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是一本由(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5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读后感(一):一个优秀的译本

邓晓芒、张廷国翻译的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三联书店1999年版)是一个优秀的译本。

我在读这本书时有一种感激的心情,这是一本从物理层面(physical)到内容层面,从装帧、纸张、印刷到翻译、编辑水平都难以挑剔的好书,它装订解释、版式精洁,让我至今还舍不得在上面轻易勾画、批点——虽然我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样做对于学术性阅读的巨大好处。

相比之下,商务版的《纯粹现象学通论》虽然也有不俗的编、译水平(比如有很多有价值的附录),但此书在物理形式上乏善可称,姑不论毫无新意的“汉译世界名著”的红皮造型;这本书还有装订不结实(封面封底濒临脱落)和印刷字型不美观、不锐利(相比于前书,简直是针打和喷墨的区别)等毛病。加上我手头的这本有些陈旧,所以我得以毫无心理顾忌地在上面大肆批注。而且,这本书中的个别译名还有些别扭,比如Wesenerschauung,倪梁康译作“本质视观”,日译名“本质视取”,而李幼蒸译为“本质看”;由于现代汉语通行双字以上的构词法,所以,这种译法会显得非常奇怪,而且在某些句子中更会造成分词上的困难。

回过来说三联版《经验与判断》——遗憾的是:书无完书。我还是在这本书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这本书在所有的地方都把Affektion这个重要概念误译成了“情绪”。Affektion这个词在一般德语中并无“情绪”的意思(作为一个外来词,它在一般德语中只有“患病”一义),而在现象学中的含义更与“情绪”毫无关系。倪梁康的《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中把这个词的译名定为“触发”,它“意味着自我在指向对象之前发生的并导致自我发出这种指向的‘刺激’”。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座庙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庙门两边的对联在我们的视域中“凸现”出来,并把我们的目光吸引过去的那种作用。

因为这个错误的翻译,导致所有原文中出现Affektion一词的地方,在这个译文中都一致地变得费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导致这个错误的原因,我想应该是译者把它看成了一个普通的词语(而不是一个现象学术语),同时在没有查辞典的条件下,把这个词在英语或法语中的意思转嫁到德语中来了。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读后感(二):引~~

