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读后感摘抄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读后感摘抄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是一本由Ichiro Kishimi / Fumitake Koga著作,Atria Book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18.36,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读后感(一):还好没有因为差评不看《被讨厌的勇气》

在买这本书之前纠结了好久,因为网上的评价很极端,推荐地是life changing,反之是避雷。看完后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如此两级的评价,也庆幸自己亲自读了这本书,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不得不说书名《被讨厌的勇气》看起来很网红,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谈话式来介绍阿德勒心理学,若是换个有阿德勒心理学的书名可能会销量大减。

这本书吧,感觉在对书有一定辨识能力时读会帮助比较大,此外只看他人对书中观点的提炼的话,可能会非常“有毒”。特别是第一章否认创伤,他没有从实证或者脑科学角度去否认,不过考虑到阿德勒提出目的论的时期和弗洛伊德时代相同,他们开创了这些心理学流派,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我的非专业角度来看),这些内容更偏向哲学。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是否认因果论,更看重现在的目的和动机的。如果这样的思维模式运用在他人身上就很容易让我们觉得,一个人的不幸是他自己造成的,跟结构困境无关,也就是常见的受害者有罪论。这样的理论不应该用在他人身上去评判他人,书中其实着眼于,改变自己对自身经历的看法,被误读还是有可能的,没有任何一本书或一个理论是在所有面向都适用的。阿德勒的理论恰恰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去理解自己,帮助我们改变及从对有毒的原生家庭的怨恨中走出来,而不是留着原地,一直觉得,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原生家庭造成,因此陷在可能性的幻想中不去做出任何改变。

虽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给我带来了很大震撼也非常认同,但也正如书中,看了理论是一回事,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在生活中去实践和学习。这本书我也会经常回头来翻翻。同时也被激励了去看阿德勒的原著,kindle买了阿德勒的重要作品集,发现德语读起来真是累啊。所以这样用对话去浅白地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书籍我觉得相当值得看!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读后感(二):书摘

想让孩子多读书,自己也得做,于是妈妈克服万难来输出了。还有一个触动,前几天看到郑强教授和杨澜的对话,其实十几年前在母校听过他的讲座,那时他还汲汲无名。他说要多写作,我没做到。 1.孩子学习不好,父母应该责备吗?或者忙时该不该帮孩子系鞋带?这个是距离没掌握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task,需要分清任务,信任伙伴/孩子。 2. Freedom is the being disliked by other people.除非不在乎别人的判断,才能不害怕被别人讨厌。认为你不好的人,不是你的task.一个感想是比如我比较粗心、忘事,和同事比觉得自己不行。但是何必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比呢。这一点无法克服时,自己首先释然(我可以犯这些错误,没有影响别人,谁能无错,如果有下次注意,自己不需要立靠谱人设)然后

想让孩子多读书,自己也得做,于是妈妈克服万难来输出了。还有一个触动,前几天看到郑强教授和杨澜的对话,其实十几年前在母校听过他的讲座,那时他还汲汲无名。他说要多写作,我没做到。

1.孩子学习不好,父母应该责备吗?或者忙时该不该帮孩子系鞋带?这个是距离没掌握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task,需要分清任务,信任伙伴/孩子。

2. Freedom is the being disliked by other people.除非不在乎别人的判断,才能不害怕被别人讨厌。认为你不好的人,不是你的task.一个感想是比如我比较粗心、忘事,和同事比觉得自己不行。但是何必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比呢。这一点无法克服时,自己首先释然(我可以犯这些错误,没有影响别人,谁能无错,如果有下次注意,自己不需要立靠谱人设)然后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不需要代入别人的想法来给自己找不愉快。不需要考虑How does that person feel about me?来满足来别人的愿望,自己掌控。

3.人际关系的目标是集体归属感。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的世界地图是不一样的. 这种归属感不是站在世界中心想着What will this person give me?而是What can I give to this person? 有了集体归属感,追求认可的愿望就会消失。

