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这就是生气吗经典读后感有感

这就是生气吗经典读后感有感

《这就是生气吗》是一本由[荷] 图恩·特勒根 著 / [法] 马克·布塔方 绘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就是生气吗》读后感(一):孩子情绪管理,你都处理的正确吗?

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在大量观察中发现,父母对孩子力量的掌握、知识的学习一般都很有耐心,像孩子学习走路,学习说话,父母都会一次次让孩子反复练习。

但对于情绪的学习,父母却没有那么多耐心让孩子学习生气、悲伤、思念...

这可能是基于我们的一个固有认知: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要赶快转化为积极正能量的情绪才行。

如果孩子表现出胆小、生气、嫉妒,我们可能就会认为自己这个妈妈当得不够好,没有教育好孩子,总会不自觉的想要孩子避免这些负面情绪。

事实上,情绪并没有对错,我们把情绪划分成“正面”或者“负面”,这只是代表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舒服或者不舒服。不舒服的负面情绪,会提醒孩子什么事情需要改变,这样他才有机会去学习应对处理的方式。

但是,如何跟孩子描述这种万千变化的感受才是最难的!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很不错的绘本《这就是生气吗》,用10个小故事揭示复杂而微妙的情绪真相,超赞!

比如:蛤蟆进门拔光了刺猬身上的刺,使劲拉扯蜗牛的触角,把大象的鼻子打了个死结,把青蛙的嘴巴用胶水粘起来;

蛤蟆的情绪就像孩子的情绪一样,是随意发泄出来伤害别人还是自我压抑情绪?

如果伤害别人,最后导致别人排斥他,人际关系会出现问题;

如果压抑情绪,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受到干扰;

特别是,0~6岁是孩子自然而然社会化的阶段,是五官最敏感的时候。他会不断的尝试去判断何种情绪,但是,很容易被情绪带走,陷入无尽的自我消耗中。

作为父母一定要提前引导,让孩子在遇到时,多多少少能够分辨出这是什么情绪,如何根据这些情绪给与相应的处理,坦然面对”生气”,不刻意追求完美,成长也会更加快乐。

比如:蚂蚁醒来时,抱怨真没意思,卧室的地板上有个大圆球,还长着2条布满鬓毛的长胳膊,这是生气啊,他呆在蚂蚁的房间里滚来滚去,时不时的去戳戳蚂蚁,打算长期待着这里。蚂蚁对他大喊走开,但生气不但没有走开,反而越来越大。

这时蚂蚁的好朋友松鼠来了,他邀请蚂蚁出去散步,生气往后退了一步,趁机从松鼠背后逃走了。蚂蚁和松鼠躺在河边,听着水流声,心情也宽阔了起来。

有时候孩子会遇到一些小情绪,越是较劲越是过不去,就跟蚂蚁屋里的生气一样,蚂蚁越是生气,生气也就越强大,只有忽略他,放轻松,换个地方,换个方式,心情很快就得到了转换。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知道,如果自己碰上这种情绪的时候,跟好朋友出去玩玩,就能化解,不必要一个人闷在屋里。

而孩子的情绪太多,内在很乱,他就没办法在最好的年龄里锻炼这些分辨能力。这些能力当然还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头脑去学习,可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教,或者自己怎么学知识,那个尺度的把握依旧很困难,从长期来看会大大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化能力。

3 岁前孩子的情绪问题一定源自他和父母的关系。被父母亲责骂最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孩子已经开始的与外人的互动也会对他的情绪有影响。任何人际互动都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

孩子的童年,并非“无忧无虑”。因为“弱小”,他们内心有很多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悲伤、挫败感等。

促进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通过绘本共情就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的情绪按钮,不只有开和关,还有一个强弱调节器。我们可以通过绘本阅读,让他学会加速和减速。在释放情绪的同时,又不达到伤害的边界。

