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数学的奥秘》经典读后感有感

《数学的奥秘》经典读后感有感

《数学的奥秘》是一本由[英]理查德·科克伦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1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的奥秘》读后感(一):《数学的奥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方程式

如果说学科成绩遵循正态分布规律,那么,我的代数、几何、高数、概率统计往往处于峰值的左半部。虽然在大学选择了生物企图逃离。然而,结果最终表明,没有哪个学科可以彻底地脱离数学。遗传学的统计分析,组学技术的大数据处理…无不让我重拾学习数学的决心。因而,在中译出版社的英国科学经典读物系列中,我首先选择了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讲师、伦敦博物馆特邀专家理查德·科克伦博士所著的《数学的奥秘:数学方程式原来可以这样学(The secret life of equations)》一册进行阅读。

在《数学的奥秘》中,理查德博士试图向我们展示数学方程式的美感。他首先以方程式为主导,辅以生活中的实例拆解了圆锥曲线、斐波那契数列、欧拉恒等式等几何方程,这一部分是我们多数人会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数学。而第二部分为则是实际生活为导向,讲解诸如有别于平面三角形的球面三角学、计算机逻辑语言相关的德摩根定律、用以代表模糊逻辑的扎德算符等,它们是理论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变形,抑或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方程式。书的最后一个部分即进入了概率论的世界,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等概率统计的经典问题在这一部分得以展示。可以说,《数学的奥秘》涵盖了从经典到前沿、从理论到实际的方程式。

其实,最初看到《数学的奥秘》童趣的封面,以及“科普·传记”的上架建议时,凭借十几年与数学死磕的成果,我以为可以轻松驾御这本书,然而,《数学的奥秘》证明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大学教导的数学只是皮毛,就像高塔下落铁球的速度计算没有排除空气阻力一样,我们学过的数学往往只适合理想状态。然而,现实生活从不理想,地球不是平面、问题可能介于肯定与否定之间、期权交易的时机难以判断…不同于菜市场买卖的价格计算,墨卡托投影、布莱克-斯科尔斯方程、傅里叶变换等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数学方程式在生活中的高阶应用,纠正了我们生活中数学只能算账、高数学习没有必要的刻板印象。这些符号、数字的运算已经处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只是我们尚未意识到罢了。

总之,这本书虽然没让我在数学难题上有所突破,但它在数学的世界里打开了通往现实的另一扇门,这不同于课堂上的应用,让我对数学方程式的兴趣倍增。

《数学的奥秘》读后感(二):无所不在的数学

今天下午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7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数学问题。可以这么说,离开了数学,现代科技就是无源之水。甚至某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逻辑问题和技术手段都曾经与某个数学问题有着深厚的渊源。

公元820年左右,波斯数学家花拉子密完成了他的手稿《代数学》,在这本书中,他收集整理了一些基本的代数运算法则。平衡是代数的基础概念之一,而方程则体现了平衡之理。

但对很多同学来说,学方程背公式还是觉得有些困难,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会这些方程呢?英国科学经典读物《数学的奥秘——数学方程式原来可以这样学》就可以帮你解答这个困惑。

这本书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数学公式那身令人望而生畏的“晦涩外衣”脱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方程式,同时还阐述了它的起源、构成、含义和应用。

和教科书上的数学公式不同,作者讲的不是怎么解题,而是用大量实例告诉我们,这些公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 ,在吸引我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有助于我们掌握公式的内涵。

比如在文首提到的航天领域,离不开球面几何。地球的表面是个曲面,围绕地球飞行的飞行器也是在曲面上飞行。而平面和曲面,虽然都是面,但对于几何来说,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在平面上,我们遵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定理。而在曲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却大于180度。 为什么我们在陆地上测量距离用公里作为标准,而航海用的却是海里这个标准?因为我们在海上航行,航迹是一个大圆,所以需要用“度“来衡量航行的距离。一海里就是1/60度的距离,也被成为“分”。 而如果用平面的测量方法则会造成很多不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飞机航线都是弧形,而不是一条直线。

