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会告别》读后感100字

《学会告别》读后感100字

《学会告别》是一本由彭小华著作,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会告别》读后感(一):对死亡的礼赞,是为了更深地体会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探讨的问题,在中国曾经是比较忌讳的话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死亡”,尤其是正视自己的“死亡”。作者在书中以家人、朋友等的事例切入对死亡的探讨,同时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人们在不同时期对死亡的态度。观点冷静、客观,理性,宛如一位亲密朋友,坐在对面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喻理于事。她平静的语调像在跟你谈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丝毫没有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的感觉。我的感受是,读完之后,觉得“死亡”真是一件平常事,心里对它储蓄已久的恐惧,就算没有完全消失,也至少消失了一大半。甚至真的相信,“死亡”并非一定要以痛苦和悲伤的形态发生和存在,如果我们能从更高的境界去认识和理解死亡,从更丰富的角度去感受死亡,那么,死亡也能以充满美好、善意和温暖的方式发生并存在。

读着这本书,不由得想起我在某个平静的日子里托付同事在我葬礼上的发言。含泪地笑着告别,难道不比号啕大哭着告别更能让生者对逝者充满怀念?这本书的确能从某种程度改变我们对死亡的认识,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新的死亡观,让我们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境界得到升华,让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

《学会告别》读后感(二):人生无憾,告别不难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当我第一次读到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的这句话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是的,拥有不一定非得占有,这会让我们在面对很多喜欢的人或者物时,保持一份自由和惬意。 说到底,它是一种距离的把控。恰当的距离可以使双方彼此独立,各自安好,谁也不干涉谁。 然而在现实中,这种恰当的距离特别少见,尤其是亲人病危时,抢救还是不抢救,病人自己往往做不了主,拿主意的是家属和医生,而各种抢救措施带来的身心痛苦只能由病人独自承受。 临终心理文化研究者、旅美学人知名译者、心理咨询师彭小华的这本《学会告别:为临终做蕞好的安排》,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多年研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临终,如何做好临终,以及如何同孩子谈论生死这样的话题。 1. 临终医疗并一定是个好选择 传统社会里,因为知道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终止,人们反而能够看淡生死;现代社会虽然增加了人类的寿命,却也因为发达的医疗手段而延长了患者临终时的痛苦。 临终已经由一个自然过程变成了医疗过程。可是延长生命和延长濒死的过程不是一回事,能够做得到某件事并不代表这件事是正确的。 人不是普通的生物、生命,仅仅从医学、生理的角度思考人的生命与死亡远远不够。当临终的抢救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甚至已经失去正常意识只是活着时,这样的生命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2.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临终主要涉及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三方,任何一方对临终的理解程度都会影响到临终者生命最后阶段的生存质量。 对于患者来说,要早点了解临终医疗的手段和影响,提前明确要选择的临终医疗指示(选择医疗还是放弃医疗),这既给亲属吃了定心丸,也保障了自己的权益。 对于家属来说,应该尊重患者清醒时做出的医疗选择。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选择,则应该将心比心,以自己同样情况下会做出的选择为准。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延长生命并非是对病危患者的最大施惠,提高患者有限的生命的质量才是。医护人员对临终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患者做出更好的医疗选择。 其实,要想在生命最后时刻坚决地选择放弃治疗,重要的前提还是得有一个无憾的人生。平时要珍惜每一个日子,喜欢的事情尽早去做,美好的事物尽情追求,这样才会坦然走向生命的终点。

《学会告别》读后感(三):人生无憾,告别不难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你得让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边,它就是属于你的,如果它不会回来,你就从未拥有过它。” 当我第一次读到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的这句话时,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是的,拥有不一定非得占有,这会让我们在面对很多喜欢的人或者物时,保持一份自由和惬意。 说到底,它是一种距离的把控。恰当的距离可以使双方彼此独立,各自安好,谁也不干涉谁。 然而在现实中,这种恰当的距离特别少见,尤其是亲人病危时,抢救还是不抢救,病人自己往往做不了主,拿主意的是家属和医生,而各种抢救措施带来的身心痛苦只能由病人独自承受。 临终心理文化研究者、旅美学人知名译者、心理咨询师彭小华的这本《学会告别:为临终做蕞好的安排》,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多年研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临终,如何做好临终,以及如何同孩子谈论生死这样的话题。 1. 临终医疗并一定是个好选择 传统社会里,因为知道生命随时都有可能终止,人们反而能够看淡生死;现代社会虽然增加了人类的寿命,却也因为发达的医疗手段而延长了患者临终时的痛苦。 临终已经由一个自然过程变成了医疗过程。可是延长生命和延长濒死的过程不是一回事,能够做得到某件事并不代表这件事是正确的。 人不是普通的生物、生命,仅仅从医学、生理的角度思考人的生命与死亡远远不够。当临终的抢救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甚至已经失去正常意识只是活着时,这样的生命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2.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临终主要涉及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三方,任何一方对临终的理解程度都会影响到临终者生命最后阶段的生存质量。 对于患者来说,要早点了解临终医疗的手段和影响,提前明确要选择的临终医疗指示(选择医疗还是放弃医疗),这既给亲属吃了定心丸,也保障了自己的权益。 对于家属来说,应该尊重患者清醒时做出的医疗选择。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选择,则应该将心比心,以自己同样情况下会做出的选择为准。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延长生命并非是对病危患者的最大施惠,提高患者有限的生命的质量才是。医护人员对临终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患者做出更好的医疗选择。 其实,要想在生命最后时刻坚决地选择放弃治疗,重要的前提还是得有一个无憾的人生。平时要珍惜每一个日子,喜欢的事情尽早去做,美好的事物尽情追求,这样才会坦然走向生命的终点。

