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传播理论读后感锦集

传播理论读后感锦集

《传播理论》是一本由赛佛林著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播理论》读后感(一):美国新闻传播本科必用书籍

其实对于美国大学生来说 这本书就是经典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这样的,首先,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决定了我们能够接受怎么的书,其次,这本书翻译实在太差了,很多章节内容明显看不懂。

其实,刚好,前不久,小堪塔德死了,留下这部著作,其实呢,对于书,无论怎么样,他只要是对人类有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本书也是补充了国内专业书的空白。

《传播理论》读后感(二):传播学的进一步理解

关于这本书的阅读建议在对传播学有一定的基础之上作为扩展阅读,这本书的确开阔思路,将每个经典传播理论的学术背景、源头、批评、发展、新方向都做了全面的介绍。

建议

要有问题意识,每一个理论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展开的,比如,使用与满足,解释受众为什么去接触媒体。当然,使用与满足的这个理论的前提都在后来被质疑。

另外,书中将理论解析成一个个小的板块,要注意每个板块之间的关系,并列、因果、演绎、归纳等等,这样有助于对整个专题的理解。

这本书我是作为参考跳读的,也就是说,在整理传播学专题的时候,作为每个专题的参考来拓展思路,还是很有收获的。

《传播理论》读后感(三):忽如一夜春风来

(给一本教材的书评取这名字,我果然是异于常人)

大约断断续续看了两周,每天2个小时。终于在今天看完了。

看这本书之前,我的传播学基础是:大约四年前的大众传播学课堂上,我看了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旧版),那时候觉得那书也挺不错的。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再没有看过系统的传播学教程。

今年为了准备考研,这本书是参考书目,在看这本书的前半个月,囫囵看了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罗杰斯的《传播学史》、马特拉的《传播学简史》,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一些主流的相关理论有了大概的了解。

然后就开始看这本书,光看目录就已经开始激动了,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都有所体现。

整个阅读过程中,最有感触的是,展示了很多概念,你会发现说:哦,原来这种行为还有个名称呀。(我这种概念癖的人对此无比着迷)基本上这本书看下来,传播理论这张大网已经织起来了,虽然他只是攫取了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综合到这本书里,这些理论可能在各自的学科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汇聚在传播学这里,不禁感叹:哇塞,传说中的跨学科诶。(从这番大惊小怪中,你可以看出我对传播理论是多么饥渴!)

举个栗子来夸奖他一下。这本书(第五版)的中文版出版于2006年,英文版估计还要早一点,增加了“电子传播”也就是关于互联网的部分,距今10年,所以和前几章比起来要弱很多。当然了,有很多其他教材,会把那些无聊的概念、发展史拿出来凑个字数。但是这本书分了两部分,一、昨天的理论是否适用于今天?二、今天的我们可以有哪些研究的方向?我要感动死了好吗?不仅带我温故了一遍前面讲过的理论,而且他在第二点里提示的方法,还可以拿来和当下互联网发展实际结合思考。

嗯,这本书还有个让我爱死它的优点就是,带有一种超链接的概念,讲到某个理论和前文有呼应的,它会告诉你在第几章。超好用啊,可以及时翻回去巩固下,帮助理解和消化。

他的最后一篇,全面的图景,我也超级喜欢。基本上给整本书做了个总结,很像期末了老师带你复习:我们这学期一共讲了多少多少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简述一下,大概是在什么时候讲的(书的第几张),XX论和XX论都属于XXX大理论范围内,XX和XX又是XXX……好啦,你们都懂了吗?复习巩固下就可以准备考试了!

另:这是我第一轮复习,其实也是囫囵吞枣过了一遍,第二轮9月开启!耶!哦,对了,打算再去看看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和郭老的《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整合互补下。

这么激动,因为实在是太hungry~!

《传播理论》读后感(四):读书笔记(看一点摘一点)

传播学入门中,任何细节摘录都是为了将来查阅方便,请大牛海涵。

C1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新的媒介环境有一个特征,即承认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即数字化的。

一种可能性是,任何新媒介都将在旧媒介旁边占据它们的位置,而旧媒介不会消失。新的传播技术并没有完全挤走旧的传播技术,而是引发旧的传播技术承担新的角色。

大众传播是社会的耳目。

大众传播特征:

针对较大数量,异质的匿名的受众;消息公开传播(时间安排上可同时到达多数受众,在特征上稍纵即逝);传播者一般为复合组织,运作需要庞大开支。

新的媒介环境特征:

1.印刷技术,广播技术等各媒介之间界限模糊;

2.媒介缺乏变媒介过剩;

3.泛播变窄播;

4.单向变互动。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互联网

利维(Levy):互联网建立在“无限频道传播、社区构建、电子商务和完全互动的基础之上,其互动性模糊了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之间的界限。”

互联网信息无需新闻媒介的过滤,其准确性、可信度存疑。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方向将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转变导致语言的枯竭。

新式新闻(new news)

结合信息和娱乐,通常与政治新闻有关。候选人直接面对公众,没有新闻记者干预。传送的时效性和报道的生动性。但缺失把关人环节。旧式新闻来源更有效权威。

文化达尔文主义?

