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精选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精选

《中国转向内在》是一本由[美] 刘子健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一):建议先对基本史实有所了解再进行阅读

书写得挺好的,至于观点和史实还需要参看其他材料,比如对于赵鼎这个人物事例的描述,明显过于理想化了;再比如对于两宋之际士大夫叛变的情况。当然作者也承认有故意为之的地方,但是从中心论点即南宋转向内在来说,每一处事例都自圆其说地完成了部分论证。最好对相关历史了解地多一些再看这本书,看着薄,但一句话里面可能藏着一大段历史本事。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二):文人与权力

买这本书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时间读,然而书很薄,闲来正好拿来阅读。

读最初几页的时候,感觉总没有切入正题,似乎太多西方概念式的描述而没有贴近史实的亲切。然后再往下读,关于文人对于儒学的困惑及其改造,开始渐入佳境。

只是佳境入得太晚,又走得太早,其中一段对宋代政治风云的分析,以为还是太表面和单薄,不过结论部分作者的意图却令人明了。

总体来看,这不过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亦不以考证见长,更多的只是要表达一种看法和思考。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三):转向内在的学术和帝国政治

这本书薄薄一册,一日可尽。

通过政治来看帝国学术的发展无疑是种比较靠谱的方法。因为毕竟教育就是传达主流政治主张的。宋代既然是旧学和新学正好也变成了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学术之见,最后接受政治的肯定或者否定也在所难免。变成了党争的一部分。

脉络是

北宋党争和学术界的分裂和对抗。

北宋亡国导致的反思,最终受害的是新党的学术。

以及南宋政治斗争最后决定了旧学的地位最终的胜出。

期间、学术地位居然也和它们的政治同盟一样几度起伏。这是收获。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四):标题翻译带来的误导

标题的 Intellectual-political , 智识/知识分子与政治翻译成了文化,怕不是故意为之。过去多次因为这个中译标题而错过,今天仔细看了后发现对于两宋之际的知识与政治转向描述确实别具一格。

特别是余论中的这番话:

《中国转向内在》读后感(五):。。。

本想找本著作了解一下宋代新儒学的发展,没想却看到了大篇的政治背景。更没想到,看完这些政治背景,却突然有点儿理解宋代新儒学的缘起与发展。在作者看来,新儒学似乎是宋代文人在变法与保守之后的一个折衷选择。似乎有点儿文人在朝廷混得不咋样,感觉政策改来改去还不如不改,于是潜心研究哲学的味儿。然后又因为外族入侵,打不过,就不和你玩了,在哲学的层面鄙视你。于是新儒学在南宋后至元代,逐渐取得正统地位。。。。虽有点儿无赖,却似乎也解释了为何宋后文人情结中刚烈的节气之类的味儿少了,带点儿酸腐滴无赖气息重了。。。

书很薄,基本没附什么文献。通篇是连贯的讨论与分析、评价,因而相当好读、易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