对《经验与判断》中译者的回复

王倪

我在4月26日的《中华读书报》上对几部重要学术译著提出过一些

评议,其中包括现象学家胡塞尔的后期著作《经验与判断》。不久,

该书译者之一邓晓芒先生著文做反评议,认为我的批评“不知轻重”。

我觉得有必要重申我的立场:我的批评完全是针对那些有可能对汉语

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译著,因此对其中翻译错误的批评当然要严厉得

多。我承认,由于报纸版面的限制,那篇评议没有把问题详细展开,

因此不是一篇具有严格学术规范的书评。但我认为我这样做也无可厚

非,因为作为一个热爱哲学的读者,我毕竟花钱买了这本书;当我发

现其中有很多错误时,我把这些错误指出来,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消

费者的权利。我无意于卷入学术界流俗的意气之争,因此我的批评完

全是对事不对人。对于胡塞尔这样一本重要著作,译者的艰辛工作当

然值得尊重,评议这样的艰辛工作是为了真理本身。

我在那篇评议中对《经验与判断》中文翻译的主要批评是,它对

包括《逻辑研究》在内的胡塞尔其他著作非常陌生,因此把其中的一

些核心概念翻译得面目全非。从时间上说,《经验与判断》是胡塞尔

后期代表作,它的绝大多数概念和范畴早已出现在《逻辑研究》等著

作中,并被广泛而详尽地讨论过。为此,我还是依据译者的批评顺序

做一些解释。

1)关于nominalisiert的问题。这个概念在《逻辑研究》(第二

卷)第五研究中早已出现,而且被频繁地讨论。它的主要意思是把形

容词、语句或命题变成名称,譬如把rot(“红的”)变成名称Rot

(红),把“这朵花是红的”变成“这朵红花”或“这朵花是红的,

这个事实……”。我认为,无论从意思上还是就构词法而言,都必须

把这个概念译成“名称化”,而不能译成“在名义上”。批评我时,

译者没有诉诸胡塞尔自己的著作和看法,却舍近求远地上溯到中世纪。

译者显示了渊博的哲学史常识,但却惟独不知胡塞尔的明确解释。

2)关于Fundierung和fundieren。这对概念是《逻辑研究》(第

二卷)第三研究的核心概念,指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胡

塞尔认为,所有的高阶行为都“奠基”于低阶行为,如判断奠基于表

象(或经验),非客体化行为(情感)奠基于客体化行为(判断、表

象等)。更重要的是,“奠基”在《经验与判断》中是个最最核心的

概念,它的对应概念是“回溯”。因为该书就是要描述判断(

Urteil)如何奠基于“经验”(Erfahrung),或者说科学如何奠基于

“生活世界”,并且在后者中拥有其意义的源头。为此胡塞尔才说,

我们必须要把判断回溯到经验,把科学回溯到生活世界。我不是说他

把这个概念的意思译错了,而是说他居然把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做了一

词多译,让读者根本意识不到它是《经验与判断》一书的思想主旨。

核心概念对理解哲学家思想的重要性,译者应该最清楚。

3)关于Termin。这是中世纪词项逻辑的核心概念,中世纪的逻辑

学家和哲学家(如威廉·奥卡姆)通过区分词项的不同类型和功能来

证明上帝的存在,论证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在《逻辑研究》(第二卷)

第四研究中,胡塞尔把词项区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达式(

kategorematisch Ausdruck)和具有不独立意义的表达式(

synkategorematisch Ausdruck);前者如“人”、“红”、“走”等,

后者如“和”、“也”、“因为”、“是”等,它们只能和前者结合

在一起才有意义。译者无视这个概念的准确意涵和固定译法,而是依

据某本拉丁语词典来确定译名,并以此反驳我的批评。这种做法究竟

是否合适,我认为根本无庸多言。我想,译者总不至于通过追溯

metaphysics的希腊文原意把“形而上学”这个固定的哲学概念译成

“在物理学之后”吧。

4)关于Seite。即使不懂德语的人也能通过查阅德汉词典得知

Seite的含义:①(物体的)一面;②边,侧;③(书的)页……。这

个词在胡塞尔的著作中运用得实在是太频繁,以至于根本不需要进行

解释。大体而言,Seite(面)和Abschattung(侧显或投影)密不可

分。胡塞尔认为,任何一个时空物体的显现都是一种“投影”,也就

是说它不仅显示其正“面”,而且它的侧“面”和背“面”也一道显

现;这也就是《经验与判断》中所说的,任何经验都包含着一个可能

的视域(Horizont),任何经验都超越当下所看到的那一“面”,同

时包含着对未显现之“面”(侧“面”和背“面”)的期待。因此

Seite(“面”)和胡塞尔的“意向性”、“内在时间意识”等思想密

切相关,但同“(书的)页”却没有任何关系。认为胡塞尔“有用眼

前的事物打比方的习惯,完全可能利用Seite的双关义来加强其理论的

‘直观明证性’”,这是把自己的错误臆测强加给胡塞尔。我建议译

者参考《逻辑研究》(第二卷)第六研究的§13和§14以及《物体与

空间》等,不要逞一时意气指责我。

5)关于Immannentes。为避免误解,我想把胡塞尔的原文摘下来,

然后看看译者的翻译:(限于篇幅,本报酌删原文引文。)

知识正如判断一样是被判断的东西本身,它不是在重复同一个东

西时只会不断反复等同的那种认识行为的一个实际(Reelle)的因素,

而是一个“内在于”这种性质之中的东西,即在重复的过程中这种内

在的东西是作为各次重复中同一个东西而被自身给予的。

我对这段翻译的主要批评是,它把胡塞尔的一个核心概念

Immannentes(内在物)给译得面目全非。胡塞尔这里的意思显然是,

知识本身不是主观认识行为,也就是说不是时间性的“实在要素”

(Reelle),因此不是作为主观认识行为之内容的“内在物”;但我

们之所以说知识也是“内在物”,是就这种意义而言的:知识是在无

数的认识行为中保持同一的客观知识,正如毕达哥拉斯定理超越了对

它的认识和证明,从而保持自身的同一性。所以胡塞尔紧接着才说,

“一句话,它不是实在或个别的内在物,而是非实在的内在物,是超

时间物”。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把Immannentes(内在物)这个前后一

贯的概念给译成“内在于”。译者还指责我不懂Art的含义,我想这可

能有一点误会,因为“in der Art,da?…”在德语中是个固定用法,

意思是“在……意义上说”,类似于英文中的“in the sensethat…”;

