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颜氏家训读后感100字

颜氏家训读后感100字

《颜氏家训》是一本由檀作文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3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颜氏家训》读后感(一):家训

作者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 虽然在当时的背景下 有些知识和看法显得有些局限甚至可笑 但全书仍然充盈着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可谓是真人真性情。很多对人生的总结也非常精辟,很多话真是除了对自己的家人是不会对其他人说的。有时想到自己的迷惑和惆怅 有了这位一千五百年前的老先生相伴 也感觉好似多了一份惬意而少了一份孤独

《颜氏家训》读后感(二):颜氏家训 笔记

卷一:

序致第一

第一篇相当于本书的自序,作者阐明了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一身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整理出来,传给子孙后代,希望可以整顿门风。对子孙后代有所帮助。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①,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

(古代圣贤的著称,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谨慎,行为庄重,要建立高尚的人格并且宣扬美好的名声。……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会信服,是因为说话者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有的人会执行,是因为下命令者是他们所敬服的人。)

(作者说他小时候,家风非常严,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过世,家到中落。兄长历经千辛万苦抚养他长大,但是兄长只有慈爱没有威严,对他的督导不够,以至于养成了很多不好的喜欢。在成长的道路上,慢慢懂得磨炼自己的情操,自我反省,今日追悔昨日的过失。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至于此。所以他留下这二十篇家训以此为鉴。)

教子第二

这一篇作者描述了子女教育的问题。他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强调在子女教育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严教”和“慈教”的关系。并认为对子女要一视同仁,不可有偏爱。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

作者认为父子之间的关系要严肃,不可过分亲昵;骨肉之间的亲情之爱,不可以简慢不拘小节。

兄弟第三

父母健在的时候,兄弟要相亲相爱,父母去世之后,兄弟之间更加要相互友爱。

弟弟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兄长,兄长对弟弟要像父亲对儿子一样爱护,兄弟之间就不会不友爱了。

后娶第四

这一篇主要讨论了妻子死后,丈夫再娶的事。作者大量引用来说明后娶的妻子往往会对前妻的子女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骨肉分离,家庭破碎,因此对待这件事一定要非常谨慎。

“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

作者认为这是由于人的秉性造成的。男子本性容易沉迷于诱惑,实际上这也是环境和事物发展的形势使得他们如此。前夫的子女不敢与自己的子女争夺家产,后父从小照顾抚养他,日子一长自然就产生爱心,所以后父会宠爱他。而前妻的孩子,年龄一般都在自己的子女之上,无论做官读书娶妻出嫁,没有一样是不需要提防的,所以大多数后母会虐待他们。

父母宠爱异姓孩子会招致自己孩子的怨恨,而继母虐待前妻的孩子则会使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凡是家庭存在这种问题的,都是家庭的灾害。

治家第五

这篇主要讲如何治理家庭、家庭之中的关系是上行下效的。(由上而下推行,前任影响后人。)

父母想要子女孝顺,要对子女慈爱;兄长想要弟弟敬爱,就要爱护他们,丈夫想要妻子顺从,就要对妻子重义。

孔子说,即使像周公那样富有才华和美德,只要他骄傲又吝啬,就不值得一提。

假如一个人能施舍于他人,自己又不奢侈,能做到勤俭节约又不吝啬那就好了。

妇女主持家务,不要参加国家政事。如果真的有聪明才智,见识通达古今,也只应辅佐丈夫,弥补他的不足,一定不要像母鸡代替公鸡报晓一样凌驾于男子之上,一招致祸殃。

《颜氏家训》读后感(三):《颜氏家训》读后记

因“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一句话,让我花了一周,读了下《颜氏家训》。

颜之推在书里,从修身,治家等方面,写来劝诫子孙,何以立身处世。其时值南北朝之末期,时局仍多有动荡变乱。作为一个身仕四朝的仕宦,全书难免不少中庸之道,对于如何涉务,方能得保声名以求善终,多有总结(庄子的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四段击)。譬如劝诫子孙不要从事武职。官呢,也不要做太大,二千石以下即可,方便划水。但整体而言,颜跑跑的价值观还是比较正的。即令在养生篇中,也能发出“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也”此语。由此,可以能看到颜外圆内方的一面,也希望子孙能坚行正道,无违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和操守,值得肯定和称赞。顺便提一句:于其时,他大概是想不到,五世之后的玄孙颜真卿,无愧于这番教诲,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全书反复强调的观点。颜之推看来,书、画、音律等,皆为末业旁学,可以兼明,但不能专仕。勉学一篇,更乃全书之要旨所在。文笔,义理俱佳。拳拳劝学之诚,犹在荀况,韩愈诸篇之上。“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然人有坎壈,失於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等语,也着实给了我一些触动和鼓舞。回过头来,对于南朝尚玄风等一众所谓的清谈雅士,结结实实给讥讽、数落了个遍。认为他们徒具其形,名不副实,到头来尽数自吞恶果,读来也着实解气。

