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百褶裙》读后感摘抄

《百褶裙》读后感摘抄

《百褶裙》是一本由林茨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1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褶裙》读后感(一):惊艳的“游记”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感觉,真的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一扫长久以来阅读的疲态,让我满心地贪恋其中的文字。序写的太棒了,让我简直有抄写一遍的冲动。而文字,挥洒自如,妙曲天成,却又朴质清新。很少在游记中读到这样的态度,没有“文明使者”的优越感,只是一个好奇的异乡人。很好

《百褶裙》读后感(二):刚看完

因看过《福音谷》,所以对林茨的这本《百褶裙》充满向往,也因为对一个陌生民族的好奇。

看过《福音谷》后我去了怒江大峡谷,但《百褶裙》中提到的特里木、美撒、火烈、九都,在作者九十年代末去的时候已经发生的大变化,民族的服饰很快地被抛弃,而生活方式在此前就已经改变了。

02年在去靠近四川的云南宁蒗的路上和宁蒗县城,我倒是看到过身着传统服装的彝人,也许在那里或更偏僻的地方还能找到“彝人”。

另:这本书很多网站都缺货了,我在上周从昆明新知图书城网上书店购得,地址是:http://www.xinzhi.com.cn/book.asp?id=265492

《百褶裙》读后感(三):和布拖当地人讨论过这书

《百褶裙》作者从80年代末开始经常性地访问凉山彝族地区,特别是布拖,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此书。他的另一部名著是《福音谷》,写的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他的这两本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有一个很细致感人的关于某人的故事,串在整个大背景中。另外,作者是个画家,所以照片拍的颇有肖像绘画美。不过这位画家对地理方位似乎不算敏感,号称在布拖花了十年功夫,可书里还出明显的地理方位错误,从旅行者这个角度,说他南辕北辙一点也不夸张。

布拖本地干部告诉我他们都知道这书,因为是写布拖的么。他们都说没看完,看了不多就放下了,因为觉得里头说的内容不对。我想本地人看外地人写的东西都有这种情绪,觉得不全面,不是完全真实。其实外人看的角度和本地人不一样,永远不能达到本地人认为的那种真实,也没必要。关键是读者要知道,“真实”的差异,对“真实”所持的认知上的差异,是存在的。

《百褶裙》读后感(四):林茨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林茨的《福音谷》和《百褶裙》。前者是关于怒江大峡谷,这样的书和网上的帖子也看了一些,譬如廖文英的《脸谱上的地图》。而这本书和其他的书还是不同的。作者前后6年间5次深入怒江,已视那里为故乡,对那里的深情了解自然写的东西会多些感情。这本旅行笔记更多的是书写怒江傈僳族的人,书中弥漫着一种高贵而虔诚的气息。那偏之一隅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壮美的景色、纯朴的乡情和浓厚的情谊自不必多说,自书里受益最大的就是-终于了解到怒江傈僳族信奉基督教的历史。后者因为涉及布拖这个地名,更是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的一个香港朋友去年搞了一个NGO,项目点就设在布拖。之前只知道布拖是个彝族自治县,那里的火把节很出名,而且还很贫穷。林茨的书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布拖,重新审视彝族,重视审视我们的发展观。

林茨的书明显不是游记,虽然他的文笔出人意料地优美。他也不是一个记者,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明显经过了艺术加工。他应该是一个文化人类学的探险家,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深入不毛之地,找寻不为人知的边缘部落。所谓边缘,不仅是指地理上的概念,虽然那里的确很偏远,更是因为当地人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虽然在外界文化的入侵下也在改变。《百褶裙》讲述了布拖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变化,所描述的风物大都已经成为历史,讲述了作者在布拖寻找黑彝的历程,为他们的贵族气质所着迷,更为他们受到的同化所惋惜。

很同意林茨的观点,那些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人们,虽然经济上比我们贫困,但是精神上远比我们富有。正是我们这些外来者,以及出外打工者,冲击了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让他们开始自我否定和失落。但是这种改变又是必然的,除非永远与世隔绝,总会有所改变,这也是当地人自己的选择。

总体上说,林茨是个理想主义者,在全球化的今天,汉化已是少数民族的趋势,事实上应该叫西化,因为今天汉族的服装也是传自西洋。不过,林茨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经济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我们的发展观是否走错了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是否应该保护原生态,保护原住民文化,保护传统的价值观?这一点值得政府和NGO深思。

