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100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100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是一本由[法] 罗曼·罗兰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平装27.70元;精装34.70元,页数:12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一):读书笔记2105:约翰·克里斯朵夫

在诺奖的头几年,评委们遵循理想主义精神挑选作品,将几位伟大的灵魂排除在外,直到1915年,20世纪最伟大的理想主义作品被选中,多少洗刷了前些年的遗憾。

1870年的战争已经过去,一战的阴霾在欧洲上空盘桓,又是一代新人走上人生的舞台,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文化,人民呼喊,战斗,寻找出路,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12年十卷本完成,三十年代傅雷先生译出了这不朽的篇章,近百年来这文字,除了名词变得老朽,其他都还熠熠生辉。最近读了太多太多糟糕的译本,我已经忘怀了还有这样的相得益彰的文字。

罗曼罗兰把本书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这是一首英雄交响曲,他不是通常意义的拿破仑式的英雄,他有时卑微,有时卑下,但正如傅雷所说,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克里斯朵夫的人生就是一条大河,他时而平缓,时而湍急,在某些时刻他看上去完全静止不动,实际他在吸收两岸的风光,积蓄力量,等待那一刻咆哮,奔流。

克里斯朵夫是孤寂的,在他的人生路上很少有人相随,但他又是幸福的,每每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有人相随,发现他天才的祖父,三次拯救过他的舅舅,第一次给他带来爱情的萨皮纳,他最忠实的朋友,耶南姐弟,他最终的灵魂归宿葛拉齐亚,还有那些他同耶南合住时认识的朋友们。罗曼罗兰用一卷的篇幅去勾勒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安多纳德,她集合了书中所有女性的品德,同克里斯朵夫擦肩而过,把弟弟托付给了他。

一个音乐天才的成长之路是这样的,反对权威,理解权威,成为权威。克里斯朵夫一路走来,被无数次狠狠打倒,身边的人一个个逝去,他依然莽撞,凶狠的往前走,追求自己最真实的音乐,曾经的屈辱,卑下,头颅被深深的按在水里,但是他总能浮出水面。音乐归于恬静,英雄之歌即将落幕,死亡不过是另一个开始,你终将再生。人类不死,你就不死。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二):读书笔记:《约翰·克利斯朵夫》(卷四)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一隐约记得的故事,居然是克利斯朵夫在苏兹家里遇到那个会唱歌而不懂自己在唱些什么的老头儿的部分。至于其余的主线:克利斯朵夫怎么得罪公爵,怎么丢掉自己的职位,怎么差点杀了人而逃亡,统统只在脑海深处剩下了一个苍白的印迹,读起来像是新书一样。

我猜这大概是因为我当年读的时候大段大段跳过了许多情节。即使是今天的我,读起来还是会忍不住要跳过许多章节才能读的下去。第四章里的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典型的情商几乎为零的热血青年。看着他以一种令人难为情的方式一点点亲手毁掉自己的生活,的确需要相当坚强的神经才行。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这样的性格设定当然并不难理解。可是我读的时候很难不想到,如果克利斯朵夫这样的一个人真正出现在现实生活里会是一番什么局面。当然,才华横溢的人往往脾气刁钻性格恶劣,可这件事的逆命题并不成立。我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北大的那几年),不修边幅、神神叨叨、乃至一派(无论是真的或是装的)名士风度的人都见过不少,可并没人真的是克利斯朵夫。——就只是些脾气坏的猥琐男而已。

在我所受的教育和所浸染的文化里,一个出色的人无论有多少才华迸发在身体里,他都应该首先是一个揖让而升的谦谦君子。而且事实上,在我的人生里所见过的最出色的几个人也的确气度涵养都令人心折。他们也许并不年轻,但即使在青春时代里,我也很难想象他们会有如克利斯朵夫一般莽撞的时候。

在这个价值观的坐标系下,克利斯朵夫该怎么摆放呢?诚然他是艺术家,但这并不给他以作为普通人的任何豁免权。他的青春期的那些痛苦固然令人同情,可是他的对立面,上至公爵下至农夫,还有所有那些庸庸碌碌的小市民们,他们对克利斯朵夫的所作所为也并无任何不公平之处。——他们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通过这样对他人行事教养的强求和规训来重重保护我们的社会的。

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内心所经历过的那些反复自我教育的时刻。这种自我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反复对自己说: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觉得难堪的人,一个大家虽然佩服但并不喜欢甚至引为笑谈的人,一个怪人。要和别人一样。——可以努力让自己更好,但是要和别人一样才行。

于是我就成了今天的我。

当然,即使不是如此,我也不是克利斯朵夫。我只是常常忍不住好奇,现实生活中这件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一个有才华的人放任自己的才华而不去把它融化在他人的(也许是平庸的)规范里,是不是就一定会走上荒唐乃至自毁的道路?如果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里不曾出现过他的舅舅高脱弗烈德,他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又或者,如果他本来就具有高脱弗烈德的性格而仍然有他的天才,是不是他的人生就会更美好一点呢?

