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线无战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线无战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西线无战事》是一本由(德)雷马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22,页数:201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一):对战争狂所有热的,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

连着看了两本讲战争的书《巨流河》《西线无战事》。感觉压抑,愧疚。巨流河的背景是二战是的中国,西线无战事背景是一战时的德国。无论是哪一方,都异口同声的称对方敌军。在重庆读书的少女刚安葬了自己做飞行员的“哥哥”,在举国庆祝胜利日的晚上独自哭泣。受老师鼓动参军的十九岁青年,面对前线才发觉“我们还没有把根扎牢,战争就像洪水一样把我们冲走了。”这种日子刚过去不就,现在的人对战争的态度就又轻浮了起来。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二):西线无战事

我很年轻,现在才二十岁:但是我所认识的人生,无非是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苦难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最无意义的浅薄。我看到各国人民都被迫相互仇视,并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顺从地、无辜地相互杀戮。我看到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发明武器和制造舆论,以便使这一切更加巧妙和更长久地持续下去。这边和那边以及全世界所有与我同龄的人,都同我一样看到了这种事,我这一代人都同我一样经历了这种事。如果有一天我们站起来,走到我们的父亲面前,要求说明情况,他们将会怎么办?如果没有战争的一个时代来临,他们会指望我们什么呢?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职业。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仅局限于死亡。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将会变成什么呢?

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三):西线最后一天无战事

六月里,在看《存在与时间》的间隙看《西线无战事》作为消遣。阅读这本书反而对于理解后者中的“种族共同体”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反例——百度介绍海德格尔“1914年8月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1915-1917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1917年海德格尔与艾弗里德结婚。婚后再次应征入伍,在西线战场服役。1918年从战场回来”——我很疑惑海德格尔是否真正领略到了一战的残酷,否则为什么还要鼓吹战争?下面是我写论文的最后一段,此处拿来作结:

《存在与时间》问世两年之后,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退伍士兵雷马克发表了他的小说《西线无战事》,故事中没有宏大的战争叙事,也没有英雄主义的角色描写,有的只是对战争产生的质疑、对军队交锋的恐惧厌倦和对战争所带来的平民死难的悲切惋惜。但是这些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的呼吁,在当时,只被少数人理性地思考,更多的则是被德国民众所忽略,被埋没在魏玛德国的一片喧嚣之中。对于现实愈发不满的德国民众,心中能听到的更多的,还是海德格尔向他们揭示的那来自“此在”的本真的呼唤。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四):断肢残垣代青春

西线无战事,书名如此,但内容却是硝烟弥漫的,残酷而又纪实地描绘着战地的生活。

主人公都是普通士兵,没有军事将领的深谋远虑,也没有人道主义者的博爱情怀,他们只是穷苦人家的普通男孩,却不幸生在了逃不出命运的时代。克罗普,米勒,莱尔,保罗,恰登,海埃,德特林和卡特,这些遥远而生疏的名字仅仅是一代人的缩写,等待着他们毫无预兆的结局。在战地,农民与工匠的划分早已失去意义,只有士兵,仿佛是游戏里的道具,成为了唯一的定义。

与我同龄的年轻人,被鼓吹着英雄主义的教师们推向战场,却只有自己面对着无时无刻不在的死亡。去的英雄青年,去的k.v.,谁会想要个木头脑袋。他们身上有种引人入胜的又公平合理的愤怒,愤怒而又无力,他们可以找到机会肆意地向厌恶的人复仇,但却没机会摆脱战争来的不可逆后果,他们可以努力活下来,但却无法阻止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

这样的一代人,尽管摆脱了炮火,可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当战争过去,又会有少年在水闸边观赏着泡沫,喋喋不休地议论起自己的老师们,但当年水边无虑的少年们却再也不相信祈祷与发誓了。当战争过去,熟悉的街巷又会散发着煎饼的香气,可陈列着彩色蝴蝶的书桌,却再也无法接纳那断裂了青春的少年。一个个情景,不过是影子和回忆。

很多片段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家有个大果园,有许多樱桃树。每当开花的时候,从贮藏草料的阁楼上望去,它们仿佛是块床单,那么白。现在正是时候。”我不知道这个农民说出对于家乡的回忆时是带着多么深沉的感情,我只觉得特德林的愚蠢是如此合情合理的,可惜,身为士兵,任何逆转命运的尝试都是罪大恶极的。前线后方军事法庭的军官们大概永远都不会理解一棵樱花树触发逃亡的简单动机,军事法庭的高瞻远瞩又怎么可能把一个士兵的思乡情怀放在眼里!

