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摘抄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摘抄

《停止自我破坏》是一本由朱迪·霍(Judy Ho)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一):摆脱内耗,高效构筑人生蓝图的行动指南

“自我破坏的倾向是与生俱来的,它早已被内置于我们人体的神经生物机制内,甚至深深地埋藏于我们的人性中”,朱迪·霍在她的《停止自我破坏》这本书中写道。

简单来说,自我破坏就是各种内耗、坏习惯、消极的情绪等。比如星期六的时候你想学习,但翻开书看了不到三分钟,就觉得心神不宁,看不下去,于是开始去追剧,然后迷迷糊糊、恍恍惚惚又过去了一天……

而自我破坏带来的后果,通常是原地踏步,甚至不进则退;毫无成效,甚至越活越迷茫。也包括对自己无止境的失望,对事情无能为力的心酸等,如此往复,难免恶性循环,让人觉得自己好像被绳索束缚,难以打破困境。

如果你也深受自我破坏的困扰,那么,这本《停止自我破坏》就是为你而写。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摆脱内耗的工具书,也是一本高效构筑人生蓝图的行动指南。整本书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实用、细致、可执行、有效果。

实用是因为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很广,不管你是困扰于重度拖延症,还是遇到问题就想逃避,亦或者是习惯于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等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发现自身问题的办法,解锁自身短板的钥匙,补齐自身不足的途径,从而快速打破阻碍自身发展的桎梏,实现人生的进步甚至是逆袭。

在可执行这方面,这本书也做得很突出。大概是因为作者朱迪·霍是某大学心理学终身副教授,她也深谙各种人性和惰性。因此,书中关于实践的部分,作者都几乎是手把手地,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如何去完成,凡是大目标也都被拆分成小要素,照着完成简直不要太轻松。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二):3套练习,6个步骤,摆脱内耗,提升行动力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制定的计划,老是完不成?

你有为拖延症烦恼吗?

你是否也在寻找好的方法改变自己的习惯,摆脱内耗,提升行动力呢?

以上内容都符合的书友,推荐你们阅读作者

朱迪·霍所写的《停止自我破坏:摆脱内耗,6步打造高效行动力》这本书。

这是一本具有大量实操案例的系统性分析的好书,只要跟着书中的3套练习和6个步骤进行学习就有不少启发。

这3套练习分别是: ①10分钟的快速练习 ②1天的短期练习 ③7天的长期练习

设计3套不同时间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学习成果,有利于行动与提升效率。

而书中讲到的6个步骤则是: ①找到自我破坏的触发因素来源:自我观念薄弱/易动摇、内在观念、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控制欲过强 ②重置感受调节器,提升积极情绪 ③跳出常规,运用ABC流程:A代表前因、B代表行为、C代表结果 ④重置而不是重复,找到积极意向和提升意志力 ⑤每天一个价值准则:接纳、健康、尊重、财富等33条价值准则 ⑥构筑与使用改变的蓝图:每天能看见,可视化工具、每天只关注一个环节、按需升级蓝图

每个步骤都有非常细致的案例与操作流程,并用3套练习来巩固学习与加深印象。

这本书值得我们多翻阅,这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实操练习册,可以直观地用书中学到的方法来生活中实践,从而改变自己的旧习惯和行动,还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准则和人生方向。

人如何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并找到真正的幸福呢?

书中写到:幸福是德性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它与真实自我一致,与努力“实现个人的潜能”有关,同时可以产生更持久的自我价值感,而不是单纯愉悦的情绪。

愿我们都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真正的幸福。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三):掌握ABC流程,跳出“拧巴”怪圈

