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庄子》读后感100字

《庄子》读后感100字

《庄子》是一本由杨照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6-1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庄子》读后感(一):治学不够严谨

关于老子庄子谁先的问题,杨照先生认为是老子总结了庄子汪洋恣肆的内容。

后面一章又讲庄子的时代是强烈怀疑精神的时代,大家习惯于发问,于是迂曲论证、多方譬喻这些雄辩技法感染影响了一代人。那么,人们为何会轻易接受“晚于庄子”的简单格言式的《老子》一书?

这段话更不能认同,秦末荆楚地域政治文化力量非常强大,楚霸王自不必说,刘邦大风歌明显的荆楚文化风格。汉赋某种意义上说是楚辞的延续,反倒是代表周文化的诗经语言风格黯淡无光。

《庄子》读后感(二):杨照说庄子

守株待兔曲突徙薪宋人的所谓笨只是不符合周天下的主流价值观。宋承殷商荆楚鬼神文化,用的是“连续性的世界观”,生死古今连续,天地不局限于人间。 庄周便是这连续性世界观的文化代表,他想告诉世人天地阔大,你不懂,我说给你看,所以多形象描述。多开拓创新。 都说老庄,他和老子还是不一样。老子还是东周主流文化的代表,着眼于人间世,看纷纷扰扰人间,他想用他所看见的自然的道来平衡人事,他喜欢说理。所以多简约凝练。 ps (看到这里,联系刚刚看过的《单向度的人》有感:庄子想引导人们跳脱出来,看见多向度的天地宇宙,老子是让人们专注于内,以单向度的所谓道(后来被演化为更加具体的术)把人们变成单向度的人。 庄子的思想不符合统一管理。。.) 逍遥游,小大的所谓用,各人有各人的标准,不能用一套僵化的尺度来衡量。 齐物论,指出人让外物役使,精神疲累。学习让精神与外物保持距离。所有的语言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可能是成见偏见,也可能有矫饰删减。所谓相对有时候却引发的是刻意的相反。什么相对,全是偏见,只有绝对。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这就是《齐物论》的根本。庄子告诉人们物是那个物,名却可以随便起,语言多么的不可靠。因为主观性的命名使万物有了差别。有了偏见。看透这些主观偏见,认识事物本一样,平等对待。 所以,不要去和人分辨,越辩越糊涂。那些个所谓的学有专精只是小聪明。所有观点都不过是些个偏见。 庄子利用当时名家之辩以期让人“滑疑”,莫若以明。 在如此“滑疑之耀”的逻辑说法中,庄子得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结论。 所以,不要说,一说就错。齐物论,庄子的话就停在这里了。后面以寓言代替事实,目的只在于启发暗示你应该向哪个方向看。 庄子是矛盾的,一边得说,一边又在更高一个层次质疑自己说的。

《庄子》读后感(三):《庄子》的历史式读法

读“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第3册前,先读了杨照先生另一系列——“经典里的中国”中的《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杨照先生对于原典的阅读有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文学式读法”不同,他的是“历史式读法”,将这些经典文本放到它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中,从特定背景下来读这些传统经典。

他首先要确认这些经典不是为我们而写,它们产生于不一样的时代,由过着和我们不同的生活的先人记录,我们要去靠近他们的时代,而不是以忽略时代的普通角度去看。

这样站在历史的视角读经典,视野也许会更开阔。

他认为的“庄在老前”就是结合历史背景所提的,在讲历史2册中没有让我完全信服,但在这本书中更深入地探讨,让我觉得言之有理。

《老子》的语言和《论语》《左转》有几大差别,已经离开了战国时期最兴盛的雄辩风格,进入到了《荀子》《韩非子》那样直白的道理表述形式。孟子、庄子的道理,是用说的、用辩的,没过多久后,荀子、老子的道理,就变成用写的、用铺陈的。且在战国后期的环境中,《老子》比《庄子》来得有用,这么一说,《老子》还真跟战国后期混乱的社会环境联系上了。