广告

大众媒介广告(mass media advertising)向数据库市场营销(database marketig)方向转变。

互动式多媒体(interactive multimedia)市场营销。协作式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理论的基本目标是把陈述或命题程式化,使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

1.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

(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很强影响力——枪弹论、皮下注射论;

《人民的选择》《选举》认为枪弹论不准确;

有限效果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消息的威力比预料的要小得多,如是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

适度效果论——议程设置假说,教养理论;

大众传播的强大效果论——沉默的螺旋等)

2.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做什么,重视受众主动性

3.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

4.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用

拉维斯和斯坦纳:传播效果阶梯模式

行为趋向:

获知——认识—— 喜欢——偏爱—— 相信——购买

相关层次:

认知cognitive的—— 情感affective的—— 意愿conative的

【!】大众传播理论发生的变化:

1.更强调大众传播的使用。

2.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3方面)

a.自变量由说服变量(如消息来源可信度)向话语(即所用语言的本质)和构造(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等概念转变。

b.因变量由态度(对某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某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

c.重点由改变(如态度转变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认知事件模式的改变,或者对真实的社会结构)

3.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分散性,正削减大众媒体的威力。

4.传播技术的改变要求研究者超越媒介或技术细节,将传播理论公式化。由特定的常量(specific nonvariables)向普遍的变量(general variables)转变。

5.更多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失业、穷人与富人之间信息差距的加大,媒介使用中性别不平等的加剧,信息超载,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增加,社会权利的分散,大众媒介受众的分化。

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

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大众传播研究的一种哲学方式,强调传播发生的广泛社会结构,重视谁是传播系统的控制者。更接近哲学思维。

批判研究来自社会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方法,重视媒介所有权和控制权。定性。代表:阿德诺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大众传播研究的一种途径,其特点是定量调查和实证分析(将知识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忽视大众传播发生的广泛文化背景。

管理研究:为媒介机构服务的研究。定量。代表:拉扎斯菲尔德

【!】文化研究:倾向于批判研究,批判经验学派,研究大众媒介创造的象征环境,研究大众媒介在文化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James Carey的新传播模式观点:传播的仪式观点。不是在空间上扩展信息,而是在时间上维系社会,再现共享的信仰。

C2 科学的方法

在科学方法发展起来之前:直觉、权威、固守

科学方法之所以可靠:建立在观察和利用“真实”世界的证据(经验主义)检验假设(假说)的基础上,被客观证实。

科学中的想象:存在与对重要调查领域的发现能力,对未知关系和原因的洞察能力,将抽象的假说变为现实世界中可测变量(可操作的定义)的转化能力,设计测量工具掌握难以理解的数据的操作能力。

方法论:研究时采取的途径或倾向,决定了科学家应用的概念、问题、思路及程序,决定了检验的假说和最后产生的理论。

理论的目标:对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做出预测。

科学的积累性本质:可传达性。——需要做到独立、客观、非情绪化及非伦理判断

科学的发现可以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客观地观察而得到证实,但它只被证实为由某种给定的原因导致的最可能的结果或效果。为检验某个假说的抽象化或概念化定义,首先必须对观察和测量变量的方法进行可操作性界定。

科学的非伦理本质

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证实性是监督欺骗和偏见的卫士。

两级流动传播

《传播理论》读后感(五):<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读书笔记

1.大众传播,针对较大数量、异质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通常以同时达到大多数受众为目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机构中运作,需要较大的开支。

2.随着Internet,电视等发展,新的媒介不断涌现,发生了以下变化:

1)像广播和印刷一样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

2)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换为媒介过剩的状况。

3)我们正在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

4)我们正在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3.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

1)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

2)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

3)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

4)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用。

4.大众传播理论发生的变化:

1)比以往更强调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

2)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

--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消息来源可信度)转向表述概念(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被包装得)

--因变量由态度(对对象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转变(关于对象的知识和信念)。

--对传播结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态度或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关于事件和社会的重构)

5.大众传播模式的评价标准:普遍性,启发性(对发现新的联系、新的事实和新的方法有多大的帮助),由它得出的预测对研究领域重要性如何?

6.纽科姆对称模式(1953),我们倾向于和我们尊重的人在关心的某一事物上达成倾向一致,并容易因同一倾向接受他人。

7.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1976)引入了媒介所扮演的守门人角色,也引入了大众传播的内容。

8.理解是解释可感觉资料的过程,涉及结构因素,生理刺激的物理影响。以及功能因素,理解机制的心理影响,理解者的需要、愿望、情绪、态度和假定。

9.概略理论提出,人们处理来自大众媒介的信息时,在认知方面表现得很吝啬。

10.编码就是将目的,意愿,或意义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语言是静态的,现实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真实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

4)语言中包含假定,很多对真实现象的假定。

11.宣传,通过操纵表述借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七种宣传策略:

1)辱骂法(贴不好的标签)

2)光辉泛化法(将事物与好的字眼联系在一起)

