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叙事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叙事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叙事心理学》是一本由马一波,钟华 著著作,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52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006-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叙事心理学》读后感(一):心理学第三次革命

叙事疗法认为,人们不是在叙事中发现自我,而是在叙事中创造自我。叙事研究的效度不包括 结果的可重复性,允许一定的不确定性,是一种质的研究。

叙事研究认为,人们的生活里有两个主要旋律——能量和爱。能量代表自身的强大、独立;爱则代表情感与依赖。

叙事治疗的关键:将个体与问题看作是分离开的两部分,帮助当事人将自己看作独立于问题外的,而后,治疗师和当事人一起重构一个新的、不受问题困惑的人生故事,当然这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叙事心理学》读后感(二):学会倾听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经常会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同时也在倾听他人的故事。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去倾听他的人生故事。故事是通往他人内心世界的钥匙。

于是,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倾听他人的叙事。

虽然,我们从小就在听故事的经历中长大,但是并不见得都善于听懂他人的叙事。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倾听他人的叙事时,要注意听什么、怎样听。比如,作者介绍的选取心理传记资料的九条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有用处:首位原则(最早出现的材料)、频率原则(反复出现的资料)、独特原则(特殊的资料)、抗拒原则(被拒绝的资料)、强调原则(被强调的资料)、省略原则(被省略的资料)、错误/歪曲原则(错误或被歪曲的资料)、孤立原则(单独的资料)、残缺资料(未完成的资料)。

我们自己在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实际也在整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反省自己的人生道路。尤其在人生的转折点,自己的故事也发生了逆转,发展和结局都出现了巨大改变。反思自己的故事,就是反思自己的人生。

目前,通过叙事进行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可行的心理治疗技术。

《叙事心理学》读后感(三):当一个严肃的人生剧作家

国内把一本教科书写得这么条理清楚,又生动充实,真的不容易。不是罗列,不是堆砌,而是有机地整合。摘抄和引用,都恰到好处。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涉及了众多的建构主义、语言学的、叙事学的经典理论。特别值得一看,加深了我对建构主义和语言学的认知。

第八章引入了叙事治疗师的技术和理念,很详细清楚非常有启发。

收获非常大的一本书。

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我们必须了解他的故事。人生如戏,诚如是也。我们不断地将以往的人生建构成自身独特的戏剧。

当人步入中年或者晚年的时候,我们会越来越紧迫的捡起一种责任,那就是为我们的人生故事,建构一个可以将开始和中间结合起来的结局。我们希望连贯的故事,我们希望生成一个积极的自我遗产,呈现给下一代。

千万千万不要低估自己使用的语言。千万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给自己构建的故事。每个人都是皮格马利翁,生命中的选择就是我们手中的锤子,人生的体验就是那个雕塑。

叙事理论博大精深。能把这一门学问和技术学到家,那也是牛大了,受益无穷的事儿,可以学几十年。

这本书总觉得自己看一两遍还是看得浅了。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大,还会有更多的体察。

《叙事心理学》读后感(四):评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

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成书于2006年,虽然从06年至今,对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在继续,但是将叙事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相连接的这种研究模式,使得《叙事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史上很难绕开的一本书。

通过叙事来研究心理学,可谓是“受命于危难”,现代心理学研究在第二次革命之后面临着诸如分裂和破碎,个体主义取向,与现实生活脱节等问题。马一波,钟华的《叙事心理学》的研究是对心理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心理学的研究从本质而言,是与自然科学迥异,研究的是人的经验世界。本书前两章讲到叙事心理学的诞生和兴起,接下来的几章将叙事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从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区分,提出叙事研究法和叙事分析法,并通过实例最终将叙事心理治疗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体验中。

本书的论述始于一个问题:叙事研究是如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呢?“高度选择性”是叙事的基本特性,叙述者在进行叙述的时候,他对于叙述内容的选择,实质也就是个体内部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叙述者的通过叙述过程的高度选择,发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给两种不相干的事物赋予意义。通过叙述者的叙述过程,就是他喜欢什么,抗拒什么,这样一种因人而异的叙事方式也反映出叙述者的思维方式。

