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的读后感大全

《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的读后感大全

《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是一本由周璐 著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读后感(一):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禁止自己的孩子玩ipad,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不让自己的女儿在14岁以前用手机。 (和电子产品保持距离,为阅读留下空间。) 推荐了几档比较好的节目,比如《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 想到我母亲她的方式,做得也很不错,就跟作者说的一样,是让我读了一些好的作品,包括看优质电影和纪录片,而不是电视中心模式,是阅读中心模式成为了家庭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优秀的电视剧和电影可以作为名著图书导读的一种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的母亲曾常在我卧病在床或是眼睛疲累的时候坐我身旁为我读一些她打印出来的小说,以轻缓的令我感到无比平静的语调念出来。一想起那些画面,我的心里就充溢着普鲁斯特式的柔情。 “从那时起,阅读就开始成为继吃饭、喝水、睡觉之外,每天的必做之事,成为她的一种必然需求。” 标点符号出错。用词不当(感同身受?) “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因为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热爱,做着我喜欢的事情,而且,我终于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了,从身体到心灵!” “祝福你,孩子,祝你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开启一个美好的新世界!” 我的母亲也跟我分享过纪伯伦的那首诗,《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 “一个人有了苦恼,去跟人诉说是一种排解,但始终这样做的人就会变得肤浅,要学会跟自己诉说,和自己谈心,久而久之,你就渐渐养成了过内心生活的习惯。”“留心并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把易逝的生活变成长存的文字,就可以以某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们了。”(周国平) “写作是为了记录,记录我们的人生。” 梓涵和妈妈互相写信那部分看得我有点感动,眼泪都出来了。J.K.罗琳的故事也一样。 “真正成熟的爱,是你既喜欢他的优点,又能包容他的缺点。” “爱是发现另一个美好的生命,爱是信任、欣赏和感动,爱是理解、支持和相互成就。”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到作者给女儿写的一封封信,就好像听到我妈在跟我讲话,想起她曾经给我写过的那些长信,颇为感动。 这样看来,我妈对我的古诗文教育也是恰到好处的。感谢一直在自我成长的母亲。感谢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干什么都可以,但一定要快乐!” “阅读包括了读书、读人、读世界三方面的内容,而读传记能将这三方面做一个完美的结合。”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读后感(二):既是阅读教育的实操手册也是亲子关系的优秀模版

感谢鉴书团赠书。

收到书的第一时间便被良好的装帧和有质感的纸吸引。封面设计漂亮,是摆在书架上便会吸引人拿来阅读的那种漂亮。

作者周璐是青少年阅读教育专家,也是作家,出版多本有关阅读教育的书籍以及音频课程。她的女儿也酷爱阅读与写作。书中有很多她与女儿在阅读以及亲子关系方面的实例。因此,整本书读起来亲切真实。

整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少年阅读的新理念,少年阅读的新功效,少年阅读的新视野。里面不仅有关于阅读教育的理论依据,也有详实的案例。在每一小章节后,有相关阅读书目推荐。这一点便于读者实操。

这本书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是,不单讲阅读教育的道与术,还讲到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另外,书中的实例参考性很强,推荐书目紧跟时代,关注经典阅读的同时,也提出了面向未来的阅读理念。

这本书能得到不少青少年教育专家和儿童文学作者的推荐,与书传递的先进的阅读理念和平实亲切的写法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家里有娃或者即将有娃的朋友来说,如果在书店遇到这本书,拿到手中阅读一下,一定会受益匪浅。

《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读后感(三):检阅:一二一 QI步走

我家小朋友很喜欢这本书,说是像香蕉的颜色。他还在读绘本的阶段,勉强念对书名,一看书里没有图画,就认为是给大人看的书。他哪里知道,这是一本大人专门研究怎么教小朋友读书的书。香蕉能使吃它的人快乐,书却不一定能让读它的人喜欢。因为书不像香蕉一样简单,香蕉只要吃一口就可以知道味道了,而且香蕉的味道总不会出入太大。书就比较麻烦了,一是费时间,需要读很多页才能知道它的“味道”;二是难选择,书的种类太多了,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每一本都不相同。所以基本上孩子一开始都是拒绝读书的。所以家长们才要花心思研究,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呢,时间宝贵,精力有限,哪些书适合孩子读呢。这本《阅读教育》是一本经验的总结,作者周璐长期致力于青少年阅读教育研究、写作,著作及课程广受好评。同时她还是一位妈妈,她在自家亲身实践阅读教育,得到女儿的喜爱,成效显著。她的女儿不仅语文、英语年级第一(六年级,P125),还写作拿奖(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P59),赚稿费(P275)。本书的后记(代)就出自作者女儿之手。因为作者长期接触青少年家长,自然明白大家急迫的问题所在,所以书中一个个问题是从现实中上千个案例中整理出来的,很有针对性和普遍性。全书41小节,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少年阅读的新理念、新功效、新视野。三部分各节占比正好是一二一的构成,可见作者务功效、重实用的用心。一二一,起步走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不妨从简单热闹的书开始,循序渐进。综艺《我在岛屿读书》中,余华说他儿子小时候就喜欢看奥特曼和《哈利波特》,后来他推荐给孩子的第一本书是《基督山伯爵》。后来三四年级,再推荐狄更斯。如果一开始就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么从此他就会“对文学反感”了。周璐也建议大家循序渐进,如果某个阶段,孩子只喜欢动物小说,没关系,只要喜欢读书就好了。如果孩子对大部头兴趣不大,不妨先从看相关的影视剧开始。重要的是找到乐趣。靠着家长的高压,让孩子不间断、不休息地学习是绝对培养不出专注力的(P92)。

一二一,左右左,记得兴趣第一,注意休息,呵护情绪。

一二一,齐步走

书中自有答案。不仅能解答疑惑,还能开阔眼界心胸。阅读能解决的问题不限于好朋友不理我了怎么办,更有什么是爱情,怎么定义成功。

书中推荐给孩子们的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小读者的个性,既有绘本,又有经典文学名著、社科管理畅销书。她开的书单里,有理财类,有创业类,还有历史和哲学类。

她建议小读者们多读非虚构类书籍,推荐名人传记,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她鼓励家长多陪着孩子去旅行,去经营,读人,读人生,读世界。

作者倡导家长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

和孩子共读,两代人共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家庭共读,实现同频成长。

“波段”都不对,自然就接收不到信息。对方电台只会觉得不是友军,还怎么会泄露情报。

孩子不会听我们的道理和命令,只会模仿我们怎么做。

如果家长终日刷手机,孩子自然也会沉迷其中。如果家长不认真“备课”,对书籍一点不感兴趣,孩子最多也可能就是装装样子,应付“上级”。

言传不及身教,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啊。

作者鼓励家长们克服焦虑情绪,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获得自身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带孩子进入更广阔的天地,更远的未来。

家长们如何成长呢?阅读。

就先从《阅读教育》开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