3)转移法(将权威转移到目标上)

4)证词法(令人尊敬的人说出特定的产品或观念)

5)平民百姓法(说服他人,因为这些想法据说是“所有百姓的法”)

6)洗牌作弊法(陈述式,通过事实或谎言对某一事物作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的说明)

7)乐队花车法(说服成员,现在我们所有人都正在做,加入我们吧)

12.宣传策略的效果

1)单方面宣传,对于起初就支持此观点的人特别有效;双方面消息对开始的反对者效果较好。

2)高可信度信息源比低信度信息源更能改变态度,但被高信度来源改变意愿时也只占接收消息的人员的不到二分之一。

3)大多数人都一致提出反对意见影响力较强,当另一人打破大多数人的一致时这种影响就不那么强了。即使是大多数人一致,也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坚持己见。

13.易读性的三个主要变量:以字计算的平均句子长度,在100个字的样本中接词的数目;在100字样本中人称词的数目。

14.基于易读性研究,发起了“有利于写作方法”运动,包括短的段落,目录,小标题,画图,表格和图表;高度可想象的和具体的字词、选择有趣的话题;在样本受众中进行测试等建议。

15.人们有追求认知一致的倾向,根据纽科姆的对称理论,我们会对我们关心的人物所持的反对意见特别关注,并会增强我们的对立态度和对争论的传播意愿。

16.作决定时,被拒绝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接受的特征以及被挑中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被拒绝的特征,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心理。

******特别有参考价值的一条***************

17.信息的明显用处可能会推进个人去注意哪些产生不和谐的信息。与己矛盾的信息,只要是新的、有趣的、突出的、与个人有关的或是愉悦人的,人们可能都不会回避。特别是这个信息有助于学习技巧或解决问题,就更可能被人注意。

18.人们对于娱乐的选择更多是“冲动型”,而非深思熟虑的“选择性接触”。

19.说服,定义为通过接收他人的信息产生态度的改变(Olson&Zanna,1993,p.135)

20.诉诸恐惧,是说服方式之一,有三个关键因素:1)对事件危害性的夸大 2)提升事件发生可能性 3) 所建议对策有效性

21.预防接种理论,受众接受强度不够的反面宣传后,会推动他们寻找更多支持性的观点。

22.卡茨认为,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4种功能,1)功利主义 2).自我防卫心理 3)表达价值观 4)知识的功能。

23.菲什拜因的理论,个人表现特定行为的意图 1)反映个人对于行为的态度 2)反映个人对左右其行为的规范的理解及个人顺应那些规范动机。行为意图和外显行为相关系数达到0.7。

24.说服的技巧

1)采用图像

2)诉诸幽默

3)诉诸性感

4)重复

25.高质量的观点将导致更多的态度改变。

26.精心的可能模式认为,存在两种态度改变途径:

1)抓主要问题的路线,观点的理性化起作用。

2)考虑枝节问题的路线,依赖环境线索,可信性提示、喜爱性提示、共识性提示。

27.群体动力学,三种群体

1)基本群体,长期亲密的团体,家庭、工作单位、军队等。

2)参考群体,价值参考,无需归属。如学生时的兄弟会社团。

3)偶然群体,临时性群体,本无关联。公交车,电影院。

28.群体以以下方式对传播产生影响

1)群体的作用是对态度做出反应,并使态度难于改变。

2)了解个人所归属的群体,常常有助于我们来预测这个人的行为。

3)有效的传播计划,常常包括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

4)有时,可以通过大众传播获得某些人际传播的优势。

29.信息的两级传播流动,来自媒介的消息首先到达意见领袖,再由其传播给追随者。

1)竞选中较晚做决定或中途改变决定的人,较易受意见领袖的人际影响。

2)在社会的每一阶层都发现有意见领袖,且据推测,他们与受其影响的意见领袖非常相似。

3)意见领袖比非意见领袖更多的接触媒介。

30.意见领袖的影响也往往仅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话题,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不仅和他们是谁有关(社会地位、年龄、性别),而且和他们所属群体的结构和价值观念有关。

31.意见领袖不同于其追随者的几点:

1)价值观的人格体现(其人为谁)

2)能力(其人的知识)

3)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

32.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社会环境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

33.议程设置,媒介可以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强化该类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34.知识沟假说,信息业是资源,信息如财富般分布不均,大众传播往往也会扩大社会群体中的知识差距。

35.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

1)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和较差的人,在传播机能上是有区别的。

2)现存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方面也存在差异。

3)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

4)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的机制也可能够在发挥作用。

5)大众媒介系统本身的特性就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而用的。

36.信息寻求的行为的等级图:

娱乐是各个阶段都有的需求

存活和安全->维持和营养->知识追求->充实与发展->随意浏览

37.大众传播的效果经历了几个阶段:

子弹理论(相当有效)->有限效果->适度效果->强大效果

38.媒介的功能:

1)监视周围环境,向受众告知危险信息。

2)联系社会各部分以适应周围环境。对周边的信息做出选择和解释。

3)传承社会文化,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

4)娱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