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呼兰河传·生死场的读后感大全

呼兰河传·生死场的读后感大全

《呼兰河传·生死场》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生死场》读后感(一):近代史的中国暴露的是国民意识的默然与千年来封建社会遗留的悲哀。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它了。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虽然说《生死场》是成名作,但是目前还没看,先来说说这个传。虽然是作者第一人称的儿童回忆录式的作品,但是整个小说还是压抑的,虽然有祖父的慈爱和冯歪嘴子的自强不息,但是依旧是一种冷么和讽刺。开篇很大篇幅在写呼兰河城这个地方,特别是那个大坑害过无数牲畜,人们也惧怕于此,但作为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的孩子却提了一个“就没有人想拿土把它填了?”的问题。这就给整篇文章奠定了基调。后来团圆媳妇的故事就是对这个大坑故事的翻版。充分反应了北方农村里,也许当时是在讽刺全国性的国民素质之差,好面子、讲排场、看热闹、两面三刀、以讹传讹、冷漠、贪小便宜、搬弄是非……这一切的一切在小说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文中祖父看起来是个最为明白事理而且有些社会地位的人,但是他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从来不阻拦。哪户人家出了事情从来都是看热闹的多,没有一个会想到以后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寥寥小城却在映射着当时的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地区的人的生态环境。如果萧红的小说大部分源自真实的生活,那么中国被日本侵略简直就是必然,能毫无抵抗的侵占也是必然,因为这种民风无论如何也是毁掉一切的基础。这是这本书所书写的,也是我的感受,现在如何不做评判,只能让时间和作品来证明这个时代的特色。

《呼兰河传·生死场》读后感(二):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在知道电影《黄金时代》要上映后才开始慢慢了解萧红,对于不熟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而言,萧红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和她同时期的冰心、张爱玲或许更加为人熟知,电影的境遇似乎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现实。在上映期间,电影《黄金时代》的票房并不理想,口碑也不是很好,很多媒体甚至建议说这一类影片不适应现在的电影市场,应该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所以发行方只好选择延长上映时间这一办法来弥补巨大的投资亏空。

作为民国四大才女的萧红, 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齐名。文学批评家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 ,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但是纵观萧红一生的境遇,作为一个胸怀傲骨的弱女子,她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悲惨的,是可怜的。在她的《呼兰河传》、《生死场》里,世界是冰冷的,农民是麻木的,简直没有一丝生气。就像一个被捏碎的蛋壳,连唏嘘的机会都没有。在她的笔下,世界是寒冷的,女子们似乎已经丧失了生存的希望,绝望的笔触让人不寒而栗。现实中的萧红从东北辗转到青岛,从上海到香港,萧红像一只风筝,飘呀飘,孤零零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吐出了一口气后,被人们忘记,慢慢地从这个世界擦去自己的痕迹。

在《呼兰河传》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萧红对童年时期祖父和后花园里的快乐日子的回忆。在那些日子里萧红有最好的祖父,祖父不仅照顾她的衣食,还是她的玩伴、朋友、师长,和祖父一起念《春晓》,和祖父一起看着院子里的生灵们的悲欢离合以及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哀和一场场令人唏嘘的闹剧。这时的萧红应该是幸福的,尽管在萧红的笔下,父母似乎对她十分冷淡,母亲、父亲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这或许就是她要出走的原因吧。

也许会有很多人在了解了萧红的一生后,为这为传奇的女子打抱不平,最起码也得哀叹一番,甚至留下几滴眼泪,但是萧红的黄金时代总会过去,正如萧红本身。萧红对自己的黄金时代是清醒的。