值得一提的是绘本的作者图恩·特勒根,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以动物为主人公创作了五十多部小说,曾获得多项文学奖,包括荷兰的金、银“石笔奖”等儿童文学重要大奖,在荷兰深受各年龄层读者的喜爱。这么棒的作者写出来的书绝对值得一读。

《这就是生气吗》读后感(二):坦然面对生气情绪,生活会更加快乐

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很多孩子还喜欢在游乐场稍微再和好朋友玩一会儿再回家。这一天,我去接女儿,顺便陪她和幼儿园的好朋友再玩一会滑梯,我发现女儿就是他们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而同班的同学有个叫果果的,只是自己玩。

正好,果果妈妈也在,我就悄悄的和女儿说,让她带着果果也一起玩,女儿摇摇头说,不和他玩,他总喜欢咬人,我们大家都不爱和他玩。

女儿说话很大声,果果妈妈在旁边也听到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她也发现果果这个问题了,告诉过他不能咬人,有什么事情要说出来,可是他还是用咬人来发泄,她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帮助孩子认识很多事物:星星、月亮、太阳,树木、海洋、江河、湖泊、森林、高山、桌子、电灯、汽车、房子、书、地图、学校、幼儿园等等。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最应该帮助孩子认识的事物,就是情绪。而果果之所以喜欢用咬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情绪,可以说得上是一种抓不住、摸不透的东西,怎么给孩子看明白、讲清楚呢?我们可以将情绪的表现具象化,这才能成为孩子们可以理解的内容。认识了对应情绪,才能让孩子们学会理解、表达和控制情绪。

《这就是生气吗》以刺猬、天鹅、蟋蟀等动物为主角,包含十则“生气”主题的小童话。故事围绕“生气”横向铺展,以清新优美的童话揭示复杂微妙的情绪真相,启发孩子和家长重新认识负面情绪。

生气到底是什么?

螳螂说“生气”是一定摘不掉的紫色帽子;乌龟说“生气”是一种沉重的感情;蛇说“生气”是阴晴不定的,想拼命往客人的身上扔蛋糕;墙壁说“生气“是颤抖流泪的样子;金龟子说“生气”是一封等不到的回信……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生气”就是一种说不清讲不明的情绪,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没做好的一件小事等等,你就会产生这种情绪,你会压抑、难过、愤怒、伤心、不安等等,这些出现的时候不要害怕,它就是在告诉你,你“生气”了。

当孩子们也遇到那些情况的时候,学会了解情绪,也就学会去应对自己的情绪。

我生气了怎么办?

蟋蟀生小熊的气了,因为小熊总是参加生日派对的时候不礼貌,又贪吃又贪玩,蟋蟀怎么处理的呢?她给小熊写了长长的一封信,把自己对小熊不满意的地方都说出来,但是结尾还是诚心的希望小熊来到生日派对,因为他们还是好朋友啊。朋友之间可能会有差异,但是如果你不告诉别人你的底线,你的不满,别人怎么可能会了解呢?

当你用善意的语言把你的不满情绪告诉对方,对方明白了,下次注意不再做出那些举动,那么你们就还是好朋友。与其自己生气的发泄,让人觉得你不可理喻,还不如痛快的说出你的情绪,让对方好好改变一下。

屋外下着雨,蚂蚁头好疼,越躺着越难过,而且房间里的生气化身成了一个大圆球,长长的胳膊总是侵扰着蚂蚁。这时,门开了,好朋友松鼠来了,他带着蚂蚁去到河边,他们一起穿过森林,看阳光,看大地,听着流水声,蚂蚁的头一下就不疼了,生气也被风吹散了。

所以生气了不要紧,你还有好朋友啊,让好朋友来一起玩,一起跑起来,生气就追不上你们了。一个人力量小,没有办法抗衡生气的时候,那么就让好朋友来帮助你,一起打败生气这个坏家伙吧!

