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精选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精选

《童年美术馆》是一本由李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页数:5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一):儿童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杜尚的名言,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试图用各种艺术形式来引导儿童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所以这里借用杜尚的这句名言,实在好不过。换句话讲,儿童们的日常生活,每时每刻他的言谈举止,难道不就是一种艺术的探索行为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所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但是你要说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或者艺术熏陶有多大的作用,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实际上,真正的艺术教育应当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术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高估这种重要性。在念大学的时候,一个老师曾经讲过,大家应该经常去高档的商场,你可以看见很多充满了设计感的商品,这些商品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学教育。整体看这本书不错,但是不是大家有过高的评价?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二):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愿意为了儿童放下自己的成见

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愿意为了儿童放下自己的成见。

就像美术馆策展人会选择母亲眼中最画得最糟糕的一幅画:只有十笔,漂亮的裙摆,飞扬的裙子,灿烂的笑容,是十岁女孩的新娘梦。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多的是这些成年人如何不居高临下,很多次有人说这样的话:「开始怀念青春的人,本身就已经开始老了。」

「当一个人意识到童年的珍贵,说明他已经长大了。」

有一段写的是摄影师黎朗在一个小城镇拍摄了那些无忧无虑的幼儿,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非常打动我。他说,自己经常将照相机放在胸口进行拍摄,这样就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这样的拍摄形式,也让他看到,孩子们并非都是成人想象中的,在肖像中比出剪刀手,而是有更多复杂的情绪,她是故意:「儿童的面孔已经超越了他们幼小的年龄,映射出人,普通人的表情。」

当我们平等,而不是想当然地去分析孩子的童年,必然可以为他们的成熟所鼓舞,而不是难以置信于他们不符合预设。

我以前可能会觉得为儿童策展是让儿童看懂成年人的思维,现在更赞同他们应当用自己的思维思考,成年人策展只是给他们更多创造的梯子。常翻常新的枕边书!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三):想要保持一份童真

——读到这本书的缘由

这个月我多次下单买了多本书籍,激起我购买书的原因是因为我看了B站出品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在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中介绍了读库、行思、乐府等多家出版社,其中我被介绍乐府出版的《秋园》作者杨本芬感动到,花甲之年开始写作,它也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出版社。乐府为很多素人出版图书,坚持自己独道的眼光,让更多形式、更多不同内容的书籍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走进身边熟悉又陌生别人的世界里。这些足以让我为乐府出版的书籍下单。

在当当网首先把《秋园》这本书加入购物车,又去搜索了乐府出版的书籍,给推荐了《童年美术馆》,点进去看了下简介,又结合当时去了美术馆看了儿童美术展的经历,当下就把这本书加入了购物车。(机缘巧合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其实,在此之前我自己已经来过两次,以为会没什么可以参观的,结果美术馆开放了负一层,并有三个主题的展厅,其中一个展厅是少儿美术作品展。我看到了老虎原来在儿童的眼里是各种各样的和各种颜色的,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为自己带来一份童真,好像回到自己童年时代,继续自己的玩耍嬉戏)

拿到这本书,准备开始翻阅。映入眼帘的是封面,白色的书皮和腰封仅此而已。但腰封就是与众不同的,斜着用贴纸粘在封面上,我还挺喜欢这个造型的。当时贴纸站不住封面,导致腰封一直脱落,我还用指腹使劲的按压贴纸,希望它能粘牢一点,但是并没有任何效果。我不得不将腰封拿下来,无意间发现了惊喜所在(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我就不泄露这个惊喜是什么了),让我不自觉的笑了一下。用着愉悦的心情开始阅读起来。在开篇,用了作者的演讲稿作了导读,然后分为7个部分构成。

读过第一、二部分,是严肃的、令人反思的。作为成人的我们,作为从儿童成长起来的我们,没有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为儿童赋能。我们不能压抑儿童的天性,让他(她)们更好的成长,快乐的吸收知识,延展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延伸阅读:

《乡土中国》费孝通

《像自由一样美丽》林达

《格列佛游记》张建 译

《超新星纪元》刘慈欣

—————————————————————

暂时记录到这(2022.3.12)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四):为儿童发声,你做了很多,你走了很远的路

阅读本书,我一直在思考:谁会来读它?谁适合读它?直到读完,答案也呼之欲出,这本书,值得所有人来读。

美术及教育从业人员看本书,会对“美育”有更深刻的理解,美育并非仅仅指美术学习。家长看本书,会对家庭教育有更深刻的思考,从中寻找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方法,也更能理解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儿童,即便是不识字的孩子同样也适合阅读此书——爸爸妈妈可以读给孩子听——在本书中,他们可以聆听到其他孩子的成长故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方法,知道更广阔的、更多样的世界,知道怎么去坚持做一件喜欢的事情。而其他身份、角色的人,不管是谁,都适合来读一读这本书,其中总有一点,会引起共鸣,因为我们都曾经是儿童,而现在我们长大了,都可以为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出一份力。

