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冠军早餐读后感摘抄

冠军早餐读后感摘抄

《冠军早餐》是一本由[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9,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冠军早餐》读后感(一):我看了一本会脱口秀的书!

整本书都在脱口秀,怼天怼地怼世界,段段好笑段段有梗,这本发疯文学我真的第1️⃣次见!

《冠军早餐》读后感(二):娱乐性表象之下,仍然是满满的冯式人文关怀

《冠军早餐》是我读的冯内古特的第三部作品。这部结合了“黑色幽默”和“嬉皮文化”的作品像是作者对写作风格的一种尝试。 整体来看,内容有些琐碎,语言也略显幼稚,再配上一大堆作者的涂鸦,很像一个大拼盘。 《冠军早餐》讲了两个孤苦伶仃的老男人见面的故事,他们一个是默默无闻觉得人生无望的科幻作家,一个是事业有成却濒临精神崩溃的汽车代理商。 两人相遇后,各自的命运都出现了转折:作家出名了,汽车代理商疯了。而背后的原因则是缘于一部科幻作品的核心思想—— “地球上的人都是机器人,只有你拥有自由意志。” 事实上,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科幻作品的内容,它们都以荒诞的角色和情节反映出当时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比如消费主义盛行、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伪科学泛滥、精神空虚等。 所以,《冠军早餐》还是体现了冯内古特作品中一贯的人文关怀。作者在书中对美国的历史、政策、文化等给予了无情的嘲讽,精彩的句子随处可见。 比如教师让学生记住1492这个他们大陆被人类发现的年份,而实际上1492年时早已有几百万人类在这个大陆上生活了,这个年份不过是“强盗开始欺骗、抢劫和杀戮他们的年份”。 作者认为枪是仅有“对人体造成孔穴”功能的工具,“有时有的妻子对自己的丈夫实在气不过了,就会用一把枪把他打个洞;有时有的丈夫对自己的妻子实在气不过了,就会把她打个洞”,讽刺的是美国的枪支泛滥危害。 新发明的很多机器可以干搬运、打扫、洗涤、熨烫等“黑人干的活儿”。因为把这些工作视为“黑人的活儿”,所以作者猜想内战的结束在某种意义上也使打赢内战的北方人受到挫折,因为那场战争的战胜者“被剥夺了那场战争最令人向往的战利品,那就是把人当奴隶”。 《冠军早餐》是一种不同于冯内古特其他作品的另类黑色幽默,带有明显的消遣和娱乐性基调。但是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制度、文化等的审视和思考仍然是严肃的。

《冠军早餐》读后感(三):每一页都很有趣,每一句都暗藏讽刺,

认识冯内古特,还来自于入选《世界禁书百部》的《五号屠场》,当时就被那种荒诞夸张的黑色幽默所吸引,这本《冠军早餐》同样也是类似的风格,只是所讽刺和暗喻的对象变成了当时的社会。 相比《五号屠场》,《冠军早餐》的内容表面要更好理解一点,也更轻松欢乐,随便翻到每一页都可以读下去,都会觉得有趣和惊喜,但是从整本书而言,还是比较跳跃的,似乎很难抓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最核心的东西。故事的主角是两个孤苦伶仃、瘦骨嶙峋、年纪相当老的男人,一个的名不见经传的科幻作家,和一个算是事业有成的汽车经销商,他们随意地回忆,彻底地发泄,疯狂地抱怨。能感受到,在五十岁之际,冯内古特还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悲观和不满,还是在借助文字对抗着荒谬的秩序,这些还是可以读者形成一定的共鸣,毕竟,谁的生活没有点怨气呢,打工人哪有不发疯的,天天想吐槽的心情很多人都会有的吧。 当然,冯古内特的吐槽涉及面更广,内容也更深刻。“人们后来说当初不该没有注意到德韦恩的行为中的危险信号,没有理会他明显的呼救。”缺少关注也许不是发疯的直接原因,但是这句话听上去就感到人心的冷漠和疏离。“这个星球已经被制造业给毁掉了,他们制造的大多都是垃圾。”这是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机器甲壳虫是德国人造的。真的甲壳虫是宇宙创世主造的。”可能是关于人和自然的矛盾,就像整个故事是发生在一颗濒死的星球上,毁灭和破败,都是经常能从冯古内特的作品中所感受到的,只不过《冠军早餐》的表达方式更有趣好玩,《冠军早餐》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书中附带着作者亲手绘制的110多幅荒诞插画,看来单纯的写作已经无法满足冯内古特天马行空的想象了,还是想用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表达更多的意味。 最后,原本都接受事业无成的科幻作家突然成名,看似生活富足的商人却彻底疯了,这两种极端的出现,在现在看来,都是对这个追求名利物质的社会的莫大的讽刺,

