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线无战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线无战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线无战事》是一本由[德国]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23-3-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一):满分是多少分就会打多少分

满分是多少分就会打多少分的好书。

成书于1928年的,以第一人称叙述一名普通德国士兵在一战期间的经历。

一群受到蛊惑被迫卷入战争的普通人,他们在奔赴战场之前就像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存在的人,记不住名字却又印象深刻。

只是很可惜,这样一部诞生于一战后的德国,引起轰动的反战小说,并没有阻止二战将曾经的痛苦再次重演。

再说这版的优点,姜乙的翻译很绝,再加上封面上的蝴蝶,让我想起了1930年那版的电影结尾,都是加分项。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 | 《西线无战事》

一天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只是跟随作者观看了一场战争,或者说像个战地记者。

以前看战争类型的电影更多一些,因此对血肉横飞的残酷血腥画面更有深刻的印象。本以为文字的方式必将使故事不那么具有史诗感,但是放下书的那一刻,一些片段依旧在耳边振聋发聩。

我们都是和平年代诞生的孩子,不曾亲眼见过断肢残骸,不曾听到人之将死的呻吟,我们在想象中塑造一种战争,在想象中品味一种恐惧。

经历过战争的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就像书中写的:“人们不会理解我们——先于我们成长的那代人,虽然和我们在这里共度了几年,但他们还有张床,有份工作,他们会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不久将忘记战争——而后于我们成长的一代人,跟我们从前一样,对我们感到陌生,而把我们推到一边。我们对自己来说也是多余的。我们将继续成长,一些人会适应,一些人会融入,很多人会无所适从——年华将化为乌有,我们终有一死。”在战争年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难以寻求认同和价值,我不知该如何评价。

战争吞噬鲜血,肉体和亡灵,竟也生生把一个亲历者的一生葬送了。

看到雷马克对位高权重者对于战争无足轻重的态度的批判,也点醒了我。可是普通人,真的能逃过那样的命运吗!和平不断地被建立在无数生命的逝去上,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只能叹息。

“如果几千年的文明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阻止痛苦的徒刑,那么一切都是谎言,都无足轻重。”

雨夜,街上车水马龙,我只感到自己的心脏依旧在隆隆地努力搏动。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前线——人与兽的分界线

年轻的时候,对战争的理解总是浮于表面。觉得战争不过是一场争执,甚至在中学的历史课题上,把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化成为爽文——只要是胜利了,战争就是碾压的快感。

随着年岁渐长,我也从那个动不动就觉得世界末日了好的愤青,变成了一心只求岁月静好的中年怂包。战争不再是银幕上光鲜的英雄史诗,更多是普通人的灾难——流离失所、朝不保夕。

如果说《何以为家》和各种难民的文学让人看到了战争中普通人的灾难,那么《西线无战事》则是刷新了我对战争棋子的理解。

《西线无战事》是年轻士兵保罗·博伊默尔在前线的自白书。他与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他见证了这个班的战友的阵亡,最后自己也倒在前线,只剩下一句:西线无战事。

说实话,《西线无战事》并不是那种很“好看”的小说,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光伟正、带着主角光环的男主大杀四方。它只有一种平淡的哀伤,一种无力的愤怒,像是一把刀插进了心里,拔不出来……

年轻人在政府和老师的鼓动下,带着激情走向战场,却对自己所面临的未来一无所知。在后记中,还能看到删节的部分,“康托列克”们认为年轻人需要上战场,却偷偷藏起了自己的儿子。而更让人失望的是,这些年轻生命的陨落,没有人需要承受罪过。

战争中的棋子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他们与对面的排字工没有仇怨,却不得不互相攻击,互相杀戮。为了所谓的“冒犯”,让并没有觉得冒犯的人走向战场,我也不禁想问:“为什么觉得战争有必要的人,不自己上战场呢?”

我带着那么多的疑问,就像年轻的保罗一样,但这个世界不会给我,更不会给他以答案。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上过战场的人总那么粗鲁,因为他们面对的世界没有给他们思考的机会,思考意味着死亡。

前线是一道分界线,跨过了这条线,人便成为了兽。

我总希望最后保罗能活着,但转念一想,他在踏入战场的那刻,年轻生命的思想就已经死去。说到底,西线不能有战事,哪条线都不应该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