《百褶裙》读后感(五):高贵的黑彝:读林茨《百褶裙》

《百褶裙》作者林茨1986年在四川凉山地区旅行的时候,在西昌偶遇三个穿着独特的彝人,为他们的气质所倾倒,然语言不通,只能一直尾随着他们,想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后来通过这三人反复提到一个地名“特木里”,林茨终于来到了特木里,一个彝人聚居的世界。林茨的生命从此发生了变化,他“放弃了做艺术家的志向,与此同时,‘纪实’文本及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的十年,他数度来到特木里,逐步进入彝人的生活、历史和文化,同时也目睹了现代化和商业经济对这个偏远地区猛烈冲击而使传统文化的迅速消失。

黑彝的故事很引人入胜,他们是彝族部落中的贵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历尽沧桑,但从未放弃自我的尊严。书中的一个小插曲可见一斑,林茨每次要给一个黑彝人拍照时,这位黑彝人都坚持要以站立的姿势,保持他心目中的高贵仪态与气质,所以只要林茨一拿出相机,他就要站起来。

林茨的文笔很是精彩,书中选用的大量人物照片也很有味道。

请看这段:

“只见远处的山峦、中景的青瓦土墙房屋以及姿态优美的树木,共同构成一幅颇具宋代风范的山水画。成群结队肩裹披风、气宇轩昂的彝人,前者准备出售的牲畜,在那块漂亮的台地广场争奇斗艳。这里几乎没有妇孺的身影,正在进行或等待交易的男人,个个都是宽肩、高歌、黑红脸膛,一切显得明晰、理性,空气中漫溢着阳刚之气,连待价而沽的牛马也显得神气而俊朗,成群的绵羊,像从室内搬出来的雕刻品,晶莹地闪耀着午后的阳光,并在地上留下干净的投影。”

书中贯穿着的是林茨对于文化的思考。

“在西昌街头于茫茫人海中,惊鸿一瞥地与最初三个彝人相遇我领略到一种非常另类的精彩。他们矜持高傲的神态、黑灰色的披毡以及斑斓古艳的百褶裙,包含着非我们通常用以形容乡土生活的言词所能描述的“冷酷”要素,看上去十分迷人并适合于艺术。现在的景象却令我在震撼之余,立刻丢掉了一切猎奇的动机,当视线所及范围所有的人都向你展示相同的仪表,相同的语言和相同的行为方式时,你看到的是“文化”。这里没有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主流与边缘的对比;只有单一的,既纯粹,又被普遍接受并习以为常的东西。”

不过,今天你看完这本《百褶裙》,然后慕名而去特木里的话,也许看不到书中所描述的人文景观了。市场化和全球化,把昨天还历历在目的文化转眼就远远地甩掉了。

在书的序言中,林茨最后写道:

“首访特木里十年后,我“发现”了与它一山之隔的怒江大峡谷。在那里我结识了一名傈僳族妇女,她本来已远嫁富裕的东部沿海,在那里生儿育女,有一天她却只身返回了其在大峡谷的老家,我对这位农妇的选择深感理解和欣慰。尽管以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眼光衡量,大体上,那里的蛮荒、贫困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仍一如往昔。世界在进步,致富梦、强国梦可以如火如荼的照做下去,但应该永远让想回归的人,能回到他们想回的地方去。如果能这样,我想,多元化和自由的价值,就可以说已经得到了体现。”

“大千世界,万种风情,精彩各有不同”,对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尊重和保护能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对于我们这些淹没在商品化大潮、致富梦和强国梦中的人们,是否有别的生活出路呢?或者是否能让一些人有别的选择呢?

在《英伦落叶》里提到:“不发展给人的印象是落后,愚昧、迷信,但却是可持续的生存方式;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似乎进步、繁荣、强盛,但却易毁灭人类的生存环境。”

我在中国西部旅行,常常为这样正在逝去的文化而感伤,自98年先后去了三次西藏,目睹其中的变化,看到强调正统、权威和大一统的汉族统治者对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漠视和缺乏尊重让我黯然。也许让当地尽快地发展旅游业是保护本地文化比较可行的路子。不知道欧洲当年在经济大发展的时候也是否如此,至少我在欧洲旅行时感受到他们对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视,让我汗颜。

呵呵,好像跑题了。最后给我的书评总结一句,对人文感兴趣的朋友,《百褶裙》是一本读起来不费劲而值得一看的好书!

2006年8月16日 于北京 11楼

http://www.freeyu.com/blogview.asp?logID=37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