将一部喷着墨香的现代汉语版《耶路撒冷史》奉献于读者面前,为传播世界史做出些许贡献,其内心,必虽苦尤甜。

《耶路撒冷史》读后感(五):我眼中的耶路撒冷

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

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

最初看到这句话时,并不能领悟其中深意,只是被那语言的凄美所吸引。直到读到这本《耶路撒冷史》,似乎才略有一丝体悟。

《耶路撒冷史》并不是针对21世纪的当下而言,因成书于12世纪初,所以其记述的内容主要是第一次十字军战争。200年间,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是十字军东方战争中唯一对穆斯林取得圣果的战事,受到整个基督教世界累世的传颂。

书中不仅有对贵族阶级的详细描述,对平民的着墨也不在少数,不仅有对战争的再现,也有对日常生活的描摹。其以军事战争为主线,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在内的各方面各层次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

战争的残酷自不必多言,在冷兵器时代也只会更加血淋淋。屠杀、斩首在东进的道路上时常发生,幼儿、妇女总是会被敌人毫不留情地处斩,只有少年和处女才侥幸得以活命;诸城帮各怀鬼胎,合纵连横考验着每个领导者,即使贵族武装也不是坚若磐石,有一夫当关的勇猛之士,也有逃离战场的懦夫,自然也少不了想浑水摸鱼的投机者。在最终攻克耶路撒冷城之后,诸十字军国家陆续建立,以耶路撒冷王国为首,形成所谓的拉丁东方,城邦的原先占有者则成为逃亡者……

显然,战争不会停歇,争斗从未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耶路撒冷不断被摧毁又不断重建,但它却依然美丽着,受各方敬仰,万人朝觐,勾起人心中无限神往、遐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