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诠释人性读后感100字

诠释人性读后感100字

《诠释人性》是一本由[英] 卡米拉·庞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诠释人性》读后感(一):我们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与发行部的两位同事越来越不和,几乎要闹到决裂的程度。两位同事对待工作越来越不配合,就好像他们不是在为自己工作,而是在为我工作一样。

为此,我想过很多原因,是因为我不易察觉的骨子里的傲慢;是因为我是一个被宠坏的中年男人,爱彰显自己,爱在说话时说“我”,而不是“我们”(这是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因素);是因为编辑出身的我,过分看重编辑工作的权重,而忽略了发行同事工作的辛劳;还是因为量化的绩效方案,让她们觉得分配不均。也许是以上问题皆有。

但是看到《诠释人性》中的“如何拥抱自己的怪癖”一章,让我反思是不是为了理顺事而忽略了人的感受。

我们老领导退休以后,把部门领导的位置交给了我,我们也从社直属的公司并入基础教育分社成为了一个事业部。在我们老领导的带领下,还是公司的时候,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完成一个个项目。而并入社本部以后,社本部以统一的对员工的量化考核的形式考核我们,这就必然会使不同的同事承担一部分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比如让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编辑人员承担一部分选题开发工作;让不擅长编辑加工的发行人员承担一部分编辑加工工作。人类社会为了更便于管理,有很强的追求同质性的冲动,而如果我们让自己或他人隐藏起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技能,必然会将真人改造成假人,也会失去团队的和谐与效率。

比如,在我们的团队,我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我淡定、冷静、学习能力强、逻辑推理能力强,擅长把握内容方向,协调支持他人工作。但我的心思不够缜密,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在事务性工作与编加工作中经常出错;而有的同事善解人意,不争不抢,有责任心,做事认真、细致、耐心、出错较少;有的同事温暖热情,有想象力,有创造力,能很好的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和动机,有很好的人缘;还有的同事做事灵活、机敏、擅长与他人打交道,享受与他人的互动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单位量化考核的方式却要抹平每个人的特点,一视同仁。

一个真正有效率的团队,是让每个人都处在他合适的位置上,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尊重同伴的角色,并且互相配合,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团队的形式分工合作,并通过完全表达自身的个性与能力进行合作,以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诠释人性》读后感(二):为什么逼你相亲

朋友生活在单亲家庭,成年尤其是30岁以后,经常被妈妈软硬兼施地逼着相亲,比如“我不像其他的母亲,还有个人可以商量,我只有自己,现在心脏也不好……你赶紧定下一个合适的人吧,我也好放心。”或者“我不管你了,你爱找不找,你自己开心就好,等你以后老了没人作伴也没有孩子给你养老”,每当这时朋友就会有时和缓、有时激动、有时据理力争、有时又破罐子破摔地表达自己对婚姻与人生的看法。毫无例外的是母女俩谁也说服不了谁。

父母对婚姻的理解是典型的盒型思维,盒型思维是把现有的证据与备选方案收集起来,形成清晰的图景,让你可以看到所有方面,所有选择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婚姻有人作伴,不结婚老了没人养老等)。

盒型思维是一种强大的工具,有助于快速决策(比如到年龄了就要结婚)。但是盒型思维严重限制了我们对信息的加工与解释能力,以及利用过去的证据预测未来,从而做出复杂的决策能力。而且你会发现陷入盒型思维的人很难被说服,就像朋友永远有说服不了劝她结婚的观念一样。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盒型思维,盒型思维鼓励我们把自己做出的每个决策都看作“对的”或“错的”,并据此为它们贴上标签,这样我们做事就不再留有余地,不再考虑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灰色地带或者那些我们从未考虑过、发现过的事情,那些可能是我们真正喜欢或擅长的事情。为盒型思维的思考者,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或擅长什么来为自己分类,我们越是接受这种分类,就越不愿意去探索这种分类的边界,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盒型思维从根本上讲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让结论主导现有情况,而事实可能本该与结论相反。除非你真的相信,你在考察所有证据之前就知晓了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否则盒型思维会限制你做出正确的决策。拥有明确的选择会让人感觉很好,但这可能只是一种虚假的安慰(就像步入婚姻并不代表人生就会幸福,但会让父母感到安慰)。

