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精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精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本由[加拿大]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5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一):Recap

媒介即信息

媒介经历了从口语到文字到印刷到电力的转变,媒介是一种技术,人类发明技术,技术潜移默化再作用于人,媒介即隐喻。

拼音字母与印刷的发明创造出连续性和同一性,人的理性思维便开始于此。

光既是承载也是信息,电力承载信息,所以电是一个前提,这也是为何能源在很多场合会被单独提及。

媒介承载内容,由此谈及游戏,游戏设计的不是内容,是模式,游戏将社会中模糊的部分构想,这和艺术相似,艺术即将人们已知的内容赋予新的材料重新表现。

媒介是人类肢体的延伸

数字是触觉的人延伸,照片是没有围墙的妓院,照片发挥作用的地方在于生物与神经学领域。

电力时代,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得以延伸

冷媒介与热媒介

冷媒介指承载信息量少,能够引人思考的媒介,热媒介指信息量大的。冷热媒介的概念并不重要,可能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二):第一部 笔记

最近论文里看到太多人引了,我就不信这都是能读过的。总得来说这本书实在太难啃,中文看起来很拗口,英文也读不下去,读了第一部,主要的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 因为读得懵懵的,毕竟是1964年的书,麦老引的例子让人看不懂,当年的热媒介放在今天各种感官刺激的内容里也变冷媒介了,以下尽量现在我能理解的例子说明。 1.任何扩展我们的五种感官的东西都是媒介。 比如眼镜是眼睛的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城市和社会也是人体的防御和平衡机制的延伸等等,它们都是媒介。延伸之后又带来了第二层,语言、法律、政治都可以算作是人体和人的心灵的延伸。 2.技术让人延伸太多,进而带来麻木与冷漠。 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使我们麻木。麻木是中枢神经的自我保护,因为神经系统暴露后,我们必须麻木否则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焦虑和电力媒介的时代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 3.冷媒介和热媒介 热媒介是一种充满数据的状态,具有“高清晰度”,要求参与度低。冷媒介要求参与度高,要求参与者完成的信息多,热媒介具有排斥性,冷媒介具有包容性。放在今天,抖音、视频电视都是热,访谈、书籍应该算冷。我们需要反思各类的媒介使用时间,用冷媒介带来一定的思考。 4.媒介即讯息 “每种媒介,不论它的内容如何,都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的特征重塑了人们相互联系的方式”。就像是最近发现同样的内容放在wb、b站、小宇宙上里面的评论竟如此不同。 5.物极必反 引用了中国道德经里的一段话,说明紧随过热媒介(即过度延伸的人或文化)以后接踵而至的突变和逆转。保护好自己的讯息承载量,同时“断裂界限”来到时面对他。 6.在两种媒介杂交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 因为两种媒介的相似性使我们停留在两种媒介的边界上,那么元宇宙会带来新旧媒介交锋的反思吗?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三):茅塞顿开 神清气爽 不如晨读

早起晨读拜读了这本传媒经典著作,不得不说翻译真是很不走心,大段大段的机翻痕迹,完全靠自制力才能读下去,或许有一天会拜读原著吧。。。

回头说内容,麦克卢汉真是颠覆了我的三观,字母表、语言、电力都是时代无形的产物,以肢体语言、图形为主的部落社会、发展成以言语为主要媒介的城邦,后来有了字母表,便诞生了一种集体意识,即宗教,聚集形式因为纸张资源、物理条件传播的快慢,演化成了城市、乡镇……这又总结出规则和秩序,成立了国家。换句话说,连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体系——学校,也不过时中世纪宗教的遗存,只不过如今换了一个统治主体罢了,“知识”体系充其量不过是个体适应当下环境的媒介,比如中世纪学校的授课内容还主要为神学,而现在,该科目早已被遗弃,甚至还被禁止。想想现在周遭环境的分崩离析,少不了社媒的掺和,就像麻醉剂虽然只开一个小创口,但影响的是整副躯体。

之前拜读到一片论文,说中国的文化形态全都是立足于西方世界构造起来的,看到此处茅塞顿开,我们引以为傲的清华大学,也不过美国人用庚子赔款余额建造起来的教育产物,其初衷就是根植科学思想,灌输和西方类似的价值观,同理,日本、俄罗斯也借机在本土“扶持”了不少教育事业。书上还举了一个英国失去北美大陆的栗子,借以说明当边缘地带跟不上媒介加速度(当时的加速度主要指铁路、运输等基建体系,水路赶不上内陆的铁路速度),就是形态转变之时……我这就想到战争、民粹主义……不就是能源跟不上日常需求吗?再离谱一点,越来越多分支出来的性别群体,是社会体系没跟上社媒舆论。越来越多的媒介形态,最终归宿是膨胀,待饱和之后再用一种新媒介归一。脑洞开到此,我就觉得let it be 还不如let it go来的有趣。与其担心下一代被蓝屏侵害,还不如多花点心思保护好他们的眼睛。

