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读后感锦集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读后感锦集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是一本由唐浩明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76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读后感(一):唐氏点评曾国藩家书

此书上下两册,装帧、纸张还有排版均不错。每封家书后面是唐氏的点评。

个人以为唐氏对于曾国藩本人的点评一般。唐氏的点评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对曾氏的一些所思所行进行点评。有些评价明显忽略了时代的限制,还有些评价是基于唐氏的臆测,有责备贤者之嫌。

全书主要内容是唐氏对于家书背景的介绍以及相关引申、阐述,这些内容可助学者更好的理解曾氏家书。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读后感(二):读曾国藩家书受益

虽然我觉得唐浩明点评的并不是我以为的那种发人深省的,但是曾国藩家书本身,已经足够让我们学到知识。

1.饭后走数千步。

2.不乱服保健药。

3.讥评人短即是骄傲。

4.立身处世之"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即不扯谎),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5、学会审几审势(曾国藩赞左宗棠。几者,几微也,即事物将发未发之征兆;势者,即在某一时刻下各种相关事物所处的位置)。

6、曾国藩对儿子纪泽说:"尔十余岁至二十岁虚度光阴,及今将看、读、写、作四字逐日无间,尚可有成。"正巧我也是觉得自己之前有一段岁月虚度光阴,最近也在遵循这四个字,希望我能坚持,能有所成。

7、有常是第一美德。有常,即持之以恒,是我一直想做却没有做到,最近正在努力改进的事情。现在坚持每天23点前睡觉,坚持每天读书,虽然不是完全做到,但已有小成,继续努力!

8、"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愿天下富贵人家父母,都记住这两句话。我虽不算富贵,也希望以此自勉,不要将心思将钱都花在衣食起居上。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读后感(三):我读曾国藩家书

历时两个月,昨天终于读完。之前就读过一本曾国藩评传,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较佩服,这次看完曾国藩家书,更是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首先说说为什么选本别人点评的,而不是自己理解。因为我感觉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读书,能体会到很多自己读书时认识不到的问题,我对曾国藩当时的情况必定不是很了解,通过对曾写家书时的环境的了解,可以更好的理解他家书的内容,甚至能体会到他所隐含的意思。而作为学生,我显然没有时间去详细了解,只能寄托给别人,然后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读书。谢谢唐浩明老师。

然后该讲讲我对曾国藩家书的理解,家书,是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所以里面内容肯定真挚,从中能看出父亲对家人的期望,并且还有给家人指引的奋斗的方向,他们那些经过世面的人,肯定有很多经验教给弟弟、儿子,而在古代,最主要的途径可能只有写信了。曾国藩很少能和、弟弟、儿子见面,家教主要肯定是用家书来完成的。家书对后人有重要作用,不仅因为它的内容都来自父辈的做人经验,而且因为在封建社会,社会变化很慢,更谈不上变革,所以父辈的经验都是可用的,所以才有家书的重要作用。换在现在,一个农民父亲能教一个企业家儿子经商吗?甚至一个企业家父亲的经验都不一定适用于儿子做企业的时候了,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了。那些有用的,也就是些做人方面的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或许只有修身齐家的经验可以用。不可否认,曾国藩家书,在他后人中比较适用,因为它中间大都介绍做人的经验、写文章的经验,很少提及其他方面,或许当时只有这两个最重要吧。

曾的家书也体现了他做人的方式,特点。他严格要求自己,即使位居六曹也像穷人子弟一样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家人(听不听暂且不说),简朴,禁欲是他一生的主题,终其一生都是在约束下渡过的。

他身上还有很多湖南人的特点,虽然湖南人我接触很少,但关于湖南人的特点我却听说不少,比如霸蛮,比如倔强,可能是同一个意思吧。湖南人对中国近代做出了巨大贡献,好像新中国很多很多将军都出自湖南,而在晚清时候更不用说了。我对湖南人也比较有好感的。这种精神的确是乱世的中流砥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身上的湖南人特点或许更多,而曾在极力抑制自己身上的这些特点,而一心像圣贤看齐,不用说,他肯定不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而只能克制。

对曾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的“恒”字,坚持写日记,自从看曾国藩家书以来我也每天坚持写日记,很少有过间断,算是锻炼自己,通过这么多天的写日记,我也能感觉到写日记的好处:自己办事变细心了,心胸也开阔了不少,字也写的好了。每天都会在意自己做的事,或许这样大学不会很虚度。我要继续坚持。

印象深刻的还有:好汉打脱牙血吞。的确,像俞敏洪老师讲的一样,如果你是一棵草,别人踩过你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痛苦,因为你不重要。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你多强大,你的痛苦在别人的眼中都是一棵草的痛苦,我们与其表现出自己的痛苦不如把痛苦咽进肚子,要一咬牙,提一提气,继续战斗,反正别人是不会同情你的。所以以后,我遇到什么事都不再会抱怨,抱怨有什么用呢,倾述又有什么用呢,别人是不会理解你的。

勤奋也是曾成功的原因之一,勤奋又包括有恒心,日积月累。这些都是有很大联系的,不能画线区分。曾的天赋,虽然说不是天才,但比普通人肯定还是高很多的,但他一直像要求智商低的人一样要求自己努力,“笨鸟先飞”,别说是一个天赋高的人,即使是一个普通人,这样如何能够不成功呢,想不成功都难。

曾的一个“拖”字,也许是我以后做事的方法之一,有时,很多事或者只有拖字能解决,既然不能不答应,而如果做了这件事对自己无益,那还不如不做,一直拖下去,答应别人又算什么,如果答应别人的是一个错的事,那还要坚持吗??我的答案是不要坚持,没意义。何必自我埋葬呢。

曾的简朴令我印象同样深刻,所以我现在也力争节俭,即使家里给我的生活费比较多,我也把那些钱用在增加自己的知识、阅历上,而不是吃喝。一个位极人臣的老头都能这样,我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能呢。

曾据说是军阀的启蒙人,拉帮结伙的圣人,大肆提拔学生、嫡系将领。当他那些学生,或者他帮过的人,不帮他时,就冠对方以以德报怨的帽子,其实很多时候,人家都是为了大局考虑,为了国家考虑,而曾不管对方怎么想的,只要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对对方不满意,这难道不是自私的军阀吗。所以,他并没有近年来所夸张的那样神,也是一个人。

曾比较是一个理学家,在修身上确实造诣很高,几乎什么事都和理教联系,“敬”“静”“恒”....严格要求自己,但我也不相信他能改变自己内心的东西,就像我现在一样,即使再怎么伪装,内心还是有一个真正的我的,只是这个真正的我随着知识的增加而逐渐成熟吧。并且他应该知道他的信会传给后人看,所以心中肯定不是很敢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换成是我,知道自己的日记后人将会看,我还敢写什么真实的、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吗?显然不会。

曾对中医的不信,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是不会相信中医的,除非能有什么科学的证明。曾对知识的看法更是高明,不让儿子刻意考官做,他知道,考官所学的那些东西大都是没用的,既然自己已经能荫护家人了,其他人就没有必要再在科举这一条路上栽死了。所以他让儿女学习有用的东西,让曾继泽学习英语,厉害。

他人生的最后一件事应该是处理天津教会事件吧。其实那些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人,大都是替罪羊,国家的替罪羊。他们很多都应该是不应该被骂的。像曾国藩、李鸿章,如果不签,还是会有人来签,拒签的后果就更严重了。穷国无外交。的确。中国应该先发展,剩下的,比人环境,以后再说吧。

就写到这里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