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学与忠诚读后感摘抄

科学与忠诚读后感摘抄

《科学与忠诚》是一本由吕成冬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与忠诚》读后感(一):科学家的报国之路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爱国主义的概念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家国情怀在我们心里更是根深蒂固,主动探索爱国主义背后的社会学、哲学道理的同学也不在少数。甚至当今社会许多年轻的“小粉红”,不管什么场合,张口闭口就是“报效祖国”。但是有时候爱国的大道理讲多了,如何报效祖国的现实问题反而被忽略了。

数十年来,“红”与“专”哪个更重要的争论在中华大地上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持续着。实际上,我们对于科学、文艺、甚至体育等专项学科的追求都可以算在“专”的范围内,而“红”在我们美国学校的价值排序中可能也不限于爱国这一项。因此,如果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作为学生的我们的切身问题,应该是不为过的。但是,“红”和“专”真的是对立的吗?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有赖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时代使命,“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钱学森先生的科学学术水平在刚到美国留学时就已经崭露了头角。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他兼任了加州理工、麻省理工两学院的教授,在当时的学术界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在他临回国前,就连前来送别他的博士导师、举世闻名的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先生都不无骄傲的说道,“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新中国成立后,钱老迫不及待地冲破了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在国内工作的数十年间,他主动向国家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几乎是一手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地一点点建立了起来,还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航空航天方面的顶尖人才。

鲜为人知的是,在爱国这一方面,钱老不仅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还主动学习了许多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思想,以至于后来甚至有外国记者直接将钱老的话理解为了中国政府的意图。

“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对钱学森老先生名言中感触最深的一句。钱老是科学界的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优秀的爱国者,无愧于“又红又专”的称号。当然,这句话中的一些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因素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但是这句话中所含有的爱国信念与报国理想放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科学与忠诚》读后感(二):科学家的报国之路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爱国主义的概念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家国情怀在我们心里更是根深蒂固,主动探索爱国主义背后的社会学、哲学道理的同学也不在少数。甚至当今社会许多年轻的“小粉红”,不管什么场合,张口闭口就是“报效祖国”。但是有时候爱国的大道理讲多了,如何报效祖国的现实问题反而被忽略了。

数十年来,“红”与“专”哪个更重要的争论在中华大地上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持续着。实际上,我们对于科学、文艺、甚至体育等专项学科的追求都可以算在“专”的范围内,而“红”在我们全球化新时代的价值排序中可能也不限于爱国这一项。因此,如果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作为学生的我们的切身问题,应该是不为过的。但是,“红”和“专”真的是对立的吗?

钱学森先生的科学学术水平在刚到美国留学时就已经崭露了头角。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他兼任了加州理工、麻省理工两学院的教授,在当时的学术界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在他临回国前,就连前来送别他的博士导师、举世闻名的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先生都不无骄傲的说道,“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新中国成立后,钱老迫不及待地冲破了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在国内工作的数十年间,他主动向国家提出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几乎是一手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地一点点建立了起来,还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航空航天方面的顶尖人才。

鲜为人知的是,在爱国这一方面,钱老不仅是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还主动学习了许多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思想,以至于后来甚至有外国记者直接将钱老的话理解为了中国政府的意图。

“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对钱学森老先生名言中感触最深的一句。钱老是科学界的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位优秀的爱国者,无愧于“又红又专”的称号。当然,这句话中的一些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因素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但是这句话中所含有的爱国信念与报国理想放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科学与忠诚》读后感(三):科技与人文,谁更重要?

文|花姐姐

生活节奏快,是这个时代人们的普遍感受。

让生活过得更有效率,是人们普遍的追求。

以至于,我们在选书的时候,首先会问自己,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帮助吗?

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读这本书似乎也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事。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来聊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读《科学与忠诚》这本书有什么用。

一、时代背景;

二十一世纪,你会发现,科技力量越来越成为国家走向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让西方社会一直走在前列,所以,我们一直非常用心的在学习西方的科技。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社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与父母沟通的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的问题,老年人的赡养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

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

当代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那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向中国学习。

汤因比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

他说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

所以,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向西方社会学习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来到中国,开始研究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著名教育学家郭家齐将这现象概括为:

从整个世界的历史来看,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分为两类:

一类是科技;

一类是人文;

人文如果没有科技,就会有它的缺陷,比如,二十世纪,我们因为科技落后,被迫挨打的局面;

而科技如果缺少人文,也会有它的问题,就像现在,人类面临着幸福感的降低,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局面,而这个也是目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科学代表着科技,

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忠诚则是人文,

钱学森说: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则有自己的祖国;

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突破重重险阻,毅然决然回到祖国。

正是对忠诚最好的诠释。

科学是能力问题,科学家的选择是价值观问题。

一个人只有将这两者做到辩证统一,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正如唐人刘知几说: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这本书里,钱学森是如何将科技与人文做到辩证统一的。

二、打牢基础,才能做好研究;

钱学森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他说:

正是受这思想的指导,在读博期间,几乎每日按照“上午看书、下午讨论、晚上研究的节奏学习。

他说:

所以,钱学森执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就特别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要求都很高,尤其是数学。

他说:力学家的看家本事就是会算。

有一次,他问工科毕业的辅导老师:在大学期间做过多少道数学题?

得到的答案是300多道。

钱学森又问力学系副主任:

学生一般要做多少道数学题?

回答是340道。

钱学森说:这可不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该比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更高的要求,得给学生们补补基础课。

最后,学校决定1958级学生晚半年毕业。

钱学森选用《工程中的数学方法》一书开了一门课程,半年下来,光数学题就做了3000多道。

学生们普遍反映,虽然晚毕业半年,但打好了基础,终身受益。

但反观,当代的父母,害怕孩子吃苦,抨击题海战术,实则不应该。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不练习,不做题,怎么能练好基本功,基本功不好,如何能应用呢?

三、为谁而学?

治学要有方法,更要有方向。

为什么要重视治学方向?

钱学森说:

事实上,钱学森回国后不久,就在国内学术界提出”社会科学精确化“,即社会科学的”量化“概念。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整体仍处于定性阶段,因此钱学森的观点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

甚至有社会科学家说:”社会科学是碰不得的,自然科学家也好,技术科学家也好,你们都请站开。

但他认为并不能因此放弃社会科学的精确化,并基于数学思维提出: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社会科学,钱学森用了长达十余年的时间,系统地学习《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毛泽东选集》等。

足以见得钱学森钱学森对社会科学的重视。

过去,人们讲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

而今,人们又讲大语文时代,得语文者得天下。

数理化回答的是科技的问题,大语文回答的是人文的问题。

哪一个正确呢?

《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吕成冬老师总结了钱学森的答案。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