《这就是生气吗》明地为孩子呈现情境,而非直白地给出答案。让孩子明白:生气了,不要急,当你坦然面对生气,不刻意追求完美,生活就会更加快乐。

《这就是生气吗》读后感(三):“生气”不好也不坏,接纳它欢送它

家里有没有一个爱发脾气,但又努力压制自己,可还是让周围人感到拧巴的孩子?我家老大和我同事家的都属于这种孩子。

孩子之所以生气了还拧巴着压抑着自己,多半是家长曾经否定过这种情绪,或者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

作为家长我看到孩子这样,火更大。还不如跟我吵闹一顿,哭了,该干嘛干嘛呢。

所以,家长孩子需要达成一个共识: 生气,是正常的情绪表达,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会因为不同的原因生气,这很正常,接纳它,让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好。

让孩子看到不同生气的场面,并快速接纳它,除了自己亲自经历,还要亲眼看看。看《如果生气不见了》《这就是生气吗》,来了解一下别人都会因为什么生气,表现是什么,又是怎么处理的。

这可太普遍了,很多孩子就觉得别人不听自己话,就是别人跟自己作对,所以生气。这种公主王子的毛病可真的很普遍的,我观察过,家里老大普遍会如此。因为从小一直被惯着,所以形成了“唯我正确”的想法,一旦出现不如意就爱生气。

比如书中一直追着太阳跑,让太阳听自己话的蹄兔。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可欢乐了:它就是追一辈子,太阳也不可能听它的,不落山啊。

所以,生气归生气,人还是要学会接纳自己改变不了的,放过自己和他人。这样的生活才轻松。

在书中讲到一个爱生气的蛇的故事。无论她的朋友说什么做什么,它都在生气。几乎就是“生气”本气。如果它哪个时刻没生气,她可能都感觉自己活不下去了。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还真有,我遇到过。用比较规矩的一个词形容这类人就是“悲观”。但是像故事中的蛇一样,爱生气,真的是它自己的选择,如果她选择放下成见,她生活一片祥和。但是它不愿意。

所以,选择不同,生活质量不同。

有没有想过,如果“生气”在生活中消失了,生活会怎样?会更美好吗?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可能三天五天还好,一周两周可能就有点难度,时间再长点,可能就更不对劲了。

书中说当“生气”消失了的时候,小动物们突然感觉有点奇怪。当应该生气的时候,换成了平静。生活确实少了一点麻烦,但是,味道却不一样了。

就想生活中需要酸甜苦辣,但是突然“苦”消失后,生活会空落落的。接纳它,让它再悄悄溜走就好。

书中还有很多这种看上去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还确实存在故事。所以,通过这两本围绕“生气”展开的故事,能让孩子看到“生气”是种人人都会有的情绪,它不好但也不坏。让它存在,让它消失。

以上都是我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看待这本书,而且在我看来这一本也完全适合大人好好读的书,因为故事的多样让人看到人性复杂的一面,看到人物性格的多样。人,在这复杂的社会,求同存异就好。

对小朋友来说,除了有有趣的故事可以看,还能看到大气又精美的图画。虽然奇怪的故事背后的道理一时半会理解不了,其实也不必理解,但是能看到不同于自己性格的人物会在生活用普遍存在也是很大的收获。还可以和陪自己阅读的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一下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如何处理。这不失是一个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好机会。

生气,虽然大家都不喜欢,但是存在即合理。作者之所以连续出两本书《如果生气不见了》《这就是生气吗》,就告诉读者朋友,正视它,接纳它,它同样是一个可以拥抱的朋友。遇事不逃避,正视就好!

