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1000字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1000字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是一本由[美] 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一):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这是我读过纳博科夫小说中最震撼的一部。

小说越接近结尾,越笼罩上一层死亡的气息,我跟着V紧促的节奏去探访塞奈特的内心,原来我的一直寻找的灵魂就在纳博科夫的小说里,我的全部的爱情和渴望随着纳博科夫的回归现实(他生活中的一次“出轨”,放弃了迷恋的情人回到对的妻子的身边)和奈特的为爱心碎(尼娜,聪明迷人的尤物,有一颗不安分的灵魂,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而置于无立足之地。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罗的死不是因为爱情。

“塞巴斯蒂安感到不自在,不是因为他在一个不道德的时代里讲究道德,也不是因为他在一个道德的时代里不讲究道德,更不是因为他的青春在一个充斥着过分迅速产生的一系列葬礼和焰火的世界上没有充分自然迸发而产生压抑感,而因为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节奏比其他人的要丰富得多。……如果他生性爱故弄玄虚的话,他很可能会炫耀这一点。可是他的本性并非如此,所以他只因为自己是玻璃当中的水晶、圆圈当中的球体而感到尴尬。”

“我是那么的羞涩,不知怎么总是犯我最不想犯的错误。我极力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与其保持颜色一致;在这灾难性的努力中,我只能被比作一条患色盲症的变色龙。对我和对别人来说,我的羞涩本来更容易忍受,如果它是正常的、黏黏糊糊、疙疙瘩瘩的那种: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而且谁都不会真正介意;可是在我身上,羞涩以一种病态的隐秘形式表现出来,这与青春期的痛苦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大脑里所有的百叶窗、盖子和门全天候同时打开。大多数人的脑子星期天都休息,而我的脑子却连半天休假都得不到。这种全天候清醒的状态特别痛苦,而且它的直接后果也是痛苦的。我理所当然必须做的每一个普通动作都显得那么复杂,在我的脑子中引起了那么多的联想,而且这些联想是那么微妙复杂,对于实际生活毫无用处,因此我要么放下手头的事不做,要么因为神经紧张而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

V既纳博科夫也主张传记是抓住一个人的灵魂而非日常经历的记录。他早早的嘲笑了古德曼一流的传记作者。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二):一个长一点的短评

这几天一直在外奔波,枯燥的琐事让我存了放松脑筋的心思想暂时搁下纳博科夫,但却惊奇地发现我读不下去任何别的作家的作品,当被一个个“某种”这类的形容词、“这个姑娘”这类的代词噎住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已经被纳博科夫精细全面的笔法把胃口养叼了。

在这本像是自己给自己立传的小说里,纳博科夫用主人公的笔描写塞巴斯蒂安而其实是他本人的思考过程时这样说——“我的情况是,我大脑里所有的百叶窗、盖子和门全天候同时打开。大多数人的脑子星期天都休息,而我的脑子却连半天休假都得不到。这种全天清醒的状态特别痛苦,而且它的直接后果也是痛苦的。我理所当然必须做的每一个普通动作都显得那么复杂,在我的脑中引起了那么多的联想,而且这些联想是那么微妙和费解,对于实际生活毫无用处,因此我要么放下手头的事不做,要么因为神经紧张而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阅读纳博科夫是一个提高感受能力的过程,我曾以为那些敏感的心思、不合时宜的联想是生活的包袱——“我记得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发生的日期,记得某篇文章里某个标点符号不恰当的全角半角,也记得一些云的形状。这些无用的记忆彼此勾连,只要我身处一个情境,边界就几乎是立即地向四面八方扩散,我处在一个精神漩涡的中心,睁眼闭眼都刺目。一个词语是一枚毒药,一个眼神是一把大火,一个人可以说是一把从天灵盖直直刺进的尖刀。我努力拗出整饬的姿态,是为了避免受到更多的伤害,不是在表达我的无动于衷。”——在被感受力摧毁后我曾这样讲过,这些让我活得很脆弱,但天才如纳博科夫,他灵活地、翻云覆雨地使用了这样的感受力。

另外纳博科夫还真收不住笔——“我环顾四周,卧室里所有的东西仿佛因为冷不防被我撞见而刚刚跳回原位,现在才慢慢地与我对视,想看看我是否注意到了它们刚才出于负罪感而表现出的惊慌。特别是靠近床的那张盖着白色罩子的单人矮沙发,更是这样;我琢磨它刚才偷了什么东西。然后我摸索矮沙发褶皱的缝隙,它们似乎不愿意让我摸;我从中找到一块硬东西,原来是枚巴西坚果。矮沙发重新抱起双臂,恢复了神秘莫测的表情(可能是蔑视和自尊的表情吧)。”——不知纳博科夫在写这段时有没有意识到写作者只是一个作传前临时抱佛脚去上文学培训课的小白啊……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三):由零化整,归为一体。

