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正版语文读后感精选

正版语文读后感精选

《正版语文》是一本由王佩著作,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版语文》读后感(一):颇好

虽然是个咬文嚼字的东西,但难得写得不让人头痛和犯困。看完是蛮受益的,不由要感慨下,虽然我们生活的这么浮躁,世界这么急功近利,还是有人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东西,诚恳的,有用的,能留下来的,不是为哗众取宠或名利双收。所以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正版语文》读后感(二):不过十年

佩妈这本书05年出版,且算04年截稿吧,到现在不过10年,可是看起来完全像是远古时期的文字了。唉,时代就这么快。

认识wangpei是推特,(我年轻的很),没有赶上wangpei以前那个时代。知道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卖枣了。

佩妈的blog拒绝了搜索引擎爬: http://www.baibanbao.net/1999/10/

现在佩妈这本书已经买不到了,感兴趣的可以找找盗版,反正佩妈也不反对。

一诺千金王佩妈。

《正版语文》读后感(三):如此正版

最初是被书名所吸引,其次便是封面设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便在佩服作者的勇气。正版语文?!让人大呼诧异。对于作者他对于本人的自信。或许值得一看。

最近有空便在读着这本书,其实王佩老师一直都在调侃着中文这个美妙的语言。从开篇的武松和潘金莲喝酒一事便以可见。而之后很多的事情都在为我们讲述着身边很多或许被我们遗忘的事实。遗忘是一种错误吗?误解是一种错误吗?无知也是一种错误吗?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而已。

这本书觉得可以很轻松的去看。就像在用语言对着我们在讲述这一些令人愉悦的感觉,可以让我有动力去一口气去读完它。也正如它的封套之所写“ 高尚不高雅 通俗不庸俗 深刻不深奥 轻松不轻浮 ”王老师并不是跟我们讲解的若干的文法知识,而是讲述了一些儿就在我们身边的语文现实,正是如此的对于我们这些草根阶级的关注,让我多了很多的许多的共识,语言是属于任何人的,而不是属于某些中文教授的论文里。我们不是不懂语文,而是我们从来都忽略了它存在的重要性。但容易读懂并不能说明你真的读懂,其实这也很讲究部分底蕴的问题,有时你可能不知道它如何的能够搞笑和有深度。他关注了许多生活的表面,并将其深究,引经据典,甚为有趣。

我想,这是一本适合长久阅览的书籍,能够改变使用语文的习惯和让你如何更懂中文。

《正版语文》读后感(四):写得再幽默,他还是个……热爱人民的愤青

王佩,或“红心杀手”,是我从刚上网就熟悉的名字,“同期”还有“花心杀手”李寻欢、“黑心杀手”王小山和“灰心杀手”猛小蛇。他们的文字,以戏谑的方式让人“直面惨淡的人生”,可以让人抚掌大笑,再擦去眼角不知何时迸出的泪,故而我一直喜欢。不想王佩正经起来,同样好看。这一本《正版语文》,堪称新时代《说文解字》,他挑选媒体上出现频率高的错误用法,再用他自己话说“赖Google、辞书和论坛之力”,指出正确用法是什么。他实际上正是做着维护汉语言纯洁的事儿,却根本都不想装什么高深顶什么大帽子。我还想说,这一本书,是一个专栏结束后才出的,可是正是这个专栏结束的原因,让我欣慰地看见,这帮子饶舌搞笑的家伙,骨子里,正是我一直认为的那样,他,还是个“愤青”。何出此言?看书吧。好书,文字流畅文笔幽默,每每逗得我妈莞尔——虽然我给她看的本意,是想让这个提笔“创”字的理科生夯实一下语文基础……(Ps.我妈活学活用,那日《联合早报》一条新闻,一条吊桥断裂,五死二十伤,有如下句子:“五人死亡,其中一人伤势严重……”我妈很严肃的跟我展开探讨,和对新加坡语文水平的声讨。她的话是:“死都死了,还伤势严重个什么啊?”虽然我解释说,这句意思可能是说那个不幸的人先“严重”再死球的……想一想也觉得满荒谬的:都死了,你还提个什么劲啊。)值得买一本,自读送人两相宜,当然,我以为还可以传之后代。

《正版语文》读后感(五):关于写文章的一点思考

如果不去读《正版语文》这样的书,我仍旧会在文章里用一些陈词滥调,写出一篇又一篇“看起来没毛病,实际上毛病一大堆”的文章。 我甚至担心眼下写的每一句话,都有问题。 之前王佩老师在课堂上讲古典文体,不断提醒我要注意行文措词,自此写文案也格外注意,尽量用最恰当的词,用最恰当的句式。 这也是当初看《散文的流变》中,斯威夫特强调的一句话。 在恰当的语句里用最恰当的词。 原话我现在无法复述,但主要是“恰当”二字,印象深刻。 这有点像我最近在做的工作:给品牌命名。我实在是这方面的苦手。 商标注册不是简单的事情,往往你想的好名字,不是已经有人注册,就是各种原因,审核无法通过。 于是我们开始用各种谐音,选一些并不恰当的词,甚至造一些令人费解的词。当然,这主要是说我。 但其实也大可不必,为了能注册或有辨识度,选择一些奇怪的词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一定有最恰当能表达出一个概念的词语,让它成为一个方便传播又贴切的品牌名称。 可惜,我实在是肚子里墨水太少。 这个例子也许还不够好,就拿写文章来说,我发现很多自媒体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行文风格,一则内容上没有挖掘新素材或者新观点;二则遣词造句上,为了迎合大众滥用网络词语,或者通篇陈腔滥调。 比如句式:“可以说是很……的了”“从某种意义上…” 比如引用:“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起初听到还觉得新鲜,现在一出什么事,无论评论区的各位网友,还是自媒体上各位大V,总要搬出这么几句话,未免有些泛滥了。 用鲜活的词语,鲜活的比喻,张爱玲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行家。 她说水,水是这样一种情状: “龙头里挂下一股子水一扭一扭流下来,一寸寸都是活的。” 她说秋雨,秋雨像沾了灰: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张爱玲擅于用鲜活的词语,鲜活的比喻,却都是我们能懂的。 上述讲了那么多,基本上王老师在《正版语文》有所提及,也在好中文课堂上展开讲过。 在我看来,现在的“好中文课程”是《正版语文》的延伸和发展。 《正版语文》一书,文风幽默,看似带着调侃谈论生活中运用到的字词,更多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深入探究。 至少对我来说,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感冒的“冒”字,上面并不是个“曰”字,两横并不相连。 读完这本书,我会发现,我又回到了高考前夕的语文课堂,原来这么多字词不是我们想象的读音,原来这么多成语不是我们所理解得那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