4.是否应该表扬孩子?从阿德勒心理学上来说,表扬和批评都是操控的一种方式,不是平行关系。比如命令孩子学习,抱怨老公赚得不多。鼓励是一种方法提供帮助帮助获得自信心处理学习的问题。想要表扬,其实意味着无能,依赖别人的评价和期待。其实很多家长无能为力时要老师表扬孩子都是治标不治本,鼓励行为才是正道。

5.Concern for others. 从小被教导要关心别人,确实也这样做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知道了原理。

6.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认可。接受自己不能做什么需要勇气。一直是自己不接纳,而非别人。

7.相信别人。have confidence in others.否则很难建立深层关系。

8.Have the courage to be normal. 拥有平凡的勇气。例如问题学生处理。Being special是人类的天性:pursuit of superiority.一种是好学生,还有一种是捣蛋的学生,要的不过是求关注。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读后感(三):读这本书,让我忍不住想跟自己聊聊

之前在书城碰见,翻过一章,被那句“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吸引到,让我眼前一亮的观点。

自己在学英语,习惯有英文版读的书我就尽量不看中文版,方便自己边读书还能学英语,找来读,觉得这本书更适合用英语的从句系统来翻译,逻辑性更强,更易读一些。

核心观点:All problems a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blems,几乎就是我们销售的职业认知,它不是指人脉资源,而是老销售都能理解的个人视角决定职业环境。太多冲突、矛盾都是起于各种人际关系,都说销售复杂,因为把人际关系看得复杂;当真正踏踏实实做事,建立起自己的标准出来,从个人的角度弱化人际关系的影响,会发现人际关系本身会变简单,销售本身也会变简单。

世界复杂,还是我们个人把它看复杂,这是一个值得自己深刻思考的问题,也是Adlerian psychology要讨论的问题。

书以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观点,一个年轻的杠精跟一位年老的智者交锋,杠精不断的提问题,智者回答问题。杠精的问题尖锐、真诚,真讨论这个话题的话我也会这样问;智者回答的很智慧,循循善诱的引导年轻人的思路,如果我请教问题,我希望自己得到这样的回答。

很诚实的被I can't celebrate other people's happiness with all my heart这个点戳到,这就是我。

见证朋友们的幸福时,我心里总是隐隐有一阵失落感,像是一种见不得人好的感觉,显得自己性格很差劲。我之前把它归因为嫉妒,希望自己能克服,可20岁有这个问题,如今30岁同样的德行。十几岁朋友站在十大歌手的领奖台上,替朋友开心之余,心里觉得失落,为什么不是自己站在舞台上呢;二十几岁朋友的婚礼,祝福朋友之余,心里隐隐失落,自己怎么没遇到爱人呢。

去年大学的好基友去年公司盈利很赞,攒到了一大笔钱,年底他截图银行账户图给我看,真的有很大一笔钱。可以说往后如果我有需要,20万以下的数额,给他打个电话五分钟就能到账,这可比什么信用卡、支付宝额度要方便得多。但我发现我做不到all my heart替他开心,心里隐隐失落,怎么自己努力好几年还比不上他一年呢,真让人不开心。

用这本书里的观点,不能全心替朋友的成绩感到开心,是因为不自觉的把朋友置于竞争的位置了,从朋友身上产生了敌意,这都是自己个人的视角产生的情绪。

comrades——>competitor——>enemies,一旦进入这个圈,就时时刻刻在跟人比较,在跟人竞争。

人是独立的,他人的成绩并不会影响自己,我们各自有各自的task。我并不是在嫉妒朋友的成绩,我是在拿自己的task跟朋友的task比较,可实际上它是无可比性的。一旦跳出这个圈,我感觉到豁然开朗,心里想到朋友就多了一些安全感,我们是大学同学,是comrades,他当初在深圳工作不顺,回武汉住我家,我努力把环境给他提供的好一点儿。他刚开始创业时,我经常鼓励他,其实我跟他一直互相鼓励、帮扶,我们不仅没有竞争,还应该有一份特殊的羁绊,我应该要全心全意的为他的成绩感到开心。

