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偏执狂读后感1000字

偏执狂读后感1000字

《偏执狂》是一本由[意]鲁格▪肇嘉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5-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偏执狂》读后感(一):什么是偏执狂

偏执狂的三个特征:

1. 怀疑

当一个人不断怀疑某人可能变为敌人,他就会逐渐真的把那个人视为敌人。

2. 因果倒置

你做一件事,产生了不良后果,但你不承认这个后果是你造成的,反而还拿这种后果的存在来证明你做这件事的合理性,这就是倒因为果,倒果为因,循环论证。这一点是偏执狂的核心特征。

3. 被害投射

即把自己的破坏性投射给别人。自己想害别人,但没有理由,于是就一口咬定,别人想害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攻击性行为的正当性,减轻自己的罪责感受。

《偏执狂》读后感(二):你若是太阳,偏执又如何?

我觉得应该把真本书列为中学(大学)必读,现在的社会无论如何都不是个宽容的社会。

而宽容恰恰的一切创造的来源。

或许政府能从西方偷来最先进的技术,就像它的红色兄长那样。可个人只能沦为偏执的牺牲品,他的生活毫无个人可言,仅仅是偏执的附属品罢了。

那也太可惜了,还不如作只野猫自在些。

当然,如果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偏执恰恰是生产力的来源(三大一神教,红色与蓝色国家)。可惜,多数人对于自己的选择并无觉知,也就没有自由可言,更无责任了。

所以对于日渐放荡的社会,又有什么可以责怪的呢?大家都没得选。

《偏执狂》读后感(三):头脑清楚的疯子

在心理学尚未走进普罗大众之前,以偏执狂为代表的xx狂们,往往是只存在于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角色.

但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似乎自己身边也有这样或那样看起来”执拗”到不可思议的个体.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那些”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总认为他是最正确”的损友小伙伴们;还有些是名人,例如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就是其中的”典范”,还有被传言是双相障碍却又偏执的梵高,据没有考证的观点,他也是偏执狂中的一员;还有少部分是我们所说的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 他们可能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是不是听起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与这些显著的行为表现不同,《偏执狂改变世界》的切入点似乎更宏观,更遥远。好像是通过一部叫做心理学的望远镜,去看滚滚历史长河。

对,它更像是一部由心理学家编纂的历史书,人类史。(虽然有申荷永等大神写序,但说实话,读完全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人类啊历史啊是多么厚重的一件事情啊)

也许换种说话能更好地理解本书的整体:偏执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些作用似乎并不全部都是正面的.那些急躁的团体或是执政的偏执狂们,利用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煽动人们对于战争的热情,成功地搅乱了固有的平衡,通过他们有限的攻击,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种族的迫害/”灭绝”。

我觉得,近期发动了巴黎恐怖袭击的ISIS,就是典型的由偏执狂们构成的暴利团体了。虽然他们并未有针对某一群体进行种族清洗,但也许是处于要求他人对伊斯兰世界的认可而采取了更为偏激的方式?

书中有一段话倒是发人深思的:“头脑清楚的疯狂”已经真正逼近,将人们分离,并交到他们在未来的日子中相互不信任。新的时代降临,物质损失被弥补,但多样性所产生出的文化丰富性也永久地丧失了。偏执狂将自己展现为一种残留物,它在我们心智懒惰之时认为和平更为便利的表象下得以幸存。

《偏执狂》读后感(四):偏执——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偏执——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我最爱世图心理系列书中那大量的实例,和毫无避讳的直面剖析,敲钉子般果断有力,毫无造作矫情。本书便是如此,简明清晰的理论,大量实例剖析,让陌生的概念一点点在我们脑海中清晰,我们也跟着作者的叙述去重新了解一遍“疯子”所创造的历史。

对于偏执狂,也许我们只在某些影视作品中有过深刻印象,然而其实生活中,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不少实例。当然对着变态心理学找变态,也许谁都是书中所写的变态,我们还是应当以更加客观的判断去审视。书中提到两种偏执狂——“个体(临床)的偏执狂”和“集体(历史-文化)偏执狂”。

