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系飞轮》经典读后感有感

《关系飞轮》经典读后感有感

《关系飞轮》是一本由徐志斌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系飞轮》读后感(一):值得一读的工具书

非常棒的书籍,徐老师写的书都是必看,从《社交红利》《小群效应》到现在的《关系飞轮》,书籍定位非常清晰,让读者爱不释手,底层逻辑结合实际案例,非常棒。另外徐老师创立的公司见实科技也非常对我有帮助,无论自己做社交+营销的研究,还是实操的参考,在里面都能找到答案或思维借鉴,真的非常友好。

《关系飞轮》读后感(二):作者对社交网络下用户关系演变的见解非常独到

作为死忠粉,从《社交红利》第一本畅销书追到现在,不得感慨徐老师对社交网络、用户关系、品牌和流量等看法都有着非常前沿的见解。尤其书中许多关于私域的实战分析案例,深入浅出,补齐了自己的知识短板。

社交网络的发展背后不变的是商业的底层逻辑和人性,作者非常独到的洞察力和善于叙事的手法,非常有利于学习理解吸收。

赞一个!

《关系飞轮》读后感(三):企业要持续生产出用户喜爱的商品,这一点至关重要

时至今日,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改变了,有的是主动改变的,有的是被动改变的,当然,不改变的基本都消失了,跟不上时代的一切都将被淘汰,这一点不言而喻。

2021年7月,河南水灾,濒临破产的鸿星尔克在捐助5000万之后,准备走破产程序,得知内情的网友们立即涌入官方旗舰店直播间,7月21日之前日均1万观看,7月22日其直播间的观看人次突破200万,7月23日观看人次已近900万,高达882.6万,只要上架的商品全被买空。7月23日凌晨,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在直播间呼吁大家理性消费。

为什么一家走低端路线的服装品牌突然爆火?难道仅仅是因为捐助的5000万吗?其实不是!关键在于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其实捐款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就是鸿星尔克的这种“破产式捐款”,因为这件事直接冲击了网友们的内心深处。

那么,企业和用户之间应该如何定义关系呢?换句话说,企业应该做什么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度呢?

由见实科技首席执行官徐志斌著作的《关系飞轮:用户亲密关系如何左右私域及未来增长浪潮》主要阐述了企业和用户之间如何能够达到顶级合作关系的一些内容和见解。特别是对于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颠覆无时不刻不在,因此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研究。

书中精选了华为“花粉”、百度贴吧、蔚来汽车、起点中文网等典型案例,提炼出了我很可信、我很可爱、我很可亲等三种常用的亲密关系形式,详细介绍了过程中的构建、发展、增长等问题,并且,还特别阐述了企业如何获得“超级用户”的青睐,绝对跟浓郁的企业文化分不开。

往简单里说,企业的商品要能够抓住用户的心,就好比起点中文网的小说内容吧,就是作者要写出读者喜欢看的小说内容,其他都是次要的,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然后精准狙击。

当下社会是流量的社会,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人群和商机,如何认清和抓住这些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要跟用户形成亲密关系,不仅仅是商品的问题,还有各种实实在在的问题,运营、营销、客服、关怀以及最关键的商品成长都是重中之重。

看看这本书,收获颇丰。

《关系飞轮》读后感(四):用户和品牌间形成的亲密关系,正在深度改写着商业世界

我是作者。

从《社交红利》、《即时引爆》、《小群效应》,再到这本书《关系飞轮》,从弱关系,到双向关系、强关系,再到亲密关系,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社交红利》系列,也完成了记录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的第一个循环。

10年,每2-4年完成一本书,都是一个个原创案例走访、后台数据梳理,再一个个沉淀模型和方法论。

给自己一个赞。

关于新书《关系飞轮》,其实是先对超级用户进行分析,没想到走访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在主动模拟和品牌的亲密关系。

没想到是一个新的时代,人们抛弃和和亲戚的关系,转而开始和品牌模拟、缔结、形成亲密关系。并带来了许多瞩目的现象。

过去4年,从朦胧到逐渐清晰,书稿也从模糊到成型,并最终出版。就像我在前言中所言:

企业要留意用户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了,而且是“亲密关系”。

品牌只有被用户认可和接纳了,才能进入到用户的15个亲密好友的范畴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许多以“四高”为典型特征的超级用户群体:

分享率高、转化率高、复购率高、转介绍率高。

不论是哪一“高”,都是企业希望的“增长”“获客”、“变现”等实际结果。而这个超级用户人群,可能只占到企业1%左右。换句话说,企业并不是服务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而是可能只服务其中1%的超级用户。

在当下,用户接纳品牌成为自己的“家人”这件事情正在发生,并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新变化下,用户和品牌模拟像兄弟姐妹、父母长辈一样的亲密关系,并为此投入自己的热忱和资源、时间和金钱。

刚才提及数字“15”是用户的亲密关系数量上限。在生活中,通常用户60%时间给了最亲密的15人。没有进入这个大名单,意味着不是用户的亲密关系,也就无法在他/她的圈子中被认可。

