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1000字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1000字

《学术与政治》是一本由马克思·韦伯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1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一):学术与政治-笔记

P45,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

P65,有些阶层因为没有资产,故同维护既定社会的经济秩序及其利益所系的阶层毫不相干,一种轻率而无节制的政治理想主义,主要来自这一阶层。在革命年代,情况尤其如此。

p67,在美国由于总统选举的结果,使得成千上万的官员大换班,甚至波及下层邮差,由此造成由猎取官职的政客实行业余水平的行政管理。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专业的终身文官制为何物。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二):仅《以学术为业》

仅《以学术为业》。看到了一个近百年前的人所做的诚实而努力的思考。对他来说,人和神的关系在游离间,但还更近一些,这大约是时代使然:没有神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对神隐伏的依恋也造就了那个极端的年代。很难说我们现在就摆脱了这种依恋,但至少,与他们相比,我们对这种状态能有一种审视的距离,经历了时间的淘洗。韦伯的演讲为我们后人呈现了一种态度与思考。在悬浮于时代之外时,我也几乎要完全被他所感染与打动,一种跨越时代的连结与共通。你可以认为他偏题了,后面几乎读不到对学术的直接论述,但我觉得他只是从一个狭小的空间走向了更大的言谈,最终关切到人本身,从而在根本上回应了以学术为业的问题——无论如何,对于一个诚实的人来说,只能是“找到了握着他的生命之弦的魔鬼”,不是什么神启(前者出于清醒,而后者出于迷惑,虽然结果上可能相同)。所以,似乎韦伯在实际上强调的,还是那个不可避免的“袪魅”,那可能近乎残酷的“清醒认识”。只是,作为一个虔谨的,以深信与热忱为本性的韦伯,给出了他的回应与宣言。而这,可能也是这篇演讲的局限与全部力量所在。

以及,很值得一读。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三):选择你的神灵。

学术与政治》之学术:选择你的神灵。政治的部分多半会暂时鸽掉,所以先把学术写了。很神奇,之前已经看过两三次,但完全雾里看花头晕脑胀,只有这一次拿着纸书从前言一路通畅地读下来,自以为是懂了。学术的意义、以学术为业的意义,乃至人生的意义。很喜欢豆瓣的一个短评,“果真是是励志之书,不过仔细想想这些安慰的背后藏着巨大的孤独和悲伤。这碗鸡汤是用鸡架子熬的,好刺嘴。”,是啊,这些问题哪一个回答起来,不需要经过长久的孤独、挣扎、痛楚?

这毕竟是永恒的问题。

觉得这次忽然懂了的原因之一在于,我的人生价值也发展到相似的境界了。我已然否定了超越的爱,了解到奴隶的道德、上帝已死,但还在这个事实中挣扎,在没有绝对正确(也就是无止境的学术没有意义)这一既定的事实中悲伤地徘徊,“我耗费一生所能得到的,终究只有自己的真实吗?”。上了一年大学,我竟然改变了这么多…这未尝不是一种成长;

由于思考前提几乎是一致的,我也很难不赞同韦伯所得出的结论“头脑清明”,我终究是要从这好战的的诸神中选择出一位我自己的神——毋宁说是赞同,不如说是坚定了这个观点。他是坚定的,而他的这种信仰给予我信仰的勇气。

周四读的时候太激动,然而现在已经把当时迸发的灵感和激情忘却太多了。好在当时的很多想法直接写在了书上。始终觉得应该给这部分做一个提纲,好好梳理一下内容…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四):现代社会的学术与学者