从古到今,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如今这样优待儿童,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孩子有优先权,享受家中最多、最好的资源;放眼家以外的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的母婴室、儿童游乐实施,更不用提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与儿童乐园。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这样前所未有地优待儿童,也还没有一个“儿童友好城市”!百度百科中的相关定义是: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我们对儿童已经这么好了,为何还不算是“儿童友好”呢?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先知纪伯伦的诗歌《孩子》,引用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引用了《童年人类学》、《秦汉儿童的世界》等诸多儿童教育文献,加之多年策展经历,向我们传达了发人深省的思考:我们所给予儿童的,是儿童需要的吗?儿童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为儿童提供的,的确是越来越丰厚的物质条件,但同时,不多不少,也希望孩子的成长,是成人期望的那条路,是成人所预想的那个“型”,在丰厚的物质条件之余,我们似乎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为我们的教育助力,如书中所说:“我们准备了大量的足以将孩子肚皮撑破的文化营养,并对它们进行花样百出的形式包装,”但事实上,“高密度的知识与视觉信息已然成了压在儿童身上的新负累。现在的儿童,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儿童,更缺乏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更缺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似乎已经默认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好的,没有虚度光阴。所以当我们在书中看到作者所讲述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我们会惊讶,会觉得不可思议,原来还有这样的儿童世界,尤其是“嘎嘎宇宙共和国”,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独特的存在!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给予孩子们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生长,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儿童友好。

书中令人深思的点非常之多,作者的叙述技巧并不高超,但很朴实,也许是和孩子在一起久了,也像儿童那般仍有一颗赤子之心。当读到最后,读到作者和母亲的往事,我相信任何一位读者,一定会回到前面的任何一个情景中,忽然就明白了,作者为何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希望作者为儿童所做的一切,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五):儿童与艺术有些像

《童年美术馆》/李杰

“一旦我们的工作与他们(儿童)有关,就应该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为儿童策展》

以作者作为策展人自2011年为儿童在美术馆策展的经历组成本书内容,在当下极力推广儿童参与艺术、走进公共领域的大环境下,这本书的出现令人感到惊喜且清新——头一次彻底在这种类型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发自策展人、艺术家和参与者内心中的涟漪:开心的、要思考的、感触的,只是读了这本书的我似乎也可以穿越到现场感染那番情绪。

《童年美术馆》不光叙述如何策划一场尝试真正以儿童本位切入让大众确切接触艺术、产生体会的展览或活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首先是之中小部分儿童史、儿童美术馆发迹史,和一些儿童声音反映的书写,最让我受到冲击的就是作者把看似已实现实际上依旧汹涌的儿童生活现状写了出来把我稍稍打回现实。儿童就一定是天真无邪无尘无染,世界上最快乐的吗?这样的刻板印象打在了社会上好久好久,也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迷失,相信现在的儿童就是幸福的。在物质生活对大多数人而言较为普遍的当下,我们似乎满足于将孩子喂饱睡足的基本需要,心理上的精神需要有而多但不深入,甚至依旧缺乏。包括明确将受众面向儿童群体的书本、艺术等体验在表面的感官刺激之下,实际上还是隐藏着非儿童本位的毛病:缺少与儿童群体到个体真正的对话,只凭刻板印象来刻画理想中的儿童,始终隐藏着成人权威的视角来笃定儿童里外——不管是给儿童的东西还是他们本人。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儿童是不是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在许多人的努力下好像好了一些,但这不应该只存在于举着板子或笔锋霍霍的教育工作者,学会把儿童当作人来聆听、理解和对话,需要把这个传得更广泛并随着不同环境儿童的需要做调整,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仍需努力的“同志”。

其次则是艺术走入大众生活。近年走入大众的艺术活动明显增加,尤其前年疫情也为了生存而推出了部分线上活动或是募款;不难看出衣食住行之外的艺术机构也是需要获得公众支持才得以存在——但仍然存在着一个症结,明明艺术文明由人类社会产生,为什么还是与我们距离甚远,甚至有了只有达到某个阶级才得以享受,还产生“高雅艺术进校园”、“高质量艺术”这样的活动及称呼?就像电影《鲁冰花》台词“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什么都比较会”,仿佛没筹码就不适合踏入美术馆或是图书馆似的。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个可以体会艺术的空间不能让人找到一个与其产生共感的高度:摊开来看其实和儿童面临的处境还挺像的,一方不知道或是不愿与对方平视,只凭自己的片面之识来掌控局面和一个固定的空间;另一方则是找不着可以接触和交流的出入口,尽管在一个明说“可以体会”的空间内,却仍然无法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空间所说的“美”,自己储备不足的知识也得不到进一步的更新,整体下来只能感觉到压抑和一丝丝的自卑。但我们不能只怪罪于看似清高的艺术或是被当作没素质的公众,而是需要尽可能的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如何将一场艺术活动中感受美、感受到社会话题参与感的体验放到最大,却也要和迪士尼乐园和周会区分开来?不光是美术馆和展览,所有标着“文艺“的工作者和组织都需要很好的从这点着手,将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参与感放到最大,让艺术和文明真正渗入公众的生活中。

《童年美术馆》不光是叙述了作者与合作伙伴如何策展推广,且作者就这两个角度的叙述和策展行动来看,是相当值得一读的。尽管这本标着美术馆的题目出版,但里头的内容所呼吁的多元、开放、不绝对正确就如同作者想尝试的一样,适合所有人的阅读与思考、参与的需要——我们的世界永远都会有儿童、也永远都会有艺术,并需要我们的共同认识和向前推一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