不管怎样,萧红还是那个萧红,一个独立的、自由的萧红。

《呼兰河传·生死场》读后感(三):生与死的距离有时并不清晰。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鲁迅为其作序并协助其出版。虽然这文章里面写的背景是日军侵占东北时期,地点在黑龙江附近的农村,故事也更加的悲惨,当然也更加深刻。之前看了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却没有《生死场》这么激烈。小说虽短,但基本上没有更多的使用大量形容词,这是作者功力深厚。而对于故事本身来说,作者思路同样是先设伏笔,从一只失而复得的羊开始,同样以它结尾,而故事的核心却是人性的生与死。整个故事是以农村的女人及其故事展开的,女人的身份很特殊,但是很全面,母亲、妻子、女儿,农耕文明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农村文化造就着这个现在看来不可理喻的农村,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普遍的存在着,没有启蒙,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平静得不能再平静,平静的只有人性的拷问。作者在书中不断的拿人和牲畜和农作物进行类比,让读的人感到痛心疾首,但又不敢相信这些真实的发生过。里面几个主要人物和家庭的日常却又反映出在当时人们的心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而最不重要的却也是人。日本人侵占带来的冲击,导致这个村庄的破败,但同样也开启了启蒙之门,但懵懂之中的人性却也更加可悲。但人却又是坚强的,寡妇、不肯受屈的妇人,揭竿而起的农民和青年,都在努力的活下去,尽管他们不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命的美丽也许就是这样,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和消亡,只为了延续,为了发生那些该发生的一切。生命也如此丑恶,不停的在消亡,在毁灭着周围的一切。生与死的间隔也不明显,有些人活着其实已经死去,而死去的人在一些人心里仍然活着,也许就在那乱坟岗中跑进豺狼的腹中。在文中,看不到尊重,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一丝的光明,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只有无尽的痛苦和纠结,这才是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不会给予同情,不会给予怜悯,只有对人与人之间和人的本身的思考。当然,就作品本身所处时代背景来说,农民靠天吃饭、男权社会、封建制度和地主制度的千年传承都是时代对人的塑造,但也在提醒着现代人,这就是国家的底子,文化的底子,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就是这样,可见整个国家启蒙和发展的艰难和路程的坎坷了。作者写作功夫非常棒,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更多的是动词、介词、助词的运用。也许是自己年龄的关系吧,现在觉得以前作者写的东西真的是很好。

《呼兰河传·生死场》读后感(四):愈是美丽的事物,在破碎时愈加的悲怆!

萧红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她笔下的呼兰河却是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得数后边的生死场,前半部分是美轮美奂的,至少大部分地方的描写、大篇幅的语言是这样显现的,与后篇的生死场形成强烈的,鲜明的,让人作呕的反差色。

要不是我们能从大量的纪实文学以及纪录片中得知,那个时候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角落也存在这样的情形,我是不愿相信的,我宁愿自以为是的给萧红定义一个反人类的标签,也不愿相信那个世界的黑暗。

莎翁曾在《麦克白》中用力撕吼, 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

是的,美好的事物,总是一刹那,所谓昙花一现亦是如此,说到昙花,小的我不曾养过,也不曾亲眼见过它开的样子,是否是一现即逝,我想必是无甚发言权的。

爷爷?还是祖父?傻傻分不清楚,两者是否是同一个的形容词也不分不清楚。反正吧,爷爷的菜园是整本书中最美好的地方,也是萧红度过的最惬意的一段时光,如此小的年龄下经历的事情,现在仍旧能这么细致入微的记录下来,实在是秒秒秒!我这样的脑袋,跟吃饭的桶一样,吃啥啥不剩,记忆事物也是如此,啥都不剩。

现在,我只记得被隔壁的小伙伴打的我头破血流,然后我阴差阳错下,一把火点了他们家的柴火垛。我被我老爹挂在树上,鞋底都抽坏了俩。

可能是跟地域风情有关,东北的文学风格却是与西北的差别极大的,西北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孙少平改天逆命的创举,而萧红笔下的,则是八格牙路东洋鬼子的屠戮,其中可能有旅顺大屠杀的影子。看多了美好的事物,对这种残破的、不能辩驳的、深深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美,我的欣赏能力是直线下降的。

呼兰河到底是一条河还是一个地方,亦或者是一个代称?格物致知是好奇猫咪的本性,我查阅一番百度地图,我想是一条河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人们总是对大山大河的记忆是如此的深刻,比如长江、黄河、松花江,即便是我小时候老家后边的小溪,我都记得,可是我对邻居的样貌以及小时候的事情,却忘记的特别多。

