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的读后感大全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是一本由[英]苏珊·伍德福德(Susan Woodford)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读后感(一):没有美学基础的人,伤不起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美学基础的人读这本书,还是有点难懂,虽然它简洁清晰,将其按照上古和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来编排,从雕塑、绘画、建筑与设计三方面来进行比较。但我真的很讨厌那种一堆文字,后面有个括弧写着“见图#”,然后前翻翻后翻翻的找那张图来看。但是看完这本书,对古希腊罗马艺术还是有了基础的了解。我还是一向的认为,只要从书里能够学到一个道理,那么就是值得。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读后感(二):古希腊罗马艺术

温克尔曼总结古希腊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古希腊艺术经历了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古希腊艺术不像古埃及艺术,古埃及艺术一直都是单一的程式,正侧面结合法,这就造成去埃及看的人物基本都是一个模版,比较单调。但是古希腊艺术是一直在改变中创新的。古罗马征服了古希腊,但是古希腊也征服了罗马,古罗马对古希腊艺术推崇备至,但也确实要感谢古罗马人,因为很多古希腊的经典的原作已经不在了,后人要想了解只能通过罗马的复制品,即使可能与原作相去甚远,但是依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读后感(三):辉煌的文明,光荣的时代

与这套书的渊源可追溯到大学时期。当时图书馆馆藏的是1994年青年出版社的一套三本。看第一册时就被迷倒,发现艺术原来真的可以不高深,还很有趣和迷人。毕业几年一直对这套书念念不忘,07年居然还买到了1、2册,第三册等了N年都没等到,已经成为我心中的怨念了。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凤凰集团居然重新出版了,装帧、设计上更为优美,而且分为8本,携带和阅读更为方便。我简直无法形容内心的激动,就好像多年之后又见到初恋情人一般~~~

言归正传,回到本书。第一册主要讲希腊罗马艺术。难以想象在三四千年以前,人类的艺术就可以达到如此的高度,尤其是在雕塑和建筑以及文学上。从罗马人开始,西方世界就不断从希腊艺术中汲取灵感。罗马人在建筑上成就很高,独树一帜,影响遍及其所有帝国版图。

真想亲自去看一看那些古迹。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读后感(四):光荣属于希腊,壮丽属于罗马

长久以来,我们探讨的都是希腊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制。人们常常为古希腊灿若晨星的哲学光芒而惊叹,为古罗马辽阔广袤的国土而折服。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认识到他们的光荣与壮丽的呢?

从苏格拉底的只言片语?从西塞罗的历史遗卷?疑惑是从废墟中偶见的放逐陶片,还是从帝国故宫中惊现的铜表法案?

都是都是!

但,还有一种令人至今仍然吃惊着迷的,那就是古希腊罗马的艺术!

模仿与古埃及尘土飞扬中的法拉遗像,希腊人在冒险之中寻求一种大胆的革新。从掷铁饼者的平稳到那不勒斯的维纳斯的圆融,古希腊的雕塑迸射出一种活力的开放的心态。这莫不是民主活力社会的一种反映?

同样生于模仿,古罗马人从古希腊小国寡民的圈圈中勇然跨出,以囊括地中海的气度,创造出气势恢弘的建筑。长廊宽柱不足以体现帝国的辉煌,斗兽场、歌剧院、巨型水道、豪华澡堂,处处都映射出罗马法制严谨统一的光辉。

了解一下吧,艺术的欣赏的价值或许就是在一种惊叹中感受自我的渺小而后超脱于现实的各种乖顽的无奈。所以,走进去一下,也不错。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读后感(五):非常好的入门书籍,希望能够更加深入

这本书从一个非常基础的叙述方式,从浅显的角度厘清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不同阶段的雕塑、建筑、绘画特点、传承,非常善于将初学者看似较为趋同的两件作品说出其中的差别,以及差别所带来的观感、构图以及结构差异。举几个简单例子,除了比较浅显的关于石头与青铜在材质和延展性的差别外,书中特别指出由于这种差异,青铜雕像可以两点支撑,而石雕必须具有第三个支撑点,奥古斯都像下方不易察觉的海豚即为支撑点。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对立平衡,一开始介绍持矛者这件杰作时没有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力,但是当之后不断对比才发现这件古希腊作品的精髓所在。还有在神殿方面,希腊和罗马神殿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之前只知道多利式、爱奥尼亚式、柯林斯式柱头这种非常浅显的知识,现在学到了去仔细观察三角墙、排挡版、中楣,以及是否有基台,圆柱与半圆柱,从何种角度观察等等,确实让我获益匪浅。

今年年初刚从欧洲回来,被意大利的古罗马遗址所深深迷住,很可惜没有去希腊。但不得不说,有了这本书的基础再次去一定会更有感触。

最后,不得不说,这本书还是过于基础了,希腊遗址没去过不敢说,但是以罗马、庞贝为代表的古罗马遗址有太多可以述说赏析的,真希望能够继续找到更加深入的普及和研究读本,书末的推荐书目我准备继续去看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