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曲院风荷读后感精选

曲院风荷读后感精选

《曲院风荷》是一本由朱良志著作,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曲院风荷》读后感(一):思想

我觉得中国的思想中透露着悲观主义,看透不说透,看透要看新,读出生机。微花枯树,好像是有一丝孤独,独立的情怀。万事存于自然,人于自然,知于自然。对自然的敬畏我想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方面。慧剑篇讲到语言,让我想到福柯,言语是媒介也是障,不言语而顿悟的境界却是高又好像平常。唯心吧。想起之前看的空谷幽兰,禅,修身,修心,思万物。人的内在悟终会改变自己。

《曲院风荷》读后感(二):读朱良志《曲院风荷》

真是美,真是雅。

朱良志老师先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继而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由此学院派身份便略知此书内容了。这是一本让我文化自重感陡升的中国美学及其哲学根源的书。朱老用几乎页页诗的语言引领着自己探幽取微的进入传统中国诸多美学意象的境界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一本可以将自己带入自己母体环境里的美学意象中,高中时买过朱光潜谈美的书,当时自己太嫩,无法体味。随后这些年陆续偶尔也略读过几篇述美的文章,总难引起心中的沉潜愉悦。

后来看谷崎润一郎谈日本美学的《阴翳之美》,冈仓田心说茶道的《茶之书》,寿岳章子的说及京都民间艺术的《喜乐京都》, 或看到的许多日本的照片让我对日本之美而心生向往。偶尔慨叹“礼失而求诸野”的古语,失望于本国诸多美的意象的凋亡与沦谢;看的贡布里希介绍西方艺术史的《艺术的故事》,好则好矣,但与自己骨子里的东方之血无极大的共鸣,毕竟从小就不是吃着古希腊面包长大的。朱良志这本书让我重拾中国文化美学艺术的美好,心底踏实,消受。作者的文笔极好,极美,引用的大量古诗词论述历代中国美学意象和概念,书法,水墨画,扁舟,园林。。。等等,向我打开了一个崭新认识中国传统之美的世界。

读的过程中,就很自然的用钢笔在书边写下他文中提到的诗词,他是老一辈中文系出来的,又以此为术业,信手拈来的诸多古诗词都很自然的为他用来论述美学意象的问题。十分典雅诗意。目前为止,他该是我见过的最富勾起人诗情美怀的作者,其文字自然撩人的很,由此文字便想到他是那位“人,应当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的人。

论具体内容而言,他说“看舞”一节是说中国书法的,自己虽也爱闲看一些书法,有时傍晚就着落日,在阳台上沉潜地用手指在腿上临摹着那本兰亭集序,这其中有种很妙的体验,但无法言述,好似在校园里见到一很美的女生,让你心动的很,不自觉于食堂的人群中隔着面前对坐的几个人头多看了不远处那女生几眼,却无法具体形诸其美的词,只知道她很美,让人不忍离眼;我的手便也不停的在腿上游走着,而千年前王羲之酒后兴起的手便也是以这样的笔势而游走,这其中的潇洒、畅快、旷达、风骨,便是我手停不下来的原因。书中提及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书法最忌静,一味静,则呆滞,呆滞则无生气,无生气,即无韵味。故在书法中,于宁静中追求飞动的韵律,演成含蓄的生命舞蹈,最为书家所重。中国书法的节奏如鹰击长空,飞鸟出林,秋蛇出洞,飞翔于墨线翻飞中完成生命的狂舞。这解释甚合我心,而这只是书中提及书法的一面,其后引领打开了其诸多其它类似的美门,让我得见张旭狂草之美,之为何美。一见便为之一动,继而沿着朱生的引领更深的知其何为美,还有汉碑,印刻之美,这些美学意象实物实在已是从大众的生活中沦出视野了,而它们却是延续了中华几千年的好东西。我们只是少了像朱生这样的人再引领大家走进去体验。

