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登天之梯读后感1000字

登天之梯读后感1000字

《登天之梯》是一本由Bruce Perry / Maia Szalavitz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登天之梯》读后感(一):非常好的一本书

我们都是成人,都喜欢用成人的观点观察小孩,觉得他们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其实呢?如果我们能回到小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当时做的并不比他们好多少?但我们一样长大了,独立了,上大学了等,也许只有爱是对小孩真正的一种关心。

《登天之梯》读后感(二):人竟然可以这样!

打开这本书,就放不下了,一口气读完。

书看起来不厚,但是字体太小,所以内容其实很多。由于合作者是一位记者,所以这本书学术严肃性与故事趣味性相得益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书中提及的案例,读来让人伤心;而作者在其间的表现,由最初的笨拙不知所措,到经验累积成熟应对有方,让人钦佩。尤其是充满对人的尊重与理解,值得学习。

《登天之梯》读后感(三):值得看

这本书的故事都是很极端的案例,每一个都让我心疼,但最后一章才是关键。作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说了自己的看法,没给答案,其实也根本没有答案。在极端案例里,每一个孩子都鲜血淋淋,心理医生的作用在于找到病根,因为他们不是万能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养育人对孩子的忽视与虐待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听起来确实可怕,但只要养育人不是恶意伤害,能够给孩子包容与耐心,一切都可能补救,这就是普通养育人的福音,因为即便是心理医生,都不可能做到毫无差错。

《登天之梯》读后感(四):理解育儿操作背后的深刻意义

如果你对于做妈妈首先应该做什么并不解的话,我会推荐先看这本书。相对于欣赏胎儿期成长图像,背诵婴儿吃喝拉撒基本程序,以及搜罗坐月子购物与瘦身清单这些事务而言,每一个妈妈首先需要准备的是对新生命的理解。

故事“长不大的孩子”告诉我们,妈妈用最先进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也有可能养育出”长不大的孩子“。婴儿不是天生天养的,不是机械化喂养的。我们记录所有的育儿操作的时候,首先需要理解这些操作的意义。为什么脐带剪断之后,助产士首先把婴儿放到你的肚子上?为什么在宝宝的日常起居中,在宝宝的各个成长阶段,抚摸和按摩都是让宝宝愉快顺服的灵药?

故事“为你好”告诉我们,孩子是我们生活的现场目击者,你在生活中演出的每一个剧幕,孩子都会拿来不断模仿和重演,企图理解其中的意义。从此,你需要认真地观看孩子的“过家家”,这个游戏里将再现你的生活给孩子带来的最创伤的经历。

整本书都在阐明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婴儿的前4个月,第一年,以及前三年,对于塑造TA的一生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尤其是第一年中,婴儿的大脑呈现着爆发式的增长,并且奠定了一生的大脑发育基础。甚至于,婴儿具有纽约上东区的高尚气质,还是贫民窟的浑噩风格,可能就取决于第一年的养育环境。在这个阶段里,如果你因为工作忙碌,夫妻不和,或者任何原因,把宝宝遗弃在一个安静的、忽视的、冷漠或者混乱的角落,也许只是三个月,也许对于发育中的大脑已经塑造永恒的模式。

登天之梯选取的是儿童的极端案例,其心理与大脑科学的原理确凿而深刻,因而,是所有肤浅、功利、操作式的育儿读物的最深刻的注脚。

《登天之梯》读后感(五):孩子的大脑你知道其实并不多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推荐这本书,因为里面的真实案例让人读得痛心读得震惊读到心碎,但又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因为她让人读得沉醉读得激动读得淋漓尽致醍醐灌顶。这本书英文版2007年出版,一度成为美国育儿论坛上的热门书籍,国内译为《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但在国内却鲜为人知。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几乎最好的关于儿童大脑和心理发育的书籍,不同于其他从经验出发得来的“傻瓜”育儿书。作者是美国知名的神经学家和致力于幼儿创伤修复的儿童精神病学家,FBI顾问。作者用他的诊疗案例来介绍大脑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机制,从根源处告诉我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身心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的育儿该是怎样的。如果你对于做妈妈首先应该做什么并不解的话,我会推荐先看这本书。相对于欣赏胎儿期成长图像,背诵婴儿吃喝拉撒基本程序,以及搜罗坐月子购物与瘦身清单这些事务而言,每一个妈妈首先需要准备的是对新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里,你读到的可能都是极端的不平凡的案例,但是他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关系的本质以及力量。虽然这些孩子们的许多经历大多数家庭都绝对不会遇到,但他们的故事却能给所有的父母带来教训,以帮助自己的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和紧张。“长不大的孩子”告诉我们缺乏爱抚地机械喂养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创伤还会影响身体成长的荷尔蒙;“像狗一样被养大的男孩”告诉我们即使孩子后来受到创伤但最早期的爱抚依然能为其康复提供最好的滋养;“最冷酷的心“告诉我们幼儿时期的忽略将会如何影响孩子变得执着和暴力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的可能性。这些故事也说明,心灵和身体不能分开看待,婴儿和小孩在大脑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究竟需要什么,以及如果忽略了这些需求,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