本书由韦伯所做的两篇演讲组成,篇幅不长,却影响深远,尤其是《以学术为业》这一篇,本文就介绍这篇演讲的主要观点。

很多人也许经历过,小时候老师问大家长大了要做什么,有人会说当科学家、发明家……作为小孩子,大概都会觉得那些专家学者的工作很神圣,科学家很厉害,很权威,很高尚,他们的形象几乎等同于先知。的确,在古代社会,尤其在西方,掌握学问的多是教会人士,知识本身带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魅力,或者说是魔力,古代中国虽然不是宗教社会,但掌握知识的阶层也会带有某种使命感,尤其宋儒把儒学哲理化以后,也出现了类似的宗教情感。然而长大以后,等他上了大学,读研以后,开始接触科研,这种幻想会被击破,他会发现原来这也是一种普通的工作,并非那么神圣,象牙塔里的人也并非那么高尚,甚至很让人失望。这种小时候的认知和长大后面临的困惑,这个过程,就类似韦伯所提出的,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中的“祛魅”。跟古代相比,现代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理性化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里,知识和信仰不再混为一谈,信仰是个人的事情,价值是多元化的,知识只为追求理性客观,而不是为了引导价值方向。这是本篇演讲的逻辑起点。

基于这样的看法,韦伯就指出,作为学者只应该以学术为中心,以求取真理为唯一目的,不应受到其他价值立场的影响,他只需要告诉人们真实的研究结果,无论这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他特别强调,老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对学生宣传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应当给学生灌输自己的价值倾向,教师应当价值中立,课堂不是进行政治辩论的地方。而且,相对于学生,老师具有优势的权力地位,他掌握着评价学生成绩优劣的权力,迫于压力学生大概率只得顺从。作为老师,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那些政治立场或价值倾向的来龙去脉,只需要告诉学生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有哪些有利和不利之处,让他们自己去做选择,然后承担后果。教师不是先知,科学也不是信仰。

学者可能不是什么好职业。演讲中韦伯叙述当时的德国和美国的年轻学者所面对的困难,跟现在的中国是类似的。一个有志于学术的青年人,好不容易从大学、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发现自己30来岁了才找工作,而其他同龄人有的已经事业有成了,好不容易拿到教职,又担心做不出成果,来年遭到解雇。前期忍受着没有收入,投入大量时间读书,工作之后压力也很大,但到头来收入并不理想。再看看身边,很多人能力不如自己,却因为各种原因竟然高升,一颗为学术而奉献的心早已拔凉。然而,韦伯话锋一转,他认为,一个人在这些困苦之下还能坚持做学术,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这是以学术为志业的真正的学者!这里韦伯用了一个词,转译为英文是“calling”,它除了职业还有召唤的意思,这是借用宗教词汇,意思是受到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召唤而去做某件事的人。学者内心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要去追求真相,追求真理,他们受到真理的召唤,以学术为生命,拼尽全力运用理性去照亮世界。

其实做学术也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工作。其他工作大都在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或者满足物质需求。或者满足精神需求。可是做学术的价值何在?其实学术的意义正是在于自己的工作在某一天会变得没有意义,或者说这一刻的学术工作,正是为了让它尽快失去意义。这是怎么回事?因为韦伯认为,学术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推动学术进步,而学术进步,正是要打破前人的结论,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所以说做学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成果变成经典,不可动摇,而是为了推动学术进步,尽快打破就有的成果,包括自己的成果。所以一方面学者要进行科研,努力推动学术进步,另一方面也要尽力教授学生,努力让学生尽快超越自己,这是一个学者的使命所在。这样一来,其实某种程度上学术是无意义的,因为无论多么伟大的成果,将来也必定被后人所超越。学术本身是无法提供终极意义的。

此外,延伸到社会里也是这样。在古代社会,整个社会都认同人生有一种确定的价值取向,都知道人生怎样过是有意义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遵循约定俗成的一套过程,知识也是有限的,人活了一辈子,什么都见过了、知道了、体验了,老了会觉得很满足、有意义,死而无憾。但是现代社会里,首先人生不存在确定的终极意义,价值是多元的、不确定的,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再者,整个社会的知识、思想、文化、科技,都在不断地进步,没有止境,这意味着人生的目标也是无止境的,没有终点,一直到死也不能满足,体验不到目标的达成,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而死亡之后再也无法体验,于是死亡也变得没有意义。

