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1000字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1000字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是一本由爱新觉罗·溥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6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精选点评:

●末代皇帝的忏悔录,有些地方用词生涩拗口。

●文字有些混乱,如果不是作者的特殊身份,写成这样估计没法出版。好奇心使然,没必要仔细看,一目十行。

●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导演意大利电影大师贝托鲁奇逝世,享年77岁。 聚焦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末代皇帝》由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主演,获得最佳影片等在内的9项奥斯卡,是影史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单片之一,贝托鲁奇也成为唯一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意大利人。 “我的前半生,本是‘无一事可及生人,无一言可书史册’的,但是从一九五七年起,我就日益一日地想把它公诸于世…… 我还没桌子高,就学会了用别人的灾难来取乐,后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都被我看作是自己的权利…… 我看‘善书’,我讲‘仁慈’,我的‘仁慈’却有自己的一套讲法…… 三十年前猖狂一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已经遭到了可耻的命运,你们还要重走这条老路,难道可能设想会有比他们更好的下场吗?”

●完全读不下去,序言开始就又红又专,过于强调让人难受,我也不是来评判政治的,而且导游话都出来了,“那么,我们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北边的景山公园正门前下车,开始我们的观光游览吧” what the Fuck?一点帝王之风都没有就算了,这什么东西?再见吧

●跌宕起伏,归于平静。前一部分还以为是红楼梦,尤其是后面,不曾经历过类似的环境怎么写的出红楼?溥仪写下他的时光记忆,让人有机会看到了课本几行字背后一生的浮光掠影,也让人多次感慨百年前我们一路走到今天的不容易。

●前面的内容很不错,没有比当事人更适合讲述那段历史的了,可以打五星。至于在监狱里改造的内容,的确能让人看到溥仪精神上的变化,但舔的痕迹也很明显。

●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引用了太多报纸杂志信件,还有溥仪絮絮叨叨的感慨,我倒并不怀疑溥仪的真诚,毕竟从全书看,逻辑是自洽的,而且几次看过伪皇宫还有溥仪的照片展,还有溥仪的国画,他是如此复杂的人,有如此离奇的一生,无论和谁合影,瘦瘦高高的他都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疏离的,即便是和手握权势的日本人合影,也掩盖不住他的光彩

●溥仪以平民角度审视自己,读者以统治者立场同情溥仪。

●历史的流向滚滚,任谁都是昨日黄花!后面的。。。。。可以采取一目十行的读法。。。。。

●这人的命运啊,怎敌得过历史的进程?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一):被“利用”的一生

看到某位书友写到溥仪是没人爱,不会爱的一生,忽然有感,他同样是被“”利用“”的一生。

从电影《末代皇帝》到《末代皇帝溥仪影像全析》 到这本亲自著作的《我的前半生》,溥仪的形象越发清晰了起来,对于溥仪,我们始终是加一个定语, “末代皇帝”视角去看待的。

封建社会里,皇帝本应是“利用”的甲方,凭借权力 去开疆扩土 去保天下太平,在最后一代皇帝里,“变了”。

他被利用 延续苟延残喘的清朝命运,被当上了“皇帝” 他被利用 太监们监守自盗,好不逍遥 他被利用 结巴的、手足无措的 载沣 和他只有君臣,没有父子

他被满族人,日本人,各种人利用

他是一个形象,一个象征,唯独不是一个人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二):建议看电影《末代皇帝》得了

终于看完,不容易。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对溥仪不关心,对皇帝生活不好奇,建议别看了,太啰嗦,我怀疑溥仪的文字是在管理所写心得写学习材料时锻炼的,还不如花两三个小时看看电影《末代皇帝》,对溥仪这一生也能有个大概的认识。

溥仪未出宫前,我觉得他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那个阶段的男孩该有的调皮,小伎俩他都有,甚至比同龄人的想法多一些。天津七年和伪满十四年,傀儡皇帝这个称号于他并不冤枉。为了复辟,为了留住称号,为了活命,对日本人百般讨好,谄媚,唯命是从。

不过把时间线拉长一些来看,他的出生,他身边围绕的人,他的见识,历史好像也只能这样发展,被日本人利用,造成了无数中国人的惨死和伤害。

溥仪是可恨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自己的软弱让日本人有机可乘,也让痛苦折磨了自己大半辈子,不过他很幸运,可以活到自己写自传,自己出书,历代皇帝好像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从另一方面看,溥仪的求生欲实在太强了,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皇帝啊。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三):一个封建皇帝在新时代的再社会化过程

这里说的新时代,不仅是指新中国的建立,更指整个世界在这二三百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医学,革命,新制度,殖民地,反抗殖民地,新中国成立是整个世界这些变化中的一个,他如果在其他地方,也同样要经历这些变化,和殖民地和反抗殖民地这些历史事件。

所以一个属于三百年前的封建皇帝,还是一个从小古文化都没能好好接受的封建皇帝,在这个新世界,该何去何从呢?

