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艺术对话读后感锦集

与艺术对话读后感锦集

《与艺术对话》是一本由[英] 马丁·盖福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艺术对话》读后感(一):在沙滩上与艺术对话,在海风中与自己对话

本书的主题围绕1945年至1970年的二十五年伦敦的画家展开。里面有大量的一手见闻和采访,所以也可被视作一次集体采访记录,或者说是一部多人传记。虽然说看起来挺厚的一本,但是整个时间线还有文字的表述如流水一般丝滑,很快就读完了。 绘画可以做什么?

艺术家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颜料可以完成摄影等其他媒介无法完成的作品。他们相信颜料这一古老的媒介能创造出了不起的新东西来。

作为一个创作者,我个人一直在找寻创作的出路。虽然总在说“架上绘画已死”,但是颜料与画布接触的那种质感,一直是我觉得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在此基础上,人的其他感官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在作画的时候,不单只是去看到,还要听到、摸到、闻到。画家与对象之间有什么样的交流和沟通,或多或少也能体现在蕞终的画作上。

那整本书我几乎都是在海边看完的,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对本书的体会。 有一段画家们在讨论客观视角的语句。 “霍克尼坚信人的观看之道有别于相机,既不是几何形的,也不是机械的,而是“心理性的”,所谓的客观视角不存在。” “而邦勃格认为,视觉同时还是生理性的,我们对所见之物的理解不仅来源于眼睛看到的信息,还来源于作为三维生物的我们在世界中四处游走而获得的经验。……自始至终,画都是在一种持续的冲动下产生的,这种方法借助的更多是直觉与触觉,而非视觉。” 当我看到这段的时候,正躺在沙滩上。海风微微吹着,沙滩上有很多掉落的松针所以点点扎脚,时不时有小虫子飞过,皮肤上沾了很多沙子,阳光不时透过树叶空隙照在身上。背景音有海浪、有树叶摩挲、有远处马路车鸣、有偶尔的路人欢笑。可能不是那么舒服的体验,但是感官的莿激把整个人都调动起来,去感受这个世界。 在这些画家的启发下,我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展现这个世界呢。又想起来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个讲座,王德峰老师谈论艺术与时代,“一个充斥着客观知识的地方,同时就是一个缺乏意义追问的地方。”我在想,艺术似乎是哲学的另外一种方式,都是对世界的一种探索和追问吧。 画什么,怎么画。这是永远要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缺失时,几乎所有艺术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传统会为你提供主题,提供衡量自己达到或未能达到某种境界的标准。甚至提供赞助人。在传统缺失的时候——当时传统就是缺失的——找出路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在“架上绘画已死”的论调声中,依然有很多人继续在这条路上摸索。书的末尾有段话挺打动我的: 借用莱利的比喻,就是这些人都在耕耘自己的那片花园,而且他们的花园还各不相同。 借用霍奇金的话则是,再也没有人告诉我艺术家们该做什么,再也没有评论家和策展人说画必是这样或那样的。这一方面加大了绘画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画家拥有了广阔的自由。 关于写生 画家科索夫迷恋生活中莫测的变化。“迷恋夏日里泳池的变化,迷恋一天中不同时刻光线的变化,迷恋音量高低起伏的变化,这些变化仿佛和我身体里的变化相互呼应着。”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艺术家试图把瞬息万变的对象变成固定不变的画作。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双倍困难的目标,主题一直在变化,观察这个主题的艺术家也在变化。

但变化也是我个人在作画的时候蕞迷恋的地方。变化就是照片never具备的生命力,它是活的,而我要怎么样去呈现这流动的活力。

想起今年春天在这片草坪上进行写生,画出来的作品说不上多好,但是我非常喜欢。写生才能具备的一种激动,我能够感觉到与画作在进行交流与博弈。未动笔的时候,画布一片空白,我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蕞终完成的时候,,画就这样出现了。

有时候不喜欢对自己的画事先进行太多设计,如果能够让它随着我的呼吸自然流淌下来,跟随着每一个当下去,到蕞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形态呢?也许是一个完全意料不到完全陌生的画面,也有可能让自己感到沮丧或不满。但是这样的方式能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勇气。

《与艺术对话》读后感(二):《与艺术对话》:古怪的主流也在群星闪耀

人们如何理解“特立独行”一词。

是将它与“标新立异”放于一起对比,还是觉得它形同“鹤立鸡群”的表达呢?

准确来说,“特立独行”表达的是独特地立身行事,它形容人的行为高洁,不随波逐流,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人。如此看来,假设我们形容一个人特立独行,这是对他独特行为的描述,而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或许是对他精神世界的一种“褒奖”。

那如果将“特立独行”的形容放在一群人的身上呢?