我认为,把“sondern ein inder Art Immannentes ,da?……”

译成“而是这种意义上的内在物……”,绝不是什么闻未所闻的事,

译者可查阅德语语法专著。

5)我还愿意指出翻译中的另一个错误。《经验与判断》中有一段

话原文是:……werden wir von diesen fundierten Erfahrungen

zurückgehen müssen auf die schlichtesten und dazu allen

Ausdruck au?er Funktion setzen.(Erfahrung und Urteil,s.

56)这段话被译者翻译为:

……我们将不得不从这些有根基的经验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并

为此建立外部作用的一切表达方式。(〈经验与判断〉中译本,第

74页)

译者把“…au?er Funktion setzen”译成“建立外部作用”,

根本不知道它在德语中是个固定用法,意思是“排除……的作用”或

“使……失效”。胡塞尔在这里不是要“建立外部作用的一切表达方

式”,而是要“排除一切(语言)表达的作用”。这和《大观念》中

的现象学“悬置”(epoche)精神完全是一致的。胡塞尔始终认为,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源泉是前语言的“纯粹经验”,为此必须排除语言

表达的作用,把它悬置起来、存而不论。因此这段话的正确译法应该

是,“我们将不得不从这些被奠基的经验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并因

此排除(语言)表达的作用”。

我坚持认为,我有足够的理由维持那篇评议的结论:“由于对胡

塞尔其他主要著作(《逻辑研究》和《大观念》等)过于生疏,译者

把一些现象学核心概念译得不知所云。”译者有意回避这个事实,不

是依据胡塞尔的著作和思想来回答我的批评,而是诉诸其他许多非学

术的因素。译者批评我说,“外行读这段话无异于天书,但熟悉西方

哲学史的人一看便知……”。在我看来,翻译就是要让“外行”借助

翻译看懂“天书”,让他们不必每次都去查阅原文阅读译著。译者又

不满我对韩水法先生重译的《实践理性批判》的褒扬,反而声称自己

“与韩先生是朋友,互赠过译著……有些问题(包括语言表述和某些

‘硬伤’)我打算与他私下交换意见”。我的书评,并无意说《经验

与判断》的译者没有《实践理性批判》的译者水平高,但就译著本身

而言,《实践理性批判》的翻译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上都不错,至少胜

过现有的其他译本。至于邓晓芒先生认为《实践理性批判》存在问题,

我倒宁愿邓晓芒先生能够公开指出,进行讨论。在我看来,翻译和对

翻译的讨论是对陌生的读者负责,对学术本身负责。学术批评就应该

恪守康德的立场:“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读后感(三):发生现象学笔记

第四讲 发生现象学一瞥——经验的视域结构与被动发生

1916年作为分界点。

静态的与发生的现象学之间的区别

静态statisch现象学:描述意向性的明显的、主动的结构(意向活动、感觉材料、意向对象,层级、按区域划分),显示先验主体性的规则结构。

发生genetisch现象学:以内时间意识的原发生、原综合为起头,揭示在意向性的主动构成之先的那么一个构成阶段、原本的被动综合、被动构成、被动发生的阶段。passive Synthesis, passive Genesis, passive Konsitution.

静态现象学的问题:没有深究这种意向构成为什么以及如何可能。(感觉材料是如何出现的?主动意向行为为什么或如何能够利用或总能够利用这些感觉材料?)

