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1000字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1000字

《游戏的终结》是一本由[阿根廷] 胡利奥·科塔萨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一):美,但是

喜欢《游戏的终结》,觉得像午后阳光中秒速5厘米的樱花,温柔缱绻。喜欢《水底的故事》,读到他描写孤独说“像桃子成熟了掉在溪里砸扁的声音”,很有王维的禅宗美感。

但我看不懂《朋友》,《一朵黄花》,《饭后》。

不喜欢《怪不得别人》,觉得意识流得太平淡,荒诞得毫无美感。

看得懂又觉得不自信自己真的懂的是《动机》。

我打算放下过段时间再读,开放的故事和迷局才会显得隽永。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二):另一种短篇大师

第一次读科萨塔尔是《跳房子》,读得我头痛欲裂,一方面是作者给的特殊的阅读顺序,另一方面是没完没了的马黛茶和爵士乐,但读完后又若有所失。第二次读科萨塔尔就是这本短篇集。从第一篇《公园续幕》就被迷住,极短的篇幅已经表现出科萨塔尔短篇小说的特点。那种封闭式结构让人着迷。后面的《美西螈》、《 夜,仰面朝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结构。这也是他特殊的写法。通常短篇小说只是一个片段,更注重于讲故事的方法。而科萨塔尔还是着重讲故事,故事本身比怎么讲更重要。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三):除了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故事,我一直看得睡睡醒醒

合上书,离我发誓要撸完它的周末已经足足过了两天了。

夏天的困倦是会传染的,因此,除了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故事,我一直看得睡睡醒醒。

我没有去找关于此书的解读,或者别人的书评,只是选了左二的较差。

其实,我不大能欣赏得了卡佛的短篇,然而与之相比,本书更让我沮丧。我甚至没有翻看第二遍的勇气。

我会记住第一个故事的背门而坐的读者,也会记住最后一个故事的“中国公主”的淡淡忧伤,以及中间那些故事叙述的拖沓无味甚至无关痛痒。

好吧,这个短篇集,我是基本没看懂。

累积阅读时间:4小时

个人建议:不推荐购买,可翻看开头和结尾两个故事。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四):游戏的终结

作为大师博尔赫斯的得意门生同样成为大师的科塔萨尔在早前的短片小说就带着一种阿斯特克般的灵魂,又有着西班牙式的骑士流浪精神,可是他的身体确实有点巴黎般的娇羞和羸弱,就像游戏的终结里,三个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扮演雕塑的过程中途经的火车上扔下来一个裹着螺丝的纸条,夸奖她们玩雕塑玩的很美,后来小伙伴们就越加努力,那个扮演最美雕像的小伙伴在最后病倒了。最后,剩下的两个小伙伴坐在她们玩游戏的地方看着那辆再也不会有人伸出头来看她们的火车飞驰而过。他的短篇小说里带有一种独有的拉美味道,不同于马尔克斯的番石榴味道,也不同于略萨的热带雨林的潮湿气息,在科塔萨尔的笔下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站在拉美的土地上思念欧洲,在欧洲的土地上又魂牵梦绕拉美的那种永远在心灵深处有永恒的思乡情结。科塔萨尔的笔下似乎总是有那么一个地方是归属,可是归属的地方又像是在虚拟世界,也可能是一种幻觉,反正最终他是玩出了拉美文学大爆炸的一颗重磅游戏炸弹。

《游戏的终结》读后感(五):--

美西螈:动物与我们一样拥有意识,只不过被困在了动物状的躯壳里,如果人的意识是可以流动的,只是以躯壳为载体那么我的意识是否可以是一只美西螈的意识呢?

一朵黄花:非常喜欢一朵黄花的叙事结构,我因为想终结这样不幸的轮回而亲手杀死了下一个我,终结了命运的轮转却进入一种无尽的虚无中,通俗一点理解到底是好死强还是赖活强?可以有很多中理解,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自私、即便卢克是轮回中得下一个我,我也没有资格去终结卢克体验他的人生的机会,但是另外一种理解是一种悲壮的亲手了结,把最美好的定格住,让悲剧在我这里终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我死后,我的命运将进入宇宙中的虚无。

我最终体会到一种平凡,我的意识并不高人一等,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出于社会连接的原因参与其中,虽说并不高雅也不卖座,但是还是有必须要参与进去的理由,这就是生活,每个人都尽力的在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一种体力活,有时捧场和参与比逃离更费力气。喜欢主人公顿悟的那一刻,等有那一天有了选择的资本和逃离的勇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