一群特立独行的人,一群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是对艺术另类的真知灼见,还是在与传统艺术技法碰撞下产生的全新的美学共识,这些都很难不让人着迷。起码在艺术与美学领域,特立独行一词迸发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总会让人对“艺术”产生新的理解。

这次,我们直接将目光放在一部跨越了25年的珍贵档案上,它将带领我们看到的是1945年-1970年英国伦敦绘画圈所发生的大小事,探寻英国艺术史中那个充满神秘又魅力十足的“伦敦画派”,解析英国艺术史中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

与艺术对话

9.3

[英] 马丁·盖福特 / 2021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由英国艺术史学者、评论家、记者马丁·盖福特所著的《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聚焦二战后的英国艺术,内容凝聚了一众艺术家思想与回忆的访谈素材,力求通过一次集体采访记录,为世人呈现一部百科全书版的艺术家群像传记。

首先,你得先知道

“伦敦画派“这个名字是在1976年由一个年轻的客居伦敦的美国籍艺术家基塔提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在工业文明与现代生活、标新立异的现代主义冲击下,艺术流派不断演变分化,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流派相继活跃。

与欧洲大陆和美国盛行的艺术运动的活跃程度不同,英国的艺术流派并未受到巨大的冲击,相反的,具象绘画仍在此处屹立不倒。

有一群杰出的现代画家,似乎想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寻找自己的个人发展道路,他们既想摆脱传统学院式的自然主义以及英国绘画的叙事传统,又想抵制已经得到认可的国际前卫派潮流,与流行的艺术根本对立。由于这群现代流派画家主要居住在英国伦敦,因此他们被称为“伦敦画派”。

这群在伦敦发展的个性化艺术家们,借由二战之风,重新搅弄了英国艺术发展史的风云。其中主要人物就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弗兰克·奥尔巴赫、莱昂·卡索夫、戴维·霍克尼等。

马丁·盖福特在《与艺术对话》一书中,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囊括了至少两代画家。在他看来,不计其数的画家出场有落幕,得益于文字、图像的记载,他们重新活跃在世人的眼前,但如何让人们记住这群独特的艺术家,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马丁·盖福特想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们

以培根为主要代表的伦敦画派,最开始并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团体,他们甚至没有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这群年轻的现代派画家任由个性和情绪牵动,在作品的表现上风格各异,呈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画面。

但神奇的是,他们都热衷绘画人物,并且都属于具象表达。

与欧美盛行的抽象艺术、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流派不同,伦敦画派的具象绘画似乎成为了“古怪的主流”,它与当时二战后的主要流行对立,可这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表现,相反的,它似乎成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意识。

马丁·盖福特通过整理采访记录发现,伦敦画派的“古怪的主流”(即具象表达)其实来自于瑞士雕塑家、画家贾科梅蒂的影响。贾科梅蒂的“存在主义”让塑造的艺术对象本身充满力量,在眼见为实的观感中突破虚实的界限。

瑞士雕塑家、画家贾科梅蒂

因此,伦敦画派在前人的影响和启发下,培根用疯狂的想象和极度的变形只需一眼便成让观众感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无论是沉迷还是反感,都是令人难忘的;弗洛伊德用写生来表达真实存在的意义,让绘画更多的记录自由、朴实和完美;奥尔巴赫多画无人立足的史诗般庄严的街景,卡索夫则多画人物占据画面主题的伦敦景象......

弗兰西斯·培根:硕大而恐怖的梦魇直面袭来

卢西安·弗洛伊德:以画笔与颜料分析人的精神

接受传统保守英国艺术教育的是这群人,最终搅弄英国艺术风云的也是这群人。他们经历了战争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也在社会动荡中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未成名时他们性格乖张、迥异,特立独行,成名时他们明确自己创作方向之所在,通过绘画行为在画布上凝聚情感,全身心投入艺术实验中,为世人彰显了一个“古怪主流”也能成为艺术主流的群星闪耀之城——英国伦敦。

是的,马丁·盖福特试图用《与艺术对话》告诉我们,这群年轻人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就像他自己说的:

伦敦画派用艺术作品达成了高度一致的美学共识,证明了存在即合理,也让我们看到画作本身与创作背景的紧密结合。

我们试图去了解艺术家们的所思所想,甚至见证着他们一步步从稚嫩少年做出改变与成长,而聚焦艺术对话本身,就是打破个人标签与社会属性的关键。

艺术创作本就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宏大主题,而伦敦画派的出现、成长,恰恰让艺术发展史有了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向,以培根为代表的画家,带着罕见的“群体性”绘画特质,让“古怪主流”照样群星闪耀。