故事的主人公“我”,因为不忿有沽名钓誉之人在哥哥去世以后为他写传记,但内容不尽不实且充满了愚蠢的偏见,于是主人公决定写自己了解的哥哥,即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主人公“我”跟哥哥是重组家庭,但是对于兄长他却一直抱有崇拜乃至倾慕之情,尽管两个人并没有很亲密,少有回忆。

愤然之余,他不停地去追寻关于哥哥的往事,一面是自己了解的哥哥,一面是自己不了解的,离开了俄国去剑桥以后,从事写作的哥哥。

在这个探寻的过程当中,他找到了几个与哥哥的人生某个阶段有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也在试图从哥哥的作品里头挖掘哥哥的思想。

当然,这个主人公“我”和塞巴斯蒂安·奈特是虚构的,但它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一对兄弟与纳博科夫本人是否有一些真实虚假交错的成分在里头,这到底是另一种形式上的传记,还是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或许又仅仅是一本以看似真实开头的但实打实的悬疑色彩的小说呢?

尽管我觉得它有些烂尾,在快到结局的时候,它所有的故事线都陷入未知,没有答案匆匆而止,紧接着它开始进入一种意识流,作者的意识仿佛取代了弟弟的意识,发起一些灵魂的问责和感思。

前文种塑造起的塞巴斯蒂安·奈特的丰满又个性化的形象在最后几页已经不再重要,他虚化了。从创作者角度来说,我会觉得作者经历了什么,他将当下的心境投射到文字当中,却失去了这部小说创作的初衷——烂尾的一种。

我本来是这么想的,但是过了几天又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并不存在烂尾,只是作者在虚构这个塞巴斯蒂安·奈特和主人公弟弟的时候,本就带着一种不分他和他的写法在。

虚构的人物设定、细节、经历、爱情,甚至关于塞巴斯蒂安的作品,都以主人公弟弟的视角去进行了解读,让人无比相信塞巴斯蒂安的这几部作品都是真实存在的,且有了想读的欲望。足够细节,所以最后才由零化整,归为一体。

是一种很新颖的阅读体验,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四):做自己的观众

文/来颖燕 发表于2010.3.20《新京报》

提起纳博科夫,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想起那部《洛丽塔》。只是想来,对于《洛丽塔》的记忆如此深刻,题材的因素要更甚些。但纳博科夫绝不是一位以题材取胜的小说家,看过他的《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就会深刻体会这一点。

这是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故事里的第一叙述人“我”是故事主人公塞巴斯蒂安的同父异母弟弟,为了反驳传记作者古德曼对已故哥哥塞巴斯蒂安•奈特的歪曲,决心为哥哥写一部传记。于是“我”遍寻哥哥的遗迹,致力呈现一个“真实”的塞巴斯蒂安。但是在这一追寻“真相”的过程中,呈现的似乎不是塞巴斯蒂安,而是“我”的所思所想,“我”俨然才是真正的故事主人公。

这种“戏拟”传记的写法,实在是对于那些自诩传记能记录真实人生的文学家们的莫大讽刺。就像书的腰封上所写的这是对“迷幻文学侦探小说的反常滑稽模仿”。

于是,讲什么样题材的故事就显得在其次,怎么讲这个故事,就引得人千回百折地去思量。纳博科夫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如果我们试图转述他的故事,那么很可能只会剩下一个精巧的构思。就像他的另一著述《绝望》的中文本译者在序里所言:“从A点到B点他采取最绕道最困难的路线。”这路绕得却绝不是没有来由,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在寻找真实的塞巴斯蒂安的过程中,纳博科夫那华丽而简洁的叙述方式,带给人的是关于对时间、爱、死亡和艺术这些永恒主题的思量。于是在这个简单故事的每一步进展下,“不是水泥一样厚厚的事实,而是这里那里布满一颗颗尖利的石子,灵魂在上面颠簸不止。”

讲别人的故事,阅读自己的灵魂,纳博科夫在这样的一本“戏拟”传记中,将文学写作的“作者主观性”问题推到了前台。这让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主人公的意识与作者的意识往往是平起平坐的,故事主人公对于作者而言不纯粹是被创作和附属的关系。这通常被称为“复调小说”。只是,纳博科夫的创作,似乎没有那么千头万绪和沉重。他依托着小说中的“我”,道出真实生活的种种困惑和对于生活真相是否存在的疑虑。在一种严肃的戏谑中,“我”在一步步搜集揭开真相的线索,但却发现归根结底这一过程只能显现“我”的灵魂颤动。于是,“我”扮演着传记叙述者和故事主人公的双重身份——这小说仿佛是一个舞台载体,供叙述者记录下寻找真实的塞巴斯蒂安的过程,然后叙述者翻身下台,做自己的观众,去解读自己在追寻真相过程中的心灵悸动和思虑起伏。

而“我”与纳博科夫本人之间的交集就更是处于一种若即若离中,因此这本小说一直以来被认为带有着纳博科夫“强烈的自传色彩”。于是戏里和戏外的故事似乎在重合中又间离,时间之狱和自我局限在此被揭示,同时被忽视。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小说惟一的存在理由是说出惟有小说才能说出的东西。”纳博科夫通过这一奇特的小说,进行着对于人生存在之境的思考式探询。如他所说:“我不用任何语言思维,我用意象思维。”