这是摆在他5岁就开始的问题。其实他三岁继位,五岁退位。这时候时代已经结束了,可是他仍然按照过去的生活过着。给他的优待也是毁了他。如果不享受这些优待,他们应该好好上学,他和他弟弟溥杰都智商还不错,可是他们仍然按照过去过着,过的这两个孩子也挺迷茫,一心想逃跑。

新时代也没给他们难处,虽然他们劳动过,但从来也没想杀他们,也没想虐待他们,只是他们不经过改造也是真不行,改造后,给他们优厚待遇,这个待遇比以前好,需要工作,他们更能好好生活。

溥杰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日本17岁死亡,有说是殉情,有说是男方杀人。我倾向于男方杀人,因为女方比男方聪明 ,男方真的配不上女的。

溥佳也是伴读之一。

溥杰的自传在哪里。我想一起看。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四):阅读随笔

溥仪的一生大概就是精准的体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千古名句。当真是可悲可叹,一生因为慈禧一句话而改变,接受皇家“奉天承运”的高人一等教育,唯我独尊,虚伪多疑,不通世事,未尝人间亲情温暖,只是权利的牺牲品,从没有意志自由

乳母的经历令人唏嘘,她是溥仪人生中唯一的温暖与善良

苏格兰老夫子庄士敦有点可爱啊!了解中国文化,给溥仪带来西洋文化,扩展眼界。

佩服文绣,从小学习三从四德的小家碧玉,是怎样的勇气让她选择去和溥仪离婚,去面对质疑,追求自由,追求正常的生活

婉容真的好看,只可惜了,被虚荣蒙蔽了心,宁愿做一名空架子的摆设皇后,也不愿放弃尊号,去做一个正常的人

溥仪在改造时算是遇上了好的时代,那个年代,没有的疯狂,也没有如今的浮躁。那时的人,善良,朴实,正直,严谨,热情。不会偏信舆论委屈好人,不会因为出身成分给人定性质,不会面对他人之难袖手旁观。溥仪在改造中懂得了什么叫人,什么叫生活,什么叫良心,什么叫是非,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被命运玩弄可悲可怜的人,可叹的是“罪大恶极”的末代皇帝改造后这么热情向上,而现在有太多的人也从不知道良心是非,却依旧活得开心放纵,人心不古啊。

最后,这个自传出版前肯定接受了审查,至于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谁知道呢?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读后感(五):历史车轮上的皇帝

花了一个寒假看完了,真的是一本很精彩的自传。溥仪本人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所以他叙述历史的语气很自然很接地气,胜过很多自诩"有趣近代史"的通俗说史书籍。 正如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人物一样,溥仪很难被明确划分为"好人"或是"坏人"。他从小在皇宫中度过的"高人一等"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扭曲怪异,多疑又容易轻信谎言的矛盾性格,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痛苦。 辛亥革命打破了溥仪做一个普通皇帝的过程,也破坏了整个皇室贵族和官僚集团的利益。学校历史书上常说溥仪一心谋取复辟,甚至为了虚假的皇位甘愿与日本人合作建立伪满洲国,损害中国民族利益。诚然,溥仪本人受传统帝王教育熏陶,自然会有复辟的目标。但其实真正图谋复辟的,是溥仪身边的一堆旧贵族与官僚,他们全部的身家利益全系在那些空虚的皇家官员头衔上。无论溥仪愿意与否,他们都会进行复辟。所以才有溥仪在北洋时期四处花钱寻找支持的可笑,参与张勋复辟的荒唐,以及在伪满洲国当傀儡皇帝的无奈。 说这么多不是为溥仪洗白,他确实做过许多不可否认的坏事,于国于民皆有害。但他其实也只是历史洪流里的一个人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创造,尔后见证历史。当历史的车轮滚动时,是坐在车上前进,还是在车轮下被碾压,都是时代使然的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