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1000字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1000字

《西方哲学史(上卷)》是一本由罗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617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008-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一):比较通透的作品

罗素凭借理论行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显然实至名归。

作者行文简洁,而又神采奕奕,把枯燥的逻辑操练变成了精彩的终极之问的思想光照,的确让人信服。

但就作者本人的自己落脚的观念来说,其实并未能独树一帜,大开大合的确定,有些遗憾。但这不妨碍作者理解和总结其他历史的哲学演绎过程。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二):赞颂中的批评

《有关此书的译者和翻译》帖子作为花絮回顾了译者何兆武的履历,似乎他算是个人物。但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译文非常晦涩,就像有留言所说的,“感觉中文版是英文版一词对一词的翻译”。而且一些重要的人名和书名的翻译不合规范。拿阿奎那那一章来说,阿奎那的老师大阿尔伯特被翻译成“阿勒贝尔图斯·马革努斯”,阿奎那著名的两大全之一《驳异大全》被翻译成《异教徒驳议辑要》。如果还要再版的话,译文还有这些术语、人名、书名等都需要修订。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三):有意思

毕达哥拉斯教派有一些规矩是:

1. 禁食豆子。

2. 东西落下了,不要捡起来。

3. 不要去碰白公鸡。

4. 不要擘开面包。

5. 不要迈过门闩。

6. 不要用铁拨火。

7. 不要吃整个的面包。

8. 不要招花环。

9.不要坐在斗上。

10. 不要吃心。

11. 不要在大路上行走。

12. 房里不许有燕子。

13. 锅从火上拿下来的时候,不要把锅的印迹留在灰上,而要把它抹掉。

14. 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

15. 当你脱下睡衣的时候,要把它卷起,把身上的印记摩平。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四):不适合现阶段的我

该书联系的观点展现了哲学的发展史,用许多大家作为代表人物剖析他们的主要哲思。奈何哲学界的事,并非一两本书能道尽,所以书里面提及的许多巨匠有许多思想仍然是没有引用到的。

哲学史本就不该是入门者一上来就适合碰的东西,有时间还是多看看哲学科普类的书更为合适。

此书内容还是十分有趣的,大量的背景和作者主观私货的加入更是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但也正因此,此书似乎更适合当一个故事书来看,顺带着了解一下哲学大家们的思想。

记忆十分深刻的地方在毕达哥拉斯的不吃豆子教和柏拉图由斯巴达影响而产生的理想国的乌托邦式构想。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书本仍然是适合深入阅读的,但对于我而言,不是现在。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五):尝不出味儿的乱炖

想从这本书入门哲学,结果发现这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人名多得令人发指,经常在一个小故事里一闪而过,并没有讲什么,此书似乎重在历史而非哲学,甚至不是历史而是流水账,走马观花的叙述让人昏昏欲睡,作者似乎不是在让人理解而是自顾自地秀知识面,但又不是侃侃而谈而是泛泛而谈,不得不说作为一部“史”,还是糟粕居多。我不能认为罗素对前人的理念理解完全正确,并且我不喜欢他以鄙夷轻蔑的方式说起他对前人的不认同,我不懂一个合格的哲学家怎么总是用盖然偏激的词形容一个较大的群体,这得有多自负。所以罗素在讨论每个哲学家的时候必然带着自己主观的态度,毫不留情,90%以上都是已故之人,不可能起来和罗素打嘴炮,所以颇有仗势欺人、泼妇骂街的风采。还有就是对每个哲学家的思想描述和评价的切入点总是太奇特,有些过分地直奔主题,有些又蜻蜓点水,所以纵观全书,并未有大的收获。最后就是翻译得太差了,可以拆分的长句不拆分我就不说了,语病太多,从古至今,似乎每个哲学家都必然精通修辞学或者说语言逻辑学,译者就算不是大哲人也是懂哲学的人,却常常出现诸如“在没有XXX之前”这样的语病。3颗星呢是敬罗素的博闻强识,然而没有看到一丝罗素自己说主张的学说,只看到他(大多数时候理由不充分地)喷完一个又一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