小说结尾,“我”接到作家的病危电报,匆匆赶到医院去见哥哥最后一面。当“我”站在病床前思绪纷飞时,护士却告诉“我”,那个叫塞巴斯蒂安的俄国人已于前一天去世,现在躺在床上的是一个不相干的病人。正是在这一瞬间,“我”恍然大悟:“任何灵魂都可能是你的,只要你发现它并跟它一道呼吸”,于是,“我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也就是说,所谓的客观真实是永远无法企及的,对个人而言,只有感受过的东西方才具有真实性。

看似荒诞的结局,却如一剂清凉油,道出了纳博科夫隐晦却始终坚持的追寻——通过一个想象出来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思考,但是却最终发现最难的是对自身的确证——“在灵魂不可测知的无穷之前,没有些许惊奇;在自我与自我身份的不确定面前,倒有这般惊讶。”——这是另一种不可承受之轻。

表演者和观众的身份或许本就是不可界定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喟叹在严肃的戏谑中显得如此晃眼。只是,又有几人能清醒地“做自己的观众”,认识真实的自我呢?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读后感(五):V的告别

(终于到200本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量,也是200多天里夜以继日坚持不懈的结果。不过表面上看这个数字很圆满很顺眼,但是我却越看越觉得有点心虚,因为一方面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数量,能否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真的不好说;另一方面,俗话说“化整为零”,200以后就是从0开始,所以,这又将是一个漫长的征途,路漫漫其修远兮。最后还是那句话,个中冷暖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过从中获取的一些经验倒是可以写一篇文章,具体看明天的推送吧。)

言归正传,读书读到一定的程度,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三位作家: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和纳博科夫。至于我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他们都是那种极其富有创新意识的文学天才,而且巧的是,他们都曾因为各种原因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从这个角度来看,诺奖有时候真的不那么靠谱。不过,它并不能埋没这些文学天才的光芒。

卡尔维诺在论及自己生平的时候写过这么一句话——“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而纳博科夫在谈论创作的时候则认为——“艺术的创造蕴含着比生活现实更多的真实”,他的这个理念在《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纳博科夫用英语写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英语作家纳博科夫向俄语作家纳博科夫的致意与诀别——脱帽致意,并挥手诀别。且看,俄语的塞巴斯蒂安(Sevastian)与英语的塞巴斯蒂安(Sebastian)的差别在于一个字母“V”,而V正是我们这部小说的叙述者的名字,也是纳博科夫(Vladimir)本人的名字。如果说《洛丽塔》是海报贴满街的大众情人,那么《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就是铜雀深锁的冰美人,惊鸿一瞥,神秘莫测。

故事的情节有点像侦探小说,从类别上说大约有点接近于“硬汉派”,经常看侦探小说的读者可以参照一下劳伦斯·布洛克的“马修系列”,大略是这样的模式。“硬汉派”的特点并不是古典推理那样的通过勘察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而是主要依靠侦探自己的侦破。书中的“我”大致就扮演的一个侦探的角色,而所调查的东西笼统地讲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如书名中“真实”二字所示,纳博科夫在意的是艺术上传达出来的“真实”,也就是他小说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和艺术效果(而不是简单的故事),但我们在阅读纳博科夫时往往会把他在小说中所叙述的内容与他的生平所对比,以期待自己能够通过他文字中的蛛丝马迹,去寻求我们希望得到的一种生活上的“真实”。

这是不是作者刻意营造出来的一种让人感觉与他生活似是而非的阅读效果呢?我们不得而知。我只感觉作者给读者构筑了一个由现实、故事、艺术世界等各种不同概念所组成的奇怪阅读空间。很少有作家的书能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还要去考虑“他这句话是真的吗”抑或“这里好像和作者本身有几分相似”之类的问题。

然而小说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撒谎”,纳博科夫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撒谎者。经常说说假话的人都知道,如果在和别人说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全用假话,那很容易让别人觉得不真实。但是如若把假话和真话相杂糅,那么对方就很难弄清楚哪一句是真的了,所以作者的“撒谎”一直十分成功。我以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几个“真实”是要摆在心中的:一是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生活,二是作品中叙述者自己的讲述,三是纳博科夫本人的生活,不然阅读的时候还产生一些麻烦。

大部分人都知道作家在用第一人称叙述小说的时候那个“我”不是作家本人,但是纳博科夫的很多小说却会让人觉得书中的“我”具有很多作家本人的影子,可仔细辨别又会发现两者上的巨大差异。而作者刻意营造的这种书中的“我”和作者自身的那种若即若离感是他在写作上非常成功的地方。

总体来说,本书作为纳博科夫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相比后来的很多小说而言,阅读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即使书中还是充满了英、法、德、俄、拉丁等多种语言的混用,即使书中偶尔出现了一点作者杜撰出来的词汇,但是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还是比较顺畅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部小说清晰地看到作者文风的发展趋势,而且它在内容上比后期很多作品要有趣一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