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锦集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锦集

《万物有数学》是一本由童心布马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0元(全八册),页数:201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一):万物有数学

带孩子辅导数学是我最头疼的事情,这套书一下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他介绍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我感觉这比解题更重要,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变幻花样也不怕。这套书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好像一下变得生活,平常和有趣;我看书里得配图很有趣,哈哈好期待这套书,把数学学习融入生活境界又上升了一大截,这才是真的学以致用吧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二):既易懂又实用的一套数学工具书

正好孩子上小学,准备了一套,自己小时候就头疼数学,这套书接地气,好理解,还有音频,简直不要太贴心啊,我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必须推荐来一套!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远比答题本身更重要,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是学好数学的首要因素。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加油吧!这套书特别受欢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跟以往的工具书比不死板,好多文字性的解说容易让人心生厌烦,但是配上很多生动有趣的插图,不但加深了孩子的理解,更让孩子记忆深刻,这是最好的地方!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三):读了3遍都不过瘾的数学书

我的孩子自从读了这套书,不断的问我数学问题,这自然是好事。

为什么我会推荐大家读呢,我觉得有一下几点吧。

首先,这套书和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数学书不太一样。小时侯我们学数学都是背公式—做习题,通过做题巩固数学,等毕业了,发现好像数学的用处不大。这套书没有让我的孩子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场景,让大家看到我们生活中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数学家都是怎么解决的,到最后会有一个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定理。

其次,这套书告诉我们数学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在于融会贯通,在于解决问题。现在的孩子们就算做再多的应用题,做再多的试卷,到最后能有几个人实际想过多用用数学呢?引导孩子用数学去测量一下家里的面积,去测量一下容积、体积。只有带着解决问题去学习,才会让知识产生无穷的力量。

还有,我认为这样的书是补充课本必备的一类书。之前我读了很多成人的书,发现国外的教育不在让孩子背背背,而是让孩子知道整个体系的来龙去脉,也就是历史,然后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我们有谁关注过数学的历史呢?数字是怎么来的?加减乘除是怎么来的?怎么测量的金子塔?如果孩子们真的都了解了这些数学背后的有趣故事,数学就不再代表枯燥乏味,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用,会唤起孩子学习数学的意愿。

最后,这套书能带给孩子有效的学习。所谓有效的学习会体现在分数上,像上面说的一样,一旦孩子产生了兴趣,爱上了数学,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那么,枯燥乏味的各种试题就像是孩子在做一个个实验一样,解体的思路也许不止一个。

数学强,则中国强,希望这样一套好书能分享给大家。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四):很多时候我们都背离了学习数学的初衷

小时候我对学习数学的记忆就是被概念,记公式,大学报考文科专业后,就跟数学彻底拜拜了。后来在工作中看到有些同事或客户思维清晰、逻辑条理特别强,自己在遇到问题时不习惯去分析推理,总是凭经验和感觉来判断。我逐渐意识到这种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其实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是很重要的。前段时间奔驰车主的事件很热,大家都在关注事件进展,但还是有人注意到车主的逻辑非常清楚。现在的数学教育就在强调数学思维的养成,今年的高考数学题也是,特别灵活,没有数学思维,全靠练习和共识套肯定是不行的了。逻辑思维应该也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原来我们学习数学一是没有注重思维的培养,二是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我就比较注重这方面,这套《万物有数学》是朋友推荐给我在公号上买的,本来没报太大希望,但拿到手以后非常震惊,首先这套书真的一点都不应试,首先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然后非常注重追根溯源,让孩子知道一些数学概念都是从哪来的,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学习数学就是需要兴趣和这种探究精神。作者还特别注重从身边常见的东西讲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讲“集合”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我是比较忐忑的,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但是作者从孩子每天都在经历的全体起立这个简单的情景里一下就把集合和元素的概念都讲明白了,我想孩子也会觉得特别有趣,印象会非常深刻。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非常推荐这套书。

一套8本,颜色很好,内文翻起来也比较舒服

《万物有数学》读后感(五):姑妄言之

小学时看过一部日漫《中华小当家》,其中一集解师傅应用黄金比例,制作了黄金比例烧卖,差点就赢了有主角光环的小当家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了数学的奇妙,心里想这个烧卖一定很好吃。

再大一些看《射雕英雄传》,黄蓉用了几句歌谣破解了瑛姑的难题。巧合的是,那一年,暑假数学补习班,其中一节课,老师也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瑛姑给黄蓉出过的题。于是,我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前些时候看《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顾未易不好意思直接表白,给了司徒末一道笛卡尔当年表白瑞典公主的函数列,可惜学渣的司徒末根本看不懂,白瞎了这么好的一个函数。函数是浪漫的函数,司徒末却不是学霸的司徒末。——百岁山能够以此为经验拍摄一系列广告,也是很想法了。

总的来说我对数学还是蛮有好感的。我在大学的专业其实和数学已经毫无关系,但是秉持着对数学的喜好,还是会经常去旁听概率学、高等数学的课程。

关于高等数学,据说在1669年,牛顿在剑桥大学升为数学教授。当时学校资金紧张,包括牛顿大部分教职工薪水已欠数月。为解决此问题,牛顿潜心研究创立了微积分,将一门名叫“高等数学”的新科目设为全校的必修课,并规定不及格者来年必须缴费重修直到通过。很快教师们的工资发了下来。

这个段子真假姑且不论,但是牛顿在数学上的造诣无须多言。

当然数学肯定不是只用来发工资的,韩国综艺《我去上学了》中,洪真庆询问数学老师:我们学数学有什么用呢?数学老师用了一个高速公路的例子简单解释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下子让全班同学折服了。

我记得韩寒说:数学学到初二就可以了。如果从大部分人应用的角度来说,学到初二也的确够了。对于那些研究数学的学术人员,他们的日常已经不是常人可以企及的了。

但是如果凡是都讲有什么用,那岂不是太功利了吗?

我学音乐、学绘画、学茶道、学韩语、泰语,你问我有什么用?我哪知道有什么用,不过就是觉得他们有趣而已,有些知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了,但是他们是好的应该要知道。

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有70%的人提议把数学从高考剔除。有人默默的说了一句:数学的作用就是剔除这70%的人。

这里肯定不是说数学厉害,高考的数学难是难矣,但是也还没有到无法破解的地步,终归还是有方法可循的(不可否认有些老师教的烂,耽误了学生的),而是如果现在的学生连面对数学题迎难而上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接下来在社会面对的难题,难道都退缩吗?有方法就用方法,没方法就找方法。不怕千万人阻挡,就怕自己先投降。

感谢豆瓣的活动赠送了《万物有数学》。童心布马出版的《万物有数学》简单看了一下,还是很适合用来做数学启蒙教材的,故事、插画和知识点相互结合,简单易懂又有趣,我看得都像重新再回去学习一下数学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