往简单看,新流量规则、新一波社交红利,以及新的增长方式已经到来。往长远去看,对应的商业模式、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在发生新变化,包括私域流量、DTC(Direct To Customer,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等热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诞生的其他什么热词,都会和“用户与品牌所形成的亲密关系”息息相关。

现在虽然已有1000万企业(截止2021年底)已经布局私域,但大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真正的缘由,没有意识到用户与品牌能够形成亲密关系、完全不一样的亲密关系,并能给自己带来强劲的增长驱动。

很少有人想过,亲密关系会在今天成为一块商业新基石。而这在此刻已经是逐渐放大的事实。

我们所面对的新规则变成了:企业只有跟用户产生深度关联、形成亲密关系,才能利益最大化。围绕“用户和品牌间长远而忠诚关系”的形成、亲密关系的增强这件事情,将会贯穿在产品、运营、营销等方方面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社交环境中,今天企业有很大机会参与制定这个新的流量规则。过去红利获得者,那些被成就并已成为独角兽的企业,正是因为深度参与了过往流量规则制定这一过程,他们也因此充分享受到了那时的新流量。

现在,机会重新被释放了出来。

这本书想要和你聊的,就是这个话题。

***

也欢迎你的批评指正。随时切磋。

你可以在见实公号中随时找到我。

《关系飞轮》读后感(五):如何在趋势中洞见关系?

据说,农业时代的变革以千年为周期,工业时代的变革以百年为周期,信息时代的变革以十年为周期,那么信息时代中的小小趋势、小风口基本也就只有两三年。

回顾一下近十年,单在社交领域,从微博的风起云涌,到微信的一统江湖;突然杀出的陌陌和钉钉各自割据,之后的抖音和飞书又有一番搅扰。

作为社交领域的深度研究者,《关系飞轮》作者徐志斌平均三年出一本书,从最初的《社交红利》、《即时引爆》到《小群效应》。重点从论坛、QQ、微博、朋友圈、微信群、小程序一路延展开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爆发的这十年,对当年的热点案例进行总结和提炼。

印象颇深的是《小群效应》中很多社群运营的规律。

比如在大群找存在感,在小群里找有效关系;人人都想加入大群,人人多在小群中活跃。建立小群的边界是在20人以下,遵循“三近一反”规律,即将同年龄、同爱好、同地域,性别相反的人,这样的群体放进一个小群,就会快速建立连接……其实这些总结和案例的证明,又暗合了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邓巴数字”,即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左右。若进行相应细分,大约为5个亲密朋友;15个好朋友(包括5个亲密的朋友);50位朋友(包括5位亲密朋友和15位好朋友);150个熟人。这其中,个人能够深入交往并持续保持关系的人数在20人,正好符合“小群”的人数范围,可见技术应用的发展提升了交流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却并未改变交流的关系。在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能够有效交流的小群依然还是20人的规模,只是其中的对象开始了高频的迭代,

《关系飞轮》抽象出了“关系”这一典型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建立“亲密关系”所需要的姿态。作者的表述非常通俗易懂,分别是:平辈关系、晚辈关系、长辈关系。

平辈关系是所谓的“兄弟姐妹”,带来的感觉是“可靠”和“可信”。无论是帮忙“砍”一刀,还是给点实际的好处激励,亦或是提供一些日常的便利,这都是不断加强平辈关系亲密度的方式。都是平辈,那得有好事惦记着你,有机会一起带上你,循环往复之中,就能分出谁更靠谱,谁更亲密。

长辈关系是所谓的“前辈高人”,带来的感觉是“可亲”和“可敬”。这就需要体现出一种高度和榜样精神,无论博学多才还是远见卓识,在此基础上,则要深入浅出,谦和亲近,愿意“蹲下来”与用户对话,用大家听得懂的表达方式来讲,而且尽量有问必答,不故作姿态,这样才能提升长辈关系的亲密度。长辈要谦和、要宽容,更要实实在在的有效,这样才能持续吸引追随者。

晚辈关系是所谓的“活力后生”,带来的感觉是“可爱”和“有趣”。可能需要的是一种小孩的姿态,生动活泼,可以主动的请教和求助,可以卖萌和卖乖,关键在于能让人看到成长和发展,觉得视如己出。晚辈要有活力和勇气,一直在进步,分享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引发持续陪伴的愿望。

既然谈到了不同类型的关系,就涉及了各种各样的人设,以及对应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愈发拟人化的,但这一切又回到了人们的普遍认知习惯——曾几何时,我们对于世间万物的想象都是拟人的,无论“老天爷”还是“狐狸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却依然没有改变本质。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是如今的“聚”与“分”有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数据证明。同样,在各种关系的发展中,信息依然不对称、信用依然不传递,所以才才需要采取各种方式来经营关系,确立更有效的关系,依靠关系的势能来获得增长。

过去不可思议,现在勉为其难,未来理所当然——这是人们面对发展趋势的普遍状态。这其中,那些愿意选择“勉为其难”去适应“不可思议”的人,便能“理所当然”的占得先机。而在与时俱进的时候洞察不变的本质,则是始终紧跟时代,持续进步的开放心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