发生现象学探讨的就是原本的内时间意识,它提供的非常原本的感觉材料或可能场域(权能性,Vermo:glichkeit),可供后来的意向行为去用的东西。原被动(Urpassivita:t)

“发生”就是说,它已经有某种潜在的可能性,但这可能性还没有特化,而是依据情境、随着进程、受到刺激而得到了突显,从模糊的、含混的预感中实现或者完形。

《经验与判断》

副标题“对逻辑谱系学的研究”investigation in a genealogy(谱系、发生) of logic.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里区分了指号和表述,认为逻辑是在表述一边的,是关于含义的科学。含义既是客观的,又是主体相关的。(反心理主义和经验主义)

在这本书里,胡塞尔关注意向活动的原本状态是如何的,逻辑的含义是如何出现的。

导言和第一部分(前谓述经验)最值得关注。

经验的视域horizon结构:每一个经验的个体对象的典型的前认知性

For us the world is always a world in which cognition in the most diverse ways has already done its work.(P31)

任何一个个体对象的把握都以一个世界为背景。这个“世界”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我们已经处在其中的现成的环境,这个世界是一个与你有内在相关的、事先就潜在地隐含着你的知识的可能性的世界。

Already 'know' more about the thing than is in this cognition alone.

This preknowledge[Vorwissen,在前的认知] is indeterminate as to content. 完全不确定,或者并不是完全被决定的。

But it is never completely empty; And were it not already manifest. 绝对不是完全空的。(p32)

每个经验有它自己的视域。Every experience has its own horizon.

And this horizon in its indeterminateness is copresent(共现,共在) from the beginning as a realm[Spielraum,游戏空间,回旋余地] of possibilities.

视域是一个原本的可能性的领域,很多可能性从这个游戏空间中生成。

通过这个空间,它准备了道路,使得人总可能把这么一种非确定的认知变得精确,朝向对象化的认知。按照人的目的,人可以变换人的经验。[Gestalt]

视域的含义和特点:

视域是一种原本的可能或潜能,它处在有无之间,彼此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它与人的生活经历(个人、群体,通过语言积累千年)息息相关。

模糊性。视域根本上没有确定的内容。

潜伏性。不是逻辑上的空洞,而是一种潜伏着、暗蓄的可能,没有现成的边界,需要当场的遭遇来把它构成。indeterminateness,without limit. copresent.

趋向性。事先给人准备好的一个意义的势态的可能,但没有被特化,会被人确定化、异化出来,特化出来。

视域的超越性的潜构成功能:

内视域:对某一个对象的体验可能、先导,或原本意义上的归纳(induction,是引导的意思,把你引进什么东西里头。)

外视域:指超出了这一个对象而与其他客体相关的那种可能。外视域是以内视域为前提的,而且是第二级的,更高级一点。

两者都是超越性的,都是先行超出了一个被给予的核心或者交点(你的关注)。内外视域是意向性的不同的模式或样态。

视域结构是使意向性可能的现象学的前提。

视域总是对任何现成者的超出,这个现成者可以理解为实项内容、实在内容和对象。(如时空,不是现成者,但是使认知活动成为可能kant。)

Inexistenz(内存在):你总存在于某个东西里了,即总存在于这个视域里了,总是从这个视域里涌现出来。

意义的超越 a transcendence of sense,你得到的任何意义实际上都包含着某些超出它的东西。

我们看、知觉、意识到任何东西,都包含着对那些还不清楚它是什么,但是已经在预期着和保持着的那么一种认知了。我们得到的任何意义实际上都包含着某些超出它的东西。

Beispiel:下棋——每一步棋都使整个棋局得到调整。整个棋局就是一个horizon。

这儿有解释学的思想——人的任何一个行为、人的生存,与以前千万年的尤其是跟人有关系的文化世界息息相关。

视域使普遍性成为可能

解决抽象困境。普遍性从视域中来,而非什么前生、潜意识。

所谓抽象或者普遍性的东西的出现,是在这视域中的那种潜在的可能,它是随机可能涌现出来的,被遭遇到的。一个经验呼唤着某个东西,是在边缘意识里进行的,在视域里进行的。是一种“发生”。

抽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实践,是从“自身被给予”的视域中引发出来的。这里没有讲的很清楚,可以与结构主义对比。

小总结

张祥龙提到,胡塞尔这个in-existence【纯居中】,这个境域构成,可以用来理解人的意义和存在。

实际上人从来也不是完全主动地,而是总处在前拉后拥的诱导和暗促之中。但也从来就不是完全被动的,总有那些让你可以构成新的意义,让你对自己所做的负责,为你自己所做的悔恨的“回旋空间”、“游戏空间”。

两种对胡塞尔的理解方式:

