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锦集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锦集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5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一):论“愚”

如果由乡下人不识字,推导出他们“愚”,这是不合理的。乡下人的生存空间是熟人间的团体,这个特殊团体之间传情达意的工具是表情、动作、声音等,文字在熟人之间是多余的,甚至会受到异时异地的“困扰”——古代交通不便时,很多悲剧正是因情书而起。因此乡下人不识字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乡土社会的本质问题。这和城里孩子不会捉蚱蜢是一个道理,缺乏日常混的环境。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二):读后感

这书写得实在好。也好看! 对于儒家“礼”的看法我个人是懵懂的,但看过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正好是批判的多,更别提受了一些欧洲话语分析学的训练,所以自己在理念上多少不服传统教化。看这本书沉着地分析了“礼”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必要地位,并以"礼"和现代化转型相结合构成乡土社会发展的新图景,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我的理解还太浅,所以也不打算现在就去评判对与不对(我也没有能力提出独立观点。不过关于费先生的想法,书里也有不少赞誉和质疑)。 但也稍微分享一点细枝末节的感想:一是 赞美费先生在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时候那份体察入微和亲切态度,我们文化里有许多迂腐很多人只晓得批判,但费先生深入到人的需求察觉社会结构稳定的条件,体谅了一些“沉疴旧疾”的存在,比起雷厉风行的铲除,他的解决方法看起来更呵护群体心理惯性。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他总要优先从结构的稳定考量,忽略了一些群体的委屈,比如说女性(从他的论述看来我猜有些委屈可能也是今天的女性才能注意到,过去就算受着这些委屈也没人觉得不妥)。我能理解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难不觉得心凉。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三):竟然找到了些解题思路:为何生育?乡镇企业做大后就不易止于乡镇?

零零碎碎翻几页 依旧感叹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深刻和精准)。几个消化并发散成自己的解读:

1. 家庭是社会最小单元,是一个组织,组织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使命和行动,无论是家族还是小家庭,互相的影响力如果没有一个更大更远更一致的利益牵引,就容易导致组织解体,这是我理解下的为何下一代的生育对家庭凝聚力重要,这是一个能够牺牲个体而去追求共同目标的养育过程,所谓的谋长远,于是,看似社会问题,本质可能依旧是经济问题,包括亲上加亲的家族生活适应低成本、父系or母系核心是经济利益的继承和主导、甚至为何人口问题(类似网络为了最大带宽需求建设但农业周期性导致平时的闲置);

2. 农村振兴的小工业化是不是一条出路?正好看到有个文章谈城市的集聚效应产生问题但同时创造了效率和机会,用互联网、造高速路等是解决集聚的问题而不是集聚本身,因为人类的物质追求、对服务多样性的渴望(社交需求)终究需要由集聚去承载最具效率的上述需求满足,城市是不可限制的,这也是为何全球都可见的超级大城市产生(意味着超级集聚和超级多元化服务)、乡村老龄化。所以对我们来说,年轻人口流向都市不可避免,那乡村怎么办,现在的道路之一是美丽乡村作为一个旅游产业融入多元化服务的都市协作圈,那么另一条道路自身产业振兴其实90年代在江浙小作坊到比如公牛这样最后的大品牌都有过实践,只是我更悲观的认为,最终可能制造业还能留在乡镇,但只有中小制造业,其他对效率人才高要求的产业,必将趋于城市。于是在新的时代,乡村成就了另一种哺育,除了人才输送、服务拼图,还有小工业的孵化。也许,像英国那样绅士乡村情节,也能引发都市退休后的人才循环,只是目前是由年轻人引发的、老一辈也进城进城的单向流动罢了。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四):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政治程度较低的人民,很可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府,用政治力量积聚资本,计划工业,等这经济基础安定之后,再讲从来没有享受的政治自由等一类在生活上比较了饥寒为次要的权利。如果这种国家能有这个机会不能不说是幸运,因为一个人民所不能控制的权力能够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奇迹。奇迹可以有,但不能视作当然,所以为了要保证一个权力不能不向人民服务,还得先由人民控制住这权力,这才是政治上的常轨。为了避免官僚资本和独裁政治的出现,所以我不能不对以政府来强迫人民储蓄,以政府负责经营工业的路线发生戒心。” 花了将近一周时间看完了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真的不愧是我国近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经典之作,我最佩服的是仅仅在47年他就提出可以通过把发电厂建在乡郊来改善乡村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工业的发展,还考虑到了城乡规划。费老先生曾经在英国留学,他最清楚“雾都”之弊,发电厂尤其是火力发电站如果直接建在城市中,聚集效应下大量工厂兴起,而多年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会造成严重污染且不便于居民日常生活的电厂和工厂就会处于城市中心,此时再去迁移工厂,成本非常高昂。如果一开始就把电厂建在乡郊,长此以往非常有利于城乡规划。 其实梁思成先生当年对北京的城市规划也是如此,保留北京城,让工厂向西向北发展,当然条件限制,那时候不仅经济困难,也想象不到北京未来的膨胀,所以还是直接在城内发展,最后还拆除了古城墙。站在现在的角度看,五环六环的扩张其实和梁先生方面的构想一样,但这中间损失掉的财力和历史,可就太大了。 费孝通终身致力于考察中国乡村,直到94岁住院才不再进行大量走访工作。在伦敦大学师从于马林诺夫斯基的他能够从比当时中国农村更疾苦的视角来研究传统宗族社会的崩塌,瘫痪,衰落,来思考乡村重建的途径。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他的文字和工作态度都和他的面貌一样温和朴实,脚踏实地。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读后感(五):乡土中国

终于在五一劳动节和我妈、我奶奶做完大扫除后,开始写这个月的读书笔记,这个月书读的很零散,都是随手抓起一本读,读的不是很连贯,就挑读的稍微连贯的写一篇。其实刚开始看这本书的书名,觉得会是一本晦涩的书,看了之后着实佩服,大师就是会把自己搞明白的东西通俗易懂地表述出来,很好读又很深刻。读完这本基本上对于中国人的一些根源性的东西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配合现在对于农民问题研究深刻的学者,基本上就能把乡土社会转向工业化社会的过程弄清楚了。

不能识字者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呢?不识字不是愚,乡下人在城市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的人多。事实上,在早些时候农民不用识字也是能过的很好的,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发生的。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那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砺,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所以农民有农名的技能,工人有工人的技能。他们掌握自己生存需要的知识,不能说他们不懂哲学,不懂物理就说他们不聪明。

影响中国上千年的基层差序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一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中国传统结构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为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人伦,即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个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个同心圆的伦常,就可以向外推了。差序格局,自己总是中心,像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的其他人,随着他转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