归心篇对于佛教在南北朝时的传播奉行情况,有一些参考意义。我本以为,自白马驮经以来,历时未久(回头细算了下,其实也近五百年了。。)。佛教当发隆于唐朝,其时大多经典尚未流入,可能还停留在造像建寺的崇拜阶段。但由此篇观之,已得佛教的要义真传。特别是颜之推从宇宙、世事的诸多未知,人生的有限性出发,认为当保有足够敬畏,莫要妄下雌黄,也和我的认知比较相近。

文章篇首,竟然把古人骂了个遍,也真够狂的。连蔡邕哭董卓被杀,也能被喷,当推南北朝杠精第一人。喷点主要为:作文章一旦入境,就难免真性情流露,自己写的是很爽,但也容易开罪到旁人,被借题发挥,终招祸端。所以实在不可不慎。但余篇里,作者发表了对如何作好典正,不流俗文章的看法,如 “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等语,及应该避免的一些问题,也算中允可观吧。

除此之外,全书中,颜之推对音韵、训诂也着墨甚多,大加记录他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于小学本就不通,只能略过。还多录当时社会的礼制、行规、宜忌,然而风易俗移,于今来看,也没什么价值意义了。

===================

按惯例,附录一些有意思的:

「蓋君子之不親教其子也,詩有諷刺之辭,禮有嫌疑之誡,書有悖亂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譏,易有備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親授耳。」

—— 自古早有圣人易子而教的说法,颜之推的解读比较新颖

吳郡陸襄,父閑被刑,襄終身布衣蔬飯,雖薑菜有切割,皆不忍食,居家惟以掐摘供廚。江寧姚子篤,母以燒死,終身不忍噉炙。豫章熊康父以醉而為奴所殺,終身不復嘗酒。然禮緣人情,恩由義斷。親以噎死,亦當不可絕食也。

—— 体例有点接近《世说新语》的段子了,最后一句让我有点想笑

兵凶戰危,非安全之道。古者,天子喪服以臨師,將軍鑿凶門而出

—— 如是观之,庞令明抬梓而出,也颇有古大夫之遗风啦?

用其言,棄其身,古人所恥。

—— 哀悼一下商君。。。

然而君子之交絕無惡聲,一旦屈膝而事人,豈以存亡而改慮?陳孔璋居袁裁書,則呼操為豺狼;在魏製檄,則目紹為蛇虺

—— 颜跑跑,乃自己身仕四朝,亦未见死节,也好不到哪里去吧?也好意思笑话人家陈琳?另外,终于知道邓百川对慕容复说的那句话,原来典出此处了。。

時運之來,不求亦至;風雲不與,徒求無益

—— 善

能走者奪其翼,善飛者減其指,有角者無上齒,豐後者無前足,蓋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

—— 朴素进化论思想有没有?

四塵五廕,剖析形有;六舟三駕,運載群生:萬行歸空,千門入善

—— 辞妙

北朝喪亂之餘,書跡鄙陋,加以專輒造字,猥拙甚於江南。乃以「百」「念」為「憂」,「言」「反」為「變」,「不」「用」為「罷」,「追」「來」為「歸」,「更」「生」為「蘇」,「先」「人」為「老」,如此非一,遍滿經傳

—— 这里,颜之推非常不满意北朝率性自造各种异体字。不过细品下,还是颇合汉字六书味道的

最后,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论证里,分剑追财这个引典,直叫我看了头皮发麻。“凡庸何能思慮強遠如是哉!”实在不得不拜服这个谋算!附录如下:

沛郡有富家公,資二千餘萬。小婦子年裁數歲,頃失其母,又無親近。其大婦女甚不賢。公病困,思念惡婿爭其財,兒判不全,因呼族人為遺令云:「悉以財屬女,但遺一劍與兒,年十五,以還付之。」其後兒大,姊不肯與劍,男乃詣郡自言求劍。謹案:時太守,大司空何武也。得其辭,因錄女及婿,省其手書,顧謂掾史曰:「女性強梁,婿復貪鄙。其父畏賊害其兒,又計小兒正得此財,不能全護,故且俾與女,內實寄之耳,不當以劍與之乎?夫劍者,亦所以決斷也。限年十五者,智力足以自活。度此女婿必不復還其劍,當聞縣官,縣官或能證察,得以見伸展也。凡庸何能思慮強遠如是哉!」悉奪取財以與子,曰:「弊女惡婿,溫飽十五歲,亦以幸矣。」於是論者乃服,謂武原情度事得其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