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摘抄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摘抄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 16开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一):感发为重

凭记忆归纳一下,主要的观点: 1,读诗很有必要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以及写诗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状况。 2,强调诗歌内在的感发力量。以感发的浓淡,层次的高低,定诗歌的优劣。 3,崇尚真实情感,但也不否定雕琢文字,认为六朝的华丽文风对盛唐律诗文质并重的局面作了铺垫。 本书是以讲座记录为底本,各章内容略有重复。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二):短评

在读:

给人翻案比表扬一个自古都是美名的人有趣多了,特别喜爱曹丕的“清新超逸”,优于“李后主那一类纯感性的词人那样无药可救地陷入深深的悲愁之中”。乍一看都有很高的水平,一比较才显出境界差别。

读过:

“陶渊明饥寒交迫,甚至写过乞食的诗,可是他的精神是快乐的:‘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杜甫说:‘摇落深知宋玉悲’。”我们没有信仰,只是明白事理,知道对错,有崇高的道德论,依循着前人的光芒才不至于失路。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三):浅得无聊

叶老太太一辈子就是干是个白话讲解的工作,为人民大众送上福音,功德无量。

但是她讲诗词的路数就是把它们用白话翻译过来。千篇一律的炒冷饭路子对于不怎么读诗词的人来说真是“惊艳”,对于常读诗词的人,真的是浅得有点无聊了。

她讲阮籍,根本驾驭不了“夜中不能寐”那首的内涵,也驾驭不了“昔日繁华子”那首的内涵。除了把别人的注释罗列一通,翻译成白话,也就完了。哪点是她自己的呢?金克木讲这两首,四百字的所包含的新知比叶家蝇八千字里包含的还要多。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四):顾随给叶嘉莹的信

1946年7月13日顾随给叶嘉莹的信:

年来足下听不佞讲文最勤,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此语在不佞为非夸,而对足下亦非过誉。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 然而欲达到此目的,则除取径于蟹行文字(钞者按:洋鬼子书之外文也)外,无他途也。

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平到南京去结婚,顾随先生写了一首《送嘉莹南下》:

食茶已久觉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难言吾道南。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

《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五):简评

“诗歌自有其生生不已之生命,呼唤着读者的共鸣。”|从绪论看到第一章讲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确实很美,其情直率不遮掩,叶老师用《明月皎月光》一诗推论了一下古诗十九首的成代和著者问题。|读到建安诗歌,对曹丕和曹植有了新的认识,《洛神赋》的缘由也有了新的认知。也很喜欢叶老师说的这句话“最美的是什么?是你想象之中的美。”|“一个人悲苦到了极致,就会发出对天命的疑问。”“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原来读诗是为了明白人生。|“不必刻舟求剑,死于句下。”|“非知之者为难,是行之为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看到陶渊明了,“日光七色,融为一白。”“雅人心中的盛概。”|从《古诗十九首》到谢灵运,汉魏六朝时诗歌发展的脉络与各个诗人不同的特点已有了深刻的了解。突然发现,这也是诗歌注解,倘若要深刻领会诗歌蕴意,还是得多读诗人单本诗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