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复盘经典读后感有感

复盘经典读后感有感

《复盘》是一本由沈磊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9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复盘》读后感(一):何为真正的“复盘”

读完此书对“复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复盘≠总结! 复盘是“把做过的事情,再从头过一遍”,就是把过去的事情,重头去认真地梳理一遍。 针对当时的这个事情,回想我们最初是怎么定的、我们是怎么做的、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做不到,把这些理一遍。理一遍以后,下次再做时,自然就能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复盘是成功之父。只做观察者,那是总结;复盘属于行动者。 有效复盘的5个步骤:梳理过程➡️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停止什么?开始什么?继续什么?) 工作需要复盘,生活需要复盘,养育需要复盘,个人成长需要复盘,日复盘周复盘月复盘年复盘……你对自己的人生复盘过吗? 我是经常性对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复盘,总结,反思,直面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下次要是遇见类似的事情,我还可以怎么做更好呢? 复盘将人生活成1000个模样,而不是重复1000次。用复盘带来新改变,活出人生N种可能!

《复盘》读后感(二):全本

本书讲的主要是复盘,即把做过的事情再重新过一遍,总结经验。到这个过一遍是有方法和原则的。 【5大原则】 1⃣实事求是,不用假问题得出假结论 2⃣开放心态,保持与外界的信息交互 3⃣反思自我,关注究竟学到了什么 4⃣坦诚表达,有话直说,好好说 5⃣集思广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大步骤】 1⃣梳理过程,跨越 3 个复盘误区 ✅梳理来龙去脉:以按照时间顺序将事情从一开始到现如今的进展情况盘点一遍。不用事无巨细,选择重要和关键的事项即可。 ❌比做不好更差的是不做 ❌只注重逻辑方法,没有业务细节 ❌只做观察者,很难真正理解行动者 2⃣回顾目标,目标体系必须保持一致 ✅复盘以目标作为展开逻辑的切入点,来检核过往做过的事情,哪些有利于达成目标,而哪些阻碍了目标的实现,甚至还需审视当初设定的目标是否合适。 ✅随机性事件复盘时,不要生搬硬套。 ✅没有预定目前事件复盘时,要回归初心。 3⃣评估结果,全面对比“结果”与“目标” ✅无法衡量就无法评估,无法评估就无法管理 ✅评估时,要确认评价依据,要深入到“举措”层面,不要将“不可评估变为可评估”,不要掉入可评估的数字陷阱 4⃣分析原因,聚焦解决而非问题本身 ✅“聚焦解决”的思路重在搞清楚“怎么做有用”,寻找亮点特例,从中发现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对这些做法进行研究,看看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5⃣总结经验,好的复盘在于生成新洞察 ✅通过复盘,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培养洞察力

《复盘》读后感(三):复盘

“复盘”原本是一个围棋术语,2001年,联想将其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复盘就是“把做过的事情,再从头过一遍”。

复盘包含了6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

1.复盘以学习为目的,最终指向提升认知;

2.复盘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研究真实的问题;

3.复盘需要梳理、还原事情发生的过程,不能只看结果;

4.复盘的逻辑起点是目的,也就是当初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5.复盘必须有亲历者的参与,非亲历者的角色是提问者和建议者;

6.复盘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通常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需要内外动力的助推。

复盘的五重作用机制:反馈、反思、反本、反应、反复。

复盘实操模型

复盘模型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外围有5个依次展开的“步骤”,又叫“硬逻辑”;内核有5条至关重要的“心法”,又叫“软文化”。

复盘模型

复盘的硬步骤也被称为“复盘5步法”,这意味着,完成一次复盘至少需要依次走完5个步骤:

1.梳理过程;

2.回顾目标;

3.评估结果;

4.分析原因;

5.总结经验。

1.梳理过程是指真实地还原事情发生的行动过程,特别是关键事项和重要节点,需要将来龙去脉整理清楚。

2.回顾目标是指检视当初定下的预期,通常包含“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方面的逻辑。

3.评估结果是指将“预期—结果”放在一起比较,看看当初的设想有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

4.分析原因是指在比较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预期”和“结果”一致或不一致的原因,再探讨优化解决方案。

5.总结经验是指对上述分析过程所形成的初步结论加以概括和总结,并选择可行的方案,付诸行动。

复盘的软文化也被称为“复盘5原则”。我们希望在复盘的过程中,参与者能够秉持5种基本的态度:

1.开放心态;

2.坦诚表达;

3.实事求是;

4.反思自我;

5.集思广益。

1.开放心态主要表现为: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刚愎自用”。

2.坦诚表达主要表现为:能表达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欲言又止”。

3.实事求是主要表现为:能基于事实展开讨论,而不是“自欺欺人”。

4.反思自我主要表现为:能向自己“开刀”,而不是“诿过推责”。

5.集思广益主要表现为:能积极参与并努力贡献,而不是“事不关己”。

复盘的核心是对“预期—结果”的差异的分析,我们将其称为复盘的本质。

梳理过程是复盘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将有待复盘的事情的发生过程按照顺序梳理一遍。

这并不意味着要事无巨细地梳理,选择重要和关键的事项即可。

在开复盘会前要求事情的亲历者提前将过程整理成一个文档。这是复盘的起点。

要能在复盘逻辑中引入事情的细节,将事情是怎么做的与复盘逻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该团队在梳理过程中罗列的表格

在做复盘时,先谈论业务,还原细节,是有效复盘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逻辑的评判标准是“主观的对”,业务的评判标准是“客观的真”。

以“业务理解”为本,辅之以“逻辑方法”,我们首先应该将零散、模糊的业务事实及对其的理解通过梳理过程原样呈现出来,然后再利用逻辑方法按照某种结构梳理清楚,这也许就是将两者深度融合起来的可行做法。先呈现业务,再疏通逻辑,而非本末倒置,或者舍本逐末。

将业务理解与逻辑方法打通是复盘模型的第一步,即梳理过程。在开复盘会时,我们强烈建议大家先忘记复盘模型,像平常开业务会一样“说人话”,把业务发生过程中的所思、所做、所感梳理清楚。只有建立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之上的复盘逻辑才有助于大家探究问题的真相,并从中有所收获。

梳理过程的3个实战要点。

第一,梳理过程耗时费力,需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更需要下足功夫。

第二,梳理过程通常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捋一遍。

第三,梳理过程需要专门的人负责统筹,并在召开复盘会之前将材料准备好。

作为一名统筹者,负责人可以请求团队成员协助提供原始信息,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由大家共同来完成过程的梳理。

如果待复盘的事情属于“强化目标感”,但又没有预定的目标,那也不要纠结,这时可以让团队重温初心,也就是想一想、找一找、聊一聊: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期望实现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具体的目标,但还是能找回当初的目的,让复盘得以继续。

复盘建立在目的论的基础之上,是以目标作为展开逻辑的切入点,来检核过往做过的事情,哪些有利于达成目标,而哪些阻碍了目标的实现,甚至还需审视当初设定的目标是否合适,以终为始地构建起复盘的逻辑体系。

复盘的逻辑和方法就建立在这种结构化思考的常识之上。

评估的先后顺序

一个好的复盘总结满足了“一个深度,两个维度”。

“一个深度”指总结经验的实质是获得洞察力,获得深刻的认识,而非流于表面。“两个维度”指总结经验要涵盖“事为先、人为重”两个维度的洞察,也就是不仅对事情的认识要有洞察力,对自我的认识和组织的运作情况也要有洞察力。

复盘会的会议流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