在本书中,韦伯以现代世界的“祛魅”为逻辑起点,讲述了现代社会里学术工作的特点及意义,以及什么才是一个合格的学者。当然,他的某些观点,比如学者能不能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会不会有的学术研究本身就有价值倾向?包括科学与政治的关系,两者能不能做到完全中立?也值得思考和推敲。但是韦伯提出的学者应有的研究态度,已经是后世所公认的,虽然韦伯必然也要过时,被时代所超越,但他依然是人文领域众多学科所不能忽视的学者。

《学术与政治》读后感(五):志与业 ——读《学术与政治》

韦伯作为社会学三大家之一,五十六年的岁月里留下了诸多经久不衰的学术著作,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宗教,几乎所有领域都传颂着这位先哲富有洞见的观点。而在诸多著作之中,《学术与政治》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既是韦伯于慕尼黑大学所作的演讲,更是其对后来者的谆谆教诲。如今读来,似依旧能感受到韦伯冷峻的眼光与苦口婆心的勉励,感触颇深,草草写下本篇小记。

以学术为业,是古今中外诸多才子贤士的追求所在,而在如今一个社会剧烈变迁,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如何去理解学术本身一直是萦绕知识分子头脑中的困惑。“学术何以为、学术有何为、学术不可为”私认为这是韦伯这篇演讲的核心三命题,没有期待中的慷慨激昂,但韦伯这种将现实娓娓道来的从容读来也竟令人动容。首先韦伯就美国和德国大学之比较讨论了学术的外部环境问题,随着科学的专业化和组织化,似是学术研究也成了资本主义市场中的一环,无数“学术民工”如蜂如蚁般构筑着今日之科学大厦。而在这个体系中青年学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无不揭示着未来以学术为业无疑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性价比谋生手段。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人们投身学术,甘心于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过着刻苦、清贫的生活呢?这便涉及了学术的两大原则:追求进步和智性的诚实,在这方面韦伯的论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学者兼老师的双重使命、学术追求的三大品质与两种工具。以学术为业者不仅肩负探索世界、思考真理的重担,同时也有着传道授业解惑之责,而要想同时兼具这两种能力显然是比较苛刻的。为此大凡于学术有所追求者离不开以下三大品质:热情、刻苦工作和灵感,而概念与理性实验则是学术的两大重要工具。虽然韦伯对学术追求的论述有些冷酷,但他还是为我们畅谈了学术何为的三大功能。一则学术有着实际应用功能,帮助我们掌握生活,二来学术意味着一种思维的训练,提供给我们一套思维方式和工具,其三学术能帮助我们保持头脑的清明,厘清目的手段和后果。最后在学术不可为方面,韦伯认为学术追求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实现更完满的人生,相反韦伯强调现代学术通向了意义破碎之路。这是因为随着世界的祛魅,理性化和智识化是我们的时代的特征,从原则上将再也没有什么无法知晓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理性计算掌握一切。然而随着这种祛魅过程而来的不仅是科学的局限、终极价值的消亡,更是理性铁笼的建构。科学并不提供生活的答案,人类何去何从,人生、世界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意义的丧失的过程,进而导致了现代人的心灵危机。最后伴随科学高速发展的是价值的多元化带来的观念对立冲突、社会世界的割裂,也就是韦伯所说的诸神之争—“神明以非人格形式重新站了起来,既对我们的生活施威,同时他们之间也再度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