书籍实拍图

《与艺术对话》读后感(三):伦敦画家的群岛

我们去看一位艺术家的回顾展,如同登上一座孤岛。譬如这几年的吉莲·艾尔斯的、路西安·弗洛伊德的,弗朗西斯·培根的、大卫·霍克尼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不受洋流和季风影响的、真正与世隔绝的孤岛,如果有人为我们将无人机的镜头不断拉高,群岛的样貌就浮现出来,那才是更为过瘾的观看。《与艺术对话:现代派画家的特立独行》,再精确些,是“1945~1970年伦敦画派实记”。

当年艺术家们为了杂志专题的摆拍,显见的都不在状态

我称之为“当代伦敦25年艺术群岛之书”,完全不为过,你不止会看到以上所举几位的故事,还有格雷厄姆·萨瑟兰、吗,弗兰克·奥尔巴赫、乔治·巴赛利兹、彼得·布莱克、弗兰克·鲍林、帕特里克·考菲尔德、艾伦·琼斯、约翰·卡思敏、罗兰·布鲁克斯·基塔伊、莱昂·科索夫…………大约有三十多个当代艺术的孤岛组成的群岛,所以一个岛屿上的某个物种,并非很难考察其起源,可能只不过是对于相邻岛屿上的继承或者反对,移栽或者嫁接。

作者马丁·盖福德,当代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写过米开朗琪罗,写过康斯泰勃尔,也写过Van 高与高更,然后一路下来,弗洛伊德和大卫·霍克尼、安东尼·葛姆雷。其中,和弗洛伊德有关的那一本尤其好玩:《蓝围巾男人:为路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还有什么比为弗洛伊德做模特,从而去谈及一个艺术家更精确的呢?“痛苦”的精确度。

作者说这本书的核心是吉莲·艾尔斯口中的“绘画可以做什么”,也是这帮游荡在伦敦的艺术家共同的痛点,今天看来,许多人后世声名显赫,但实际上作者选择的这25年,用意深刻,这本书的入口不如说是身在伦敦痛苦于法国,这本书的出口不如说是身在伦敦羡慕于美国。

书的一开头,写得就是战场上曾经被俘的艺术家如罗杰·希尔顿、由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肯尼斯·克拉克为之辩护的拒服兵役的艺术家如维克多·帕斯莫尔,还有赶鸭子上架却因精神问题退回来的皇家轻工兵如约翰·明顿,还有不在服役期而共用工作室的年轻艺术约翰·克雷克斯顿与弗洛伊德。

1943年的卢西安·弗洛伊德

约翰·克雷克斯顿 《风景里做梦的人》 1942年

而当弗洛伊德像问魔镜一样问格雷厄姆·萨瑟兰,谁是英格兰最伟大的画家。大家都以为,萨瑟兰就算说是他自己也没什么值得惊讶,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他说是

1950年的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 《风景里的人物》 1945年

两大孤岛登场之后,就是坎伯韦尔的尤斯顿路画派群像,包括和坎伯韦尔艺术学院有关的老师和学生约翰·明顿、吉莲·艾尔斯、威廉·科德斯特里姆、维克多·帕斯莫尔等人,我觉得这部分反而更为重要,一是艺术史的大河往往会忽略这些学院派支流的往事,二是吉莲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艺术家,所要面对的社会困境,是只有了解了这段小历史之后,才能在看她的作品时,把那种与世不同的力量解压缩出来的。

在坎伯韦尔艺术学院附近的沃尔默城堡酒吧,1948年

吉莲·艾尔斯 《汉普斯特德壁画》局部 1957年

威廉·科德斯特里姆 《圣潘克拉斯火车站》 1938年

在许多章节中,你会发现被流行艺术史逐渐少于提及的孤岛:如戴维·邦伯格、桑德拉·布罗、威廉·吉尔、罗杰·希尔顿,但今天读来都觉星光熠熠,十分感人。

戴维·邦伯格 《自画像》 1931年

戴维·邦伯格 《伦敦城的傍晚》 1944年

本书的后半部分,伦敦和美国之间的潮来潮往逐渐凸显,消费主义开始更多的占据着blingbling的麦克风,大卫·霍克尼自然是本书的第三大岛,所占篇幅成为串联其它各岛屿的重中之重。

1963年的大卫·霍克尼

但是我仍然更感动于在这些群岛中出现的女性艺术家们:前面反复提及的吉莲,还有桑德拉·布罗、波琳·博蒂、布里奇特·莱利、艾伦·琼斯等人,她们的使命今天仍未完成。

1962年的桑德拉·布罗

桑德拉·布罗 《画作1957年》 1957年

波琳·博蒂 与作品《chou闻1963年》的摆拍,1964年

艾伦·琼斯 《第一步》 1966年

布里奇特·莱利 1963年

在这些由炸鱼与薯条、香槟与宿醉、穷困与失意构建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当然也少不了穿插这些的精彩观点,特别是那些精彩的嘴仗,让人难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