用类似“阴谋论”的角度观大局,用微观角度揣测操控者的心机,真是一件神清气爽的事情。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后感(四):二十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1. 照片,摄影,都不能分离时刻 2.照相机把人变成物,成为金钱可以买到的梦幻 3.让 热内《阳台》人们渴望出卖灵魂的愿望抗住了革命的混乱 4.【剧目简介】 一座在革命炮火中冉冉升起的幻觉宫殿,一个短暂变身为他者的欲望舞台。在“大阳台俱乐部”,顾客提供剧本与台词,在俱乐部成员的襄助下,满足自己最隐秘而真实的欲望。 欲望来自现实,而欲望又入侵现实。当角色扮演变成了假戏真做,真与假、幻觉与现实、正义与邪恶、权力与被驭之间的界线模糊了起来。又或者,界线本就不存在,正与反在互照中才能显现,文明拥抱着其镜中的幻影双双坠下深渊。 “一切都是一场戏!”人们前赴后继地、满眼烈火地奔向符号。但在符号之下,只有空空荡荡的两条裤腿。幻觉永远周而复始。 5. 谁也无法单独搞摄影,有人因电影和印刷术这类团体艺术形式的发展而扼腕叹息

6. 摄影问世,人们发现如何不借助句法而做出视觉记录

7. 同一性 可重复性 — 中世纪走向文艺复兴 古登堡断裂(印刷人),印刷人(机械工业主义)走向图像人(电子人)

8. 颠倒,错觉,正确性方位 — 任何语言或文化都有可能在我们身上诱发扭曲和转换的活动

滑稽:白人伸着脖子看墙上的画

不学就看不懂,不借助透视就感觉不到第三维度的存在

威胁了自我表象和结构(潜意识接受了偏向和倾斜)

9. “摄影机不会撒谎” — 假借此名义欺诈!

新闻片取代社会现实,摄影术使语源(用词语把握生命体的核心实质)虚无化

截除这类人体延伸!

拼音字母表切断了口语和伴生的语音及体态的关系

照片研究个人姿态和集体姿态,语言解释私下和个体姿态

修辞格是个人说话时个体对听众的心理姿态

(四大类:词义修辞格。如明喻、反语、委婉语等:结构辞格。如平行结构、对照、层进、倒装、反复等:音韵修辞格。如头韵法、拟声、元韵等:其他修辞格。如顿呼、仿圣经语。)

书面形态不能对付集体的心里姿态??(没懂)

拍了鸟飞,才揭开了飞行的秘密,人自己才能飞

10. 有摄影了,画家只能用表现主义和抽象派揭示创造力内心活动了

小说和诗人转向内在心里姿态

艺术从外在匹配转向内在构拟

现在,艺术家给我们提供的是介入创造过程的手段!

新技术要吸引生产者的价值取向

机械时代杂交技术(照片和机械成电影,电报和印刷成报纸)有杂种的活力和暴力,有自偿作用(没太懂)

广播电视纯电力没有机械,使用者高度参与介入,新的关系

11. 教育是防御媒介的民防系统

由于媒介的新型杂交和交错而产生的使人惊诧的结果,是各行业人措手不及(电影对汽车的影响,电视对广告的影响)

12. “古时候”儿童能敏感的与时装视觉姿态合拍,音乐家对自己做过的东西厌恶 13. 现在是一个创造加速度,转瞬即逝的世界。 照片逻辑不是口语逻辑也不是句法逻辑。照片转换人的感知,还影响自我意识,改变化妆表情,立竿见影

— 自我苛求

14. 新型图像完型文化

一看见贫民窟的照片就让人不能容忍

文字导游无意义

书籍代替了探询会话与思索

不要被动

15. 去旅游变成了核对照片

不要用书面文化那种切割分析的僵硬观点做价值判断

魅:假性价值

假性事件:给新媒介贴标签,使旧模式加速,赋予新模式

16. 图像化的终极阶段是一种模式的逆转,诗人观察到的身心世界不是照片,而是一套非视觉关系

17. 受不了听自己录下的声音却可以照镜子

照片世界已经成为让人感到安稳的麻醉区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