而在第二篇以政治为业中,韦伯主要探讨政治本身、职业政治家以及这种追求的内在要求。首先韦伯关于政治的论述是从广为人知的三种统治类型:传统型、卡利斯马型、法律型开始的,其中尤以卡利斯马型的讨论最为出彩,韦伯认为这种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在于领袖本人魅力与追随者的需要和信仰双方合力而来的。进而讨论社会控制、政治团体和官僚制的问题。其次关于职业政治家的讨论是韦伯论述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块的讨论上,韦伯建构了一条“原因-形式-类型”的逻辑进路。第一个方面韦伯讨论了以政治为生的两种原因、两种途径:为政治而生,视政治为天职、为生命意义所在者以及靠政治而生的从业者。随后在第二个方面韦伯描述政治及相应的官员制度发展历程,区分了政治型官员和管理型官员,也即政务官和事务官。而在第三个方面,韦伯划分了职业政治家的五种理想类型:宗教代表的行政力量、人文主义者、宫廷贵族、绅士阶层以及法律学家。最后韦伯以政治职业的内在要求的讨论为本篇演讲的结尾,究竟以政治为业的人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呢?首先韦伯认为政治职业满足的是权力欲,是一种掌控感,对政治家而言最关键的品质便是发自内心的热情、责任感和分寸意识,其中这种分寸意识可以理解为一种拉开距离的冷静判断。因而政治家必须克服以下三点:虚荣心、公正和责任的缺乏以及各种形式的自我否定。最后韦伯强调了政治的伦理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对伦理的虚无性,同时在目的和手段,或说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之间并非冲突而是互补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以政治为天职之人)。政治与学术、职业的关系上来说,于我而言向来是支持一种左派精英主义的观点,而其实现是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角色与担当的,这也恰恰符合我国千百年来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上匡国,下利民”的职业取向和道德操守。人们常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在我看来合法伤害权与压迫实际上是度的问题、是伦理问题,而“身怀利器却兼济天下”不仅仅是一种悲悯,更多的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韦伯两篇讲演,出人意料的冷峻和朴实,然其中关于学术、生命和意义的探讨实在引人深思。草草读过两三遍后,长久萦绕在我脑中的困惑是:我们对于学术、对于知识的追求在本质上是不是也是一种欲望的体现,进而产生由于智识上的丰富而带来的控制感甚至优越感?有趣的是常常是这些欲望、这些好奇、这些hunger推动这我们的进步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次虽然我们总是以学术自娱来聊以自慰,但身处现实世界之中,无论是同辈压力还是他人期待抑或自身的目标,都在催促着我们努力学习工作、争取发更多的论文、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是否这种内生的求知欲和理想目标以及外部竞争、期待共同导致了学生产生一种非功利的学术“功利性”追求?于我个人而言,的的确确学术上的追求是我的主要目标,金钱和权力对我只是次要的衍生物,正所谓“如是观古今衣冠富贵者,而今安在哉?唯贤士留其名耳”。但学术之内也存在着功利性的现象,观照我自身有没有?实事求是来说答案是有的,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自己的努力能被别人看见,也希望自己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起码不那么窘迫。尤其是当我处于学校教育的理想美好追求与家庭社会现实教给我的竞争性需求与自我保护之间的冲突之中,这也是许多青年学生的困扰,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理想和意义的追求也变得“道阻且长”。但除了功利性的目标,知识本身带来的欢愉,帮助他人,兼济天下的理想有没有?一定是有的且十分强烈。但我们读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中无不升起一种使命感和豪迈,也正如但丁所说的“人生来本不是为了像野兽一样活着,而且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而我之所以选择社会学并打算以此为生,一来是因为自己本身对社会学乃至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热爱,我觉得这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若我所做之事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正反馈,那何乐而不为呢?二则我本身是蛮书生气、理想化的人,让我混迹于官场或格子间工位,实非我所愿也非我所长如果不能以自己喜欢的事物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那漫长的人生道路似只是一种凄凉的流放。其三我是家中独子,条件也尚可,父母对我的学业追求非常理解和支持。其次关于功利性的问题,我自己的参考模式有着三条路径。首先便是我国士人所坚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模式,于“修齐治平”之中将私与公统一起。其次是《围炉夜话》夜话中所说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在心与迹之间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行事有方。最后是对自己内心的考问与反思,时刻提防自己内心深处的幽暗,努力向着上的一面,向着善的一面发展,也正所谓“心如花木,向阳而生”。这个问题或许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是伦理问题,但我更想听的是老师您作为长者、学者,对此的看法与人生经验,以便解答学生的价值困扰,指导未来的学习工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