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启功杂忆》读后感精选

《启功杂忆》读后感精选

《启功杂忆》是一本由鲍文清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启功杂忆》读后感(一):纯粹向大师致敬

完全是为了向启功大师致敬购买了这书。

封面上“启功生前唯一首肯的传记作品”,完全是个噱头。

要说首肯,鲍大妈最后把书稿给启功大师过目时,启功双目也难以进行日常的阅读。

书名不该叫启功杂忆,大部分篇目都是鲍大妈的回忆,文笔够差劲的赶得上我写的这篇书评了。

随书附赠复印的启功墨宝,笔笔都是锯齿,让我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挂出来够寒碜的。

最让我愤慨的是,书的定价偏高。

《启功杂忆》读后感(二):嘿,老头儿

这样的叫法不知道会不会引起老先生“粉丝”的攻击呢?但是看完这本儿书,心里满是暖暖的阳光,微闭起双眼,似乎就看到那个抱着青蛙毛绒玩具笑的牙都没了的老头儿。老小孩啊!

会拿起这本书,是因为爸爸整天在耳旁鉴赏启功先生书法的声音,图书馆偶遇这本书,翻了下去,你知道我第一眼看到了什么?书法?错了。我的第一眼,就是一个抱着青蛙毛绒玩具笑的牙都没了的老头儿。这样的老头,谁不愿在一个午后,阳光微照的大院儿里,拿着一个小板凳,蹲坐在他的大摇椅旁,听他喃喃的讲着过去的旧事,然后声音愈来愈弱,最后一同响起细细鼾声吗?

当然,我不知道的还有很多,例如,我不知道老先生在诗词格律古典文化上的造诣那么高,我也不知道,老先生的新式诗词有那么的”无厘头”,当然,我现在知道了,然而,我还是不希望在我心里,我喜爱的老头成了有一个什么家什么家,他是我的喜爱的一个爷爷,一个可爱的老先生。

我爱这个老先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个细节,这个当然没有照片了,可是鲍大姐的笔触已然让我能够想象了。“保姆拿来一罐(雪碧),倒了一半在杯里,又放了根吸管递给了先生。快喝完的时候,我见他把吸管拿出来吸了吸。再把杯子里剩下的摇了摇,砸了砸嘴唇一口喝完了。这个动作我是那么的熟悉,和以前我见过他吃完冰激凌,往小碗里倒水,涮干净,再把水喝下去的情景一个模样。”

嘿,老头儿……

《启功杂忆》读后感(三):初知启功——读《启功杂忆》

知道启功,源于书法的学习。在教学视频里听田蕴章老师反复提到启功的大名,便记下了这位书法家。网上购书无意中略瞥到《启功杂忆》,价格实惠,便买来,祈望能大致了解老先生的生前纪事,也好作瞻仰状。

本书的作者鲍文清是启功先生的生前好友,与启先生接触颇多,深得先生信任,同时也身为文人墨客,操刀此书自然当仁不让。因为本书只是一些回忆性的记叙散文的合编,大体看不出作者文笔有甚精妙,结构有何谨细,所以关于书的文字就不作评论。倒是书后有一篇《读<启功杂亿>有感》值得一提,行文对本书的写作深度极尽溢美之词,令人作呕不已。

启功先生为爱新觉罗氏,清皇族后裔。幼时苦历中落家道,幸得祖上友人接济和帮助。初中尚未读毕便辍学,开始独立谋生。遇恩师陈垣,重入学堂,拿起教鞭而为人师。因文凭不济,受他人排挤,几经蹉跎。好不容易人生开始起色,又经历动荡,被划为右派,恸丧贤妻。总地来说,老先生的人生颇受苦难,几经考验,而最终凭借诗文声律和书法绘画等方面的造诣成为一代大家,这也验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语。

书中提到了三位在启功先生的人生道路上有重要地位的人,其一为先生的姑姑恒季华女士;其二是被蒋介石三请而不赴台的辅仁大学和北师大校长陈桓先生;其三是启功先生的爱人章宝琛女士。

启功先生具有皇族血统,然而到他这一辈,已经家道不复,要靠典卖家藏书画而过活。姑姑季恒华女士为挑起家庭重担,教养单传侄子成人,许志终身不嫁,被启功先生尊称为“爹爹”,即满人习俗中叔叔的意思。1931年启功先生中学未毕业而辍学,其最大的心愿只是找到一份工作来挣钱奉养母亲和姑姑,可见姑侄两代感情至深,命为相依。

对于陈桓先生,不需再去评价,启功先生讲得很清楚了:“我从21岁起,得识陈桓先生,从那时,受到陈老师的教导,直到陈老师去世,经历了近四十年。老师不但教导有关学术的知识、做学问的门径,以至处事做人的道理,恩谊之深,是用简单语言无法详述的。”陈桓先生对启功讲为师之道的其中一段,我觉得颇有深度,在此摘录:“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收场?”

启功先生和其夫人章宝琛女士的结合算不得是旧式婚姻,毕竟婚前还见过个把面,也正是有赖这“个把面”,成就了先生的良缘。章宝琛嫁给启功之后,勤恳持家、温顺孝敬、吃苦受累、任劳任怨,深得启功家人的喜欢。最重要的是期间,启功被打成右派,被迫离开讲台,章女士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典当首饰给启功买书,想方设法让启功能在的监视下著书立说,不停地鼓励他,最终积劳成疾,在1974去世,未能见到启功被平反继而享誉天下。启功为悼念亡妻,写下了《见镜一首》、《痛心篇》二十首和《赌赢歌》等诗作,将之视为恩人。

启功先生被公认是当代书法界首屈一指的人物,书中自然就记录了几件启功与求字人和售卖作品以赈灾的故事,可以略见启功不为私利,乐于助人的精神。然而,启功先生上小学时,书法水平很一般,连“圆笔”和“方笔”这样的书法基本术语都不知道。后来做了老师,要“为人书表”,而且又受了表舅“求画不要字”的刺激,从而发奋学书,才开始出了些成绩。后来在中被抓去抄大字报,又在写大字和悬肘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奠定了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基础。

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启功先生的书画家身份,其实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等等都是他的头衔。在如此多方面都有不朽的建树,不愧“国学大师”的称号了。书中列数了启功先生的一些诗作,不妨来看一首《鹧鸪天·乘公共汽车其五》,挤进车门勇莫当,前呼后拥甚堂皇。身成板鸭干而扁,可惜无人下箸尝。头尾嵌,四边镶,千冲万撞不曾伤。并非铁肋铜筋骨,匣里瓷瓶厚布囊。此词虽然口水的味道稍浓一些,不足以全观启功先生深厚的诗文功底,但幽默诙谐的风格却令佳作脍炙人口,同时也可见启老注意观察生活,这也正是撰文排字的基本功。

生活上,启功奉行勤俭节约,吃完冰激凌,要用水涤净盛器,然后喝掉;喝完雪碧,要把吸管倒置,去吮吸管底残留的饮料;被丢弃在纸篓的芦柑,捡起来用水冲一冲,一样可口。对于当时衣食无忧的先生来说,这显得“抠门”了些,诚然非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关于启功先生的其他方面这本书就没有太多的交代了,唯一还可以扯一扯的是作者“我”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多次出现都是为了求取先生的墨宝。这个明知启功先生身体不适不能写字依然为了私事而求字的作者反反复复出现,是这本书最令我厌恶的地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