我完全不知道答案。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三):读书笔记:《约翰·克利斯朵夫》(一至三卷)

我手上的两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漓江出版社的红皮版。这是我手边仅有的一本从西安带出来一直在身边的书,像某种心理上的陪伴一样。它和我一起住过北京的宿舍和洛杉矶的公寓,此刻正待在纽约的书架上。书皮已经磨得快要掉色了。

但我并没常常读它。

上一次从头完整读到尾的时候,我的年龄还不到现在的一半,正是二三卷间的克利斯朵夫的年纪。那时我天天骑车上下学,路上喃喃自语琢磨各种事儿。我用本子写日记,写完了会在好友间传阅。我半夜趁爸爸妈妈睡着了之后会用台灯拧出微弱的光坐在被窝里看书——我有自己的卧室,这么做只是单纯避免被骂——然后迅速变成了一个四眼儿驴(现在还有人用这词儿么?)。我已经忘了是谁告诉我《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应该读的,是爸爸么?但是我很确信他本人并没读过。

无论如何,一个人的少年时代里总有些对自己来说偶然而关键的事。一本书其实不读也没多大关系,但是读过了,就很难再想象没读过它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上个月我开始下决心重新从头翻开这本书。我把它带在身边,上下班的时候在地铁上可以读一两节。完整重读一遍《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想法已经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过太多次,十几年过去了,是时候了。

一边读,我一边意识到它和初读时有多大区别。首先,如果对十几年前的我来说这本小说的语言只是缓慢了一点儿的话,对今天的我而言它已经几乎成为了一个关于阅读能力的挑战。我的阅读习惯已经彻底被改造过,如此习惯于每两三秒每一百四十字就换一个主题的节奏——从奥斯卡预测到中国民主化到纽约饭馆信息再到北京空气质量——而这本书恰恰是它的反面。有很多次我都是在用毅力告诉自己:慢下来,慢下来,接着读。你得证明自己仍旧是一个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读下来的人。

我还在努力,我想我能做到。

其次,我毕竟不再是当年的鼻涕小孩儿了,我必须要靠一点想象力才能还原出那时我眼中世界的模样。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萨皮纳》这一章时有多不喜欢这个女人:二十岁了,还是个寡妇。天哪,她多老啊。

这本书的令人痛苦之处在于,它冷静地——尽管有的时候似乎是过于刻意和做作地——剖开了人生的每一个断面。这是一种奇特的浪漫主义,它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地写到:一个孩子,怎么睁开眼睛看世界,怎么开始用专属于儿童的残忍对待周遭,怎么忽然在某一个瞬间开始怕死(对我自己来说,这个瞬间发生在我小学某天放学路上的一个过街天桥上),怎么和同性少年发展肉麻兮兮的友谊,怎么第一次被人屈辱地欺负,怎么自鸣得意地骄傲而同时在成年人看来像个小丑⋯⋯总而言之,它把记忆深处种种散发出令人不快的味道的回忆都翻腾了出来。是的,宏观上来说这恰恰构成了它的浪漫主义的核心:一个人就是如此这般地成长为一个伟人的。但是这并不能减轻它「不忍卒读」的程度。它当然也有令人舒心的段落,比如高脱弗列特舅舅的部分。但是这就像是一部无调性音乐里偶然出现一段美丽的旋律一样,只会反衬出其余部分的格外痛苦。

当年的我是幸运的,因为书里所写的大部分事情都还停留在想当然耳的层面上(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建议这本书应该小时候就读的原因之一)。而今天的我则很难不在读这本书的同时直面我自己的人生,不再是一张白纸的人生。

这并不愉快。

更糟的是,因为是重读,我知道接下来等着我的是什么。就像第二遍看一部悲伤的电影一样。第四五卷,《反抗》和《节场》。

我真希望自己能坚持得下来。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读后感(四):约翰·克利斯朵夫

我常说《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源氏物语》可以说是日本,那么欧洲则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不仅仅是作品的地理中跨度包括德法意瑞,并且其意义也是代表着欧洲的结合,至少在艺术以及思想上。

