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金山的读后感大全

金山的读后感大全

《金山》是一本由张翎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5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山》读后感(一):一幅苦难的中国人的群像。

一幅苦难的中国人的群像。方家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悲剧,然而这悲剧又都是他们的亲人以及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卑污地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可是,当人仅仅把活着作为目的时,他们不但不能好好地活着,而且可能连活着都做不到。这就是中国人的悲剧。

《金山》读后感(二):小农大国的奋斗史

大气磅礴而又悲痛厚重,看完后对近代华工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群广东贫农历经艰险远赴重洋来到加拿大,他们修铁路,做尽苦工,繁荣了当地经济,养活了一家老小,大半辈子在故乡和异国之间来回奔波。虽是贫苦小农,但心系国家安危,小农,大国,方家三父子的奋斗史、家族史、爱国情怀跃然纸上,激荡心灵。

过一生,有所求。

《金山》读后感(三):生死博弈

看惯了都市小说中的灯红酒绿,红男绿女的觥筹交错,西装裙裾间的寒暄虚假,会让不少人以为人生就是光鲜亮丽。张翎的笔触,却是生生地撕开了人生原本就附着着的条条伤痕,让苦难赤裸裸地凸现在世人的面前。才发现,原来所谓光鲜所谓成功的背后,也许就是人生难以承受的重,是生命的旦夕消逝,或是命运的盘剥削刮……小说再一次还原了生命的苦难本质,从而使得每个个体厚重起来。也许在与命运的博弈中,很难有人能够轻易胜出。但是,小说主人公方得法在与命运纠葛中的坚守,却依然能够唤起对生命尊严的呵护。

《金山》读后感(四):那些小说告诉我们的事

在漫长的时间跨度里,常常会拉伸出一段好的故事。《金山》把一个家族的故事从历史的碎片里拣出来,用宏大的背景将它们拼凑在一起,还原了一张家谱,也还原了一个时代。

历史从来只存在在当代的叙述里。所有的历史都在讲述者的词语里一点点迸发着,而当我们合上书,闭上嘴,历史就消失了。我们无从知晓真正的金山客们曾经历过的欢喜和苦难,无从了解在一个又一个所谓变革的大时代里挣扎过的生命的形态。我们只能从小说里读到一个模糊的表情,读到一壶等了几十年的茶,读到主人公一一死去,读到一个未知的结局。

有人说,有时候历史像小说一样虚构着故事,而小说却讲述了历史的真实。不管谎言和真相是怎样交织在一起迷惑着我们,至少,当我们用多一种视角去观照历史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分接近真实的可能——虽然可能永远都只是无限接近而已。

《金山》读后感(五):瑕不掩瑜

全书有三处地方看得我眼眶湿润,一处是看到阿法和劳工们咬着牙拼命苦——当时正值70周年国庆;第二个是艾米看到六指那已经模糊了的两句诗:“X将玉砚笔中情,寄在金山X里人。”;第三处是看到艾米和欧阳给方家人立碑,看到一个个名字,泪水一下子冲出了眼眶。

对艾米来说,这是一个寻根的故事;

对方延龄来说,这是一个与自己过去释然的故事;

对阿法来说,这是他平凡而充满苦难的一生;

对六指来说,这是她永远赴不了的约。

这是一个不断,不断,不断,反套路的故事。每当我们以为阿法要时来运转,或者六指终于可以和阿法团聚时,总会有变故降临到阿法他们身上。终于,在几十年的嗟磨中,阿法佝偻了腰,磨平了锐气,迷上了同样落魄却又散发着独特亮光的戏子阿云,最后在锦河死讯所带来的打击下得中风死去。

锦河——这个不被父母看好的孩子,长成了一个强壮的青年,谁能想到他最后竟然参军了,战死沙场?

锦绣,阿元——到底是谁对不起他们?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的另一拨中国人的故事。

揭开沉重的绸布,是一双黑漆乌亮的眼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