书中许多插画也甚美,那些瓷器就灵动雅美的很。一幅幅名家名画在其解说下,在一首首诗词的影映下很是幽美的很。朱生该是很精于中国书法,园林,国画,诗词的。另外很值一提的是他的中国哲学研究也很深。他书中论传统美的意象具物的哲学中国背景都很有新意和有道理。让人恍然原来如此呀,让人一窥佳人的掩映之美。甚至可以说这中国美学是极大的与中国哲学相通的。曲径,静瓶,孤峰,野水,秋月,云思,扁舟,空山,虚静淡逸的很的诸多中国意象,神韵。

我这秃笔难言此书之好,这几天沉潜细致的阅读,真是一场很美好的消受与体验。朱先生要是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好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体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美,逸,灵,淡......。为此,朱生从安师大去了北大是件好事,同时无意中发现他也是浙大的客座教授。读书至今,叶嘉莹先生以其中国传统诗词的解说可以让人沉浸于诗境的美好之中,她之后便是先生的妙笔可以将我带入传统中华一个个美好意象中愉悦消受的了。

美与哲许多相通之处,朱生对道,对禅,对佛,对儒的功力也较深厚的很,拈来说中国美学的背后,以诗的语言。我想我骨子里与先生是一路子的人,看到聊中国艺术的荒寂,静寒之美时,才略体味出张允和的那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松下鸣琴图,远浦归帆图,幽涧寒松图,秋江待渡图等等,单念及题名的这些文人画便知及中华传统美学意象中追求的韵,淡,幽,逸,雅了。

先生的文字甚好,配的许多插图很美,论述的许多美学哲理都有道理的很,先生打开了我母性文化里的一扇门,会接着看许多您其它的书的。体验中国之美,领悟中国古士之高情之人生格调。而您自己定然是一位雅,韵,高,逸的人。您让我自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文化流经的国家是多好,重拾了极大的自信,不妄自菲薄的去艳羡日本与西方的美啦,因为自己血液里的许多东西就很美,只是很不自知的盲目了。

《曲院风荷》读后感(三):读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约稿版

真是美,真是雅。

朱良志老师先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继而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由此学院派身份便略知此书内容了。这是一本让我文化自重感陡升的中国美学及其哲学根源的书,书中中国哲学、美学、诗词彼此之间交织而相参。朱老用几乎页页诗的语言引领着自己探幽取微的进入传统中国诸多美学意象的境界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好的一本可以将自己带入自己母体环境里的美学意象中,高中时买过朱光潜谈美的书,当时自己太嫩,无法体味。随后这些年陆续偶尔也略读过几篇述美的文章,总难引起心中的沉潜愉悦。

后来看谷崎润一郎谈日本美学的《阴翳之美》,冈仓田心说茶道的《茶之书》,寿岳章子的说及京都民间艺术的《喜乐京都》,上村松园的浮世绘美人画或看到的许多日本的照片让我对日本之美而心生向往。偶尔慨叹“礼失而求诸野”的古语,失望于本国诸多美的意象的凋亡与沦谢;看的贡布里希介绍西方艺术史的《艺术的故事》和加德纳的《艺术通史》,好则好矣,但与自己骨子里的东方之血无极大的共鸣,毕竟从小就不是吃着古希腊面包长大的。朱良志这本书让我重拾中国文化美学艺术的美好,心底踏实,消受。作者的文笔极好,极美,引用的大量古诗词论述历代中国美学意象和概念,书法,水墨画,扁舟,园林。。。等等,向我打开了一个崭新认识中国传统之美的世界。

读的过程中,就很自然的用钢笔在书边写下他文中提到的诗词,他是老一辈中文系出来的,又以此为术业,信手拈来的诸多古诗词都很自然的为他用来论述美学意象的问题。十分典雅诗意。目前为止,他该是我见过的最富勾起人诗情美怀的作者,其文字自然撩人的很,由此文字便想到他是那位“人,应当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的人。