叙事研究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正是通过倾听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来进行质而非量的研究。叙述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经历的心理提炼、选择和加工的过程,本身反映出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叙事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研究者是对于讲述的生活故事进行质化的话语分析。将着眼点放在个体的生活故事,一方面自我是通过话语来建构的,另一方面,在讲述个体的生活故事时,语言的建构使得体验变得有意义。

在《叙事心理学》中提到一个观点,叙述的过程也是一种人格、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观点是将叙事运用到心理治疗的前提条件。而对于自我重构,书中指出正是由于创伤性的事件,破坏了个体生活故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得事件原有的意义遭到破坏,当事人失去生活的目标、意义,失去自我和方向。而叙事治疗,将问题外化,使得当事人意识到是外部因素导致问题的出现,并通过解构,发现那些问题影响较弱时刻的替代故事,从而重写新的、不受问题困扰的人生故事。

可以理解为,叙事治疗就是在自我危机下,自我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之后的一种寻找自我的过程。然而自我是如何通过外在的创伤性事件而遭到破坏的呢,这种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恢复?这是在本书中没有细化的问题。而此处,正好可以通过符号学对于自我和身份的认识来解释。

在赵毅衡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有专章讨论自我与身份的问题。书中指出,“所谓自我,是隐身在身份背后的意识,对他人来说不可捉摸,对自己来说也不一定很自觉。自我是一个人各种变动不居的身份累加而成,却是一个复合整体。”[1]

自我作为复合的整体,追求的是稳定性和平衡性。某些创伤性的事件,如亲人的过世和种族歧视将身份的平衡打破。举例若是爱人去世,那么个体作为妻子或者丈夫的身份就被迫丢失,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自我由于这种身份的丧失而无法得到平衡。若个体遭遇种族歧视,个体无法在一个族群中获得认同,那么自我身份的一贯性、目的性和意义性就出现断裂,缺乏一种存在感和安全感。人不能再依赖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自身和现实之间的稳固关系,自我的身份也就不能被确立。自我的迷失就是在于身份的集合不再能建构自我,叙事治疗在于挖掘自我,弥补寻找回身份的平衡。

在这一点上,叙事治疗所提到的治疗步骤,即外化问题,重写故事的过程,也就是对破坏的自我身份的弥补和修复。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叙事的研究,通过边缘地位的故事取代支配性地位的故事,找到重写故事的突破口,从而引导治疗者开始书写新的人生故事。

《叙事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理论运用到不同的实例研究中,通过对实例的细节分析来论证其可操作性。与自然科学研究迥异,叙事心理学研究的效度不包括结果的可重复性,由于个体的独特性,心理治疗的结果更是具有多重不确定因素。

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叙事来研究心理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当事人的角色由一种单方面的接受治疗开始转为治疗师和当事人的双向互动。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由无意识控制的叙述,梦中的各种经验都是由无意识的某些欲望对象。而无意识本身是作为导演“干预”这一切。心理分析师释梦,运用的正是通过干预,使得当事人能破译自己无意识的技术。同理,叙事心理治疗,治疗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对当事人的叙事的干预。

如同但丁的《神曲》中,贝娅特丽丝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找到幸福灵魂的归宿,心理治疗师扮演的是“贝娅特丽丝”式的角色,通过引导和干预,无限度地逼近当事人的内心。在人们的生活故事中,有两大主旋律——能量和爱。能量代表着自身的强大与独立,爱代表着情感和依赖。这两大主旋律活跃在当事人的内心的天平之上,而令人遗憾的是,叙事心理治疗在由内心弹奏的乐曲中,仅是两类主旋律的协奏曲,对于紧锁内心的当事人,任何试图帮助其寻找到稳定自我的努力,不过都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首发于符号学论坛:http://www.semiotics.net.cn/index.php/publications_view/index/319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