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精选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精选

《焦虑的中产》是一本由方莹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一):《焦虑的中产》的故事就在你我身边

读了方莹的一部小说《焦虑的中产》,作为一本社会问题小说,这本书娓娓展现了“中产焦虑”这一热门话题。书中的精彩故事,更像是真实生存现状的实录,书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也许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就像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我只想在作品中为中产阶层呐喊,做他们生存现状的旁观者和记录者”,而这种生存现状,千言万语凝结为两个字——焦虑,这既是中产阶层面临的普遍困境,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焦点问题。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二):一部令人共鸣和思考的作品

因为喜欢方莹的《成交》,所以这本书作者在天涯连载时就追着看了一部分,个人认为比《成交》写得更好。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遇到的各方面大部分都有写到,比如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住郊区还是住市区、高额纳税、医疗、以房养老、职业经理人、创业、移民、阶层固化等等。

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主人公截然不同的命运。朱明月和施凯两个大学同学,一起北漂,一起奋斗,结果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失败的朱明月被迫离开北京,成功的施凯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细想想,朱明月的失败真的做错了吗?真的是能力不行吗? 我想,更多是一种无奈一种无力。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三):不真实

作为在北京生活打拼12年,勉强够上中产,却无比焦虑中年老母亲,很想从书中找到共鸣,可是看了几章就看不下去了,觉得太不真实了。

我们这一代能在北京有两套房完全是读书改变了命运,孩子要走上这条路没什么抵触,而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也有接受孩子不是这块料的宽容,因为孩子资质不同无法强求。

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在国外生活,我丝毫不感觉他们的孩子压力小课外班少,既要跟不同种族同学竞争体育又要跟华裔竞争可怜的录取比例。

至于北京的幼升小考试的风气也远没有上海强,因为北京最好的小学是公立小学,入学拼的是学区房,而私立小学考试是不允许的,只能叫活动。

我女儿去年参加了一个海淀区私立小学预科的活动并被录取,孩子说活动内容是看动画片,小组讨论,老师应该会在一旁看孩子是否专注,是否爱思考,所以别说幼升小考试,很多小学一年级都没有期末考试了。

而我们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既不会去最好的小学,因为拼不过爹孩子自卑,也不会去郊区,所以上升不到家庭矛盾。

这书写的很像电视剧,消遣可以有起伏有矛盾有和解,但千万别说是生活在北京的焦虑的中产,距离实际太远。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四):柴米油盐、七情六欲与一出出人间悲喜剧

中午大概花了一小时,看完了《焦虑的中产》,感觉这书可借鉴的地方挺多。

一是对“中产阶级焦虑”的多侧面描述:

女性的婚恋与经济安全焦虑。李木木的前夫是个医生,略发迹就找了小三;经张小七告知,李木木坚决地离了婚;张小七是全职主妇,老公朱明月虽然收入好品质佳,但老公心中的第一位永远是他自己和他爹妈,最后为了给自己父亲看病,背着张小七折价卖了房。

男性的事业压力。朱明月跟着老板做建材生意近20年,虽然收入高,但只有工资,没有股权——也就是没有被动型收入。等到老板想扶持自己亲信时,失业危机一触即发。施凯是所谓的“连续创业者”,屡败屡战;这故事结尾时,他最新的事业不错,但创业这事儿九死一生,又有几个中产真能靠这条路径飞升呢?

孩子的教育压力。朱明月与张小七非京户,儿子朱七七要上小学了——这事儿连咪蒙都要发文请粉丝伸出援手,难度不需多言。

还有老人的医疗压力、自己未来的养老压力、亲戚朋友理财不善被骗的压力……

跳出这本书,其实中产焦虑的背后,是有限的资源vs无限的欲望、贫富分化、资本收入远高于经济增长率。 k>g只是轻飘飘的三个字符,落到千家万户中,对应的是柴米油盐、七情六欲与一出出人间悲喜剧。

二是文章组织的方式。小说有两条写作线索,李木木与施凯有缘人终成眷属,张小七与朱明月一对夫妻有波折却终究没有分离,双线交织。中间穿插主要人物的父母、孩子、前夫、老板、投资人、合伙人、心理咨询师等,包罗万千而不太散乱。