《这就是生气吗》读后感(四):孩子闹脾气让你很烦?其实是他深陷麻烦

父母一般都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却不一定知道孩子的心理状况。孩子小时候看过一些认知情绪的图像,他能分辨出开心、生气、难过的表情,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让孩子对自己复杂的心理命名,继而增强应对它的能力。

《这就是生气吗》包含十个关于"生气"的动物童话故事,是一本孩子认识生气这种情绪的故事书,亲子可以共同讨论,让家长明白有时候"闹人精"只是陷入麻烦,需要的不是说教或教训,而是帮助和理解。

荷兰国民作家、国际安徒生奖提名者图恩·特勒根创作文字,法国国宝画家、《出发啦!小火车》、《哇,高楼》作者马克·布塔方绘制插图,文图相得益彰,将小动物时而内心烦乱,时而开心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篇小故事《蛤蟆和刺猬》,讲的是想要知道何谓"生气"的蛤蟆依次拜访刺猬、蜗牛、大象、青蛙、鲤鱼、蚱蜢,欺负完所有动物,伴随着他们"哎呦"的惨叫声,蛤蟆还是觉得他们不算生气。

受了委屈的动物们因蛤蟆坚定地说他们不算生气也疑惑了,不知道现在的感受是不是生气。乌龟总结说,也许生气是一些沉重的感情,没人可以承受!

看来小动物对生气知之甚少,更别提如何正确地应对了。

孩子发火时,其实可能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感觉。家长试图平息怒气,但讲道理未果。之后家长忍无可忍大发脾气之后,孩子不但没有学会控制情绪,解决问题,反而亲历家长的暴怒后,以后可能会有样学样,脾气变得更加暴躁。

书里还讲了其他小动物的烦心事,比如既生蚂蚁的气、又思念蚂蚁的松鼠,他在家坐卧难安,看什么都是难过的样子。事因是他的好友蚂蚁旅行前说可能再也不回来了,他生气,但仍然为蚂蚁准备了一大罐蜂蜜。

这说明生朋友气是很正常的,蟋蟀也生熊的气,甚至想给他写一封信,让熊不要来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因为熊会弄脏房间、踩朋友们的脚、送的礼物完全没用,抢着吃蛋糕,埋怨不是蜂蜜蛋糕……可是,写着写着就不生气了,又郑重邀请熊来参加明天的生日派对。

生气了,不要急,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将生气的场景展现出来。

生气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感情,不需要忍受,只需要用合适的方式抒发。

《蚂蚁》故事里头疼的蚂蚁似乎感觉生气是个大圆球,在家里滚来滚去,他痛苦地呻吟,直到松鼠前来拜访,于是决定和松鼠一起去河边、去森林跑步,然后他感觉好起来了。

这就是良好的处理方式,与朋友相处,即使只做些简单的事情也能让生气滚开。

假如蚂蚁无缘由地将怒火引到松鼠那里,松鼠可能会直接收下,并再次向蚂蚁发射。

这本书里的故事都非常有趣,插图与文字的意境也十分相配,有时五彩缤纷,有时黯淡无光,将动物充沛的情感表现出来,孩子们读了一定会对生气有深入地了解。下次孩子发脾气,家长也不要一味地说教,而是帮助他走出泥沼,重获活力。他不是要故意找你茬,而是深陷其中,需要援助。

《这就是生气吗》读后感(五):孩子发脾气时,请教会他们“好好生气” ‼️

相信不少父母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一不高兴,立刻哼哼唧唧的……”“孩子如果想要的东西没有被实现,一些要求没有被满足,立刻开始原地撒泼打滚,各种摆脸色……” 其实,孩子有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向家里人发脾气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情绪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东西,控制好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连成年人都很难控制更何况小朋友呢? 发脾气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具体的宣泄情绪的方式,越小的孩子对于情绪的表达越为直接。孩子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孩子发脾气,造成情绪堆积才有害。因此,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情绪,理解负面情绪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浪花朵朵出品的《这就是生气吗》《如果生气不见了》是一套情绪哲思童话,以不同的动物为故事主角,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构筑了一个个奇思妙想的故事,让每一位小读者感受到了独一无二的蓬勃生命力。