《冠军早餐》读后感(四):废话就是力量

《冠军早餐》是我读的第二本冯内古特。 写于1972年,冯内古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除了天马行空般片断式跳跃,这回还有他亲手绘制的110页插图。稀奇古怪图文相得益彰。 冯内古特一生经历了大萧条、二战、经济泡沫、伊拉克战争,却还是为自己在《五号屠场》中的化身比利写下墓志铭:“一切曾经美好,没有痛苦。” 译者董乐山,著名翻译家,记得读过他的《西行漫记》《一九八四》。 [风镜R][风镜R][风镜R] 基尔戈 特劳特是科幻小说家,他与一个叫德韦恩 胡佛的庞蒂克汽车代理商相遇。(姓胡佛是有意为之吧),其时一个默默无闻,一个“钱多的要命”。 他们两人的相遇可算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由此,特劳特成了历史上最受人敬爱的人…之一。他給德韦恩送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地球上的人都是机器人,唯有德韦恩 胡佛例外。 在宇宙的所有生物中,只有德维恩在思索、感觉、担忧、净化。没有人知道这有多么痛苦,没有人有任何别的选择。大家都是全自动机器,任务是刺激德维恩,德恩是创世主测试的一种新,只有德维恩胡佛有自由意志。 你是唯一有自由意志的人,这是你有什么感觉?他是荒野中一个肮脏的老头子,在树林和灌木丛中呐喊:有思想还是没有思想,都会引起疾病。 基尔戈特劳特成了心理健康方面一个拓荒者,他以科幻小说为伪装,提出他的理论。他当时已被公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在他的骨灰埋葬处树立了一块纪念碑,刻了他最后一部小说的一句话:“只有我们的思想是人性的,我们才是健康的。” 这是不是作为小说家的冯内古特对自己的设想。 张开大口的河狸竟然如此解释也是我想不到的,不管别人怎么说,要做勇敢的河狸! 整本书无厘头天马行空地继续,基尔戈 特劳特成了名,德韦恩胡佛发了疯。这一切不过是菲尔波德 斯都奇创作的。 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机器,只有我活得自由疯狂。 我们都是机器,注定要迎头相撞、相撞、相撞… 你可以把整本书当地狱笑话看,也可以细细思量是不是照见了自家。 冯古内特让你不知不觉跟着他走,然后告诉你这不过是我胡说的,这是一个笑话。就象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跟着笑啊笑,笑到最后流下的是自己的泪。 1492,我已经知道这个年份不过是海盗登陆新的大陆开始欺骗、抢劫和杀戮其他人类的年份。

《冠军早餐》读后感(五):这个吐槽有意思

看过《五号屠场》知道冯内古特毒舌,却没想到在《冠军早餐》中可以更毒舌。看《冠军早餐》不像在看一本小说,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一波三折的反转让你目不暇接,整个阅读的过程中你会被冯内古特的语言文字逗乐,他怎么可以这么毒舌,然而你又会发现有一点悲伤,作者冯内古特用黑色幽默解释着这个世界,你看的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讽刺的故事,主人公们的吐槽真实又彻底,让人忍俊不禁。

《冠军早餐》讲述两个快要嗝屁的老头在这个快要死亡的星球上相遇,而后面对这个糟糕的世界,才发现一切都不值得。人们像机器一样的活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一种工作,没有自我,没有生命力,直到死亡。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出生到死亡,或许只有在童年有过快乐的时光,这时候的我们还可以称之为快乐的人,而当我们步入社会,在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变成了机器,一个只知道工作的机器,一个有用的机器。

冯内古特的人生充满着传奇,当然这种传奇并不是令人羡慕的,而是残忍且无奈的,因为他的人生经历,他的小说总是充满着讽刺意味,带着些许幽默的给我们讲述着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但这些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生活不应该这样。

《冠军早餐》也同样如此,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不是故事,而是我们垂垂老矣时面对过往的人生的感慨,作为人,我们不应该这样活着,不应该像机器一样活着,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这样,这是一本很不正经的小说,是很冯内古特的小说。

灯塔,似乎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专属代称,曾经不只是美国人有着美国梦,全世界的人都有着美国梦,然而世界在变化的,曾经的灯塔再也不能指引我们了,它已经不是所有人的灯塔,已经失去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冯内古特不遗余力地吐槽着美国,颇有一种现代人吐槽美国的意思,只是我们是在多年后的现在,而他早已经看透了美国的本质。

《冠军早餐》不用当小说看,就当一个小的故事看,讽刺灯塔似乎是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事,去看一看冯内古特的吐槽吧,太有意思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