三是掺进现实细节的叙述方式。有些段落看得出是段子改编、拓展而成的,但丰富的细节避免了过于俗套之嫌。其他的,像是催眠过程的描述、美容院忽悠的手段,都详细道来,也不做过多评判,showing rather than tellling,做得不错。

《焦虑的中产》读后感(五):焦虑无处不在

焦虑无处不在 ——读方莹《焦虑的中产》 有研究报告指出,到2030年,80%至85%的中国人将成为中产阶层,女性的能力越来越强。方莹的“生存系列小说”——《焦虑的中产》讲述北京两个普通中产家庭命运变迁的故事,两个大学同学朱明月和施凯,同样的北漂一族,一个是公司高管,一个是创业者;一个从中产变成穷人,一个从中产变成富人;一个逃离北京,一个提前退休,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唏嘘不已。 中产阶层的收入令我等草根阶层羡慕,而故事说明中产阶级的焦虑并非矫情。七岁小男孩朱七七,在几所小学报名的遭遇,让人痛彻心扉。《焦虑的中产》里有个桥段:一个中产家长在被一所小学驱赶时提出了一连串质问:“我们外地人怎么了,我们为北京做了多少贡献?交了多少税?整个北京城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建的,你们这个小学也是外地人建的。外地人凭什么要受这种歧视?你们交的税有我多吗?这些年我交了近100万元的税,现在我的孩子,连小学的大门都进不去。”尽管义务教育免费了,国家也三令五申要让每个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但是,适龄儿童上学不是件容易事。相信寄居在“他人的城市”的人都会深有体会。要么把孩子送回老家做“留守儿童”,要么“花大价钱”读私立学校?在我所寄居的城市,去年由于“择校费”受到通报批评,今年市里在叫停“择校费”的同时,要求外地人借读公立学校必须主管副市长批准,而市长是想见就能见吗?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中产要供房,“每月固定的月供支出,让你在工作中不得不保持足够的谨慎”。中产要养车,“每次在加油站,看着显示屏上跳动的钱数,我的心跳也随之加速”。中产更要抚养孩子:连续数年,多项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目的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与住房。巨大的生活成本,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中等收入者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大不易”。重压之下,部分中产阶层的优越感、归属感、安全感齐齐消退,“压力大、强度高、焦虑多”一同抬头。 不少人的愿望和朱明月一样的简单,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家庭,有一张可以让他提前退休的存款单。但是,要实现这三个愿望,比想象中要难得多。朱明月的家庭资产超过500万,却动也不能动。这就是不动产,动起来会死的很惨的东西。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解释,“所有的需求都是历史地被满足的。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每平方米都过万元了,财富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能给中产者带来实在的安全感”。高房价在透支中等收入家庭的财富,也在透支着中国的未来。在高房价的压迫下,哪怕是中等收入人群,感觉也“比较差”。正如作者方莹在《焦虑的中产》中所言,“中产阶层有时也被戏称‘夹心阶层’,意即他们夹在社会中间,既不如上流社会人士般享有巨大财富,又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享受相对大的社会福利保障。但是他们本来不应该成为夹心层,他们充满希望地投身于大城市的经济建设,希冀成为中流砥柱,而他们却不得不为了争取自己赖以遮风避雨的一片瓦而殊死奋斗。” 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主体,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角,一个社会应当有60%~70%的人口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会稳定、健康。但是,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和阶层固化,以及不断上涨的物价,居高不下的税负等生活成本,像抽水机一样吸干了中等收入者的口袋,扼杀了他们积累财富的能力,并最终影响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幸福感——中产阶层的焦虑,或许就是如此“炼成”的。在中国,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伤害着底层的人民,也开始伤害中产阶级。方莹在《焦虑的中产》中总结了中产焦虑的几大原因: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的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 用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话说,“这是一个M形社会,处在两端的极贫和极富人群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中间层开始往下沉沦,变成一个M形。而这,更注定了当今中产们摆脱不了的宿命。”当越来越的人不断跌入中产泥潭、陷入中产焦虑的时候,就要社会及政府反思。让中产阶级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坚,让更多的人或家庭成为中产阶级,政府在二次分配方面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转移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结构性减税”,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和满足教育、社保、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进而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让每个人能够看到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希望。这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却不能忽略。诚如奥修所说,“对明天的希望会驱走所有的悲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