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锦集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锦集

《西线无战事》是一本由雷马克著作,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cm图书,本书定价:0.78,页数:2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一):老鼠和虱子都吃饱了

很遗憾,现在才读这本书。以前只读过《里斯本之夜》。

很幸运,现在读这本书。因为如果年轻时读这本书,也许会错过经典。

。。。。。。。。。。。。。。。。。。。。。。。。。。。。。。。。

。。。。。。。。。。。。。。。。。。。。。。。。。。。。。。。。

。。。。。。。。。。。。。。。。。。。。。。。。。。。。。。。。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二):西线无战事

这即是作者最出色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还算是我看过的最佳的反战的小说。我记得在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中说到,人们至少是欧洲的人们对待二战来临与一战来临不同。当一战开始时,人们纷纷踊跃上前,认为自己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一件光耀的事业去献身。而此书的主人公们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投身军伍。结果黑暗的现实让他们清醒了,但也吞噬了他们。

作者以“我”保罗为第一视角来展开叙述,从内容上来看,并没什么直接的反战的内容。可是一篇篇一目目都让人感觉可怕残酷以及反感。作品以单双章分不同线叙述,内里还有着相当的“开心”的内容,可是正是这种开心的反差正更加深化了主题。而我之所以被本书吸引的关键就是当年看同名电影时的最后一节。当一声枪响后,一段字幕:当日西线无战事。这就是个人与历史关系的真实写照。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三):西线无战事

正义与非正义都是被战争坑掉的一代,

“而且,人们也不会了解我们,因为在我们之前成长的一代,虽然在这儿跟我们一起度过了这些年,但是他们都早已成家立业,现在会回到他们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战争就会被忘掉,而在我们之后成长的一代,象我们从前一样,跟我们完全陌生,将会把我们推在一边。甚至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也是多余的,我们的年龄逐渐增长,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人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一道命令使这些默默无言的身影变成我们的仇敌;一道命令说不定又会使他们变成我们的朋友。在某一张桌子上,有某几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人签署了一项文件,于是多少年间,从前一向受到全世界鄙视和最严厉处罚的罪恶,便变成了我们的最高目标。”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四):好战必亡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雷马克的不朽名著。不朽正在于他的真实。作品如同一架魔幻的时空机器,将读者带入到那个血肉横飞的战场,那个没有正义、没有崇高、没有情感的绞肉机里。

正如译者在议后记中所说,“作者笔下的战争,既没有堂皇的军容,也没有壮丽的场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胸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

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学生,还有被强迫送上战场的农夫、工人、职员,就在这样的地方,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得不去杀人。

这本不厚的书大约可以让人对于战争这头怪兽有一个直观而清醒的认识,对于被战争摧毁和蹂躏的一代人产生悲悯和同情,同时对于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由衷地感到庆幸。

那些叫嚣着战争、在地下室或装修精美的书房里指着地图挥斥方遒的人们,希望都能好好看看这部小说,也可以结合海明威的三部经典(指《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太阳照常升起》)一起来读,再来决定要不要上战场(但愿他们并非都只是想让别人扛枪)。

毕竟,忘战必危,但好战必亡。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五):反战

读书笔记32:西线无战事

雷马克的成名作,直接描写一战战场的小说还是比较少的,1914年开打,1918年结束,飞机坦克都出现了,作为主力他们还要等到二战,不过火炮和机关枪还有毒气也够战士们受得了,德国两面作战,西边是英法,战斗最激烈,绞肉机一般。

故事应该是1916年开始,几个19岁的同学被入伍,七个人一班,150人一连,半年就剩下了32个人,同学战友一个个在我面前倒下。我们曾经一起去偷鹅,一起去撩妹,一起冲锋杀敌,一起躲在战壕瑟瑟发抖,吃着最差的伙食,跟老鼠抢夺食物,身上爬满虱子。

我把卡特从前线扛回来,十分钟前他还在跟我说话,而现在最后一个战友也没有气息了,1918年10月,报纸上说西线无战事,而我终于也倒下了。

小说写完的时候,无人发表搁置了半年,勉强发表后,引起巨大轰动,雷马克一夜成名,到了纳粹时期成为攻击目标,被剥夺国籍,家人也被杀害。那么多年过去,再读这部小说,依然能感受到战争的冰冷残酷,无数年轻人为了政治家的野心无谓的牺牲,悲惨的死去,西线无战事无愧于反战题材最杰出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