说道偏执的起源,自动物以来,心智活动不得不暗含不信任和怀疑,偏执狂可能是某种动物机能在我们心理中的延续。我们心中胆怯,所以试图将借助将邪恶归于一个敌人,而使得自己远离邪恶。

个体偏执狂会构造一个阴谋论,他“多疑”,这种怀疑不必然是无根据的,但它是过度及被扭曲的,偏执狂确信自己是一个“阴谋”的受害者,他可悲的让自己被自己误导;书中提到“祖母的咖啡罐”这个例子,祖母怀疑女孩是小偷,害怕女孩偷走咖啡罐,于是自己藏起咖啡罐,当发现咖啡罐不见了,就认定了女孩是小偷。自定义为阴谋的受害者,其实偏执狂却在抓住机会迫害假想敌。

先对个体偏执狂,集体偏执狂无疑是恐怖的,然而集体偏执狂是“类似于现代流行文化的一个过程”。在某些时期,这样的扭曲慎入了文明社会之中,然而却不会有人真正的谴责它。二战时期,美国宣传活动把日本人描绘为动物,催促如杀死动物一样杀死他们。以为美国女性收到未婚夫寄来的日本人的脑袋,而愉悦,甚至把他放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这样非理性的憎恶却如此的自然,让人无法想象。

然而现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更加容易陷入集体偏执,一条符合我们群起而攻之的新闻,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被新闻左右情绪,仿佛如同亲身经历般的憎恨,却失去了理智,仿佛本身就是受害者。

《偏执狂》读后感(五):一本认识偏执狂的教科书

一本认识偏执狂的教科书,是它是教科书,是适用于相关专业学生课程中的教材了。表示它的整体上很严谨并且偏理论的著作了。

我本人只是有一点点固执的人,而非偏执,更不狂。但是却经常引发争论。前阵子写了本童书的书评,童书我自然不看,是孩子讲述我记录的,然后我再总结了下。我说是这跟孩子的关于合作读书的新试验。被一众人等说我这篇书评质量低、不认真。而且关于童书是由成年人来评还是由孩子们来评也争论不休。争论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大家进行了人身攻击,甚至有的人因为受不了我而感觉痛苦了。我说了,我是一个固执的人,我没有改那篇书评,直接把大家的群聊争论加在书评后面了,让每一个看到的人自己判断。这篇评就是《红水蛭》的题为“夏洛克的聪明”,我在留言中说:“处在这个被撕逼的年代,我想说你撕吧,我还是挺喜欢围观的。我就是敢和全世界都不一样,哈哈,没有其它。你不曾爱过我,又如何这般恨我?甚至你还感到痛苦了。你都不曾认识我这个人吧?那我只有据此为你证明:人之初,性本恶!”后来我被从群中T出来了,也不再有人互动了,因为他们怕吵红我。

因为这份固执,所以便遇到了《偏执狂》这本书。我真怀疑是寄给我的人别有用心哈。但我肯定一点的是,有时候太固执,真的伤人伤己。

作者把“偏执狂”的产生,归因于人类的生存困境,危险总是时刻存在的,所以“偏执狂”的心智病态出现了。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偏执狂”的一些主要症状。

一是预设敌人。它的心理基础是怀疑,对自己的境遇产生危机感,然后开始怀疑敌人侵害,瞄准一个假想的敌人,不断地妖魔化它,如果没有敌人,那么,就寻找替罪羊。

二是先发制人。既然在第一步里预设了敌人,那么,为了求得自己的安全,必然要先对手一步,制约对方,迫害对方。

三是强化理由。偏执狂是一种心理病态,到了第二步的时候,它便转化为实际行动了,虚妄的心理变成实在的现实的时候,必须会露出自己的虚构化敌人的本相与真实。

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都会列举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事例。很有说服务力,这本书很耐读,只要你有耐心读进去,大把的干货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