有河水,必然就有旱灾,没河水,旱灾也是会来的,天灾嘛,是玉皇大帝跟东海龙王的管辖范围,非人力所能及的。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中的旱灾,人们在祈雨的时候,以静坐居多,大家祈求上天的怜悯,一起烧烧香,拜拜神。相较于,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这个是十分安逸巴适的。白鹿原的祈雨,那是相当的精彩,由于十分血腥,就不摘抄了。

大体就是白嘉轩组长用烧红的铁钎多次从腮帮子的两侧穿过,对,你没看错,就是腮帮子的两侧穿洞洞,紫滋啦啦的有种铁板烧肉的香味溢出。

祈雨过后,呼兰河和白鹿原无甚两样,都是搭台子唱大戏,连续唱好多天。白孝文好像就是在唱戏的时候,被田小娥勾引进了温柔乡,一去不复返。从此,大烟炮、土炕窑,再也不复少族长的风姿。

在生离死别的描述上,呼兰河和白鹿原均是惨烈的,干旱、粮食欠收、人伦道德、政府的无作为,均为那个时代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面纱,让现在的人不能看的清楚,仿佛看清了,就是十恶不赦的勾当。

呼兰河中的萧红,一直是个孩子的模样,仿佛从来就没长大过,一直是在五岁?十岁?这么小的年龄,就能见到并能记住它们,确实是非常的不简单的, 毕竟,悲痛、灰暗、以及物资的季度匮乏,让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逐步减少的。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吃饱饭才有时间去想美美的爱情,还有积极向上的阳光照耀下的精神世界。吃饭不香,不仅是牙口不好的问题,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是生死存亡的决定性的事情。

严肃文学的意义之一,就是让人铭记历史,让人反思过往,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去生活,去爱身百年的人,还有路边的花花草草。

呼兰河传这本书,到底给了我什么,我一直在似懂非懂之间,好像有,也好像没有,直到写下这几句唠唠叨叨的废话,我才发现,它给我带来的是:

即便世事如何的无常且狗血,即便自己的生活如何垮掉,至少你还有机会站起来去开始新的生活,因为深埋心底的念头,就像是瓦力保护的绿植的芽苗一样,会成为点燃你内心激情湖泊的一颗石子,这就够了。

《呼兰河传·生死场》读后感(五):读《呼兰河传》的一点想法

《呼兰河传》,是我看过的一本不太像小说的小说。

说是小说,因为它有完整细致的人物情节,然而每一个章节之间却并没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情节性也不很强。

它描述了一个大家庭的生活图景,又有点像是人物传记。可是她又甚至连人物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也没有仔细的写出。

于是这部小说给人以很不一样的感觉。

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北方的小城呼兰河。提及北方,在我脑海中首先应射出的印象是天高云阔,金戈铁马,磅礴苍凉的意象。小说中的北方却和我的印象却大相径庭:破败的城镇,肮脏泥泞的街道,愚昧自私的人们如蝼蚁年复一年过着没有指望的生活,人情味稀薄如水。唯一的一丁点相似处是,苍凉。但这种苍凉却是浸透在一种无以言状的悲哀里,和我所想像的壮阔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本回忆录式的小说。作者以一种平淡稀松的语调和读者追忆她的童年生活。言语间清醒克制,没有陷入回忆絮絮叨叨的自语里不能自拔,她只是清醒的记叙着曾经的她眼所见的事情。有人曾经告诉我,时间就像美图秀秀里的一键美化,再不堪的记忆经过这么一处理,也能显现出一些朦胧美的意味。冷酷的父亲,缺失母爱,玩伴稀少,仅有爷爷给了她一些关于亲情温暖的触觉,可是在她还小的时候他已是老人,这种陪伴注定短暂。萧红的童年相比很多人没什么幸福可言。然而,隔着时间的苍山泱水这一切似乎也被晕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我总觉得她在诉说这些过往时,有时脸上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的。

