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是一本由米歇尔·艾伦·吉莱斯皮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后感(一):功力很深

前年买了英文版,当即读了几章,对作者深为佩服,实在是高人啊。当时就在想要是有人翻译为中文就好了,可以解决我们不少的误解。

可惜后来多有外出,没能完整读下来,现在欣见中文版面世,觉得译者选书很有眼光,期待尽快买到一睹为快。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后感(二):书评

作者好像也是施派弟子门人。列奥施特劳斯及众弟子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时,必然要面对神学及神学对现代性的影响问题。此书作者直接把现代性的起源与神学勾连在一起,况且,唯名论对现代人文主义,对现代宗教改革的巨大促进及塑造,应该是可以作为一个“常识”去看待的。这书后面提到了海德格尔,但没有去讲海德格尔那个著名的说法:真理喜欢隐藏自身。显隐二重,而启蒙来给我们塑造的现代性,一直是在抹黑宗教,按列奥施特劳斯的说法,是无法驳倒宗教,于是只能用嘲讽来对待宗教。似乎与它对立,现代性的起源就是建基在神学之上,这本书就是把一些故意隐匿的东西带入到你眼前,还是海德格尔的用语,这就是:在场。就是真理。

这书的作者,施大师,海大师,一条线。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后感(三):很受启发

第八章开篇,说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决的部分,1793写成了1973,编辑有点低级错误。

书是好书,涉及到的范围,分类很多,角度也足够新颖。

另外说一些题外话,现代性在西方的语境里面通常和宗教之死联系在一起,那么在没有宗教文化的中国呢?

其实这本书某种程度可以侧面回答这个问题,“上帝”在宗教灭亡之后没有死去,而是被分散到了其他领域,而这个过程在中国可能提早了两千年。

中国的上古思想史有一个明显的神职人员逐渐去政治化的过程,也逐渐从精英阶层的文化生活中褪去,提供沟通人神服务的是一种历史神学(我自己创的词,不要介意,明白意思就好了)

所以中世纪的英雄死前会向上帝祷告,中国的英雄死前会回顾历史(为严将军头,为嵇待中血云云

而传统的史官不仅要记载历史,而且要占星占卜,司马迁同样也会干这活,所以他才会说“通天人之际”。

如今,中国的“历史神学”改变了吗?

很难说。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后感(四):谦逊对待每一个哲学家

今天看完了《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这是一本思路非常清晰的书、内容丰富、有理有据又不失文采的。不仅写得好、翻译的也很妙。在此不谈思路,只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慨。我们经常认为中世纪没什么、笛卡尔很简单、霍布斯哲学洞见很少,之后慢慢发展,康德伟大,黑格尔深邃。然而我们这样想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标准在,在这个标准下,哲学是朝一条路前见的。于是我们后来人很容易看不起前人的智慧,认为他们不过如此。 可是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当时时代最高的智慧,他们的璀璨不是权威规定,不是暴力给予的地位,而是在和同代人不断的争论中冉冉升起的。每个时代都有当时自己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就像是一个源泉,面对他的问题,不断的涌出活水,在当时他就是从核心中编织出的一个网,稳定着支撑着当时的精神。时代变迁,问题不一样了,编织的网也不一样了,当我们返回去寻找我们时代问题的答案,看到了前人类似的思考,他们的思想在我们的思路上有一小部分,那个方向上的河流被我们看到,被我们理解,被我们当做是有意义的,有贡献的。从而忽略掉那更大的、未被理解的汪洋。所以知道了我们的缺陷,就要放弃我们的傲慢,保持谦逊的态度来对待每个时代的巨人,对不理解的事务保持谦逊,古往今来大家智力都差不多,甚至于伟大的头脑还远超我们,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定不是琐事无意义的,只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如果因为不理解就对它们嗤之以鼻,这只能表明一件事——自以为是的傲慢。 另一方面,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与此相关的感悟就是,尊重文明、尊重沉淀。轴心时代烟花绽放,散落在世界各地,每种文明都在自己的世界中,在自己探索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在自己面临的问题中殚精竭虑。他们做的都不是无用功,我们理解他们的方法就是要回到他们的问题中。他们对我们有意义,就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的问题,只不过改变了思维方式。中国文化中我们视之为糟粕的东西如仙道迷信、科学不理解的东西中医,伊斯兰文化中对抗西方的被西方认为是野蛮的未开化的神学力量,等等。都不是那么简单可以被归于愚昧的。它们源远流长经久不绝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具有存在的道理。我们要对它们保持谦逊。 让我们远离傲慢,拥抱真正的智慧。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后感(五):灾难性的傲慢时代

319 在霍布斯看来,人类堕落后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神不在场,人类根据相互冲突的善恶观念来生活,每个人都在模仿神,抬升自己,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傲慢时代。

看这本书的时间基本上持续了一个暑假,断断续续地看,刚好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看完。

其他书评都做了非常专业的解释,在这里,我主要脱稿来讲述一下我看这本书的感受。《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这一本书一开始是在研究生课堂上听到一个学长比较全局性的解释和概括,诱发了我读完这本书的决心。我想解决的问题是,是否正如所说的,现代性的起源并非我们认为的与神学决裂,而是将神学限定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关于这一个解答,我读到最后一章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唯名论,为此我尝试模模糊糊地理解,也尝试去看很多哲学大家的解释,最后这个理论的神学解释我倾向于,神是那个全知全能、任意妄为的。于是从伊拉斯谟、路德再到笛卡尔和霍布斯都在自己的学说中试图解答神人关系问题。而在现代性这个重要节点上,最重要的解答是将神抛弃,干脆不再讨论神人关系的问题,而是将自然放置在一个更为显眼的位置。但是对于所谓启蒙和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我还无法如书中所说的将他们完全割离开来。

最大的启发是,在反对启蒙,反对理性的浪潮中出现了德国浪漫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而他们的做法主要是从祛魅变成返魅,这也是为什么在书的尾声中说到这本书的一个终极目的是解释清楚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异同。相比基督教世界从中世纪以来从人本主义出发,不断调试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伊斯兰世界的人和神的关系是绝对的,他们的差距是不可变的,因而完全缺失了我们的启蒙时代。如此看来,全球化的世界变得更加复杂确实是说得通的,漫漫几百年的知识文化发展,其中不同社会的差距也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其中并没有高低之分,正如历史进步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说服其他人理解我们的观点,并把自己的判断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本身就是荒谬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