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锦集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是一本由拉铁摩尔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一):观点很新

我最喜欢书里讲的日本为何不能政征服中国的原因。作者讲的原因是日本在东北只是在地理上而不是历史上继承了满族,日本不能像满族那样利用满洲的中国人及蒙古人去征服中国。日本人的文化水平上对中国人有种天生的自卑感,因为他们相对中国还是劣等民族,因而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去利用满洲的中国人及蒙古人去征服中国。这也是他们现在不能正常看待中国的崛起是一样的。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二):翻译问题

为什么说这本书翻译差呢。因为这本书从头到尾充斥着这样的句子:“第一,这些战争并不集中在周人起源的中国西北边境,它们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的东部,即传统认为的周人所征服的汉族地区。” “它们”承接上文,理应理解为“中国西北边境”(因为不可能是这句话的主语“这些战争”),而实际所指是“这些战争”集中的区域。 这样有歧义的句子比比皆是,原本极好的书读着读着就要吃一口屎。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三):草原与农耕的不同土地所有权简析

该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草原游牧社会与定居农耕社会的不同,即对土地所有权的不同理解,游牧社会将土地所有权看作从这一块草场转场到另外草场的移动权,而定居农耕社会则看重于建设永久性耕地的圈占权。这是这一土地所有权的不一样,导致游牧国家与定居国家的不同(长城外的国家与长城内的国家),具体表现为游牧国家幅员更为辽阔,社会组织更为简单,经济活动更为单一,文化风俗相似性更高。同时正式这种“简单”使得游牧帝国一旦建立,其组织力相比较于农耕帝国更具有组织性,由此只占汉一郡五分之一人口的匈奴帝国,一直保持着对汉帝国的军事压力。

同时草原这种循环利用土地的经济,使得“草原帝国”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与中原帝国“相爱相杀”。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四):随感

征服和扩张都是一种想象。游牧民族和汉族所取得的成功,没有一个不产生对自己的反动。 草原民族不能完全征服中国,因为长期侵入中国后,终将变成汉族,留在后面的才继续保持草原生活。同样地,汉族侵入草原太远时,也会脱离中国,加入草原社会,而留在中国的则继续发展中国的生活。 长城虽极坚固,但修筑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边疆危机。筑长城与筑路的真正目的,是稳定中国内部被征服的地区,并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一个自命为文明的民族,虽然事实上是在侵略一个落后的民族,但仍说自己不过是“巩固自身的地位”。另外,尽管落后民族实际上是在自卫,但其战争的方式却是突袭,于是常常被看作是攻击者,而成为优越民族的藉口。 潜在资源并不是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那些可以被这种组织及发展均感脆弱的居民所能利用的东西。就是在潜在资源雄厚的环境里,石器时代的居民也会因进化第一步之难于完成而长时间地停滞。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读后感(五):理解边疆

虽然拉铁摩尔并不能说是职业学者,最早了解这个名字还是从《光荣与梦想》里,他担任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顾问。这本书也是久仰大名,下了很久以后才断断续续读完。

全书分成四个部分,一以贯之的主题是边疆,现在更流行的提法是农牧交错带,前面更强调从地理的方面做横向考察,后几部分则注重历史演变,从史前时代一直到明清。

简而言之,作者的目光主要放在了自然条件决定的基本生产关系上,认为这是形成社会经济组织和制度的主要因素。核心观点有如下几个:

1、游牧文化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从农耕文明深入草原的过程中逐渐异化而成。

2、虽然长城是条明确界限,然而农牧交错带却是一片区域(内陆边疆),这片区域同时有倾向于两方的张力,这种张力的涨落变化形成了中国边疆关系的主题。

3、与草原不同,新疆的绿洲文化本质仍是农耕文明,因此自然地与中原文明更接近。

读这本书,对思考了很久的”什么是中国?“”历史上何以疆界不断变化?“乃至近代现代这一地区的情势都有了新的认识,启发很大。

大概看了维舟的书评,其实以前他的很多观点都比较赞同,然而这篇书评却不敢苟同。部分是认识译者的缘故,部分是因为虽然说是”翻译商兑“,文中讨论的大多却是原文和文字的疏失。我想翻译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尽可能还原原著,某些后来争议的问题,比如人名,地名已有定论的不妨以”译注“的形式注明。而拼写之类的问题应该是校对编辑的责任。应该拿来考察译者的,是是否出现”常凯申“之类的错误或者改变了作者原意,以及流畅。

就写这么多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