这自然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可这也是我个人视角的问题。

经常用知乎,以前回答一些求助类的问题,按说一群人围绕一个求助问题,大家一起从各个角度分享来让信息更丰富,答案更具有参考性,是好事。但真实的体验是竞争感相当强,同一个问题下的答案应该是comrades,可不知不觉大家就变成competitor,态度稍微没控制住,就变成enemies,撕起来相当难看。稍微站远点看这相当讽刺,本来大家都是为了帮助解决问题来的,不知不觉竞争攀比起来,希望展示自己的优点,甚至力求打压异己来证明自己。

类似的体验数不胜数,我们跟人的关系,有时候就是个人角度问题,All problems a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blems.

Adlerian psychology denies the need to seek recognition from others.Being recognized by others is certainly something to be happy about.But it would be wrong to say that being recognized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我在知乎有十多万关注,有段时间饱受评论之苦。读这本书突然让我明白了,我是self-centred,我在以自己为中心,我把那些写在我文章评论区的内容都想当然的以为是针对我的。怎么会呢,我们每个人的表达其实都只是在表达自己。文章没看完、没读懂就直接写的评论,故意发泄情绪的评论,这都只是他们在表达自我,跟我关系不大。而我却自我中心的纠结于此,渴望说服他们,渴望大家都理解我,都懂我,做梦呢。

讲个特别好笑的经历:为了限制看知乎的时间,我手机没装app,装在不太方便携带的iPad上。有一回写完文章就出去了,朋友路上看我的更新,笑我有个错别字,给我吓的,赶紧掏出手机安装app修改错字,是个英语单词,我拼错了。知乎流行过一阵勃学,就是一群人联合起来搜集别人的缺点,然后翻来覆去的批评,烦人极了。在他们眼里,一个错别字,就是装逼暴露马脚的证据。像我这种有在知乎写分享学习经验的人,错别字被截图,就能被人抓着当营销号批评了。类似的批评见过太多,不仅没习惯,反而很害怕。跟这些人打交道,唯一希望的只是自己能有权利离他们远一点儿。读这本书突然让我明白了,实际上不是评论区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希望自己被喜欢,而恐惧自己被讨厌。

有10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无论我怎么做,做什么他都会讨厌我,鄙视我;另外两个,是无论我怎么做,做什么,他们都能接受,愿意跟我做朋友;剩余七个人,纯路人,互相没什么交际而已。可大部分时间,我最在意那个无论我怎么做都讨厌我的人,最忽视那两个无论我做什么都能接受并愿意跟我做朋友的人。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有错别字,我经常拼错单词,我英语本身就很差,可我却不太允许被人批评,仿佛只想被鼓励,被支持。我为什么写东西,我为什么要分享经验,我朝谁分享。其实这都是有选择性的,可一旦面对反馈,我就自动变成全局视角,给自己添堵。其实每个人都有讨厌我的权利,我本身就有招人讨厌的属性,被人讨厌没什么奇怪的,我也有讨厌的人。

build horizo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rself and another person.

我们跟朋友相处,朋友的task完成的好,我们不会去讲“你真棒’、“做的真好”这类话,尤其是朋友在帮我们忙时,这类夸奖都不对等,我们往往讲“谢谢”。可在网上,我们却很习惯性的去夸一些作者,以看晚辈的态度去夸奖几句,这是vertical relationship,它不仅不会建立起平等的情感关系,时间长了还会增加负面情绪。往后,要提醒自己克制,要平等的对待他人。

读这本书像经历一段therapy,很多只会放在心底不会朝人分享的情绪,都被书里那个年轻杠精的问题勾出来,非常有同理心。再经过年老智者的引导,用一个之前没看见的角度去看自己面临的问题,豁然开朗。年龄越大,个人的边界越高,平常人不容易越界来跟自己交流,信任关系难以建立。可读书是特别的体验,跟作者交流是非常容易建立信任关系的,不惧袒露的代价,慢慢把心交出来,真诚交流一段。

要是能早点读到这本书就好了,太适合我这种敏感性格的人自救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