人生是复杂的,我们所有人都在矛盾不可预测与随机性中艰难跋涉,而这正是生活的真相。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发散的思维方式——树型思维,树型思维可以从此处延展至彼处,从一段记忆联想到另一段记忆,从一个决策迁移到另一个决策,从一种可能延伸至无限的可能。

由于现实远远比设想更复杂,所以我们思考问题与作出决策的技巧也必须如此。如果你用盒型思维思考,一旦事情出错你就难以继续前进了,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给这件事贴上失败的标签,然后重新开始。如果你用树型思维来思考,你身边就会有许多备选的分支,这些分支就是你在头脑中预先设想的前进路线,此时改变方向要容易的多,也有效的多。因为你没有把所有的筹码全压在一个结果上,你已经为这种可能性做好了计划,也为自己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备选方案。

《诠释人性》读后感(三):要给一个人足够的安慰,需要几秒的拥抱?科学知识能够给出答案

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时隔多年依然让人兴味盎然,不只是因为那时的汤姆·克鲁斯尤为英俊,更因为影片传递出的金钱与爱之间的平衡与失衡,那种温暖人心的力量,植根于心灵深处,多年不忘。

《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角色,是一个自闭的人,他有着强烈的秩序感,到什么时间必须做什么样的事,同理,没到什么时间,他也受不了强行让他做什么。

他不喜欢直视别人的眼睛,更不爱与人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有安全感。

汤姆克鲁斯起初只想当他的监护人,从而获得父亲的高额遗产。后来,发现达斯汀霍夫曼有着非同寻常的记忆力,就想利用他对数字的敏感去赚钱。

在漫长的相处中,汤姆克鲁斯慢慢被他感动,想要走进他筑起的城墙堡垒中,然而这个过程却同样艰难。

看电影时,不了解达斯汀霍夫曼的内心世界,同样的,他们应该也不理解众人的想法。

可是,如何打开一扇连接爱与关系的大门呢?或许,用我们从没想过的自然科学来理解生命、爱与关系,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

《诠释人性》的作者卡米拉·庞,是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她8岁时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26岁时被诊断患有多动症(ADHD),焦虑也一直伴随着她。

在她眼里,看不懂人们的行为,也没办法和大家沟通,她觉得自己就是个异类。

她说,我天生就不知道是爱、同理心和信任是什么感觉,但我非常想知道。

作者最感兴趣的是科学的世界,于是,她尝试用科学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融入世界。

因为,科学不会说谎,不会掩饰它的本意。

很奇特的想法,作者竟然用蛋白质的特性来谈人类的友谊和团队合作。

比如,题目中我问到,要给一个人安慰,需要拥抱多久?作者说,2-3秒,如果对方经历了糟糕的分手,那就是4秒。

我们都有自己的怪癖,在人群中也不一定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可是,这和人体第二多的物质——蛋白质,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将蛋白质的行为与“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测验”(MBTI)进行对比,这个测验将人的性格与八种不同的特点相对应,即外向、内向、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感知。

我们在平时基本不会接触到的名词,受体蛋白、激酶蛋白、核蛋白等,都被作者将其对应了不同风格的人。

当你了解了具备这种特性的人后,我们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进化和利用这种差异性。

受体蛋白,对应感知敏锐,交际能力强的人,可以发挥自己与人相处融洽善于打破僵局的能力。

激酶蛋白,对应性格外向的人,享受高强度的人际接触,可以发挥自己敏捷、活跃的能力。

核蛋白,对应高效组织、领导能力强的人,可以发挥自己善于主导的作用。

没想到吧?这本书的作者竟然完美融合了科学与人的个性,研究蛋白质帮助作者找到了建立人际关系和应对社交场合的方法,同时,也提供给我们新的思考,不要成为追求一致性的牺牲品。