《学会告别》读后感(四):凡人终有一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蔓延使中国陷入停摆,大多数人被封闭在家中,对疾病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急速蔓延。在这一时期有数据证明,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订立遗嘱的年轻人数量迅速上升。说明即使是年轻人,也大多开始认识到,死亡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近在咫尺。

新冠的发生,使我开始认真思考死亡这个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无法逃避的问题,随后感觉到,我们对于死亡的认识和关于死亡的教育,都远远不够,我们忌讳于谈论死亡,在禁忌之中酝酿出对死亡极大的恐惧,乃至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想象。所以当我们面对疾病与死亡时,往往会陷入焦虑与痛苦,不可自拔。

而《喜悦的告别》一书中,作者引述的关于死亡意象的描写,与传统的描写大相径庭,也把我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张开白帆的船,清晨的微风伴着它,驶向蓝色的海洋”,“活着的亲人在此岸目送船驶远,直到离开视线,而在大洋的另一端,则有人为船的到来欢呼”。我第一次感觉到,死亡并非纯然的悲剧,也可以是一次平静的,乃至充满诗意的远航。

书中不仅通过对死亡的讨论,让人重新思考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性质,如何谈论和面对死亡,而且有着丰富的案例。这其中,既有作者本人的切身经历和思考,也有作者的其他亲朋好友,包括医生的经历和建议。医生作为直面死亡的职业,在面对生死上更为豁达,书中的刘医生的生活哲学“好好活,快快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改变死亡观念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释了善终的艺术,从医学伦理四原则和善终的标准与主题等大的原则,到如何与亲人沟通建立生前预嘱、如何选择医院和医生乃至如何善后。我认为,滋生恐惧和焦虑的正是无知,而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什么是善终,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善终。

凡人总有一死,我们终将面对死亡,自己的和亲朋的,我们也终有一天必须在生或死、延续治疗或放弃面前做出自己的抉择。对于这个问题并不存在正确的答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阅读和思考,在死亡面前保持冷静和勇气,尽可能地做出更好的抉择

《学会告别》读后感(五):学会告别,向死而生

o 看书时我的思考

§ 选择安宁疗护的关键点和前提:如何准确判断患者进入临终阶段

· 就是如何准确判断患者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任何医疗也无法让患者恢复到有生活质量的健康状态

o 有恢复健康的希望:积极治疗

o 没有恢复健康的希望:安宁疗护

· 参见本书:第12章及附录二 临终征兆 233

§ 家属要学习如何告别:即学习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等死亡相关知识;这在患者本人没有做生前预嘱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否则家属们就容易陷入不科学、不人文的意气之争中。

§ 医生群体也普遍缺乏临终医疗的教育

§ 如果肉身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但头脑还清醒,还能通过某种方式输出你的思想,那就有活下去的意义,比如渐冻症患者:霍金

§ 思考死亡,让你对人生做减法,放下那些多余的、不重要的欲望,而专注于带给你快乐和意义的事物。

o 对书本身的评价

§ 优点

· 作者理性、感性兼备,既科普知识又有人文关照,所以把“死亡”这个特殊又重要的主题写得既发人深思又感人至深,值得推荐!

§ 缺点

· 有些内容写得条理不够清晰,有点循环反复、有点啰嗦

o 作者在序言里指出:本书是主题式写作,各个部分之间不是递进关系,可以单独阅读

· 有少量错别字,校对不够认真

· 黑白的插图有点阴森恐怖,尤其第192页那张,建议用彩图

o看来我存在“死亡恐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