威廉一直觉得自己在交朋友上是短板,在以前的朋友聚会上他总是感觉局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又一次接到同学聚会的邀请后,威廉知道结交朋友的机会来了,又担心自己又会像以前一样手足无措。 他好几天都在纠结这件事,一会儿觉得自己应该勇敢地走出去,一会儿又觉得还是不去吧,思想一直在参加还是不参加上打圈圈,就在临近聚会的头一天,他打电话说自己生病不参加了。 放下电话,威廉瞬间觉得压力消失了,心情也轻松愉悦了起来。 明明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意愿,行动上却“拧巴”着不去做,或者做一些和希望正相反的事情,这些拧巴的行为被心理学家们称为“自我破坏”。 威廉就是陷于了这样的自我破坏行为中进退两难,最终选择不去参加的过程也是行为负强化的典型运行过程。“不去聚会”的决定帮助他摆脱了心理不适感,这个行为在今后的复现率就非常高。 生活中很多类似这种自我破坏行为,如拖延、抑郁、自我否定、自我挫败、低价值感等,如果不及时觉察、叫停这种自我破坏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破坏行为就会发展为一种习惯,就会像藤蔓一样缠绕、扼杀一个人的动力和激情。 美国临床和法医学神经心理学家、职业心理学委员会成员朱迪﹒霍博士在《停止自我破坏》一书中,融合了学习心理学、自我实现、新情绪疗法等理论,带领大家了解影响行为和想法的L﹒I﹒F﹒E四因素,通过“快速练习”“短期练习”“长期练习”等专业方法和一系列自我检视练习和小技巧,帮助我们找到触发自己破坏行为的情绪,学会消解、跳出、重置、远离的技巧,通过6个步骤打造属于我们自己改变蓝图。 尤其是书中阐述ABC流程,综合所有的步骤和技巧,可以说是一套浓缩版的消解自我破坏行为、跳出自我破坏死循环的方案。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程序员,在了解了自我破坏行为的前因(antecedent)、行为(behavior)、结果(consequence)整个流程的运行细节之后,在发现bug的地方进行改进或替换,提前介入、最终消解自我破坏行为就会容易理解了。 我们可以借助书中给出的快速练习、短期练习和长期练习内容和方法,梳理旧有的ABC流程,快速识别自己在ABC流程中的阻碍因素,然后想办法把它从整个流程中“敲掉”或者替换掉,建立新的ABC流程,我们就会得到一份具体的行动计划。 这样,每当自己意识到又要处于自我破坏边缘的时候,这份行动计划就会及时地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帮助自己恢复行动力。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四):摆脱内耗|试着从克服拖延症开始

《停止自我破坏》读后感(五):如何停止自我破坏,拒绝内耗?

明天有重要的工作报告要交,今天你却只想刷手机,就是不想动笔去写。 你需要健康减重,却无法坚持运动和适量饮食,经常半途而废。 想在新的社团中结交朋友,但总觉得自己会被排除在外而逃避参加聚会。 在工作、学业、社交生活、运动健身等方面,自我破坏可谓无孔不入。各种阻碍你达成目标的想法和行为,都可以被看作自我破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内耗产生的破坏力,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无形中阻止我们前进。 美国临床和法医学神经心理学家、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成员、佩珀代因大学心理学终身副教授朱迪·霍在其所著的《停止自我破坏:摆脱内耗,6步打造高效行动力》一书中指出,每天我们的大脑中都会出现大量的想法,其中就包含许多典型的自我破坏触发因素,成为了习惯的一部分,并导致我们的“工作进入死胡同,健康一天天变差,人际关系逐渐冷淡,梦想一点点破灭,生活变得一团糟”。 事实上,包括很多成功人士在内,人们都在努力抵制、抵抗大脑中的自我破坏。但这种抵制、抵抗往往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停止自我破坏:摆脱内耗,6步打造高效行动力》书中指出,我们大脑为了节约能量消耗,会对那些旧的、重复性的信息,纳入自动处理,优先调动一切资源和精力去进行处理,因而默许生活中的各种日常习惯延续——包括上述的自我破坏因素,越是被强调进行约束、限制、抵抗,就反而越可能被反复激活。 这也是很多人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执拗的重要原因——如上所述,我们通过规避那些可能导致自己心理不适或者认知失调的信息,主动接纳更多的符合现有认知的信息,从而摆脱负面感受。 简单说,我们时刻都需要警惕自我破坏,不管是精神内耗还是自我掣肘的行为。而想改变或识别它们,需要科学的心理学知识。 作者朱迪·霍博士在书中分析了自我破坏的成因以及应对方法,告诉我们用六个步骤,如何去摆脱顽固的内耗。 1、确认自我破坏因素 2、消解自我破坏触发因素,重置感受调节器 3、跳出常规,避免重蹈覆辙 4、重置,而非重复 5、每天一个价值准则,远离自我破坏 6、构筑改变蓝图。如果你也是总陷入自我破坏的循环中,不妨翻开这本书,跟着书中的练习提高行动力,摆脱内耗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