过去仅仅把此书看成一种以贝多芬为核心的,提炼出艺术家精神的类似传记性作品。此次觉得委实还有些不足。此次我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本身就是艺术的代表,不仅是音乐艺术,而是艺术本身(当代主要是欧洲艺术)。

这里把此书与《浮士德博士》进行对比是比较有意思的,本书是法国人写的关系音乐方面的小说,而《浮士德博士》则是德国人写的。当然两书要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就是从书中对音乐的态度观点上来看也相当反映民族性。对于德国人来说,没有了音乐几乎就没有了生活,而对于法国人来说,音乐只是艺术的一大分枝,没有了音乐还有着文学(不是说德国文学不如法国,而是在民族性日常之中的份量),还有着其他种种的东西。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德国人,早年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音乐,也许从第一句“江声浩荡”开始,他的童年如同艺术的产生,缘起于生活本身。而后似乎进入了上层,为宫廷巨富们所“发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艺术也存在于民间,舅舅提醒了小约翰·克里斯朵夫。他慢慢地长大了,历经了种种的苦难,既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着阅历(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苦难就是财富),也经历着成长,这成长不仅仅有着友情爱情家庭等人类的情感,还有着思想、社会、宗教方面的思考以及成熟。最终他终于脱胎换骨。踏上了巴黎的道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征服了巴黎就是征服了世界)。

《节场》一卷是书中前半部的最重要的章节。书中充满了对法国现状的批判,但读来却感觉到浓浓的爱,加上《户内》一卷中另一个法国的表述,真是让我真正理解了“爱之深恨之切”。其实书中也有着对德意瑞士三国的批判,英国也略有描绘,但真正“痛恨”的却是罗曼·罗兰的祖国法国。这是作者对祖国何其深厚之爱。

约翰·克里斯朵夫进入盛年了。记得以前往往觉得失望,因为约翰·克里斯朵夫久久无法“功成名就”(其实有只是书只一笔带过)。现在想来委实是过于社会主流了。对于伟大的艺术以及艺术家来说,成名也许就是死亡。一切艺术的根源就是人类的痛苦,“苦难是永恒的,幸福只是短暂的”。这不仅仅是宗教观点,事实上就是人类的写照。可是真正伟大的民族就是在一场苦难后走向另一场苦难,当人类老年之时(《复旦》一卷),回想起来这才是真正可贵的,我们人类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任何伟大的人以及民族皆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又是人类的代表。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直生活在平民当中,正如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来源于平民。真正的历史不是帝王将相们,而是从不见史书的普通民众。但也只有深深理解并扎根于普通民众,才有可能“李杜诗篇万口传”,而非“各领风骚十数年”。只是想要一生不被金钱名利所迷又是何其困难。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不幸的,他的一生都没有真正尝试过飞黄腾达的滋味。但他又是真正幸福的,他的一生充满了力量,在伟大的音乐中生活着,有着众多平凡但是真正的人在身边。

而结局约翰·克里斯朵夫的音乐感觉又恢复到他早年舅舅提醒他的大自然的味道,颇有返朴归真的意义。这怕是艺术的真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复归于生活,没有生活本身也就没有真正的艺术。这也是对所谓“玩艺术”者的讽刺。

约翰·克里斯朵夫,苦难的人生,艺术的象征,人类的命运。

(写于2006年12月9日)名著就是名著,不仅反复阅读有新的收获,而且在不同时读有不同感受。所以时机对阅读也是有极大帮助的。这次读《约翰·克里斯朵夫》也许不能说是最好的,也应该说是很好的时机之一。不仅深切的理会了书中描写的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对照着自己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真令人感到肤浅。我还根本没有在社会中真正看到黑暗,而依旧在为着布尔乔亚的烦恼而不开心,浅薄呀!

另外,主人公的追求到底是什么?他的目的或上帝是谁?我认为是人的本性。人的原始本性其实是值得尊敬的。而现代社会,不断的文明使人类远离了所谓兽性,却变得无比的虚伪与麻木。现代人不敢放声哭,放声笔;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如果他们还能感觉得到的话)。任何的东西都要先称量一番。失去了原始的感觉和本能。这是进步吗!未必。就像《老子》中所述的道的最高境界“自然”,谁能理解并达到自然,谁才是最有力量的。现代人淡忘了自然,那就只有从文明进步中找到虚幻的尊严。我现在正在两种思想中矛盾着。我正在攀登奥林匹亚之山。上帝保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