一、坦然面对生气:发脾气,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绪? 生气,在指情绪时通常表达的意思为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 《这就是生气吗》中开篇的故事就用蛤蟆的调皮行径向小读者阐述了生气的本质意义。蛤蟆去小刺猬家什么都没说就把刺猬身上的刺都拔光了,使劲儿的扯了扯蜗牛的触角,还“义正言辞”的把大象的鼻子打了个死结,把青蛙的嘴巴粘连了起来,撕碎了蚱蜢的翅膀,把鲤鱼扔到了柳树上。 蛤蟆这些令动物们“发指”的行为,惹得动物众怒,但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觉得这些只是动物们使使小性子,并不是真正的生气。

而在《如果生气不见了》中刺猬同样遭遇了刺丢失的情况,但是它却没有向之前那样大声吼叫,对于曾经在和蟋蟀跳舞时把背上的刺吹跑这件事他感受到的是无穷无尽的伤心。 刺猬试图努力回想自己曾经生气的经历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而后它用写信的方式试图证明自己曾经生过气,但是风的调皮,让它的树皮信险些“曝光”,索性最后碎成了一片。夜深了,刺猬陷入了无尽的深思中,它开始回顾它现在算不算是生过气了呢。 同样是想要寻找生气的真谛,想要见识一下生气的本来模样,蛤蟆和刺猬的方法却截然不同。蛤蟆采用了一种伤害别人,激怒别人的方法来探寻生气,而刺猬则用了一种自我论证的方法来回顾生气这种情绪。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启迪了每一位小读者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强加于别人身上,想要认清楚一种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

在面对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主观情绪时更不能像蛤蟆一样有太多的主观情绪的代入,让自己让他人陷入一种难以倾诉的环境中。 综合来讲,生气是一种主观的情绪表达可能是因为一句话,亦或者是因为一个不太恰当的动作引起了他人的情绪波动,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等情况。 其次,拥有负面情绪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蟋蟀不会发脾气,在甲虫的引导下想起了生日会被破坏的事情大发雷霆。也正因此,解开了内心中的一个“心结”。 作为父母,在孩子出现一些相对负面的情绪时要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正确面对不同的情绪,学会正确处理和拆解不同的情绪。 二、如何正确调节情绪?小动物们各有奇招 在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情绪化的表现。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种种情绪呢?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的做法吧! 第一招:主动倾诉 《如果生气不见了·大象》中那个奇怪的声音(大树)一直耿耿于怀大象“愚蠢”的爬树行为,它百般阻挠,但是大象还是非要爬树,结果摔了嘴啃泥。 大树在面对自己不接受的事情是较为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虽然没有被接纳,但是它也亲眼见证了大象的“不自量力”,看见了大象悲惨的下场。 第二招:学会和“生气”共处 《这就是生气吗·熊》中蟋蟀写给熊一份“情真意切”的生日排队邀请信,在信中控诉了熊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例如不能很好的和别的动物相处,在吃食物时总是要第一个,会“暴力”的把别的动物踢开,会因为蛋糕不是蜂蜜蛋糕而不满。 尽管如此,但是蟋蟀还是很希望熊能来自己的生日宴。因为这样蟋蟀会很开心。 在生活中有情绪在所难免,作为父母,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一种较为正向的引导,让孩子主动的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并且能够清楚的表达清楚这种不开心情绪究竟是怎么来的。 其次,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和一些情况和解,在并未真正了解事情的原委时不要主观的代入,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事情的全部,肉眼所看的背后,可能有另一番天地,可能也能达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负面情绪”和谐共处,接纳“负面情绪”的一种状态。 写在最后: 生气是一种私人化,具象化的情绪表达。 如果情绪不见了,一些原本不被接受的情绪可能就化为乌有了,人们得以坦然自若的面对种种情绪。 如果情绪不见了,那些所谓的“寻找”生气的“正义之士”,也不会再执着于寻找“这就是生气吗?” 生气其实很简单,和“快乐”一样,值得被呵护被理解。 看了太多关于情绪的认知书,相信小伙伴们一定能在这套情绪哲思童话中找到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看完这套书,家长们不要再一味的“压制”“以长辈的威严”管理孩子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