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精选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精选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是一本由[美] 史景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一):卓越一出,谁与争锋?

这本书眼下只有当当在售,按照目前“卓越死磕当当、京东拼命搅局”的形式,窃以为:卓越必于3、5日内铺货,价格么,应该在28块左右。

于是乎,我坐在城楼等卓越去喽

另外,记得史景迁之前,是不是芝加哥大学的顾立雅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了?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二):评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喜欢。讲述曾静谋逆案的来龙去脉,由最初的发生,到皇帝得知消息后开始交代各行政要员的任务,然后到涉案各省的官员开始如何部署、抓捕、审讯、押解回京再审、以及后续发展等情况。雍正遇到事情后的第一反应,以及后来实施一系列部署,再到官员们的具体执行,一切抓捕、审讯的过程,都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三):迷雾重重

史氏一书,以其一贯的风格谨慎合理的裁剪史料,再以文风细腻的语言还原历史事件。虽然对于此种写作方法尚有争论,但其对史料的运用、对历史事件的重构是毋庸置疑且独一无二的。即如本书,对于雍正、乾隆两位皇帝于曾静一案采取相应措施的内心想法未做过多臆测,事件重构也多采用当事人的奏折等,其对历史事件的尊重由此可知。于曾静、张熙,实无知书生遑论政治的典型,葬送自己性命且牵连甚多。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四):雍正和乾隆谁更受汉文化影响深

就我目前所知道的知识来看,雍正的确是一位值得书写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又被“康乾盛世”的光芒所遮掩,但是,“摊丁入亩”、勤于吏治正是承上启下的基础,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典范。改革吏治弊端向来是最难的,非雍正铁腕不行。但是,从“大义觉迷录”的刊行上看,这位铁腕皇帝又很是可爱。他相信自己的坦诚、教化会得到相信,岂料被“戏说”、“流读”。所谓“流读”者,乃当“流言”读也。雍正不知道,老百姓一向喜欢把朝廷的意思反过来解读,或者从“旁边”解读。他的儿子乾隆在这一点上比他有更深的认识,而且也更听闻到这种解读,所以,他不顾违反老爸的旨意,上台伊始就收缴了“大义觉迷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族入主中原的路程基本结束,社会文化与结构融合结束,中国社会又进入一个漫长的稳定期和凝固期,没有创新、没有改革,直至逐步走向衰弱。满清其弱,自乾隆始。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读后感(五):历史的悖谬

杨在课上讲“中国”概念边界的伸缩时,援引《大义觉迷录》时且顺道安利此书,称看帝王如何整知识分子很有意思。译后记从民族认同的角度剖析此书,雍正以“文化建构论”破曾静的“华夷之防”,而乾隆不同意曾静带有特殊主义的本质论立场,也不认可雍正的文化道德改造论。

亦可以传播学视角观《大义觉迷录》的形成、流传、禁毁。雍正亲自下场辟谣,但未能端正视听,引起天下之人竞窥宫廷斗争——子民只记得谣言,而忘了皇帝的苦心。其子乾隆亦不能杜天下人悠悠之口——子民以为他之所以想毁去此书,是因书中内容真有其事。更加悖谬的是,吕留良、曾静的反满言论,恰给革命党人“递刀子”——提供攻讦清廷的材料。

最有趣的是书中雍正、曾静的对辩。雍正循循善诱,曾静察觉自己昨日之非。过程像极了驯化,曾静“向为禽兽,今转人胎”,从用“弥天重犯”代称到“俯首认罪以本名示人,象征了重生。而当最后,弹性的边界变得坚固,曾静被杀,也代表一种思维方式的衰落。

权力寻求解释,权力从不解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