和萧红一起去呼兰河到处走走看看。

这是个偏僻冷落的小城,仅有两条大街,全城的精华处聚集在此,人们所有的生活需要在这里全都可以解决。这里的人们固执的守着一切旧的习惯,不接受任何新的事物在这里驻扎,似乎也不需要。比如街上有西式的牙医,但他们是不相信的,永远都更乐意去那个老药店买凑合用的膏药。

人和人之间也缺乏相互同情和理解,别人怎么样他们丝毫不在意,甚至连自己也不在意。街上有个大泥水坑,无论是雨天晴天都给人行造成巨大的不便。人们喜欢在旁看热闹,看马陷入泥里,车翻入泥里,人掉进泥里,牲畜死在泥里....仅只看热闹,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从来都不会有人说把这害人的泥水坑田平的话,仿佛看着这些在泥水坑发生的不幸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娱乐。感觉这里的人们表情都很僵硬,笑或哭都像很久以前的木刻画一样生硬不自然,不含感情的成分,这是长期浸淫在这样一种麻木缺乏情味的气氛中造成的。

当然这里还是有些真正的娱乐活动的。比如说跳大神、唱秧歌的、放河灯、看野台子戏、看庙.....可惜“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作的。至于人们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这种情结我觉得很复杂。若说他们信鬼神来世之说,可当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时,他们会不加思索的回答你是为了穿衣吃饭,再问他们人死了呢,他们会回答你,人死了就完了。他们对现世没有什么更高的指望,但显然对死后也没什么特别的指望。

因为没指望。生活只是一天一天糊里糊涂的过去,顺着春夏秋冬,脱下棉衣来,穿上单衣过去。不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这种麻木愚昧也很难改变。一群人连温饱的生活也无法达到,遑论对人生有什么更高的追求了。

这样的风气像一滩死水把人陷在里面,生活的底色也抹上一层灰败的荒凉。

萧红就是在这样一座小城里长大。家庭也如这座小城是冷漠的,犯了小错祖母和父亲会极其严厉的责罚,也得不到什么爱。幸而还有祖父,给了他很多关于亲情温馨的回忆,那些时光才不显得太过于荒凉。他们在花园里玩耍,给爷爷头上插玫瑰花,清早赖床不断地让爷爷讲诗。可惜,她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这种幸福注定是短暂的。然而,这短暂的回忆就像是盘根错节的枝木上悬挂的一枚温暖发亮的茧。

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一幕让人揪心的惨剧,和一点微弱的爱情的光芒。

惨剧是关于小团圆媳妇儿。小小年纪过门儿给别人当媳妇儿,却因为活泼了一点和整个死气沉沉的气氛不相匹配,被他的婆婆活活折磨死,到最后终于整死了,她婆婆的眼睛也哭瞎了,不是因为一个生命的逝去,而是因为损失了钱。人的生命价值在那些人看来竟是不如牲畜实用!

爱情的光芒是关于冯歪嘴子与王大姑娘。冯歪嘴子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帮工,没有财产没房子,在人们看来这种人是不配有婚姻的。他和王大姑娘的结合在那种背景下自然成了一种笑话。任旁人怎么说,他们只管过好自己的生活,谁也影响不了他们的快乐。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女人死掉了,人们又开始议论,以为冯歪嘴子会因此一阕不振。然而他并没有向流言所猜测的那样绝望,照常的生活在这个世上,更加镇定的生活下去。其实这应该不完全算是爱情的光芒,也算是生活的光芒吧。在那样不堪的环境之下,还是有一丝人性的闪光处。不被洪水猛兽般的闲言碎语吞噬,坚守自己内心的阵地。

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一座隔离的孤岛,没有谁能真正理解自己,也没那个耐心和能力去理解一定距离之外的别人,甚至往往也不能深刻的了解自己。这种现象永远都会存在,只是现在没有小说中所叙述的那么极端那么夸张。我们的生活如此隔离,但也有一些真正的暖人心的成分在内,比如说爱,比如说关怀。

心是一扇门,有时需要牢牢地坚守,不让自己被外面的风霜袭倒。

有时也需要打开,学会给人以爱,也接受别人的爱。如此,生活的世界才不至于显得那么冷漠无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