论具体内容而言,他说“看舞”一节是说中国书法的,自己虽也爱闲看一些书法,有时傍晚就着落日,在阳台上沉潜地用手指在腿上临摹着那本兰亭集序,这其中有种很妙的体验,但无法言述,好似在校园里见到一很美的女生,让你心动的很,不自觉于食堂的人群中隔着面前对坐的几个人头多看了不远处那女生几眼,却无法具体形诸其美的词,只知道她很美,让人不忍离眼;我的手便也不停的在腿上游走着,而千年前王羲之酒后兴起的手便也是以这样的笔势而游走,这其中的潇洒、畅快、旷达、风骨,便是我手停不下来的原因。书中提及王羲之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书法最忌静,一味静,则呆滞,呆滞则无生气,无生气,即无韵味。故在书法中,于宁静中追求飞动的韵律,演成含蓄的生命舞蹈,最为书家所重。中国书法的节奏如鹰击长空,飞鸟出林,秋蛇出洞,飞翔于墨线翻飞中完成生命的狂舞。这解释甚合我心,而这只是书中提及书法的一面,其后引领打开了其诸多其它类似的美门,让我得见张旭狂草之美,之为何美。一见便为之一动,继而沿着朱老师的引领更深的知其何为美,还有汉碑,印刻之美,这些美学意象实在已是从大众的生活中沦出视野了,而它们却是延续了中华几千年的好东西。我们只是少了像朱老师这样的人再引领大家走进去体验。

北宋欧阳修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过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朱老师以此词为引子,谈及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之美”,词中借深锁闺中的女子之口,连用了三个深字,极言庭院之大;杨柳堆烟,高而阻挡视线,再有无重数的帘幕,层层遮掩。这种由内到外的曲即是深,深就是曲,曲而深的境界在中国艺术中有很高的地位,它是我们这个重内蕴的东方民族的重要审美观念。同样,说话委婉,重视内蕴,强调含忍,看中言外的意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美如雾里看花,美的体验是一种悠长的回味。在我们传统的东方美学观念中,我们感到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巨大差异,传统的观念偏向一个“藏字”,而现代的西方观念偏向一个“露”字。如在欧洲著名的维也纳香布伦宫的庭院,就以左右对称的均衡方式为原则,道路井然有序,花草树木都被修剪成毫无生气的人为形态,水池方方正正地处于庭园中央,并且用喷水来夸示人力的伟大,观赏香布伦宫或凡尔赛宫的庭园,只能感受到王侯贵族对财富权利的夸耀,花草丛中隐约有一个锦衣人高举着胳膊,对参观者宣称他的权势是何等的尊贵。诚然,像香布伦宫这样井然有序的人工建筑令人赞叹,但并不美。在东方的美学观念中,我们更注重园林的委婉、曲折、深邃、幽远的妙处。曲曲的小径、斗折萦回的回廊、起伏腾挪的云墙、婉转绵延的溪流、虬曲盘旋的古树,等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虽然所有园林创造都会追求旷远的空间感,但在具体的造园中却故意封闭空间,隔开景区,使各个景区自成一个生命单元。这样既见出园景的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又可以使人有迤逦不尽之感,景外有景,象外有象,一勺水也见出了深处,一拳石也葆有了曲处。在三四月间的春日去苏州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等等园林闲走一番,便知中国古人造园在于无一笔不曲,无一笔不藏,径越伸越曲,廊越回越深,曲中增加了含蓄,游者步步移,景色步步换。那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的方法显然是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国人有这样的观点,长江白沙无数,却可一尘观之;大海浩瀚万千,却可一沤观之;一叶落知劲秋,一月圆知宇宙;一朵微花低吟,唱出世界的奥秘; 朱老师由此引出中国艺术美学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反应了中国人以小见大的智慧,是代表东方美学传统的最有魅力的观念之一。朱老师对中国水墨画研究非常之深,其扛鼎之作《南画十六观》,肯定也会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这里,他就以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作品为例,探讨中国艺术中的“以小见大”之妙。马远的山水画和全景山水有很大不同,他的画多取寥寥一角,景物少,用笔简率,其画“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绝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他的名作《雪滩双鹭图》中,山色溪涧皆在烟色微茫中,树取一枝,石取一角,溪出一湾,简率中透露出清旷之旨,景少而意多,物小而韵长。从一角而至广袤,由有限而至于无限,这里就体现了以小见大的智慧,他的著名的水图卷十分精妙。他的这些小图每幅不过画波纹数缕,却题名为“长江万顷”、“云生沧海”、“黄河逆流”,等等。以几缕波纹,却要表现长江、沧海、黄河等的大气象,所体现的正是“一沤大海”、“恒河微尘”、“一勺水也有曲处”的中国以小见大的精神。朱老师进一步阐明中国画对小的构图感兴趣,画家们不在乎“小”,而且不少画家有意追求“小”,如在他们的画中,有各种各样小的境界:寂寂小亭人不见,夕阳云影共依依,此亭之境也;一点飞鸿远山外,烟霞灭没有无间,此山之境也;一竿寒竹含清泪,独对青天说纵横,此竹之境也;等等。画家们力求通过这些小宇宙表现出大乾坤,以小景移出大江天。中国艺术中的“只有一片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与佛教中一个小园、一朵浪花中而参见须弥大观的境界一脉而承。