《诠释人性》,这本书让我们放下心结,不再拧巴,赞美我们的怪癖,承认它的存在自有其意义。蛋白质的分类告诉我们,差异有助于团队协作,而个性才是团队协作的基石。

《诠释人性》读后感(四):从自闭症患者到青年科学家|看“牛人”如何用科学解构人性

“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估计家有儿女的人,对这一段儿歌歌词都不会陌生。事实上也是如此,对孩子来说,父母和亲人的爱抚,是他们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然而,有一类孩子,是十分抗拒别人用触碰传达爱意的。

哪怕是来自父母的指尖轻触,对于他们来说,得到的不是心安,而是强烈的不适和刺激,甚至会因此尖叫失控。

这一类与众不同的孩子,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是医学上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ASD)的人群。

以前资讯媒体不发达,人们对于自闭症了解甚少,甚至有很多污名化的传言。

随着研究表明,有WHO的数据显示,平均约160名儿童中就有1名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难道,面对自闭症,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听天由命,让拥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陷入无底的绝望深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旁观者,我们了可能没办法一窥自闭症人群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有一位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化学博士、青年科学家——卡米拉·庞,在她8岁时就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26岁时又被诊断患有多动症(ADHD),焦虑也一直伴随着她。

在她成年之后,硬是凭借用自然科学的常识,写了一本书,帮助大家来理解自己内心的小世界。这本书就是《诠释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学理解生命、爱与关系》。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全世界通用的“人类使用手册”,就算你是正常人,也可以利用它来重新认识周围的人和环境。

本书共分9个章节,分别是如何跳出思维的盒子、拥抱自己的怪癖、忘记完美、感受恐惧、实现和谐、避免随波逐流、达成目培养同理心和与他人建立联结。

主题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话题,但是作者在描写过程中,集合自然科学的分析,写得生动有趣,甚至带有一丝东方的禅意之美,很是难得。

在“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结一章中”,作者用化学键的联结入手,解释了生活中创造关系的相似性。

简单来说,外向的人乐于给予电子,而内向的人更愿意接受电子。而有的人内心世界已然十分丰富,已经不需要通过电子交换,和他人建立互动了。

这种对联结的追寻,就被成为化合价(valency)。

更妙的是,如果你面对的是根本不相容的分子,不管你怎么努力,人家就是不想和你玩。是不是像极了那句流行语,“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归根结底,我们寻求和他人建立联结的原因,和原子建立化学键是一样的:

写在最后:

书中这种独辟蹊径的思考,还有很多,让人不仅脑洞打开,发出“哇,还可以这样!”的感慨。

我们每个人都并非完人,或遗憾自己的内向,或羡慕他人的完美。如果你也想利用科学来革新自己,不妨看一看这本《诠释人性:如何用自然科学理解生命、爱与关系》,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诠释人性》读后感(五):《诠释人性》:自闭症患者告诉我们,生活难题往往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据统计,中国有上千万的自闭症患者。对于有自闭症患者的家庭来说,或许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不幸,然而,今天当我看到了这本书《诠释人性》后,自闭症孩子的坚强与勇气彻底让我折服。

这本《诠释人性》出自一位出色的青年科学家卡米拉,她身患自闭症,多动症和焦虑症,从小就不会跟人打交道,而且在她的世界里,她过于敏感情绪也很容易崩溃。

然而她却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救赎自我的科学方法。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我看到的不是一位自闭症患者,而是一位理性的科学家。作者虽身患自闭症,但她通过思考自己的怪异行为,引发感想,从而用科学道理为身处在现实生活的我们做了很多参考与有意义的引导。

树型思维

因为从小就身患自闭症,作者卡米拉为了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加顺利,她在书中提到了对她生活特别有用的树型思维。

树型思维,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以树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卡米拉说,她没有特定的习惯,在她看来,习惯很脆弱。

因此,她把树型思维运用到生活中,从下而上的去推出她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得到某种结果。