发动战争的人,制定战略的人,高高在上的那些翻阅着报告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仅仅一句西线无战事便可以涵盖所有无谓的死亡与痛苦,而对于那些在前线浴血的年轻人来说,和平只不过是幻影,孤独与死亡才是这不公平世道的唯一结局。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五):每一个读过《西线无战事》的人,都不希望战争再次发生

巨大的反战主题。它让我们看到战争的巨大荒谬。每一个读过《西线无战事》的人,都不希望战争再次发生。 作者是完整经历了整场战争,所有战争的场面细节无比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士兵,我们并不想着如何去战胜敌人,我们只想着生存、、睡眠(只要可以多睡一会,这战争就不算那么坏),食物和女人。因为这场战争原本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年轻人被无辜地、被权力裹挟之下进入了这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迅速地老去。既在身体上,也在精神上:仔细打量这些新兵,感到自己已经是像石头一样古老的老军人了。战争的迫害不仅体现在敌人上,更体现在自己的阵营上。小兵被折磨,在一点微小的权力下,一个人可以被压迫至死。

战争的巨大阴谋被揭露。在前线节节败之下,生活在和平地区的人们却一直被蒙在鼓里。权力还在指手画脚:现在,你们在前线那边要用你们永远不变的阵地战,每次向前推进一点。你们只有把那些家伙赶出去,才会有和平。”而真正经历了战争的作者只好对那些战争的狂热爱好者报以一声苦笑。

作者从前的老师鼓动欺骗他们上了战场,如果不去就会被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民族主义的巨大危害在这里被凸显。“他们仍在继续撰写文章,进行讲演,而我们却看到了野战医院和死亡;他们把效忠国家看成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死亡的恐惧比以前更加强烈了。然而我们没有成为叛变者,没有成为逃兵,也没有成为胆小鬼-——所有这些词汇他们信手拈来——我们像他们一样热爱祖国,我们在每次进攻时总是勇往直前,但是我们现在会进行区别,我们一下子学会了观察。我们看到,他们那个世界已经完蛋了。我们突然觉得孤独得非常可怕;而我们只好一直孤独下去。”

真正去经历战争的人并没有话语权,国家的命运被操纵在少数人的手里。雷马克不仅仅写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更写出了古往今来所有的战争,所有的权力酿造战争的恶。它更告诉我们在战争之下人们生活的真实处境,生存的紧迫。“一个士兵只有度过一千次偶然性才能算活着,每个士兵都相信和依赖这种偶然性。”原先的一些繁文缛节全部被抛弃了,因为在极端的情况下,你只有先活下去。战争最能够检验人们感情的真实与否,在战争中作者也收获了革命友谊。一起去偷鹅,然后在荒郊野外烤,一起去找法国女人。在战场上那带来最大安慰的呼喊。

战争的巨大阴影不仅在肉体上被摧残,更是巨大的精神折磨。“只要人们干脆屈从,那么恐怖就可以忍受;但是人们如果对此进行思考,那它就让人活不下去。”即使你有幸存活,但是之后依旧要面临巨大的精神创伤。尽管过了很久,作者还是无法逃脱,他的人生彻底被毁了。“我非常镇静。让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时光来临吧,它们再也拿不走我的东西,它们再也不可能拿到我的什么东西了。我现在是那样的孤独,那样没有希望,倒可以毫不畏惧地面对它们了。我这些年所经历的生活,如今仍然摸得到,看得见,我是否已经战胜它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只要它仍在那里,它就会寻找自己的路,无论我心中的我说什么,愿意还是不愿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