在西湖边求学数年,东南佛国的杭州有许多千年古刹,偶尔去天竺吃晚斋饭,赶上雨天过后,走在山间便是王维诗中的景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朱老师也从这首诗说起中国艺术所推崇的空灵淡逸的美。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空谷幽兰,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似有若无,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正相反,中国艺术观念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中国艺术欣赏的境界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痕山影淡若无”,等等,若影若现,似淡若无,令人流连忘返。南宋梁楷的名作《李白行吟图》,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减去,剩下的只是一个人的轮廓,没有背景,但却使人感到满纸的鲜活。中国艺术中的空灵并不代表画面空空,诗中内容简单,没有多少内容,而是有灵气往来的空灵。老子说:“大白若黑。”在至虚之处有至实之感。这个白,并非空白,而是一个灵气往来的地方。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艺术崇尚空灵的哲学基础,佛教的色空观念、无常思想以及道家的虚空哲学,是中国艺术空灵思想的直接来源。没有这样的哲学背景,也就不可能出现艺术观念中的空灵思想。以佛教的色空观为例,色的世界(有形的世界,可以以语言描述的世界,由有形世界所引发的情感世界,等等)是空的,执着于物质的有形外表是无意义的。虚空的心灵,是中国空灵艺术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灵的艺术需要有空灵的心。正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那句“云无心以出岫。”像云那样,没有任何机心,没有任何拘束,方可得大自在,得空灵之道。

前年杭城大雪,大雪之后,天空格外通透,又逢满月之夜,带上望远镜去植物园一块空旷的大草坪上,看月球上的火山坑,北斗七星,和隐约的银河繁星,飞过月亮和星空的一架架夜航的飞机。在零下八度的植物园,浴雪临花,戴月而归。朱老师也以一丸“冷月”为题说起中国艺术中寂冷寒静之境。《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一次月夜,湘云和黛玉对诗,湘云写到“寒塘度鹤影”,黛玉对联是“冷月葬花魂”,对的极好。这个冷月的意像在中国文化中也很普遍。一丸凉月是一个绝妙的象征,凉月播下的清晖,砌成一幽冷宁静之世界,使人通体透凉,物欲尽除,在宁静中归于宇宙之本体。我在那个大雪无人的植物园仰望星空的夜里,也确实体味出这冷月下的悠远、澄净、神秘与幽深。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在瓷器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比方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己曾在浙大图书馆迷恋过一件明代的青花瓷瓶,它立在西文图书室门外的橱窗里,站在它的面前,宁静而渊澄,有一种寂然而平淡的美。中国艺术中的清寒境界,是一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幽远澄净的世界中。宁静也荡涤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中国艺术追求绝对的宁静,如在中国画中,频繁出现“雪夜归舟”,“深山古寺”,“龙潭暮云”,“古木老泉”等等意象,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喧嚣的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太古般永恒的寂静荒寒。要说明的是,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在静寒中表现生趣。一如秋冬万物之敛藏萧瑟,实为孕育春夏万物之绚烂舒发。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见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使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无比喧闹的世界吗?