这本书讲《庄子》,读《庄子》要明白庄子来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殷商遗民靠近相信山鬼、水鬼、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万物有灵、物体可以互换互变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质疑。这就跟之前讲鬼气森森的商人联系上了,不同地域造成文字、思想上不同的面貌,逐渐浮出水面。

另外还须知道《庄子》在“书同文”的过程中传抄失真,造成了后世理解上的困难。

作者在这本书中选取了一些《庄子》原典进行解读,他之所以选这些片段的原因,想要给读者带来两种效果,一是“啊,他说得太有道理了!”二是“哇,竟然有人会这样想!”读书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一些观点的精妙,如果只是自己读原文达不到这样效果,只是所选有限,有些意犹未尽。

书后附录《庄子》摘选略无必要,没有注释真的读不懂,想读的会找全本来看。

《庄子》读后感(四):连续世界观下的精神世界

杨照将他在“敏隆讲堂”讲解中国古代经典书籍的讲稿整理成集,于是有了“经典里的中国”这一套十本丛书,《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是其中的一本。 在书的开始,杨照对解读《庄子》的思维模式进行了重置,对以往的错误思维进行了拨乱反正。杨照根据庄子是宋国人,而宋国是殷商遗民的封地,认为《庄子》这本书的思维前提是“连续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类世界与人类之外的世界是一体的,没有界限。而这一世界观与当时的主流文化——周文化是背道而驰的。周文化的代表儒家主张“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观点,认为人类世界与鬼神有严格的界限,人要先搞清楚人世的事情,避讳谈论死亡。然而在庄子的世界观不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死亡只是人换了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所以庄子在其妻死时“鼓盆而歌”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杨照还认为“老庄”这一提法存在不合理性。虽然老子和庄子都传达了因循自然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思维本质不是一样的。老子思想的立足点还是周文化,是“不连续的世界观”,他所要达到的还是人世的安宁。甚至,杨照采纳钱穆的考证认为《老子》成书晚于《庄子》,他并大胆猜测《老子》作者李耳与老聃并非一人。把“老庄”并列,认为“庄在老下”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在连续世界观的视角下,杨照继续对《庄子》书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庄子》思想给我的感觉就是要敢于想象,视野开阔;要敢于怀疑,没有绝对的标准。 杨照认为《庄子》是从相对开始的,《逍遥游》对“鲲”和“鹏”的描述都是“不知其几千里也”,不是人能够想象的,他们之间又是互相变化的,可见事物都是没有固定的形式的。“蜩与学鸠”这种视野狭小的东西对“鹏之徙于南冥也”的行为理念是不能够理解的,肩吾认为接舆狂妄也是这样的情况。世界的很多东西并不是无用,而是在你的世界观里面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就像惠施的大瓠,不是大瓠无用,而是惠施不会用。而后《庄子》又以绝对超越相对,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辨析“人籁”“地籁”“天籁”,此三者都是相对而言,“人籁”与“地籁”都是人能够通过感官感受到的,但是“天籁”却是一般人不能知道的,“天籁”是最初的声音,是一切声音的准则,是至高的,“人籁”“地籁”是“天籁”的表现形式。 最后表达“观点就是偏见”的意趣。《庄子》传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一切观点都是偏见。任何观点都是越辩越糊涂的,“白马非马”,但是“马”和“白马”这两个命名却是主观的,和物体本身并没有必然联系,可以不断改动。一旦坚持一个观点,就失去了这一观点的另一面,无论坚持哪一方都是偏见。“秋毫”可以比泰山大,“殇子”的寿命比彭祖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没有了绝对的时间长短区别,于是我和天地同等长久;没有了物体彼此的区别,于是所有的万物和我混合在一起。一般的知识都是有限制的,我们人觉得漂亮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却赶紧躲进水里,鱼和人到底哪一个知道美呢?所以,“道”无是非,大道不言。 杨照解读《庄子》,颠覆了以往的一切误读,可能字面上和以往仍有很大重合,可是在精神思维上已经不是一个世界了。“连续的世界观”让人敢思敢想,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一个不确定、怀疑的态度,让人陷入矛盾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种可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