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香港制造》的读后感大全

《香港制造》的读后感大全

《香港制造》是一本由魏君子 / 苹果猪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制造》读后感(一):插图太弱了

刚拿到书,封面设计不错,徐克题词,尔冬升作序,内容还行,几十个作者,几十种对香港电影的看法,不同的感悟道尽香港电影的种种。不足的地方就是里面的剧照都是黑白的,且很小,黑乎乎的一片。要是弄成彩色的就好了。

《香港制造》读后感(二):封面设计的一点BUG

《香港制造》这本书的设计是仿照录像带。显然设计人员对这种载体并不熟悉,所以才会有封面标签设计颠倒的错误。看过录像带的人都知道,写有片名的标签面朝外的,也就是书脊是朝外的。封面上标签的“this side in”显然是个错误。

《香港制造》读后感(三):香港制造续集

03年有一本书叫《香港制造》,作者都来自网易香港制造论坛,里面的文章也基本都在论坛发过。八年后,《香港制造》再次出版,可当作续集来看。在这八年的时间里,这几位作者事业蒸蒸日上,从专业的影迷变成了圈内人士,对香港的心从未变过。书里收录了他们曾经写过的文章,也有近年来的心路历程,如果没有香港制造,他们可能现在还一无是处。

我很荣幸能在当时走进香港制造,在那里又结识了很多朋友,通过看他们的文章更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他们甚是敬佩。年少无知的我,那时还在上学,闲来无事成天看片,竟也照猫画虎,写一些看似影评的文章,印象中还有几篇加进精华,虚荣感倍增。而后又与志同道合者一同申请了版面,当上了版主。记得开版当日,广邀网友前来庆贺,场面热闹非凡。

一晃就是八年,虽然论坛早已破灭,但血仍未冷。九月十七号的香港制造一梦十年聚会让我终身难忘。感谢作者,感谢组织者。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友谊能维持至今并不容易,只因大家身上都有香港精神。兄弟,义气,在香港精神中从来不是贬义,从来不会害人,哪怕是损友也是最佳。

《香港制造》读后感(四):《香港制造:一梦十年》

<香港制造:一梦十年》:现在,当你坐在影院里戴着3D眼镜看大片的时候,你或许不知道,在十年前的今天,还有一种叫做录像厅的场所。也或许你隐约记得,只是印象已模糊了。那里通常黑漆嘛乌、乌烟瘴气,观众不得不挤在长条凳上,闻着别人的臭脚丫子味,而面前的屏幕和电影院比堪称袖珍。那是黑暗的、温暖的,可能还有点臭烘烘的观影体验,是大家可以一起大骂烂片或昏昏欲睡或亢奋或安静的集体记忆。那也是香港电影称霸的年代,很多人就是在录像厅看到他们的第一部香港电影——《猛龙过江》、《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蜜桃成熟时》……第一次知道这些人——刘德华、吴镇宇、叶玉卿、周星驰…… 有时你很难判断年青时的经历会对自己以后的人生影响多大,因为“一梦十年”,醒来时我们已老了,记不清年青时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在这本书里,原原本本这些文字也许谈不上有多绝妙的文笔(十年前的那些甚至确实很幼稚、很装逼,那是青春期特质),却贵在情真意切。这不是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的回忆录,不是单纯的影评集,也不是来自导演、演员的自我剖析,这是关于你、我,每一个普通的曾经历或向往过录像厅时代、在港片陪伴下长大的普通人的记忆,我们有缘得曾在那个最好的年代相聚,又相忘于茫茫人海。

地忠实记录了同一个人,在十年前后留下的文字,这些都是关于香港电影、关于录像厅、关于青春和记忆的文字,他们在看到自己十年前文字的时候反应都很逗“啊,太装逼了,矫情……”有趣的是,从他们的叙述里却分明可以看到那曾经的装逼与矫情怎样影响了他们后来的人生轨迹……有时,一直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最后就成了所谓的“实现理想”。

《香港制造》读后感(五):《香港制造一梦十年》想当年,我们正年少

文/闻道不群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我们一起混网易电影论坛的日子,已经那般遥远了,所以心里更多想到的是感动,我也有过少年,我也在录像厅里呆过,也在录像厅里众人的吆喝声中感受那脸红心跳的成人仪式。我也和他们一样在论坛中寻得慰藉,云飞扬,魏君子,果猪、李祥瑞、木雕禅师,这些熟悉的名字再次被忆及。在金庸武侠小说里有一种说法是天下武功出少林,而今的影评界也有一种说法,天下影评出网易,这话说得不假,那些混迹网易电影论坛的人,想当年正年少,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写文字排遣内心的不满和现世的困惑,这一切皆因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就是在哗变和喧嚣声中长大,所幸能在茫然无措的尘世中寻得那一块温暖人心的桃花源地,于是便在这里耕耘。而今这些当年的泛泛青年,也早已在业界取得不俗的成绩,云飞扬是著名影评人、诗人、专栏作家,常年在各大报纸上发表文章。魏君子现为新浪电影宣传策划总监,其它人也在电影领域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土地,默默耕耘,始终如一,执着青春与梦想。

看这书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当年文字少不了抒情为主,不似现在人们大有娱乐至死的态势,将人生癫狂本末倒置的一面进行到底,那时我们正年少,正在青春热血中饱受困闷和苦乏,唯有在电影中书写方能舒怀。现在看来,以前的文字有一种岁月积淀的痕迹,现今,我们在感怀青春的同时,也感谢上天的恩幸,让我们得以有这样的时光聚在一起煮酒论剑,或闲话家常,或大吵大闹,板砖鲜花满天飞,你来我往,嬉笑谩骂,好不快活。

只是有一天,一夕忽老,少年已走远。回头望去,我们都还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久违的感动,看到了自己的青春过往。久久不能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