中国当下正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国美学早期的和谐思想,偏重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大乐与天地同和。和谐美主要体现在伦理方面。而唐代以后,和谐的美学思想倾向于强调人内在世界的和谐,人退回内心,平灭内在世界的冲突,通过艺术的途径,养得平和怡然的心灵,成为艺术的重要目的。这种平和的心境,确实是当下躁动的社会所急缺的清凉之风。朱老师全书涉及中国艺术领域颇多,贯通诗词,绘画,青瓷,书法,等等艺术之门。在这里则用音乐美学来探讨中国艺术中的和谐之境。在著名的《乐记》一书中,“和”的思想是儒家美学的重要体现,它从儒家的德行主张出发,将音乐的社会功能放到突出的位置。“乐”不是自娱自乐的艺术抚慰,而是促进人与群体、社会政治和谐的“乐”,其中“和”的思想,主要落实在社会的和谐上。但《乐记》和谐思想的独特性在于,它将“和”的思想放到整个天地宇宙中来考察,同时,又将其落实到人深心中的和谐。它的和谐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人与天地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人内在心灵的和谐,艺术是导入平和境界的窗口,而不应勾起人心灵的欲望,引起人心灵的不安、竞争和角逐。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如同饮一杯清茶,平淡中有悠长,宁静中有飘逸。人与天地宇宙的和谐,在与自然的亲和中感受无上乐感。中国艺术认为,自然原本和人为一体,人就是这世界中的一分子,人没有必要把自己从自然中抽离开去,而扮演自然的控制者、观察者的角色。自然是你的朋友,是你安身立命的天地。

我这秃笔难言此书之好,这几天沉潜细致的阅读,真是一场很美好的消受与体验。朱老师要是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好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体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美,逸,灵,淡......。为此,朱老师从安师大去了北大是件好事,同时无意中发现他也是浙大的客座教授。读书至今,叶嘉莹先生以其中国传统诗词的解说可以让人沉浸于诗境的美好之中,她之后便是朱老师的妙笔可以将我带入传统中华文明一个个美好意象中愉悦消受的了。

书中许多插画也甚美,那些瓷器就灵动雅美的很。一幅幅名家名画在其解说下,在一首首诗词的影映下很是幽美的很。朱老师该是很精于中国书法,园林,国画,诗词的。另外很值一提的是他的中国哲学研究也很深。他书中论传统美的意象具物的哲学中国背景都很有新意和有道理。让人恍然原来如此呀,让人一窥佳人的掩映之美。甚至可以说这中国美学是极大的与中国哲学相通的。曲径,静瓶,孤峰,野水,秋月,云思,扁舟,空山,虚静淡逸的很的诸多中国意象,神韵。 美与哲许多相通之处,作者对道,对禅,对佛,对儒的学问功力也较深厚的很,拈来说中国美学的背后,以诗的语言。我想我骨子里与作者是一路子的人,看到聊中国艺术的荒寂,静寒之美时,才略体味出张允和的那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的意味。松下鸣琴图,远浦归帆图,幽涧寒松图,秋江待渡图等等,单念及题名的这些文人画便知及中华传统美学意象中追求的韵,淡,幽,逸,雅了。

朱老师的文字甚好,配的许多插图很美,论述的许多美学哲理都有道理的很,先生打开了我母性文化里的一扇门,会接着看许多您其它的书的。体验中国之美,领悟中国古士之高情、之人生格调。而您自己定然是一位雅,韵,高,逸的人。您让我自知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文化流经的国家是多好,重拾了极大的自信,不妄自菲薄的去艳羡日本与西方的美啦,因为自己血液里的许多东西就很美,只是很不自知的盲目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