树型思维,实际上是把自己的问题比作一颗树上的主干或是支干,而树的往外延伸实际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比如:为了使自己上班不会迟到,她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坐车,找个比较正确的位置,从而减少她不能完成的可能性。

树型思维具有发散性,能够让我们从一个点不断发散,而不至于困在一个盒子里,让我们无法走出。

树型思维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无数种可能性,能够让我们在陷入困境时,及时找到脱身的办法。

秩序给我们的理性思考

在《诠释人性》一书中,卡米拉从热力学的角度为我们解释了秩序给她的理解。在热力学中,能量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能改变其位置与形式。

因此,卡米拉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另一个人遵守他的秩序,实际上是在跟热力学作对。

这实际也是一种控制的行为。

然而,如果一个人愿意为了你而打破他原有的秩序感,如果这个人是你的孩子,或是爱人,那么就足以看出,他为了你而做的改变。一个秩序,就能看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与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爱,不管是亲子还是爱人之间,都需要我们做出一定的妥协。实际上,这又不是妥协,而是我们承担爱需要付出的责任,和我们想要幸福需要付出的小小的代价。

在面对人生困惑时,我们是选择把关注点放在现在还是未来?

这本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也是要依据每个人情况去考虑的问题。

可卡米拉却用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为我们做了解释。

在《诠释人性》这本书中,作者卡米拉提到了物理学中的一个原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我们越能精确的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就越不能有效的追踪它的动量。

而把这个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越是关注其中的之一,就越不能掌握利益者的情况。

从物理学引申到大多数成年人现在需要面对的困惑,这也让我们不难知道,我们到底该如何做?

卡米拉也给出了答案:我们无法在同一时间做好两件事,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好一件事。

从而他引申到了“梯度下降算法”,意思是:以求帮助我们以最快的方法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

梯度下降算法中提到了三点值得我们深思

1.我们对未来的发展该如何抉择,需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出判断。

而能否可行,则取决于我们自我的幸福感,快乐感,以及我们自我的价值观体系。

比如:我们选择即使短时间没有成效的工作,可在未来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从而达到我们自己的目标。那选择这样一条漫长的路,我们会有满足感吗?会厌烦还是会越来越喜欢与充实?

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很显然,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好的判断。

2.遇到瓶颈时,我们又该如何做?

在《诠释人性》这本书中,并没有提到瓶颈二字,书中卡米拉用缺乏动力、停滞不前来做了描述。

当我们的目标停滞不前时,又该如何做?

梯度下降算法则告诉我们:我们依旧可以用我们自身的幸福感与充实感来判断,我们是否该调整我们的方向?

比如:我们当初的目标是选择做一名会计师,可到后来,你却发现,自己走的路并不能让你感到幸福,反而会充满不安与困惑,会不知道如何前进。

不如,我们选择退一步,或者重新回到你之前在没做选择前的分叉路口,重新评估我们所处的环境,从而做出调整。

当然,在做调整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要想着一步到位,那样我们会错过很多细节的东西。只有当你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做调整时,我们才可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3.焦虑很正常,有了焦虑,我们才可以看到更多可能性。

在卡米拉看来,适度焦虑或恐惧都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把焦虑看成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从而让不同的事物链接起来,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不少中年人都会有中年焦虑,年龄、孩子都是我们焦虑的原因。可如果我们真如卡米拉说的,把这些问题连接起来,也许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点。

比如:我们为何会有中年焦虑,仅仅是年龄吗?

不完全是。大多数人的中年焦虑其实也关乎孩子,经济。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把这种焦虑转化呢?我们可以在陪娃的同时,减弱这种焦虑。与孩子相处时,全身心地投入既可以缓解压力,又很好地陪伴了孩子。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从树型思维,到秩序,再到对未来与现实如何做选择的问题上,我们都可以发现,卡米拉即使是身患自闭症,也不妨碍她用最科学最理性的文字来跟我们探讨现实的问题。

如果我们也深陷不同的烦恼时,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问题,更能帮我们做出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