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汉文学史纲要》经典读后感有感

《汉文学史纲要》经典读后感有感

《汉文学史纲要》是一本由鲁迅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页数: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一):不可轻易相信权威

在扉页上注明,这是鲁迅当年在厦大的讲义。之余鲁迅,我一直认为鲁迅的文章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文学意义上的文采,鲁迅写东西的确没什么文采。譬如这本讲稿。

说是课堂讲义,更像是个人读书笔记式的小论文,更像是演讲稿,抄录太多,缺乏个人见解,全书算是后人的一个辑录,前后关系不紧凑,跟书的主题关系也不是很大,总之很乱。

事实上,鲁迅在全书的写作中基本上用了一个范式,就是“一段生平”+“一段名篇"抄录。全书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注释,用来普及基础的文化知识是个好方法!

像这一类的书,基本上都是为了凑全集,坑蒙鲁迅迷们的银子的,没啥价值,诱发偶像崇拜~好书还是要客观去看的,不要添加过多的偶像色彩。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二):足以道中国的一份文学史纲

足见鲁迅古典文学功底之深厚。作为史纲,开头几章,理据清晰,逻辑缜密,文采斐然,其精彩读来恍然竟有不增一字不减一字之感。自汉语文字文章以来,诗、书二经为儒生采礼治国,解释多牵强附会,已失其情意之美。而后「言道术有庄周蔑诗礼,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金圣叹评六才子之二皆俱),「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则自秦灭,诗教已熄,汉多为楚声,直至写到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笔触戛然而止,甚为可惜。

且鲁迅在本文学史纲不仅追溯本源,更穷究其理,如探讨了文章美之由来:应具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如黑格尔言诗歌是音乐与造型艺术在主体新精神层次之综合)。

然而以如此古典功底,鲁迅却向来号召青年少读中国古书。何也?他自己说过:「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最有力者,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正如要说明吸鸦片的弊害,惟吸过鸦片者最为深知,最为痛切一般」。深以为然。至于今人要不要吸,此皆前人经验,权看自己初心与体质了。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三):我觉得鲁迅是不太“老实”的

鲁迅在厦门大学时教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曾计划编一部中国文学史,这在致许广平的书信中多次提及,可惜终究没能写完。目前仅写到西汉两司马,单是汉以前的文学,也还有《国语》《左传》《战国策》未写。 我觉得鲁迅这人是不太“老实”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鲁迅当年劝年轻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他自己在古文上下得功夫却比谁都深,由《汉文学史纲要》中那些简要精当的评述可见一斑,不说则已,一说即成经典,除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无韵之离骚”外,还有很多也常见文学史引用。 二是他的任何作品都有“杂文气”,散文、小说、日记,都不“老老实实”写,总会时不时地显露出一些讽刺和影射,甚至学术著作也是这样。 以这本小书来说,其中那些通常文学史不写的内容,正是鲁迅格外用心、别有深意的地方: 第二篇,讲到孔子说“郑声淫”,鲁迅最后说:“世之欲捐窈窕之声,盖由于此,其理亦并通于文章。” 第四篇,关于楚辞的一抑一扬的评价,说“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又说:“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鲁迅的褒贬不言而明。 第六篇,说刘邦“虽曾以中牢祀孔子,盖亦英雄欺人,将借此收揽人心,俾知一反秦之所为而已。”正是鲁迅骂孔的核心原因。 第九篇,褚少孙补《史记》云东方朔是“避世于朝廷间者”,鲁迅明知这段是附会,却仍要引用,这很耐人寻味。 第十篇写两司马,上来第一段就可以看出鲁迅醉翁之意来。司马相如作赋每有讽谏之意,都着重提到汉武帝的反应,是“大悦”,是“飘飘有凌云之气”,以此反衬相如的失意落寞;写司马迁则在其行状和思想上着墨更多,或许也是别有寄托。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四):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先生在厦门大学讲学的讲义,对汉以前的文学研究颇深,在当时应较具个性,现在书中的许多观点已经成为正统文学史的观点,在许多地方可以见到翻版或相似的文字。

此书不贵,可借鉴、思考东西不少。一,汉以前特别是秦以前文学,山寨文章太多,无专业推荐、精心挑选,可能误入歧途;二,以秦为界,秦时先生只推李斯一个而已,之前文学可谓思想与文法相适应,之后思想、文法已始趋远,唯民间诗歌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古诗十九首可与诗经同题材诗并举。三,既为文学史,先生又是这方面的大家,其推荐之作者,推荐之文章,研究中国文学之人不可不看,不可不熟读。四,先生散文、小说中可谓力推白话文,杂文更姿态多样,不拘一格,为推广白话文的一员猛将,但比书却以文言文写就,涉及方法、词句、字义与白话文有大不同处,可花去我不少时间,一方面可见先生文言白话操纵起来都是轻车熟路,另一方面作为讲义,也有其实际原因,白话文言简意赅而为讲义,而上课时就可以恣意纵横。不知当时上课情形如何,但如一、两页讲义讲一堂课,其中必然有许多讲义未涉及之处,也许精彩更甚于讲义。五,先生截取的这一段时间是中国文学的初生和婴儿阶段,文学大都极清新可爱,唯赋憎恶,长而累赘,虚而无物,屈原几部外,其余大都看不下去;儒、道、墨、法等因所发育地不同,思想不同,方法各不同,庄周更是文采超然;尚书始,政府的行文也有横板可依;诗经始,爱情也成了后来的诗、歌、词、曲、剧的重要题材,爱情是文学的母题看来不假,而其中的应酬、歌颂更是千年不绝;春秋始,春秋之前应有作史之文字,二十五史偏列其后,文字记史最长的国家中国当为第一;史记始,中国小说可见端倪,并长于写人外在行为活动之表现。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五):文学的历史碎片

鲁迅向以文学家见称,其学术成就少有称道者,然不可谓之无术。偶一为之,即成经典。文学史论著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至今仍给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些入门参考,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别样的参考思路。

这薄薄的一册《汉文学史纲要》,语言有意拟古,风格大类其早年的《文化偏至论》,好在读来并无生涩之感。本书内容约略,所选名作与作家,止于西汉武帝年间,而以今日泛滥到连甲骨文都算是“文”的观念看来算得上“文学作品”的《左传》《战国策》等史传作品,本书并未提及。足见鲁迅在宣讲文学史的时候,对于文献的选择是有所斟酌的,未必要求全,而求其精,并且似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鲁迅似乎企图将“文”与“笔”作一初步切割,但这种切割并不彻底。书中结论也更简明扼要,可能是为了讲解的需要。当今文学系的课堂上讲授文学史,少不了有意无意引用他的结论,也算是先生对于文学史研究的些许贡献吧。

本书可以看作鲁迅先生眼中的文学历史碎片。不过不少论断和资料,是今日文学史著作所不能见到的,今撮录若干条,以明某些读书不求甚解者妄言此书“缺乏个人见解”之谬——

【一】P8:景帝使晁错往从口授,而伏生旋老死,仅得《尧典》至《秦誓》二十八篇,故汉人尝以拟二十八宿。

【二】P13~14:《国风》次第,则始周召二南,次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而终以豳。其序列先后,宋人多以为即孔子微旨所寓。

【三】P14:自心不净,则外物随之。

【四】P22:今(《老子》)书又离为八十一章,亦后人妄分,本文实惟杂述思想,颇无条贯,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

【五】P24: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庄子)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六】P31:然其(《楚辞》)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七】P44:故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八】P63:聚淮南者,则大抵浮辩方术之士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