球面几何在和物理相遇后,更是催生了“广义相对论”。完美解决了采用“欧几里德几何”的“狭义相对论”所解释不了的很多问题。

在航天领域还有很多方面应用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方程——纠错码。比如今年火星距离地球为5500万公里,我们的“祝融号”火星车在这么远的距离仍能持续传回清晰的火星照片,让人惊叹不已。地火之前电磁环境非常复杂,难道它传回的数据没有收到一点干扰吗?答案是否定的。关键在于它有“纠错码”的加持,完美实现了自我纠错,在不增加信息发送次数的同时,完成了信息的准确传递。

书中还有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不仅对学生有很大帮助,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也有很大帮助。它让我们透过日常现象看到了很多的生活中的小秘密……

《数学的奥秘》读后感(三):“优美”的数学方程式:迷人结构的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说文学优美,我们总会有些共同的心灵体会,那些引发我们灵魂震颤的文字,总是给我们以难忘的回忆。要说数学优美,却有点匪夷所思。

我们从小学到大的数学,无非就是各种数和形的运算,没完没了的应用题,更是让人感觉不到数学的丝毫美感。作为一个文科生,数学曾经是我的痛。很努力地学习数学,最终也不过是成绩平平。我以为,选择中文专业,我就此生逃过了数学的宿命,未曾想,生了孩子之后,我却更多了些探索的欲望。抛去考试的压力,我以一个门外汉的视角来看待数学,从种种数学的起源中,我竟然找到了一丝丝乐趣。

正是这点乐趣,让我看到数学家眼中的数学之美。尤其是方程式中的“=”,它代表着平衡,是世间难得的公正。

我开始有点懊悔,曾经的自己,眼界狭窄,不能够跳出既有的牢笼,从更高远的视角,去审视当今科技的奠基学科。

数学是美的,关键是这美,要如何体会呢?

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想要学好数学,那就多买些辅导书和练习题吧,坚持学下来,成绩就会有提升。但是,用我走过的路来看,此种方法绝对不算上乘。就像想要学好语文,我们不能够只看语文书,做阅读题,还要平时大量的阅读积淀才行。

事实上,数学也是有一些科普的书籍存在的,随着我们现在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数学的科普传播,也越来越积极。刨除数学书上繁琐的论证,以讲故事的形式来阐述数学渊源的书籍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就像我今天所要讲到的这本《数学的奥秘》,它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

当然了,成长嘛,就是三观不断破碎又重建的过程。尽管大学毕业多年,我的数学水平也早已退化到底,可《数学的奥秘》这本书,依然点燃了我对于数学最真切的热爱。

《数学的奥秘》它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理查德·科克伦博士。理查德·科克伦博士他有着不凡的履历,作为同时拥有数学、英语文学学位以及哲学博士学位的他,竟然还是一个作家、教育家。他为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开发专门针对艺术家的数学课程,多年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是多年的积淀,让他能够拥有超乎常人的数学视角。《数学的奥秘》无论是在内容编排上,还是示例的选取上,都独具特色,富有强烈的创新精神。

这种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难易交织上,29个历史上最优美的数学方程式,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多学科的交叉,也是数学应用的一大特点,通过这本《数学的奥秘》,我们可以从最根部了解数学方程的各种渊源,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当今流行的“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的种种。

比如说,它讲到的第一个方程,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勾股定理。用作者理查德的话来说,三角形是最简单的二维图形。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二维问题,都能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又恰好是我们空间观念形成的基础。“万物运转靠圆形,了解圆形靠三角形。”我的天,这简直是道破天机!

要是当年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数学老师能跟我们说说这些话,也许我们会探究得更远。

《数学的奥秘》并没有为了照顾我们初学者,而躲开那些特别高深的数学内容。包括“芝诺二分法”、“微积分基本定理”、“模糊逻辑”、“欧拉恒等式”等等,他都没有逃避。

事实上,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已经决定了阅读这本书所用到的阅读方法,一定是不同寻常的。

像读小说一样,把这本书从头读到尾,我们可能会一头雾水。但是我们若能常常回顾之前所看到的内容,我们就会发现,数学是一个神奇的网,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决定了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数学符号的发明,本身就有着历史的偶然性。理查德没有回避它们,而是把它们直接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尽管很多内容,除了数学系的同学们,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可这正是数学独特的表达方式。

“多读自己能理解的内容,细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数学的奥秘》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数学通识类科普读物。若是能读懂、读通、读透,那你一定会更了解数学的优美本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