把视域当做每种经验必然带有的一个晕圈,这个晕圈具有某种重要的认识论功能,但它也只是对我们认识的辅助作用,是一个必要的灰色过渡阶段。

视域结构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发生。只有通过这个视域结构,我们的整个认识才可能,而且人和世界的关系才可能。(唯心主义吗?不是,胡塞尔现象学从根本上避免了唯心主义,为啥?没说清楚。)

第一种理解比较多,但第二种理解比较深,且突破了传统西方哲学(传统西方哲学将这些东西视为情感、意愿,说不清楚,是理性要避开的)。欧陆哲学因第二种理解受益颇多。

第九节:“世界作为一切可能的判断基质(substrates)之视域。”基质是保持恒久性的,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持恒者。逻辑是视域里头变化出的不变的东西,逻辑判断的基质是某种主题化的东西,可以作为逻辑判断的主语或事态。

第十节:“返回到经验的自身明见性,返回到生活世界本身。”号召Destruction of the idealizations which veil the life-world,destruction→德里达意义上的deconstruction.把我们平常观念化的思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理论构架、思维的逻辑结构、术语,进行解构、摧毁,然后暴露出它们下面更深的发生机制。胡塞尔这里就把生活世界给暴露出来了。

Husserl und Heiddeger——同与异

同:都认为生活世界,或者人的原本的生活体验,是意义之源。

异:

Husserl认为,从生活世界到观念化、主客二分化、逻辑化的转移对于理性认识来说是必然的、唯一可行的。生活世界的经验虽然构成了原初的意义,但是它本身没有认识论的价值,只是一个具有意见doxa自明性的原初生成领域。

Heiddeger认为视域不仅有认识价值,而且有更原本的、为科学认识不能代替的价值。科学、观念形而上学和现代技术对人的原初的境域理性或视域理性的压抑会造成人思想的板结化,因而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的重大威胁。(分析哲学有没有这种问题?)西方哲学-科学只是一种可能,思想有多重可能。

两者对先验主体性transcendental subjectivity的不同态度。生活世界的源头在于先验自我。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先验主体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经验主体,但也是effectiveoperational有功能、起作用的主体性,是一个收敛极pole。这样,整个生活世界的唯一的合理的出路就在于朝向科学认识、观念化认识。海德格尔认为生活世界的源头不在主体极,因此用Dasein,消掉主体极的意味。但是“此在”的翻译中“此”又回到了主体极的理解上,所以张老师推荐缘在。

被动发生问题

16节:被动材料的场及其联想结构

被动性Passivita:t:在意向的主动行为之前的一种原本的构成,在我思、我的主动的意向思维之前的一种构成。后期胡塞尔认为这依然是意向性的,是被动的意向性。这是意向性理论的一个重要修正,在此之前感觉材料无所谓意向性。

感觉材料为什么总能参与意向性的构成呢?为什么我所看到的世界不是支离破碎的呢?晚期胡塞尔通过内时间意识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把自我主动给予经验的那些东西都剥离掉,进入到前自我行为的状态,就会暴露出一个感性场【意义场a field of sense】—— 有了意义,但还没有对象化。

视域结构已经完成了一种被动综合,具有某种非对象化的结构,已经准备好了构成材料、感觉材料。(Kant感性论,先天时空形式。但胡塞尔只讲时间,而且是动态的、境域式的内时间)

这种原本的最低层次的构成和综合是在内时间意识之流产生的。

内时间意识只提供了普遍的形式,通过联想构造了整整的被动的材料。联想依然是被动的,没进入主动意向性的领域。

感觉材料是由建立在内时间意识上的联想构成的。(经验主义者不追问感觉材料如何进入)张老师认为这里不是很原本,内时间意识是空洞的,需要联想来给它内容?

联想与对比相关,通过对比来完成。

同质性homogeneity——亲近性affinity

异质性heterogeneity——陌生性strangeness

靠对比进行联想,形成被动的发生和构成。

在这里,胡塞尔的思想十分结构主义。而且是非对象的结构主义。张认为,后来的结构主义虽然好,但是陷入了对象化。

胡塞尔的问题是强调同质或同一的那一侧,隐含了主体性。这样,发生结构就丢了。

本笔记主要根据张祥龙先生的《现象学导论七讲》中讲《经验与判断》一书的内容作了整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